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九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
教学目标
1.梳理情节讲故事,提高学生讲故事的表达能力。 2.在“小说人物大家谈”中感知小说魅力,了解小说典型人物的形象,为小说主要人物建立档案卡。 3.展开想象的翅膀,对相关小说展开合理想象和联想,进行课本剧改编并表演,尝试简单的小小说创作。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能用普通话复述小说故事情节,介绍小说人物,梳理情节讲故事,提高讲故事的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 尝试改写、续写、创写小说等小型文学创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图片——经典的小说人物 从小学到现在,你一定读过不少小说,有被小说的情节深深吸引、被人物的悲欢离合,深深打动的时刻吧。 想一想,那些小说的作者是怎样讲述故事,让你沉浸其中、欲罢不能的呢? 二、知识回顾 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有的包括序幕、尾声。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小说分类: 按篇幅及容量:长篇、中篇、短篇和微型小说(小小说)。 按表现的内容:神话、科幻、公案、传奇、武侠、言情、官宦等。 按体制:章回体小说、日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自传体小说。 按语言形式: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 三、活动指导 1.小说故事会: 选定一部(篇)情节最吸引你的小说,以流程图的形式梳理小说的情节。 搜集相关资料,理清小说的结构,并体会作者构思的技巧。 讲给组内同学听,征求同学们的意见或建议,对自己的讲述做出调整。 班级展示活动成果,依据故事的条理性、生动性评选出班级“故事大王”。 2.小说人物大家谈 每人先各自梳理读过的小说篇目,然后指定几位同学汇总,整理出一份小说篇目表。 将篇目分配到各小组,要求用卡片的形式为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建立档案,内容包括姓名、出处、外貌衣着、典型语言、典型动作、相关事件等,还可以做一些简单的点评。 以制作好的卡片为基础,在班上开展“小说人物大家猜”的活动。 活动结束后,指定同学组成编委会,把大家的成果编写成一部小说人物小词典。 3.展开想象的翅膀 小说离不开虚构和想象。我们读小说,实际上也就是随着小说家的笔触,神游于小说所虚构的世界,与小说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本环节我们要展开想象的翅膀,重新设计小说人物的命运,可以为小说续写故事,也可以穿越时空跟小说中的人物展开对话,还可以寻找你周围生活中的小说素材,进行虚构、演绎,编一个故事,或试着写一篇小小说。 四、活动开展 (一)小说故事会 回顾自己阅读小说的经历,想一想:哪部小说的情节最吸引你?作者运用了哪些构思技巧吸引你读下去?选定小说人物,梳理小说情节(可参考课本P87《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情节图),先在小组内讲一讲,评一评,根据小组成员的建议,进行调整,讲好故事。 各小组推荐一名最佳故事讲述者代表小组在班里交流。(老师推荐的故事人物有:鲁达、香菱、猪八戒、何大学问、江姐、梁生宝、尼摩船长……)能联系书中的细节,讲得语言生动、富有感染力者胜出。 1.《智取生成纲》情节图 2.情节安排 (1)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区,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三顾茅庐》、《三气周瑜》、《三打祝家庄》、《三打白骨精》 (2)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作用是使结构紧密完整。 《故乡》回故乡 离故乡 (3)就开头来说,有倒叙式,起到制造悬念的作用。 《蒲柳人家》何满子被拴在葡萄架上 (3).结尾类型 A、“卒章显志”式。结尾点题,圆合情节。 蒲松龄《狼》 纪昀《河中石兽》 B、“出人意料”式。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再生波澜,曲折动人,耐人寻味,发人深思。 欧亨利式结尾 C、“艺术留白”式。戛然而止,引发想象,读者再造,富情增魅。 鲁迅《孔乙己》 D、“景物作结”式。含蓄蕴藉,情寓景中。 鲁迅《故乡》 3.《我的叔叔于勒》结构: 开端:盼望于勒 发展:夸赞于勒 高潮:巧遇于勒 结局:躲避于勒 作者运用了以下构思技巧,吸引读者读下去: (1)插叙。 据说他当初行为不正,糟蹋钱。在穷人家,这是最大的罪恶。在有钱的人家,一个人好玩乐无非算作糊涂荒唐,大家笑嘻嘻地称他一声"花花公子"。在生活困难的人家,一个人要是逼得父母动老本,那就是坏蛋,就是流氓,就是无赖了。于勒叔叔把自己应得的部分遗产吃得一干二净之后,还大大占用了我父亲应得的那一部分。 交代他成为“全家的恐怖”的原因——胡作非为、挥霍家产。 (2)铺垫。 于是每星期日,一看见大轮船喷着黑烟从天边驶过来,父亲总是重复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 “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 那时候大家简直好象马上就会看见他挥着手帕喊着:“喂!菲利普!” 为后文写于勒再次成为“全家的恐怖”做铺垫。 (3)对比。 果然,10年之久,于勒叔叔没再来信。可是父亲的希望却与日俱增。母亲也常常说:“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了。他可真算得一个有办法的人…… 母亲突然很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现在把钱交给若瑟夫,叫他去把牡蛎钱付清。已经够倒楣的了,要是被那个讨饭的认出来,这船上可就热闹了…… 运用对比,揭示了文章的主题。 (4)环境 自然环境: 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是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 衬托:阴郁心情 社会环境: 人们按照当时的惯例,把他送上从哈佛尔到纽约的商船,打发他到美洲去。 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暗示小说中心:金钱至上,钱大于情。 (二)小说人物大家谈 要求各小组以初中课文和初中阶段名著导读中的小说为阅读内容,整理汇总出小说篇目表,各小组根据分配的篇目,组内分工,用卡片的形式,为小说主要人物建立档案,设计小说辞典档案卡、小说人物形象档案卡(可参考课本P88页小说人物档案卡片),运用多种形式进行“小说人物大家猜”活动。摘抄和概括的信息准确、简洁,掌握小说的主题思想、内容情节、人物形象、艺术特色等,并能进行恰当点评。目的是提高学生信息筛选、整体概括的能力。书写工整、卡面整洁者优。 1.吝啬鬼形象 英国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夏洛克 法国莫里哀喜剧《悭吝人》 ——阿巴贡 俄国果戈里长篇小说《死魂灵》——泼留希金 法国巴尔扎克长篇小说《欧也妮葛朗台》—— 葛朗台 中国吴敬梓《儒林外史》——严监生 2.小测试猜人物 根据外貌描写猜人物 (1)纶巾羽扇,身衣鸫氅,素履皂绦,面如冠玉,唇著抹朱,眉清目朗,身长八尺,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2)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风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3)生得面圆耳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络腮胡须。身长八尺,腰阔十围。 (4)只见那汉子生得七尺五六身材;面皮上老大一搭青记,腮边微露些少赤须。 根据动作描写清人物 (1)喉呢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仲着两个指头。 (2)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 (3)发见了这件事,自己很以为功,便拿了那狗气杀,飞也似的跑了,亏伊装着这么高底的小脚,竟跑得这样快。 (4)见那大虫复制身回来,双手轮起哨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 根据语言描写猜人物 (1)“阿呀阿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 (2)“阿呀,老太太真是……这成什么规矩。那时是孩子,不懂事……” (3)“读过书,… … 我便考你一考。茴香豆的苗字,怎样写的?” (4)“噫!好了!我中了!” 小说人物档案卡片 贾宝玉:叛逆,行为“偏僻而乖张”,封建社会的叛逆者,鄙视功名利禄。 林黛玉:才华横溢而性格孤傲,多愁善感。 (三)展开想象的翅膀 1.重新设计人物命运 假如闰土生活在现在,会跟现在许许多多的孩子一样,学业有成,活泼开朗,积极向上,前途无量。 假如鲁滨逊没有获救,还待在荒岛上,可能会再次遇到野人,不幸被抓,经过各种险境,逃了出来;或者与野人生活在一起,改造他们,当上了野人的首领;等等。 2.为小说续写故事 《我的叔叔于勒》续写 我们从哲尔赛岛回来后继续过着贫困的生活。母亲一直对我把最后的10个铜子给了我的叔叔一事耿耿于怀,以至于每次我犯了错误的时候她总要把这件事扯进来,好让我的罪过看起来是多么地不可原谅。后来我又犯了一项在他们看来不可能原谅的错误,我将我们在船上碰到了我的叔叔的事情告诉了我二姐的丈夫。他现在每天晚上借口找工作去与另一个女人约会,那女人是我们当地一个富婆的女儿。因为这事我又被母亲批了一顿。一天晚上我父亲拿着一张报纸风风火火地跑回来。母亲看见我父亲拿着报纸于是便很不高兴,因为在她看来报纸这种东西应该是那些闲得没事干的人用来消磨时间的,而不是像我们这样的穷人家庭应该用的。母亲瞪着我父亲问:“你这报纸是哪来的?”“我趁老板不注意的时候从他办公桌上拿的。”父亲回答说,“你先别管这个,来看看这条儿‘一名名叫于勒的法国人在美国继承了一笔多达六百万美金的遗产。’” “于勒? 哪个于勒?”母亲紧张地问道。 “报纸上说那家伙自称来自勒阿弗尔,所以他很可能就是我的弟弟!” “啊!于勒!他怎么会!” “我听说,于勒所在的那艘船的所有者破产了,于是他就去了美国的费城,在那里给一个大公司的老板当跑腿的,那老板是个老头,我想他一定是个疯子,他居然说于勒是一个很有才的人,并且让他当了一艘船的船长。这老头死后还把一大半的遗产都给了于勒!” “我早就看出来于勒是一个有出息的人!我们现在怎么办?” “我已经买好了船票,我们明天就去费城,我都想死他了,我真想马上就见到于勒!” 第二天我们早早地来到了码头,二姐的丈夫也在码头,看起来他已经知道了关于于勒的事情,他怪我们没有把出发的消息告诉他,并且向我们解释说这几天没回家确实是因为工作繁忙…… 续写《我的叔叔于勒》 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 天空乌云密布,好像马上大雨就要来临。母亲一边清点着钱包里所剩不多的的钱币,一边愤恨地对父亲骂道:“都是你那流氓弟弟,害得我们还要改乘圣玛洛这艘贵得要命的船,你看看你看看,就这么点钱了,气死我了!”父亲跟着骂了几声,说道:“我们出去走走吧,就当是破财消灾吧,唉!”说罢便走到甲板上。 甲板上吹来阵阵冷风,他们不自觉地将身子往衣服里缩了缩。突然,一个穿着一身黑西装,打着红色领带的绅士进入我们的视线。再看看他那和蔼的脸,怎么与我那位可怜的卖牡蛎的叔叔的脸如此相似?回头看看父母亲,他们眼睛瞪得和灯泡那么大,嘴巴张成“O”字型,脸煞白煞白的,浑身不停地抖动着。仿佛见到鬼一般。 这时,那个长相酷似于勒的绅士向我们走来,惊喜地说:“哥哥嫂嫂,我是于勒啊,见到你们真是太高兴了!” 父亲带着颤音说:“你……你……你真是于勒?!”绅士笑了笑说:“哥哥不认得我了?我是于勒啊!货真价实的。” “怎么可能?你怎么可能……”母亲喃喃地说。 于勒叔叔拍了拍母亲的肩说道:“嫂子,是不相信吗?”随后叔叔把他的经历告诉我们。 原来当年父亲收到第一封信时,叔叔确实赚了点钱,可是又败掉了。变得一无所有,叔叔害怕回到家我父母会责怪他,便写了第二封信。后来叔叔便以卖牡蛎为生,凭着头脑与运气竟将牡蛎生意越做越大,成了远近闻名的牡蛎王。 叔叔像是不经意地说道:“我有时也会亲自到船上卖牡蛎,前些天我还在一艘去哲尔赛岛的船上卖过牡蛎呢,你们有坐过那艘船吗?不知道认出了我没。”说完笑了几声,一双深不可测的眼珠炯炯有神。父亲和母亲的脸显得更白了。我正要回答叔叔的问题,父亲突然把我扯开,艰难地笑着回答:“我们没坐过那艘船,也没看见亲爱的弟弟你,要是看见了怎么会不叫你呢?”父亲干笑了几声。 突然,叔叔那和蔼的脸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张悲凉的脸和一阵凄苦的笑声。 “菲利普,你可真能装啊。在船上你明明就看见我了,看见那么落魄的我,你怕我回去拖累你们是不是?哈哈哈哈……”又是一阵刺耳的笑声。 “你……怎么回事……?”父亲被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得不轻。 “怎么回事?好啊!我告诉你。我就是故意落魄地出现在你们面前,还让船长告诉你我是个穷鬼,想看看你们会怎么对我。结果呢?你们想尽一切办法远离我,难道在你们眼里就毫无亲情可言?难道你们的世界里就只剩下金钱?”叔叔咆哮道。 父母亲的脸一阵红一阵白。 叔叔将一个小皮箱递给父亲:“这里面是当初我占用你的那部分财产,现在还给你。还有以后每年我会寄教育费用给若瑟夫,他是个好孩子,其他的你们一个子儿也别想得到。”说完便摸了摸我的头,转身离开了。留下我那惊呆了的父母在原地。 叔叔的背影越变越小,冷风中带着一丝孤独,最终在拐角处消失不见。 雨珠噼噼啪啪地落下,一遍又一遍地冲刷着甲板。 3.穿越时空的对话 闰土,我想对你说 闰土,你知道吗?昨天夜里,我又梦到了你,年少时那个活泼英勇的你。我梦到你拿着钢叉,快速而准确地朝着一只吃瓜的猹刺去……猹侥幸地从你的胯下逃走了…… 闰土,你什么时候带着我,回到乡下,月夜刺猹呢? 4.用生活中的素材编故事或写一篇小小说 失而复得 真倒霉,他嘟囔着,老妈给的买新鞋的钱,记得明明放在口袋里的,居然不翼而飞了。 他焦急地在马路上搜寻着,一无所获。 突然,前方一个东西引起了他的注意。他走过去一看,居然是一个红包。他捡起来并打开,里面一叠红票子让他瞬间转愁为喜:真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啊!可转念想到自己刚刚丢钱的心情,这红包的主人心情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吧!进行了一番激烈的内心斗争之后,他做了一个决定:等待红包的主人,物归原主。 不久之后,红包的主人急急找来,竟然是他的班主任王老师,王老师正准备去参加别人的婚礼,走得太急,红包掉了都没发现。 他把红包还给王老师之后,就心情复杂地回家了。刚进门,老妈劈头就是一句:“你这马虎的毛病什么时候改一改?出去买鞋都不带钱,给你的钱还在茶几上放着呢!” (四)小结 合理的想象 要联系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 要抓住重点。 总之,续写要做到表意前后一致、语意形式前后一致,使前后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共37张PPT)
走进小说天地
年 级:九年级
学 科:中学语文(部编版)
从小学到现在,你一定读过不少小说,有被小说的情节深深吸引、被人物的悲欢离合,深深打动的时刻吧。
想一想,那些小说的作者是怎样讲述故事,让你沉浸其中、欲罢不能的呢?
学习目标
1.梳理情节讲故事,提高学生讲故事的表达能力。
2.在“小说人物大家谈”中感知小说魅力,了解小说典型人物的形象,为小说主要人物建立档案卡。
3.展开想象的翅膀,对相关小说展开合理想象和联想,进行课本剧改编并表演,尝试简单的小小说创作。
知识回顾
【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有的包括序幕、尾声。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知识回顾
按篇幅及容量:长篇、中篇、短篇和微型小说(小小说)。
按表现的内容:神话、科幻、公案、传奇、武侠、言情、官宦等。
按体制:章回体小说、日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自传体小说。
按语言形式: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
活动指导
一、小说故事会
选定一部(篇)情节最吸引你的小说,以流程图的形式梳理小说的情节。
搜集相关资料,理清小说的结构,并体会作者构思的技巧。
讲给组内同学听,征求同学们的意见或建议,对自己的讲述做出调整。
班级展示活动成果,依据故事的条理性、生动性评选出班级“故事大王”。
活动指导
二、小说人物大家谈
每人先各自梳理读过的小说篇目,然后指定几位同学汇总,整理出一份小说篇目表。
将篇目分配到各小组,要求用卡片的形式为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建立档案,内容包括姓名、出处、外貌衣着、典型语言、典型动作、相关事件等,还可以做一些简单的点评。
以制作好的卡片为基础,在班上开展“小说人物大家猜”的活动。
活动结束后,指定同学组成编委会,把大家的成果编写成一部小说人物小词典。
活动指导
三、展开想象的翅膀
小说离不开虚构和想象。我们读小说,实际上也就是随着小说家的笔触,神游于小说所虚构的世界,与小说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本环节我们要展开想象的翅膀,重新设计小说人物的命运,可以为小说续写故事,也可以穿越时空跟小说中的人物展开对话,还可以寻找你周围生活中的小说素材,进行虚构、演绎,编一个故事,或试着写一篇小小说。
一、小说故事会
《智取生辰纲》情节图
杨志押送生辰纲
买酒喝
天热歇凉
丢失生辰纲
智取生辰纲
买酒下药
天热歇凉
七位好汉扮作贩枣客
双线交织
情节安排
1.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2.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作用是使结构紧密完整。
3.就开头来说,有倒叙式,起到制造悬念的作用。
4.结尾类型
A、“卒章显志”式。结尾点题,圆合情节。
B、“出人意料”式。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再生波澜,曲折动人,耐人寻味,发人深思。
C、“艺术留白”式。戛然而止,引发想象,
读者再造,富情增魅。
D、“景物作结”式。含蓄蕴藉,情寓景中。
《三顾茅庐》、《三气周瑜》、
《三打祝家庄》、《三打白骨精》
《故乡》回故乡 离故乡
《蒲柳人家》何满子被拴在葡萄架上
蒲松龄《狼》 纪昀《河中石兽》
欧·亨利式结尾
鲁迅《孔乙己》
鲁迅《故乡》
《我的叔叔于勒》结构:
开端:盼望于勒
发展:夸赞于勒
高潮:巧遇于勒
结局:躲避于勒
作者运用了以下构思技巧,吸引读者读下去:
(1)插叙。
据说他当初行为不正,糟蹋钱。在穷人家,这是最大的罪恶。在有钱的人家,一个人好玩乐无非算作糊涂荒唐,大家笑嘻嘻地称他一声"花花公子"。在生活困难的人家,一个人要是逼得父母动老本,那就是坏蛋,就是流氓,就是无赖了。于勒叔叔把自己应得的部分遗产吃得一干二净之后,还大大占用了我父亲应得的那一部分。
交代他成为“全家的恐怖”的原因——胡作非为、挥霍家产。
作者运用了以下构思技巧,吸引读者读下去:
(2)铺垫。
于是每星期日,一看见大轮船喷着黑烟从天边驶过来,父亲总是重复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
“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
那时候大家简直好象马上就会看见他挥着手帕喊着:“喂!菲利普!”
为后文写于勒再次成为“全家的恐怖”做铺垫。
作者运用了以下构思技巧,吸引读者读下去:
(3)对比。
果然,10年之久,于勒叔叔没再来信。可是父亲的希望却与日俱增。母亲也常常说:“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了。他可真算得一个有办法的人……
母亲突然很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现在把钱交给若瑟夫,叫他去把牡蛎钱付清。已经够倒楣的了,要是被那个讨饭的认出来,这船上可就热闹了……
运用对比,揭示了文章的主题。
作者运用了以下构思技巧,吸引读者读下去:
(4)环境
社会环境:
人们按照当时的惯例,把他送上从哈佛尔到纽约的商船,打发他到美洲去。
自然环境:
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是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
衬托:阴郁心情
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暗示小说中心:金钱至上,钱大于情。
二、小说人物大家谈
吝啬鬼形象
英国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
法国莫里哀喜剧《悭吝人》
俄国果戈里长篇小说《死魂灵》
法国巴尔扎克长篇小说《欧也妮葛朗台》
中国吴敬梓《儒林外史》
夏洛克
阿巴贡
泼留希金
葛朗台
严监生
小测试猜人物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外貌描写
根据外貌描写猜人物
(1)纶巾羽扇,身衣鹤氅,素履皂绦,面如冠玉,唇著抹朱,眉清目朗,身长八尺,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3)生得面圆耳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络腮胡须。身长八尺,腰阔十围。
(2)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风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4)只见那汉子生得七尺五六身材;面皮上老大一搭青记,腮边微露些少赤须。
杨志
诸葛亮
关羽
鲁智深
根据动作描写猜人物
(1)喉呢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仲着两个指头。
(2)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
武松
(3)发见了这件事,自己很以为功,便拿了那狗气杀,飞也
似的跑了,亏伊装着这么高底的小脚,竟跑得这样快。
(4)见那大虫复制身回来,双手轮起哨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
严监生
孔乙己
杨二嫂
根据语言描写猜人物
(1)“阿呀阿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
范进
(3)“读过书,… … 我便考你一考。茴香豆的苗字,怎样写的?”
(2)“阿呀,老太太真是……这成什么规矩。那时是孩子,不懂事……”
(4)“噫!好了!我中了!”
杨二嫂
闰土
孔乙己
出 处
外貌特征
人物性格
典型事件
最终命运
鲁智深
元末明初作家施耐庵《水浒传》
面阔耳大、鼻直口方
慷慨大方,嫉恶如仇,豪爽直率,粗中有细
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单打二龙山
于六和寺坐化
小说人物卡片
小说人物卡片(01) 于勒
出处
外貌特征
人物关系
典型事件
人物点评
法国作家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
早年不详;后来“衣服褴楼”;手上“满是皱纹”,“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
“我”的叔叔,菲利普的亲弟弟。
早年行为不端,家产挥霍殆尽。被家人送往美洲后,发了点财,希望能够补偿哥哥一家。写来的信件成为菲利普家的福音书。后来破产,成为流浪汉,穷困潦倒,在船上卖牡蛎为生。
年轻时行为荒唐;后来有所醒悟,挣钱后想弥补之前的过失不失善良;破产之后,在贫因线上挣扎;能够自食其力,不愿拖累家人,不失良知。
小说人物卡片(02) 林黛玉
出处 清代小说家曹雪芹的《红楼梦》
外貌特征
人物关系
典型事件
人物点评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聪明清秀,绝丽无双,气质脱俗,淡雅若仙。
荣府幺女贾敏与巡盐御史林如海之独生女,贾母的外孙女,贾宝玉的姑表妹、恋人、知己,贾府通称林姑娘。
周瑞家的给贾府中姐妹送宫花,黛玉因自己最后得了别人挑剩的宫花而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黛玉不是嫌送来的花是“假花”或不合心意,而是不愿别人有意将她放在最后,这伤了她的自尊。
她与宝玉情投意合,却受到了封建家长的干涉。她葬落花,焚诗稿,用死向黑暗的社会做最后的抗争。她是作者用心上的血、眼中的泪塑造的不朽的形象。
三、展开想象的翅膀
1.重新设计人物命运
2.为小说续写故事
3.穿越时空的对话
4.寻找生活素材创作
1.重新设计人物命运
假如闰土生活在现在,会跟现在许许多多的孩子一样,学业有成,活泼开朗,积极向上,前途无量。
假如鲁滨逊没有获救,还待在荒岛上,可能会再次遇到野人,不幸被抓,经过各种险境,逃了出来;或者与野人生活在一起,改造他们,当上了野人的首领;等等。
2.为小说续写故事
《我的叔叔于勒》续写
我们从哲尔赛岛回来后继续过着贫困的生活。母亲一直对我把最后的10个铜子给了我的叔叔一事耿耿于怀,以至于每次我犯了错误的时候她总要把这件事扯进来,好让我的罪过看起来是多么地不可原谅。后来我又犯了一项在他们看来不可能原谅的错误,我将我们在船上碰到了我的叔叔的事情告诉了我二姐的丈夫。他现在每天晚上借口找工作去与另一个女人约会,那女人是我们当地一个富婆的女儿。因为这事我又被母亲批了一顿。一天晚上我父亲拿着一张报纸风风火火地跑回来。母亲看见我父亲拿着报纸于是便很不高兴,因为在她看来报纸这种东西应该是那些闲得没事干的人用来消磨时间的,而不是像我们这样的穷人家庭应该用的。母亲瞪着我父亲问:“你这报纸是哪来的?”“我趁老板不注意的时候从他办公桌上拿的。”父亲回答说,“你先别管这个,来看看这条儿‘一名名叫于勒的法国人在美国继承了一笔多达六百万美金的遗产。’”
“于勒? 哪个于勒?”母亲紧张地问道。
“报纸上说那家伙自称来自勒阿弗尔,所以他很可能就是我的弟弟!”
“啊!于勒!他怎么会!”
“我听说,于勒所在的那艘船的所有者破产了,于是他就去了美国的费城,在那里给一个大公司的老板当跑腿的,那老板是个老头,我想他一定是个疯子,他居然说于勒是一个很有才的人,并且让他当了一艘船的船长。这老头死后还把一大半的遗产都给了于勒!”
“我早就看出来于勒是一个有出息的人!我们现在怎么办?”
“我已经买好了船票,我们明天就去费城,我都想死他了,我真想马上就见到于勒!”
第二天我们早早地来到了码头,二姐的丈夫也在码头,看起来他已经知道了关于于勒的事情,他怪我们没有把出发的消息告诉他,并且向我们解释说这几天没回家确实是因为工作繁忙……
3.穿越时空的对话
闰土,我想对你说
闰土,你知道吗?昨天夜里,我又梦到了你,年少时那个活泼英勇的你。我梦到你拿着钢叉,快速而准确地朝着一只吃瓜的猹刺去……猹侥幸地从你的胯下逃走了……
闰土,你什么时候带着我,回到乡下,月夜刺猹呢?
3.穿越时空的对话
闰土,我想对你说
闰土,你知道吗?昨天夜里,我又梦到了你,年少时那个活泼英勇的你。我梦到你拿着钢叉,快速而准确地朝着一只吃瓜的猹刺去……猹侥幸地从你的胯下逃走了……
闰土,你什么时候带着我,回到乡下,月夜刺猹呢?
4.用生活中的素材编故事或写一篇小小说
失而复得
真倒霉,他嘟囔着,老妈给的买新鞋的钱,记得明明放在口袋里的,居然不翼而飞了。
他焦急地在马路上搜寻着,一无所获。
突然,前方一个东西引起了他的注意。他走过去一看,居然是一个红包。他捡起来并打开,里面一叠红票子让他瞬间转愁为喜:真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啊!可转念想到自己刚刚丢钱的心情,这红包的主人心情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吧!进行了一番激烈的内心斗争之后,他做了一个决定:等待红包的主人,物归原主。
不久之后,红包的主人急急找来,竟然是他的班主任王老师,王老师正准备去参加别人的婚礼,走得太急,红包掉了都没发现。
他把红包还给王老师之后,就心情复杂地回家了。刚进门,老妈劈头就是一句:“你这马虎的毛病什么时候改一改?出去买鞋都不带钱,给你的钱还在茶几上放着呢!”
合理的想象
第一,要联系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
第二,要抓住重点。
总之,续写要做到表意前后一致、语意形式前后一致,使前后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感谢同学们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