专题复习08:压强实验题 暑假冲刺练习 (含答案)2024-2025学年物理八年级下册苏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复习08:压强实验题 暑假冲刺练习 (含答案)2024-2025学年物理八年级下册苏科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6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7-08 06:27: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暑假冲刺练习】专题复习08:压强实验题-2024-2025学年物理八年级下册苏科版(2024)
一、实验探究题
1.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小宇同学用一块海绵和两块规格相同的长方体砖块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是通过   来确定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大小。 这种实验方法是   法。
(2)分析比较图乙和丙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   。
(3)如果砖的质量相等,且长、宽、高之比为4:2:1,那么丙、丁两图砖对海绵的压强之比为   。
2.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中,某小组同学利用两个相同的木块、海绵等物品在水平桌面上进行探究。
(1)实验中用海绵的凹陷程度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采用了    法。
(2)比较甲乙两图可以得出:    。
(3)比较甲图和____ 图,可以得出: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下列实例中,直接应用该结论的是____ 。
A.图钉的一端做得很尖
B.交通管理部门规定,严禁货车超载
(4)对比甲、丁两图,小刚认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无关。你认为他的观点    (选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    。
(5)如果只把丙图中的海绵换成硬木板,木块对海绵的压强为 PA, 木块对硬木板的压强为 PB, 则 PA   PB(选填“>”“<”“=”)
3.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时,实验的过程使用如图甲、乙、丙所示三个质量相同,底面积不同的容器,甲乙中倒入等量的水,丙中水的质量小于甲乙.
(1)通过比较   两次实验,可以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得到的结论是在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小明通过比较甲、丙两次实验,得到实验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关的实验结论,你认为他得出结论的方式是否正确    ,理由是   。
(3)将图乙中的容器放在石块上(如图丁所示),则图乙中海绵受到的压力和压强与图丁中石块受到的压力和压强的关系为:F海绵   F石块, p海绵    P石块。(均选填“>”、“=”或“<")
4. 小明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时,取三个质量相同的圆柱形容器A、B、C,它们底面积的关系是,在3个容器中分别倒入适量的水和盐水,其中B、C两容器中的液体质量相同。将它们分别放在3块相同的海绵上,如图甲、乙、丙所示:
(1)实验过程中可以通过观察海绵的   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比较图乙、丙所示的两次实验,发现两次容器对海绵的压强大小关系是   ;
(2)通过比较   两次实验,可分析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3)小明还想利用这些器材探究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于是他找来一个如图丁所示的液体压强计,将探头放入B容器中的某一深度,多次改变探头的方向,发现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始终不变。由此说明:在同种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   ;
(4)再将压强计的探头分别放入B、C两容器中,保持探头在两种液体中的深度相同,发现探头在盐水中时,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较   (选填“大”或“小”),由此初步说明: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   有关。为完成实验,接下来应如何操作?请给出建议:   。
5.小文看到消防人员用宽大的木板救助受困于淤泥中的人的情景后,思考:压力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呢?为此小文用一块海绵、两块规格相同的木块、一块木板,进行如图实验。
(1)压力的作用效果是通过比较海绵的   来确定;
(2)A.比较图中序号①和②可知,压力一定时,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B.比较图中序号   可知,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消防人员用宽大的木板救助受困于淤泥中的人的情景可以用(2)中   (选填“A”或“B”)结论进行解释;
(4)物理为了描述压力的效果,引入了   这一物理量。如果在图①中海绵受到的这一物理量为,图④中木板受到的这一物理量,则   (选填“>”“=”或“<”)。
6. 如图所示,用一只矿泉水瓶和一块海绵等器材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1)实验时,通过观察   来比较矿泉水瓶对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这种实验方法名称是   ;
(2)在图A、B、C的操作中,观察图A和图   可知: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观察图B和C可知:受力面积一定时,   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若将矿泉水瓶放在石块上,如图D所示。图D与图A比较,矿泉水瓶对石块和海绵的压强   (填“相同”或“不相同”);
(4)如图甲所示,一质地均匀的长方体砖块放在水平地面上。现将砖块切去一部分,剩余部分如图乙所示,此时砖块对地面的压强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将图乙中的砖块倒置后如图丙所示,此时砖块对地面的压强   图甲中砖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强(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7.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的实验中,甲图中小桌放在海绵上,乙图中再在桌面上放一个砝码,丙图中桌面朝下,并在其上放一个同样的砝码。
(1)在三次实验中,均用海绵被压下的深浅,来显示小桌对   的压力作用效果。
(2)比较   两图可以初步得出实验结论:压力大小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不明显。若想通过比较甲、丙两图也得出相同的实验结论,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3)下列两个事例中,直接应用(2)的结论的是    (填序号)。①有些课桌的边缘设计成圆弧形状:②水壶的壶嘴和壶身设计成相同的高度
(4)若将小桌和砝码放到一块木板上,如图丁所示,比较丙、丁两种情况,则丁图木板受到的压强    (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丙图海绵受到的压强。
8.小明想利用实验来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
(1)首先他用一支铅笔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他设计了如图甲、乙两种方案,你认为   (选填“甲”或“乙”)方案更合理一些,另一种方案不足的原因是   ;
(2)接着他又设计了如图a、b、c、d所示的实验来继续探究:
①实验中该同学通过观察   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
②分析比较a、c两图所示现象,得出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是   ;
③下列实例应用该结论的是   (填字母)。
A.菜刀要经常磨一磨 B.书包要用宽的背带
C.汽车限重 D.啄木鸟有个坚硬而细长的喙
④将两个完全相同的木块用图d所示的方式紧靠在一起放在海绵上,则此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图a相比   (选填“更明显”、“更不明显”、或“相同”)。
9.如图所示,是用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大小影响因素的实验装置。
(1)压强计使用前需检查气密性,当用手压探头上的橡皮膜时,若U形管左右两侧的水面没有明显的高度差,则证明压强计   ;
(2)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左右两侧的水面有一定的高度差,如图甲所示,其调节的方法是   ,使U形管两侧液面相平;
(3)调整好器材后,测量的结果如图所示,比较乙图和丙图可以得到液体的压强与   有关;
(4)在探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关系时,应控制探头   不变,改变液体的密度,可得到液体的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5)已知图丁中U形管左右两侧水面的高度差,则软管内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强之差为   Pa(,,g取)。
10.小明在“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1)小明组装好的压强计如图甲所示,接下来他的操作应该是   ;
A.将U形管中高出一侧的液体倒出
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C.轻轻按压橡皮膜
(2)小明用调整好的压强计进行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   反映了橡皮膜所受压强的大小,这是转换法的应用。下列测量工具的设计原理应用了这种方法的是   ;
A.量筒
B.刻度尺
C.弹簧测力计
(3)由图乙A、B两次实验,可初步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内部,深度越深,压强越   ;B、C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是否与   有关;   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液体密度对液体压强的影响;
(4)小明测得图乙B实验中U形管左右两侧红墨水的高度差为10cm,则本次实验橡皮管内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之差为   Pa。(g取,)
11.小明和同组同学在做“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实验操作如图所示。
(1)如图甲所示,压强计探头上的橡皮膜应用   (选填“薄”或“厚”)一些的较好;若用手按压橡皮膜时,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   (选填“有”或“无”)明显变化,则说明压强计气密性好;
(2)通过   两次实验,说明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   ,因此拦河大坝要建成   (选填“上窄下宽”或“上宽下窄”);
(3)同组的小刚向丙图烧杯中多次加盐水,发现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不断增大,于是得出“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的结论。你认为他的分析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 理由是   ;
(4)小理同学将液体压强计做了如图丁的改进,将两探头分别放入A、B两种液体中,当两探头所处深度分别为hA、hB(hA>hB)时,U形管两侧液面相平,已知A液体的密度为ρA,B液体密度ρB,则ρA   ρB(选填“>”“<”或“=”)。
12. 【探究名称】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问题】小明同学根据生活经验发现,自己游泳时潜入水中的位置越深,感觉受到水的压力越大。他猜想液体压强可能与深度有关。于是使用压强计、大烧杯、足量的水、酒精和浓盐水进行实验。
【证据】
(1)如图甲所示,压强计通过U形管两侧液面的   反映橡皮膜所受压强的大小,这种研究方法叫   法;
(2)实验前,用手多次轻压探头的橡皮膜,发现U形管内液面的高度均发生明显变化,说明该压强计的气密性   (选填“好”或“不好”);
(3)将压强计的橡皮膜浸入烧杯的水中如图乙所示,观察U形管中的液面,接着调节橡皮膜浸入的深度,如图丙所示:
【解释】分析实验现象,可初步证实,小明的猜想是   的;
(4)【交流】
若选用管子粗细不同的两个U形管压强计(里面都装水),测量同一深度同一液体的压强时,两个压强计的水面高度差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5)接下来小明又进行了图丁所示的实验,与图丙进行比较,这是为了探究液体压强与   的关系,对比丙、丁两次实验发现两次U形管液面变化不明显,为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可进行的操作是   。
13.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的压强”实验中:
(1)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两侧   来反映橡皮膜所受压强的大小;
(2)①比较图甲和图乙,可以得出结论:   ,因此拦河坝的形状要设计成   (选填“上窄下宽”或“上宽下窄”);
②小华比较图乙和图丙,初步得出液体内部压强还与液体密度有关的结论,你认为合理吗    ,理由是   ;
(3)为了进一步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小华将液体压强计进行改造(图丁),将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盒分别放在A、B容器内(里面分别装有密度为ρA和ρB的两种液体),当两个金属盒橡皮膜所处的深度相同时,观察到U形管右侧液面比左侧高,则ρA   (选填“>”“<”或“=”)ρB。
14.如图所示为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实验:
(1)U形管与探头连接时,阀门K应处于①   (选填“打开”或“关闭”)状态,以确保U形管内的水面相平;组装完成后,轻压探头的橡皮膜到一定程度,U形管内液面有明显的高度差并保持稳定,说明装置②   (选填“漏气”或“不漏气”);
(2)如图乙,将探头固定在液体中某一深度,改变探头的方向,压强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保持不变,说明:同种液体,相同深度各个方向压强   ;
(3)将探头深度可视化如图丙,保持右侧水中探头深度10cm不变,当U形管两侧液面相平时,读出待测液体中探头的深度为8cm,则   。
15.如图,小明在“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实验中,进行了以下操作:
(1)调节压强计时,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如图甲,这表明压强计内橡皮软管中的气体压强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大气压。当用手按压橡皮膜时,若U形管内液面高度差变化显著,则说明压强计的密封性   (选填“好”或“差”);
(2)在使用压强计之前,如果发现U形管左右两侧的液面不在同一水平面上,为了调整至水平,应   (填字母)。
A.从U形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水 B.拆除软管重新安装
(3)对比图乙中的A、B两图,可以得出结论:   ;
(4)为了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在图乙中应选择   两图进行对比分析;
(5)为了测量C图中盐水的密度,小明设计了图丙的装置。在操作过程中,他首先在内部小容器内装入了适量的待测盐水,并观察到橡皮膜向下突出;接着,他在外部大容器内装入清水,直至橡皮膜变平。在此过程中,他测量了盐水的深度h以及清水与盐水的液面高度差Δh。根据这些数据,盐水的密度ρ盐水可以表示为:ρ盐水=   (用含有h、Δh和ρ水的式子表示)。
16.如图是物理老师上课时在平口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红墨水,然后把它倒扣在装有水的小烧杯中,试管中液面高于烧杯中的液面的情景如图甲所示,小明认为是因为大气存在压强托住了水柱,而其他同学则认为是烧杯中水的压力托住了水柱。针对这一分歧,提供的器材有抽气机、密闭钟罩足够大、烧杯、平口试管、水,小明用以上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如下:
(1)将甲图装置放在乙图密闭玻璃钟罩内,用抽气机向外抽气的过程中,玻璃罩内气压   ,观察到   现象,则初步说明水柱是由大气压强托住的。
(2)若撤走抽气机,打开阀门,让空气进入真空罩,使密闭钟罩内的气压   ,又观察到   现象,更进一步证明了小明的观点是正确的。
17.关飞,刘羽,张备三人都在进行大气压的有关实验,关飞用托里拆利实验测量大气压值,刘羽用注射器和弹簧测力计测量大气压值,张备则自制了压强计探索大气压的变化规律:
(1)由甲图可知,当地大气压相当于   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此环境下,水的沸点   (大于/等于/小于)100℃;
(2)若关飞换用更细的玻璃管进行实验,水银柱的液面高度将会   (升高/不变/降低)。若实验时,未将管内空气排尽,则测出的大气压值会   (大于/等于/小于)实际大气压值;
(3)如图乙,刘羽在实验中,记录了注射器最大刻度V和活塞刚好移动时的弹簧测力计示数F,并测量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L,请用所给物理量帮助刘羽,列出求大气压强p的表达式,p=   。在向左拉动注射筒的过程中,注射筒与活塞有相对运动,则活塞受到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向   (左/右);
(4)如图丙为张备自制的压强计,它只能粗略的判断大气压强的变化情况,此时外界大气压   (大于/等于/小于)瓶内气压。张备坐电梯从27楼到达1楼,管内液面会   (升高/不变/降低)。
答案
1.(1)海绵的凹陷程度;转换法
(2)在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2:1
2.(1)转换
(2)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B
(4)错误;没有控制受力面积相同
(5)=
3.(1)甲、乙;小
(2)不正确;没有控制受力面积相同
(3)=;=
4.(1)凹陷程度;>
(2)甲、乙
(3)相等
(4)大;密度;更换不同密度的液体,重复上述实验。(言之有理即可)
5.凹陷程度;受力面积越小;②和③;A;压强;=
6.(1)海绵的凹陷程度;转换法
(2)B;压力
(3)相同
(4)变小;大于
7.(1)海绵
(2)乙丙;取下丙中的砝码
(3)①
(4)等于
8.甲;没有控制压力大小相等;海绵的凹陷程度;压力;C;相同
9.漏气;拆下软管重新安装;液体深度;所在深度;
10.B;高度差;C;大;方向;A、D;1000
11.薄;有;乙、丙;增大;上窄下宽;错误;没有控制深度相同;<
12.(1)高度差;转换
(2)好
(3)正确
(4)相同
(5)液体密度;将U形管内液体换成密度更小的液体
13.高度差;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上窄下宽;合理;见解析;
14.(1)打开;不漏气
(2)相等
(3)1.25
15.大于;好;B;同种液体,深度越深,压强越大;BC;
16.(1)减小;液柱高度减小
(2)变大;液柱高度变大
17.(1)755;小于
(2)不变;小于
(3);左
(4)小于;降低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