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课件(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3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课件(共2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7-09 15:08: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1.3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第1章 有理数
【2024新教材】湘教版数学 七年级上册
授课教师:********
班 级:********
时 间:********
1.3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大小的方法,准确说出数轴上点的位置与对应有理数大小的关系。
深入理解并熟练运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大小的规则,能正确比较任意两个有理数的大小。
学会根据有理数的不同类型(正数、负数、零),灵活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大小比较,提高有理数运算和比较的准确性。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数轴上点的分布规律,引导学生经历从直观图形到抽象数学结论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在探究有理数大小比较方法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体会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利用数轴和绝对值比较有理数大小的方法。
能够准确、快速地比较不同类型有理数的大小,包括正数与正数、正数与负数、负数与负数、正数与零、负数与零之间的大小比较。
(二)教学难点
深入理解负数大小比较中 “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的原理,并能在实际比较中灵活运用。
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准确比较含有分数、小数等形式的有理数的大小,解决复杂的有理数大小比较问题。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直观演示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练习法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情境导入(5 分钟)
知识回顾:同学们,之前我们学习了数轴、相反数和绝对值的知识。谁能说一说数轴的三要素是什么?(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有什么特点?(只有符号不同,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和为 0)绝对值的性质又有哪些呢?(绝对值表示数轴上点到原点的距离,具有非负性,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 的绝对值是 0)
情境导入:(展示温度计图片)在温度计上,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温度刻度,比如 -5℃和 -2℃,哪个温度更低呢?这其实就是在比较两个有理数的大小。在数学中,我们如何准确地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板书课题:1.3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二)新课讲授(20 分钟)
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大小
规律探究:在黑板上画出数轴,标出一些有理数,如 -3、-1、0、2、4 。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数在数轴上的位置,思考它们的大小关系。让学生小组讨论并总结规律: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深入理解:通过举例说明,比如 -3 在 -1 的左边,所以 -3 <-1;0 在 -1 的右边,所以 0> -1 。强调数轴上的数从左到右逐渐增大,正数都大于 0,负数都小于 0,正数大于负数。
学生练习:给出一些有理数,如 -4、1、-0.5、3 ,让学生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比较它们的大小。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
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大小
情境引入:我们知道,在冬天,气温 -10℃比 -5℃更冷,从数学角度看,如何比较 -10 和 -5 的大小呢?我们可以借助绝对值来进行比较。
原理讲解:先分别求出 -10 和 -5 的绝对值,\(\vert -10\vert = 10\),\(\vert -5\vert = 5\) 。因为 10 > 5,而 -10 比 -5 小,由此得出结论: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步骤总结:总结比较两个负数大小的步骤:第一步,分别求出两个负数的绝对值;第二步,比较两个绝对值的大小;第三步,根据 “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得出两个负数的大小关系。
举例巩固:比较 - \(\frac{3}{4}\)和 - \(\frac{2}{3}\)的大小。先求绝对值,\(\vert - \frac{3}{4}\vert = \frac{3}{4} = \frac{9}{12}\),\(\vert - \frac{2}{3}\vert = \frac{2}{3} = \frac{8}{12}\) 。因为 \(\frac{9}{12} > \frac{8}{12}\),所以 - \(\frac{3}{4} < - \frac{2}{3}\) 。
有理数大小比较的综合方法
分类讨论:引导学生对有理数进行分类,分为正数、负数和零。总结不同类型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正数大于 0,0 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两个正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数大;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综合运用:通过一些综合性的例子,如比较 -2、0、1.5、 - \(\frac{5}{3}\) 的大小。先判断数的类型,再分别比较。 -2 和 - \(\frac{5}{3}\) 是负数,比较它们的绝对值,\(\vert -2\vert = 2 = \frac{6}{3}\),\(\vert - \frac{5}{3}\vert = \frac{5}{3}\) ,因为 \(\frac{6}{3} > \frac{5}{3}\),所以 -2 < - \(\frac{5}{3}\) 。又因为正数大于负数和 0,所以 1.5 > 0 > - \(\frac{5}{3} > -2\) 。
(三)例题讲解(10 分钟)
例 1:比较下列各对数的大小:
(1) -3 和 -7;(2) 0 和 -2.5;(3) \(\frac{3}{4}\) 和 \(\frac{2}{3}\) 。
解:(1)因为 \(\vert -3\vert = 3\),\(\vert -7\vert = 7\),3 <7,根据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所以 -3> -7 。
(2)因为 0 大于负数,所以 0 > -2.5 。
(3)先通分,\(\frac{3}{4} = \frac{9}{12}\),\(\frac{2}{3} = \frac{8}{12}\) ,因为 \(\frac{9}{12} > \frac{8}{12}\),所以 \(\frac{3}{4} > \frac{2}{3}\) 。
例 2:将下列有理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1.5,0,3, - \(\frac{7}{2}\),2.3 。
解:先比较负数的大小,\(\vert -1.5\vert = 1.5 = \frac{3}{2}\),\(\vert - \frac{7}{2}\vert = \frac{7}{2}\) ,因为 \(\frac{3}{2} < \frac{7}{2}\),所以 -1.5 > - \(\frac{7}{2}\) 。
所以从小到大的顺序为: - \(\frac{7}{2}\) < -1.5 < 0 < 2.3 < 3 。
通过这两个例题,进一步巩固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强调在比较过程中要注意数的类型和比较规则的正确运用,规范解题步骤。
(四)课堂练习(10 分钟)
比较下列各数的大小:
(1) -8 和 -6;(2) 0 和 0.01;(3) - \(\frac{4}{5}\) 和 - \(\frac{5}{6}\) 。
将下列有理数用 “<” 号连接起来: 2, -3,0, -1.5, \(\frac{3}{2}\) 。
已知\(\vert a\vert = 3\),\(\vert b\vert = 2\),且 a < b,求 a 和 b 的值。
教师巡视学生练习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和集中讲解,针对学生易错点进行重点强调,确保学生掌握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五)课堂小结(5 分钟)
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大小的方法:数轴上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大小的规则: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有理数大小比较的综合方法:正数大于 0 和负数,0 大于负数,两个正数比较大小看绝对值,两个负数比较大小利用绝对值判断。
强调重点知识和易错点,如负数大小比较时绝对值与数本身大小关系的判断,不同类型有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选择等,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
(六)作业布置(5 分钟)
书面作业:课本相关习题 [具体页码和题号],要求学生认真书写,规范解题步骤,特别是在比较负数大小时要详细说明过程。
实践作业:让学生记录一周内每天的最低气温(用有理数表示),并将这些气温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进行排列,下节课进行分享。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对有理数大小比较方法的掌握情况,分析学生在比较过程中出现错误的原因,如负数比较大小规则混淆、忽略数的类型直接比较等。思考在后续教学中如何通过更多的实例、针对性的练习和有效的辅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和逻辑思维能力。
互逆命题、互逆定理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互逆命题、互逆定理的概念,能准确说出一个命题的逆命题。
会判断一个命题及它的逆命题的真假性,掌握证明命题真假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命题、逆命题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经历探究互逆定理的过程,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的精神。
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严谨性和逻辑性,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互逆命题、互逆定理的概念及命题真假的判断。
能正确写出一个命题的逆命题。
难点
判断一个命题的逆命题的真假性,理解原命题为真,其逆命题不一定为真。
用逻辑推理的方法证明命题的真假。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 分钟)
展示一些简单的命题,如 “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如果 a=b,那么 a =b ”。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命题的题设和结论。
提问:能否交换这些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得到新的命题?新命题是否成立?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 —— 互逆命题、互逆定理。
(二)讲授新课(25 分钟)
互逆命题
给出互逆命题的定义:在两个命题中,如果第一个命题的题设是第二个命题的结论,而第一个命题的结论又是第二个命题的题设,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如果把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那么另一个命题叫做它的逆命题。
举例说明:如原命题 “如果两个角是直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它的逆命题是 “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是直角”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互逆命题的概念。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每个小组写出 3 - 5 个命题,并交换写出它们的逆命题。
命题真假的判断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对于真命题,需要通过推理证明;对于假命题,只需举一个反例即可。
以刚才的命题为例,分析原命题和逆命题的真假性。如 “如果两个角是直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是真命题,而它的逆命题 “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是直角” 是假命题,因为两个相等的角不一定是直角,还可能是锐角或钝角等。
让学生自己判断之前小组讨论中写出的命题及其逆命题的真假性,并在小组内交流。
互逆定理
给出互逆定理的定义: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经过证明是真命题,那么它也是一个定理,这两个定理叫做互逆定理,其中一个定理叫做另一个定理的逆定理。
举例说明:如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和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是互逆定理。
强调:并不是所有的定理都有逆定理,只有当定理的逆命题为真命题时,才有逆定理。
(三)例题讲解(15 分钟)
例 1: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并判断其真假。
(1)如果 a = 0,那么 ab = 0。
(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3)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分析:
(1)逆命题为 “如果 ab = 0,那么 a = 0”,这是假命题,因为当 b = 0 时,ab = 0,a 不一定为 0。
(2)逆命题为 “对应角相等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这是假命题,因为对应角相等的三角形不一定全等,可能是相似三角形。
(3)逆命题为 “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这是真命题,它是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例 2:证明命题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 是真命题。
分析:引导学生画出图形,写出已知、求证,然后进行证明。
已知:在△ABC 中,∠B = ∠C。
求证:AB = AC。
证明:作∠BAC 的平分线 AD,交 BC 于点 D。
因为 AD 平分∠BAC,所以∠BAD = ∠CAD。
在△ABD 和△ACD 中,
∠B = ∠C,
∠BAD = ∠CAD,
AD = AD(公共边),
所以△ABD≌△ACD(AAS)。
所以 AB = AC。
(四)课堂练习(10 分钟)
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并判断真假。
(1)如果 x = 2,那么 x = 4。
(2)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3)对顶角相等。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每个命题都有逆命题。
(2)每个定理都有逆定理。
(3)真命题的逆命题一定是真命题。
(4)假命题的逆命题一定是假命题。
(五)课堂小结(5 分钟)
与学生一起回顾互逆命题、互逆定理的概念,以及如何判断命题的真假。
强调:原命题为真,逆命题不一定为真;原命题为假,逆命题也不一定为假。
(六)布置作业(5 分钟)
课本课后习题,要求学生认真书写解题过程,判断命题真假时要说明理由。
拓展作业:收集生活中或数学学习中至少两个互逆命题,并分析它们的真假性。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通过实际例子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对于学生在判断命题真假和写逆命题时容易出现的错误,要及时给予纠正和指导。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加强练习,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课堂检测
4
新知讲解
6
变式训练
7
中考考法
8
小结梳理
学习目录
1
复习引入
2
新知讲解
3
典例讲解
情境导入
下图表示某一天我国五个城市的最低温度:
武汉5℃
北京-10℃
广州10℃
哈尔滨-20℃
上海0℃
问题 你能将上述五个城市的最低温度按从低到高的顺序依次排列吗?
根据地理位置,我们可以作如下猜测:
哈尔滨
-20℃
北京
-10℃
上海
0℃
武汉
5℃
广州
10℃




我们已经会比较正数的大小,例如:5>3,;并且还知道,5>0,,…,即正数都大于 0.
正数和负数比较,谁大?
探索新知
温度 -3℃ 与 2℃,哪个温度高?温度 0℃ 与 -3℃,哪个温度高?
说一说
2℃比-3℃高,因为我感觉温度在2℃时比-3℃时暖和.同样,0℃比-10℃高,也是因为我感觉温度在0℃时比-10℃时暖和.
正数大于负数,0大于负数.
温度 -10℃ 与 -3℃,哪个温度低?-10 的绝对值与 -3 的绝对值,哪个大?由此你能受到什么启发?
温度在-10℃时比-3℃时冷,于是-10℃比-3℃低.
但是,由于|-10|=10,|-3|=3,因此|-10|>|-3|.
思考
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的一般步骤:
(1)先求出两个负数的绝对值;
(2)比较两个绝对值的大小;
(3)根据“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确定原数的大小.
O
-1
0
1
2
-2
-3
-4
-5
-6
-7
-8
-9
-10
A
B
如下图,在数轴上表示-10的点A在表示-3的点B的左边
越来越大
在以向右为正方向的数轴上,右边的点表示的数比左边的点表示的数大.
在数轴上表示数-3,-5,4,0,并比较它们的大小,将它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用“<”号连接.
O
-1
0
1
2
-2
-3
-4
-5
3
4
5
解: -3, -5,4,0在数轴上表示如图:
将它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
-5<-3<0< 4
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
(1)-6与-3; (2) 与
所以 -6 < -3;

(1)因为 | -6 | = 6,| -3 | = 3,
又 6 > 3,
(2) 因为 |- | = ,| - |= ,

所以
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
(3)- 与-| -2 |. (4)-(-0.3) 与| - |.
(3)因为 , -|-2|= -2 ,
所以
(4)因为-(-0.3)=0.3 , |- |= =0.25
又 0.3 > 0.25 ,
所以-(-0.3) > |- |.
你能借助数轴比较这四组数的大小吗?试一试.
课堂练习
1.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
(1)-896 < 0.01

(2)-1.5 < -1.4
(3)
(5)-5.5 < -|-4.5|
【课本P16 练习 第1题】
(1)-896 与 0.01 ; (2)-1.5 与 -1.4;
(3) 与 ; (4) 与 ;
(4)-5.5与 -|-4.5|; (6) 与|-0.6|.
(6) > |-0.6|
(4)
在一条数轴上分别标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并把这些数用“<”连接起来:
0,3,-4,-1.5
O
3
4
2
1
0
-1
-2
-3
-4
-1.5

-4 < -1.5 < 0 < 3
【课本P16 练习 第2题】
3. 大于-4 且小于 3.2 的整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 -2 , -1 , 0 , 1, 2 , 3
4 下表记录了我国五个城市某天的平均气温.
10.7 > 0.8 > -2.2 > -5.6 > -18.8
将各城市按平均气温从高到低进行排列.
各城市按平均气温从高到低排列为:
广州、上海、西安、北京、哈尔滨.
5.已知有理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比较a、b、 -a、-b的大小,正确的是( )
A. aB. b<-a<-bC. -aD. -b0
a
b
D
1. [2024内江]下列四个数中,最大数是( )
D
A. B. 0 C. D. 3
2. 下列说法:①有理数的绝对值一定比0大;②有理数中存
在最大的数;③任何数都大于它的相反数;④最小的正整数
是1;⑤两个数中,较大的那个数的绝对值较大.正确的有
( )
A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返回
3. 几种气体的固化温度(标准大气压下)
如下表:
气体 氧气 氮气 二氧化碳 氢气
固化温度/
其中固化温度最高的气体是( )
A. 氧气 B. 氮气
C. 二氧化碳 D. 氢气
4. [2025岳阳月考]比 大的负整数有(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C

返回
5. 有理数, 在数轴上对应的点的位置如
图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D
A. B.
C. D.
返回
6. 下列四个式子: ;
; ;
.其中正确的是( )
D
A. ③④ B. ①③
C. ①② D. ②③
返回
7.母题教材P16练习 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
(1)___ ;
(2)___ ;
(3)___ .
8.数轴上的点,,,分别表示数,,,.已知点在点 的右
侧,点在点的左侧,点在点,之间,则,,, 的大小
关系是______________.(用“ ”连接)
返回
9.母题教材P16练习 点,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
(1)点表示的数是____,点 表示的数是___.
1
(2)在数轴上标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0,,, .
【解】如图所示.
(3)把中的六个有理数用“ ”连接起来.
.
返回
10. [2025衡阳月考]若,为有理数,, ,且
,那么,,, 的大小关系是( )
C
A. B.
C. D.
【点拨】因为,,且,所以 ,
,,,所以 .
返回
课堂小结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代数比较法
绝对值比较法
数轴比较法
正数大于负数,0大于负数.
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在以向右为正方向的数轴上,右边的点表示的数比左边的点表示的数大.
谢谢观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