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 教学设计 (6)

文档属性

名称 16、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 教学设计 (6)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06 01:40: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6、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
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
本文安排在《唐宋散文选读》(粤教版选修2)第四单元,作为一篇记宴游的小序,文章虽然只有一百二十多字,但却比较全面地记叙了游赏缘由、游赏过程、自然景物、同游人及其思想情绪,文字凝练,结构紧凑,意绪贯通。古人在记宴游类的散文中大多充满着对宇宙人生的感慨寄托,而李白独特的个性气质更使这篇文章文短韵长。
2学情分析
本文的教学对象是普通高中二年级的学生。在前面几个单元的古诗文积累和练习的基础上,学生可以自主阅读较为浅显的古代散文,但整体水准不高,因此此篇散文在基础知识的学习上仍需挑出一些重点字词句进行品析。学生接触的李白诗文较多,对其个性已有充分把握,因此比较容易理解本文的情感。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疏通文意,理解关键字词,并熟读成诵。
2.过程与方法:(1)诵读:把握节奏和语气。
(2)细读:梳理文意,把握思想情感,赏析语言。
(3)研读:深入阅读,体会作者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领会文章的思想情感。
(2)体味李白豁达的胸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豪情逸兴。
4重点难点
1.当堂背诵。
2.赏析本文的语言特点,感受其高超的艺术魅力。
3.理解本文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积极情感。
5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酒是水质的诗,诗是心酿的酒。”这不仅把世间的两种雅融合在了一起,更是点明了诗与酒的关系。古代诗人的创作似乎总是离不开酒,不管什么情绪都可以和酒连上关系,而在唐代有一位诗人,尤为好酒,以至于他的朋友专门写了一首描绘他酒后醉态的诗:
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这位诗人就是李白。今天,我们要通过一篇飘着酒香的绝妙之作《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来再次领略李白那举世无双的才气。
活动2【讲授】解题
1.题目点出了时间(春夜)、地点(桃花园)、人物(李白和诸从弟)、事件(聚宴)。
2.“序”,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本文属宴集序。
古人在宴集时,常常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学过的文章有《兰亭集序》。
活动3【活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
2.请大家齐读课文,教师纠正字音、停顿。
3.自由阅读,提示学生按照“为何宴”和“如何宴”将文章分为两个部分。
明确:为何宴,开篇至“大块假我以文章”;如何宴,“会桃花之芳园”至最后。
活动4【活动】细读课文,梳理文意 
参照注释,同桌合作,重点解释红色字词及划线句子。(课件展示)
学生分组讨论,师生共同整理明确。
1.“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至“大块假我以文章”
(1)字词句:逆旅、夜、良、以、假
古今异义词:几何、大块、文章
判断句: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
状语后置句: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2)典故:浮生若梦、秉烛夜游
(3)鉴赏“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明确:①拟人手法的使用;
②用字体现春景的特点。(阳、烟)
2.“会桃花之芳园”至“罚依金谷酒数”
(1)字词:以、飞、咏、诗
(2)典故:群季俊秀,皆为惠连
罚依金谷酒数
(3)画面想象:“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明确:痛饮狂欢的场景
活动5【活动】深入探究,体会情感
1.为何宴
及时行乐
古有先例
热爱自然
2.如何宴
天伦之乐
幽赏之乐
宴饮之乐
罚酒之乐
3.比较阅读:请结合阅读材料,谈谈李白的文章与同类作品相比,有何不同。
石崇《金谷诗序》:“感性命之不永,惧凋落之无期。”
王羲之《兰亭集序》:“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王勃《滕王阁序》:“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
明确:古人作的宴集序多有“兴尽悲来”的情绪转换,开始写乐,继而写悲。李白同样写游宴,却完全摆脱了“既喜而复悲”的情绪,始终乐观昂扬。全文充满着春天的生机,洋溢着健康的欢乐,意境高雅,格调明朗,虽有“浮生若梦”一句,但不会因这一句而生出消极情绪。这既是诗人的个性气质使然,也是时代的投影所致。
活动6【活动】当堂背诵,总结全文
1.根据以下提示,当堂背诵课文。
夫天地……也,光阴……也。
而浮生……何?古人……也。
况阳春……,大块……。
会……,序……。
群……,皆……;吾……,独……。
幽……,高……。
开琼筵……,飞羽觞……。
不有……,何伸……?
如……,罚……。
2.总结全文。
李白是盛唐的骄子,也是盛唐最出色的歌手,他的文章烙印着盛唐时代的乐观、自信、豪迈、豁达。无数同代人和后代人艳羡他、追慕他、想象他,千百年来我们依然在他诗歌光环的照耀下舒展自己自信的人生。
活动7【作业】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完成课堂效果检测,延伸阅读《魏晋人与唐人生命观与精神气质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