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 课件+教案 (7)

文档属性

名称 16、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 课件+教案 (7)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7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06 01:58:30

文档简介

16、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
1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积累文言文知识,理解文意,背诵全文。
二、过程和方法
1、合作讨论落实字词。
2、反复诵读,体会文章结构美、音韵美。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理解本文看似消极却洋溢着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积极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学情分析
高二的学生,已有一定的文言基本知识。本校学生大多数来自于山区各个小乡镇,知识面较狭窄,想象力比较薄弱,大多数学生会文章逐字逐字来分解,文章的整体美感的缺失会比较严重,因此,教授《唐宋散文选读》时,应重在鉴赏和朗读。
3重点难点
背诵全文,理解诗意,体悟情感。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
在我国古代的文坛上,酒与文人结下了不解之缘:“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三国时的郑泉,临死前要求将其尸体埋在陶瓷作坊旁,说:“以后我的尸体真成了土,土又可被陶瓷作坊做成酒壶,人生快意莫过于此!”
晋朝的刘伶就以纵酒放浪以示对黑暗统治的不满,他乘坐马车,酣饮不休,且备锄头于车上,对马车夫说:“死则葬我。”
而为我们所熟悉的伟大诗人李白也是嗜酒如命的,他和贺知章等人结成了“酒中八仙”。于是就有“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诗句。(杜甫《酒中八仙歌》)
自古人们就说“酒入愁肠愁更愁”,李白却能在斗酒中写出了百首诗篇,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文章《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也是李白在酒宴中成就的。
活动2【讲授】教学过程
【二、破 题】
【师】:文章就是全文的眼睛,请说说题目给我们提供了什么信息?
1、题目点出了时间(春夜)、地点(桃李园)、人物(李白和诸从弟)、事件(聚宴)。
看题目就知道文章的基本内容:
李白于某个春夜在桃李园宴请各位堂弟所作的序文。
2、序: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宴集序。
宴集序,是指古人宴集时,常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3、背景介绍:饮酒赋诗,自古是文人的一大乐事。作者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月夜,与弟兄们聚会于桃李芬芳的明园,高谈阔论,饮酒序乐。但此时诗人被贬,心中有不平,然仍慷慨激昂,诗兴大发,遂作此文。
【三、 诵读课文,整体感悟】
1、学生齐读,注意重要字音
2、朗读指导
(正音,引导学生注意骈文的特点,读出本文的结构美、音韵美。)
3、疏通重要字词,理解文意
1、逆旅:旅舍,旅馆;逆:迎。
2、浮生:人生漂浮不定。
3、秉烛夜游:掌着灯烛趁夜游乐;秉:持,拿着。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4、良有以也:以:因由,名词。
5、阳春:温暖的春天。
6、大块:指大自然。
7、假:借(这里含有提供的意思)。
8、文章:锦绣般的自然景色。
9、幽赏:欣赏优美的景色。
10、金谷酒数:晋石崇有金谷园,曾与友人宴饮其中,作《金谷诗序》云:“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不能者,罚酒三斗。”
(一)一词多义:
以:①良有以也。(原因,名词)
②开琼筵以坐花(在,介词)
③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用,介词)
之:①万物之逆旅也(的)
②会桃花之芳园(补助音节,不译)
(二)词类活用:
1、群季俊秀(季,形—名,弟弟。)
2、飞羽觞而醉月(飞,使动用法,使……飞动)
3、秉烛夜游(夜,名—状,在夜里。)
4、高谈转清(清,形—名,清新的话题。)
【四、鉴赏分析】
1、解读全文,找出“宴之由”
明确:原因有四
1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人生短暂)
人生不过一场梦而已,欢乐时光又有多少呢?今夜正乐,当然应宴饮作诗,以恣欢乐了。
2古人也秉烛夜宴。
这里宕开一笔,借古人之行为说自己之行为。古人夜宴是有原因的,那么自己夜宴也是有原因的。不直接说自己,而说古人,着实巧妙。
3美景在前,不容辜负。
“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春景美如画,春光暖人心,一切都是那么融和,春宵一刻值千金,岂能虚度?
4共享天伦,机会难得。
能和兄弟们一起共度良宵,实在不易,亦为人生一大乐事。
2、找一找“宴之乐”
练笔:请紧扣课文,找出“宴之乐”,并参考下列句式进行仿写,注意句式的整齐。(幻灯片投影)
例: 他们“夜宴”,因为浮生若梦,时光易逝……
他们“夜宴”,因为烟景当前,不容忽视……
他们快乐,因为 。
他们快乐,因为 。
他们快乐,因为 。
他们快乐,因为 。
教师参考:
他们快乐,因为尽览阳春烟景,桃花芳园,——此乃幽赏之乐也
他们快乐,因为清论雅谈,俊秀一堂,——此乃高谈之乐也
他们快乐,因为觥筹交错,坐花醉月,——此乃宴饮之乐也
他们快乐,因为咏歌赋诗,才华横溢,——此乃写诗之乐也
明确:对于李白和从弟们的快乐,有这样的评价:“末数语,写一觞一咏之乐,与世俗浪游者迥别。”把我们的聚会活动跟李白的赋诗、饮酒、幽赏对比一下,更显他们的高雅。可以说是一群雅士在做雅事。
【五、思考与探究】
思考:李白乃性情中人,往往故作颓废,而实极爱生活、热爱生命,试结合本文试做分析。
明确:
尽管这篇序中也出现了“浮生如梦,为欢几何”的字句看似颓废消极,实则为了引出下文的“欢”。从全文来看,景是充满着春天的生机的景,“宴”是洋溢健康快乐的宴。“欢乐”才是文章所要表达的主要情感。再加之下文写到的如诗如画的阳春烟景,众人宴饮的痛快,作诗罚酒的雅兴,无不显示出欢乐的景象,又何来消极呢?因此,我们读这篇小序,感觉到的是作者对人生的热爱,对亲情的珍惜,对自然美景的陶醉。
【六、指导背诵】
请同学们按照提示,自由诵读。背诵提示如下:
夫天地者,……也;光阴者,……也。而浮生……,为欢……?
古人……,良……。况阳春……,大块……。会……,序……。
群季……,皆为……;吾人……,独惭……。幽赏……,高谈……。
开……,飞……。不有……,何伸……?如诗……,罚……。
活动3【练习】课堂检测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万物之逆旅也逆旅:旅店
B.古人秉烛夜游秉:持,拿
C.群季俊秀季:兄弟中排行第四或最小的,此指弟弟
D.而浮生若梦浮生:轻生
2、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虚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大块假我以文章以:用
B.会桃李之芳园之:补充音节
C.皆为惠连为:是
D.飞羽觞而醉月而:修饰关系连词
3、下列对文章的解释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一篇同《兰亭集序》一样,也属于宴集序。标题概括了文章的基本内容:回答了什么人(作者与从弟)什么时候(春夜)、什么地方(桃李园)、干什么(宴饮)等问题。
B.“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以”,缘故。意为:古人(嫌人生太短)夜里拿着烛光游玩,实在是有缘故(有道理)啊。
C.“大块假我以文章”,“大块”指天地;“文章”,绚烂的文采。即“广阔的天地给我提供了如此绚丽灿烂的大好春光”。岂能辜负!表现了作者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
D.“惠连”是人名,很有才华,十岁就能写诗作文;“康乐”指谢灵运,南朝诗人。作者用此赞扬诸位堂弟人才俊秀,谦称自己不如谢灵运。表现作者与弟弟们畅叙天伦之乐的喜悦之情。
活动4【作业】作业
1、完成《全优课堂》相应练习;
2、背诵全文。
课件24张PPT。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  古来圣贤皆寂寞,
惟有饮者留其名   三国时的郑泉,临死前要求将其尸体埋在陶瓷作坊旁,说:“以后我的尸体真成了土,土又可被陶瓷作坊做成酒壶,人生快意莫过于此!”   刘伶,乘坐马车,酣饮不休,且备锄头于车上,对马车夫说:“死则葬我。”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时间事件人物地点文体李白  序,文体的一种。
  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
  赠序,是指亲友间以作文相赠,表达惜别、祝愿、劝勉之意。
  宴集序,是指古人宴集时,常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如王羲之《兰亭集序》。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三、诵读课文、梳理字词1、逆旅:
2、浮生:
3、秉烛夜游:
4、良有以也:以:
5、阳春:
6、大块:
7、假:
8、文章:
9、幽赏:
10、金谷酒数:旅舍,旅馆;逆:迎。人生漂浮不定。 掌着灯烛趁夜游乐;秉:持,拿着。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因由,名词。 温暖的春天。 指大自然。 借(这里含有提供的意思)。 锦绣般的自然景色。 欣赏优美的景色。 晋石崇有金谷园,曾与友人宴饮其中,作《金谷诗序》云:“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不能者,罚酒三斗。”一词多义以:①良有以也。( )
②开琼筵以坐花( )
③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 )
之:①万物之逆旅也( )
②会桃花之芳园( )原因,名词 在,介词 用,介词 的 补助音节,不译词类活用1、群季俊秀( )
2、飞羽觞而醉月( )
3、秉烛夜游( )
4、高谈转清( )季,形—名,弟弟。 飞,使动用法,使……飞动 夜,名—状,在夜里。 清,形—名,清新的话题。 诗人为何与诸从弟夜宴并作诗呢?一、浮生如梦,为欢几何?  人生不过一场梦而已,欢乐时光又有多少呢?今夜正乐,当然应宴饮作诗,以恣欢乐了。二、古人也秉烛夜宴  这里宕开一笔,借古人之行为说自己之行为。古人夜宴是有原因的,那么自己夜宴也是有原因的。
  不直接说自己,而说古人,着实巧妙。三、美景在前,不容辜负  “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春景美如画,春光暖人心,一切都是那么融和,春宵一刻值千金,岂能虚度?  “阳春”不禁让人想到,阳春三月,春光明媚,春风和煦。
  “烟景”者,何也?古人诗句中常有“烟”字,如“杨柳万条烟”“蓝田日暖玉生烟”等,李白自己的诗中也有“烟花三月下扬州”的诗句。
  “烟”字让人感到朦胧迷离,如梦似幻,烟一样的景一定是美的。阳春的烟景则更是繁花盛开,花香满地。  “大块”也毫不吝啬的把她的一切奇妙之景都展示给了“我”,“我”又怎能不陶醉其中呢?
  这两句采用拟人手法,将“阳春”“大块”拟人化,说阳春召唤,大块施与,令人读来更显亲切。 四、共享天伦,机会难得  能和兄弟们一起共度良宵,实在不易,为人生一大乐事。再加上“群季俊秀”,那就更要一展才华,不传千古,也能聊以自慰了。
  恰当的时间,美好的情境,欢乐的气氛,怎不生感慨,发诗情? 找一找“宴之乐”
练笔:请紧扣课文,找出“宴之乐”,并参考下列句式进行仿写,注意句式的整齐。
例: 他们“夜宴”,因为浮生若梦,时光易逝……
他们“夜宴”,因为烟景当前,不容忽视……
他们快乐,因为 。
他们快乐,因为 。
他们快乐,因为 。
他们快乐,因为 。《古文观止》的编者评价说:
   “末数语,写一觞一咏之乐,与世俗浪游者迥别。”探究:  是否表现了一种消极思想?浮生若梦,为欢几何P64 第二题:
李白乃性情中人,往往故作颓废,而实极爱生活、热爱生命,试结合本文试做分析。
 背诵全文
背诵提示如下:
夫天地者,……也;光阴者,……也。而浮生……,为欢……?
古人……,良……。况阳春……,大块……。会……,序……。
群季……,皆为……;吾人……,独惭……。幽赏……,高谈……。
开……,飞……。不有……,何伸……?如诗……,罚……。  课堂检测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万物之逆旅也逆???旅:旅店???
B.古人秉烛夜游???秉:持,拿
C.群季俊秀????季:兄弟中排行第四或最小的,此指弟弟
D.而浮生若梦浮????生:轻生
2、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虚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大块假我以文章??以:用??
??B.?会桃李之芳园???之:补充音节
C.?皆为惠连????为:是???????
D.?飞羽觞而醉月??而:修饰关系连词DD 3、下列对文章的解释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一篇同《兰亭集序》一样,也属于宴集序。标题概括了文章的基本内容:回答了什么人(作者与从弟)什么时候(春夜)、什么地方(桃李园)、干什么(宴饮)等问题。
B.“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以”,缘故。意为:古人(嫌人生太短)夜里拿着烛光游玩,实在是有缘故(有道理)啊。
C.“大块假我以文章”,“大块”指天地;“文章”,绚烂的文采。即“广阔的天地给我提供了如此绚丽灿烂的大好春光”。岂能辜负!表现了作者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
D.“惠连”是人名,很有才华,十岁就能写诗作文;“康乐”指谢灵运,南朝诗人。作者用此赞扬诸位堂弟人才俊秀,谦称自己不如谢灵运。表现作者与弟弟们畅叙天伦之乐的喜悦之情。C  本文以清新俊逸的风格,转折自如的笔调,记叙了作者与诸位堂在桃花园聚会赋诗畅叙天伦一事,文中虽有“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的颓废之语,但主要是抒发了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豪情逸兴。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