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
1教学目标
1、理解关键字词,疏通文意,品味鲜活优美的语言,熟读成诵。
2、把握情感,理解宴会流露出来的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豪情逸兴;
3、熟读成诵
2学情分析
高二的学生,已有一定的文言基本知识。必修1-5的文言文,非常强调文言基本知识的积累情况,而《唐宋散文选读》,则强调对文本的鉴赏。本校学生大多数来自于各个小乡镇,知识面较狭窄,想象力比较薄弱,大多数学生会文章逐字逐字来分解,文章的整体美感的缺失会比较严重,因此,教授《唐宋散文选读》时,应重在鉴赏。
3重点难点
把握情感,理解宴会流露出来的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豪情逸兴。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导入
在中国的文学史上,酒与文人结下了不解之缘。多少文人因酒忘却人世间的痛苦忧愁,因酒在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的翱翔,因酒而丢掉面具,吐露真情,因酒而成就传世的佳作。唐代诗人李白,便是这其中的佼佼者,他“自言臣是酒中仙,天子呼来不上船”,他可以“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这就是李白,粗俗饮的是酒,排泄出来的是尿液,李白饮下去的是美酒,是物质,喷薄而出的是诗篇,是精神。世俗之人只是饮酒,李白的饮酒却是一种创造。活动2【讲授】二、出示学习目标 1、理解关键字词,疏通文意,品味鲜活优美的语言,熟读成诵。
2、把握情感,理解宴会流露出来的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豪情逸兴;
3、熟读成诵活动3【活动】教学过程
三、检查预习
1、参看板书展示,纠错,质疑,三分钟强记。还有哪些词句译文有不懂的地方?
2、分组抽测预习情况。
⑴抽测译文
⑵作者常识
李白(公元701年—公元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李白是唐朝著名诗人,也是中国最著名的诗人之一,好剑术,志气宏放,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李白和杜甫合称“李杜”。风格豪放飘逸。
列典故或传说,何者与李白有关?
①天上谪仙人 ②坦腹东床 ③铁杵成针 ④煮酒论英雄 ⑤才高八斗 ⑥玄宗调羹 ⑦贵妃捧砚⑧水中捞月 ⑨力士脱靴 ⑩梦笔生花⑶请根据工具书与手中的资料积累实词
夫:逆旅:几何:秉:良:以:阳春:烟景:大块:
序:天伦:依:
群季: 咏歌:独惭:幽:清:琼筵:
坐花:羽觞:
⑷译文纠错:
⑸展示译文:
译文:天地是万物暂宿的旅舍,光阴是百代流转的过客,流转不定的人生像一场大梦,快乐的日子能有多少?所以古人手持烛火在长夜游玩,确实是有道理的。况且这温暖的春天,淡烟轻笼,像是以绚丽的景色召唤人们来欣赏﹔那天地又将斑斓缤纷的锦绣风光展现在大家面前,所以,我和同族兄弟,这一天在这桃花芬芳的名园聚会,畅叙天伦之乐。我的兄弟们啊英俊聪敏,都是谢惠连一流的人物﹔只有我很惭愧,吟诗作赋,难与谢灵运相比。大家对幽雅的景致观赏未尽,高谈阔论又转向清新高雅的话题。华丽的筵席摆好,大家在花丛里就坐,不停地传杯弄盏,醉卧于月色之下。没有美妙的诗章,怎能抒发风雅的情怀!如果谁做诗不成,就按照金谷园宴会的规矩罚酒三杯。一起来听读《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
四、整体感知
1.题目给出了哪些信息?在行文中,哪句话呼应了题目中相关的信息?我们学过哪些同体裁的作品?
题目点出了时间(春夜)、地点(桃花园)、人物(李白和诸从弟)、事件(聚宴)。体裁(序)看题目就知道文章的基本内容:某个春夜我李白和各位堂弟在桃花园宴游,并为之作序。追问:序,有书序、赠序、宴集序,我们学过哪些序?都是哪种序?
“序”和本单元中的传、书、箴一样,是一种文体,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前言、引言之类的小篇幅文章。大致可以细分为三种类型:书序、赠序、宴集序。
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如:《<宽容>序》、《<呐喊>自序》等。
赠序──是指亲友间,表达惜别、祝愿、劝勉之意时相赠的文章,如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唐韩愈《送董邵南游河北序》等。
宴集序──是指古人宴集时,常一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说明情况,并借此来表达一些人生之感,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初唐四杰之一王勃的《滕王阁序》等等。2.文中哪个字可以概括文章的感情基调?围绕这一情感基调,作者写了哪个事?抒发了怎么样的主旨:抒发人生苦短、欢乐无多的感慨。
咏歌,高谈,观花,赏月,飞觞痛饮,作诗,罚酒。A、李白和堂弟们相会在流光溢彩的桃花园中,阳春既召我烟景,大块又假我以文章,此时此地,序天伦之乐,真是百倍的欢乐,这当然是“乐事”之一!
B、堂弟们个个都像谢惠连一样聪敏、多才,能在宴席上一同吟诵诗篇,这当然是“乐事”之二!
C、在宴席上大家不停地寻觅新颖、奇特的话题,纵情地高谈阔论,进而转变成了清言雅语,这是“乐事”之三!
D、他们高兴地观赏盛开的桃花,在月光下频传酒杯,这是“乐事”之四!
E、文章最后,写大家举杯痛饮,酒酣之后情绪达到高潮,于是就产生了艺术创作的冲动。他们相约一同赋诗抒怀,并决定依照石崇金谷园的旧例,作诗不成者,罚酒三杯,这是“乐事”之五!
应带着怎样的情感来朗读这一层?
“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板书:美好:桃花芳园,天伦之乐
高雅:群秀咏歌,高谈幽赏
浪漫:坐花醉月,畅谈古今宴会盛况:应带着“美好”“浪漫”“欢乐”“高雅”的情绪朗读这一层。小结:这次筵席上,李白和堂弟们没有清歌曼舞,没有管弦丝竹,没有粗俗的划拳行令,而只是观花赏月,吟咏论文,这纯属一场文人墨客的集会,作者成功地展示了一次高雅的精神盛宴!我们来欣赏一下一位专业人氏的吟诵,用心是感受这如诗如画的意境。
三、理解探究
3.李白乃性情中人,往往故作颓废,而实极爱生活、热爱生命,试结合本文试做分析。
李白有着强烈的“济苍生”“安社稷”的儒家入世思想,但他不愿意走科举入仕之路,而是希望“平交王侯”“立抵卿相”,建功立业后归隐江湖,这种过于理想化的人生设计在现实中不免屡遭挫折。这使他常常陷入悲愤、不平、失望之中,但他始终向往这种理想,故而他又始终保持着自负、自信和豁达。四、拓展提升
4.同样的写春日的宴游,李白的《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高亢明朗,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清幽低沉,你认为形成两种不同风格的原因何在?
二者反映的情感特征不同,与时代背景有很大的关系。王羲之所处的时代是东晋,东晋王朝偏安江左已经36年,在士族制度的统治下,社会矛盾重重,当权者无心北伐,只图奢侈享乐。文人士大夫意志消磨殆尽,多崇尚老庄思想,清谈玄理之风极盛。当时政治迫害严重,世人普遍存在消极感伤的特点,多崇尚老庄思想,清谈玄理之风极盛。而且他的《兰亭集序》写于51岁,所以他在感慨时过境迁之后,感悟到游赏之乐便成了陈迹,欢乐和生命总是短暂,必然“终期于尽”。因此才有“岂不痛哉”“悲夫”的感慨。
而李白所处的是时代是盛唐,那是封建主义达到鼎盛的时期,国力最强,民族自信最强,积极乐观的情怀充满着整个时期。而李白又是一个骨子里充满的是盛唐士人绝对的自信和自豪之情,他乐观、豁达,而且,他写此文时才33岁,他认为正是因为人生短暂,才应珍视光阴,“秉烛夜游”。他认为美景是春天对自己的召唤(引导同学们用原文回答)和恩赐,他感到能和兄弟们一同歌咏,高谈,观月饮酒,是人生最大的乐趣。所以,王的《兰》虽清幽却低沉,李的《春》则是高亢与明朗相随左右。
活动4【作业】小结
五、总结归纳:
1、写作特点
2、人生的启示
六、作业布置
课件16张PPT。明·仇英《春夜宴桃李园图》学习目标1、读准字音,疏通文义。
2、把握情感,理解宴会流露出来的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豪情逸兴;
3、熟读成诵一、释题:春夜——时间诸从弟——人物宴——活动,事件桃李园——地点序朗读课文 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 李白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bǐng)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yán)以坐花,飞羽觞(shāng)而醉月。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shù)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
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古人秉(bǐng)烛夜游,良有以也。旅舍人生确实。诚、真句首发语词执持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群季俊秀,皆为惠连;
吾人咏歌,独惭康乐。
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大自然错杂的色彩以……为惭愧(意动用法)温暖的春天弟弟幽雅的景致清雅的话题(形作名)通“叙”,叙说春天烟柳美景开琼筵(yán)以坐花,飞羽觞(shāng)而醉月。
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shù) 。
带耳的酒杯丰盛美好的宴席抒发 天地是万事万物的旅舍,光阴是古往今来的过客。而人生漂浮无常,如梦一般,欢乐的日子能有多少呢?古人拿着灯烛,在夜间游乐,确实有原因的!何况温煦的春天用秀美的景色来召唤我们,大自然把美好的锦绣风光提供给我们。(于是我们)聚会在桃李芬芳的花园里,叙说兄弟团聚的欢乐事。诸位弟弟才智出众优秀,都有谢惠连的才华;(而)我们吟咏诗歌,唯独我不能和谢康乐相比而感到惭愧。欣赏幽美的景色还没有完,纵情的谈论已转向清雅的话题。摆开丰美的筵席,坐在花丛中间;大家飞快地传递着酒杯,醉倒在月光之下。没有好的诗篇,怎能抒发高雅的情怀?如果赋诗不成,按照金谷园的先例,罚酒三杯。一起思考:文中哪个字可以概括出的这场宴会的气氛? 乐二、整体感知有何乐事? 桃花芳园,共叙天伦之乐 群秀咏歌,高谈幽赏之乐坐花醉月,狂欢宴饮之乐抒吟雅怀,赋诗罚酒之乐夜宴之乐三、理解探究 有人说,该文主要流露了一种浮生若梦、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也有人认为,该文主要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豪情逸兴。(课后练习p64 二)李白乃性情中人,往往故作颓废,而实极爱生活、热爱生命,试结合本文试做分析。 所以,如果大家看到了这一点,就能理解,这次夜宴,其实是李白一次个性与人生的诠释,
就今天我们学习的《春》而言,
美景催生宴饮,酒兴引发诗情,这就是李白喜欢的诗酒人生,浩瀚宇宙,无穷光阴,人的生命渺小,既然浮生若梦,生命易逝,那我们就不断拓展生命的宽度吧。 尽管这篇序中也出现了“浮生如梦,为欢几何”的字句看似颓废消极,实则为了引出下文的“欢”。从全文来看,景是充满着春天的生机的景,“宴”是洋溢健康快乐的宴。“欢乐”才是文章所要表达的主要情感。再加之下文写到的如诗如画的阳春烟景,众人宴饮的痛快,作诗罚酒的雅兴,无不显示出欢乐的景象,又何来消极呢?因此,我们读这篇小序,感觉到的是作者对人生的热爱,对亲情的珍惜,对自然美景的陶醉。四、熟读成诵背诵提示?夫天地者,……也;光阴者,……也。
而浮生……,为欢……?古人……,良……。
况阳春……,大块……。会……,序……。
群季……,皆为……;吾人……,独惭……。
幽赏……,高谈……。开……,飞……。
不有……,何伸……?如诗……,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