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想北平
1教学目标
1、体会浓厚的眷恋思乡之情,领悟文章的人文精神。
2、学习作者从平凡的事物入手,抒写自己的主观感受和感情。
3、品味课文的语言,进一步积累和掌握品味散文语言的一般方法。
2新设计
锺感情的体会,导入用音乐创设及朗诵营造深情的氛围,结尾让学生假如二十年后了想三水(或想实中)了,会想什么?感情体会是比较到位的。
3学情分析
高二的学生还没有太多远离家乡的人生经历,但是离别的感情是有的。对散文感情的体会经过老师的指导会更加深刻。
4重点难点
作者字里行间的表达中透出的强烈的主观性,体验作者的感情。
5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想北平》教学过程
音乐背景导入:
(导入)乡土是人心灵的家园,精神的慈母,是人生命的原始记忆。故土之思,是人类共同的情感。游子是风筝,故土就是无形的手牵扯着思念这根无尽的长线。
一条曲曲弯弯的小路,一株遍身疤痕的老槐树,一声熟悉的吆喝,一阵红枣米粥的香气,都是引发游子乡情的催化剂。人在江湖,身在旅途,精神与心灵的归宿却永远指向生养你的那片故土。老舍的《想北平》,就是对乡情最精妙的诠释。
活动2【讲授】介绍作者
老舍(1899~1966),一位京味很浓的现、当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以长篇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骆驼样子》、《四世同堂》。
生在北京,长在北京,一生67年中在北京度过42年,最后在北京去世。不过,在他写作的41年里,大部分时间却不在北京,只有解放后17年是真正在北京度过的。不论是在伦敦,在济南,在青岛,在纽约,他都在写北京。他想北京,他的心始终在北京。
2、提起北平,我们的思绪会被历史牵拉得悠远绵长。“想北平”,大家会想到什么呢?
北平是历朝古都,这里有庄严的天安门,圣洁的天坛,美丽的颐和园,巍峨的长城……可写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那么在作者的笔下,北平是什么样子的呢?
活动3【活动】整体感知
1、请找出能表现本文主旨的句子
“可是,我真爱北平”
“真想念北平呀”
2、理清本文的思路结构
(一)(1—3段):爱北平但说不出来
(二)(4—7段):爱北平的理由(北平的特点)
(三)(8段):抒发感情
活动4【活动】研读
研读:第(1—3)自然段,怎样的“爱”?
第1节:“我的北平”
第2节:“可是,我真爱北平。这个爱几乎是想说而说不出的。”
“我爱北平也近乎这个。”
“我所爱的北平不是……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黏合的一段历史……都积凑到一块,每一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这只有说不出而已。”
第3节:“我将永远道不出我的爱,一种像由音乐与图画所引起的爱。”
“可是我说不出来。”
小结:作者没有用热烈的文字,并一再重复这个爱“想说而说不出”,但我们分明感受到他的爱。在这里,作者将爱北平与爱母亲做了类比,同样是真爱,同样说不出口。正是因为爱的深沉而炽热。
活动5【活动】讨论
“爱”什么?阅读:第(4—7)自然段,分小组讨论。
作者究竟爱北平的什么呢?分别概括“我的北平”的总体特征。尽量用原文中的词语进行概括。
(1)环境:动中有静
(2)布局:匀调自然
(3)物产:接近自然
这是作者生活的家园,这里的环境,这里的布局,这里的物产无一不让作者觉得亲切,但这是作者爱北平的全部理由吗?请同学们再次阅读这几段。
第四段: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地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多么平淡自在的生活啊)
第五段:北平的好处不在处处设备得完全,而在它处处有空儿,可以使人自由地喘气;不在有许多美丽的建筑,而在建筑的四围都有空闲的地方,使它们成为美景。(多么平凡朴实的感悟)
第六段:美国包着纸的橘子遇到北平带霜儿的玉李,还不愧杀!(多么具有平民气质的情调)
而这正是作者的精神家园,正是因为这里有作者所向往的平淡自在、平凡朴实,所以才会让他爱的如此深沉。在文中作者也说,“我的性格和脾气里有很多地方是这个古城所赐给的。”这里永远是他根啊!
六、怎样写“爱”?
如此深沉的爱该如何去表达呢?在这里我们从艺术手法和语言两方面来分析。
首先我们看艺术手法:
(1)选材
提问:北平可写的东西太多了,为什么老舍只写人们习以为常的普通事物?
从上文的分析我们知道,作者有一颗平常心,追求平淡、恬静,有浓厚的平民意识。而他选取平凡细小事物,一方面反映他与北平的亲密,对北平感情的深厚,另一方面也正是用朴实的语言展现他自己平凡、淡泊的精神追求。
老舍写的“北平”是“他的北平”,生于斯,长于斯的老舍,包含深情地写出了对北平最深切,最真实的感受。
这也给我们写作以启示:用普通事物入文,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主观感情,大处着眼,小处着笔
(2)对比
①动中有静
巴黎
历史都城
北平
太
热
闹
———
也有热闹,但动中有静
太
空
旷
———
复杂而有个边际
寂苦
、疲乏
———
舒适、踏实、安全
(咖啡与酒)
(温和的香片茶)
②布局合理
“巴黎的布置已比伦敦罗马匀调得多了,可是比上北平还差点事儿。”
“人为之中显出自然,既不挤得慌,又不太僻静;不在处处设备得完全,而在它处处有空儿。”
③
美国包着纸的橘子
愧杀
北平带着霜儿的玉李
④从里面说,没有像伦敦的那些成天冒烟的工厂
从外面说,紧连着园林,菜圃与农村
小结:每座城市都有每座城市的特点,而通过比较能更好地凸现出城市的特点。文章中巴黎与北平相比较则更好的表达了作者对北平的爱。
接着分析语言:
冰心说:“读老舍的散文就如同听到他的茶余饭后的谈话那样的亲切而简单。”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品一品。
①“面向着积水滩,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的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
这几句话,描绘了环境氛围,自然景物,又写了乐在其中的人,景语、情语融为一体,富有生活气息,具有诗情画意,言浅而旨远,同时表现了北平生活的安然闲适,令人回味无穷。
②巴黎有许多地方使人疲乏,所以咖啡与酒是必要的,以便刺激;在北平,有温和的香茶片就够了。
温和的香茶片就代表了北京那种温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正因为老舍是一个追求平和心态而又易于满足的人,才会有这样的感悟。
③雨后,韭菜叶上还往往带着雨时溅起的泥点。青菜摊子上的红红绿绿几乎有诗似的美丽。
讲到蔬菜水果,老舍突出其新鲜可爱,甚至关注到韭菜叶上的泥点,很有生活情趣。如果不是极热爱生活,极热爱北平的作家,是写不出这样的文字的。
七、朗读课文最后一段,再度体会作者的情感。
补充相关历史事件:
1931年,“9.18事变”,东北沦陷。
1935年,华北事变。
1936年,丧权辱国的“何梅协定”签订
“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
明白如话,不加任何藻饰,因为此时任何修饰都是多余和无力的,只有落泪和深情的呼唤才是最真实的。
作为远离家乡的游子,老舍爱北平,思念北平,感情是深厚而浓郁的,泪水中饱含羁旅异乡的游子情怀;作为一个爱国知识分子,老舍更是忧心如焚,对家国危难流露出沉重的不安和焦虑。
活动6【练习】拓展训练
假如二十年后了,你想三水(或想实中)了,你会想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