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素养】5.2环境保护与发展 课时精练(原题 解析)-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情境·素养】5.2环境保护与发展 课时精练(原题 解析)-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7-08 17:40:42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2环境保护与发展(课时精练)
一、单选题
位于河北省境内的塞罕坝,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塞罕坝历经三代人的青春和汗水,在荒漠沙地上营造起万顷林海,成为京津冀地区一道强大的生态屏障。下图为塞罕坝林场及周边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每年夏季,塞罕坝都会成为北京游客的避暑圣地,原因是( )
①更靠近冬季风源地,气温较低②植被覆盖率高,气温较低③海拔较高,气候凉爽④纬度较高气温较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塞罕坝林场对京津冀地区产生的主要环境效益是( )
A.美化环境,增加湿地面积 B.增加降水,减缓气候变暖趋势
C.减轻风沙危害,优化大气环境 D.涵养水源,减少黄河下游含沙量
【答案】1.B 2.C
【解析】1.读图可得,夏季都会有北京游客到塞罕坝避暑,主要原因有塞罕坝海拔更高,气候凉爽;塞罕坝纬度更高,气温较低;塞罕坝植被覆盖率高,气温较低,②③④正确;夏季盛行东南风,与冬季风无关,①错误;根据题意,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塞罕坝林场对京津地区产生的主要环境效益是减轻风沙危害。目前塞罕坝森林植盖率大大提升,其生态效益主要有防风固沙,减轻风沙危害,C正确;美化环境、减缓气候变暖趋势、涵养水源不是塞罕坝林场对京津地区产生的主要环境效益,ABD错误。故选C。
城市热岛效应是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城市因大量的人工发热、建筑物和道路等高蓄热体及绿地减少等因素,造成城市“高温化”。“绿楔”是指像楔子一样楔入城市空间中的城市生态景观,科学规划城市绿楔可以让凉爽的风进入城市内部。如左图是武汉六大绿楔规划图,右图是城市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武汉规划绿楔主要依托的是( )
A.耕地 B.山地 C.公路 D.河湖
4.武汉规划绿楔最主要的目的是( )
A.增加光照 B.降低气温 C.增加供水 D.降低噪音
【答案】3.D 4.B
【解析】3. 读武汉六大绿楔规划图可知,武汉规划绿楔主要依托的是河和湖泊,D正确;与耕地、山地、公路无关,ABC错误。故选D。
4.读图并结合材料可知,科学规划城市绿楔可以让凉爽的风进入城市内部,因此武汉规划绿楔最主要的目的是降低气温,B正确;与光照、供水、噪音无关,ACD错误。故选B
5.国家科技惠民计划项目“石漠化治理及其生态产业培育科技惠民示范工程”在贵州普定县启动。此次启动的科技计划项目示范工程,由中科院地化所牵头实施,选取滇桂黔石漠化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典型代表——贵州普定县为示范区,针对喀斯特山区石漠化严重、工程性缺水、土地生产能力低下的主要瓶颈问题,展开技术攻关研究和集成应用示范。贵州省石漠化现象产生的自然原因是( )
A.土层贫瘠,植被根系浅 B.过度放牧和樵采
C.陡坡开垦 D.不合理的开发建设活动
【答案】A
【解析】贵州省石漠化现象产生的自然原因是土层贫瘠,植被根系浅,植被容易被破坏,A正确;过度放牧和樵采、 陡坡开垦、 不合理的开发建设活动都是人为原因,BCD错误。故选A。
2024年7月26日,我国“巴丹吉林沙漠一涉山湖泊群”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沙漠中分布着众多不相连的盐湖,当水体盐度升高时,湖中的卤虫会因分泌虾青素而变红.并将湖水染成鲜艳的玫瑰红,形成“玫瑰湖”。下图示意巴丹吉林沙漠位置及周边地理事物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位于( )
A.内流区 B.地势第一级阶梯 C.湿润区 D.温带季风气候区
7.巴丹吉林沙漠中普遍出现“玫瑰湖”的季节最可能(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8.“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项目申遗成功有利于( )
①保护“水沙共生”的独特环境②促进相关领域的研究
③将沙漠改良成绿洲发展畜牧业④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6.A 7.B 8.B
【解析】6.内流区是指河流最终不能流入海洋的区域。巴丹吉林沙漠周边河流最终不流入海洋,属于内流区,故A正确;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内蒙古高原,属于第二阶梯,故B错误;巴丹吉林沙漠降水稀少,属于干旱区,故C错误;巴丹吉林沙漠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而非温带季风气候,故D错误。故选A。
7.“玫瑰湖”是因水体盐度升高,卤虫分泌虾青素变红形成。夏季气温高,蒸发作用强烈,湖泊水分大量蒸发,水体盐分大幅升高,所以夏季最可能“玫瑰湖”,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8.申遗成功,该区域会受到更严格的保护,有利于保护当地独特环境,①正确;成为世界遗产后,会吸引更多科研人员关注,促进相关领域的研究,②正确;沙漠生态环境脆弱,将沙漠改良成绿洲发展畜牧业,会破坏当地生态平衡,导致沙漠化加剧,③错误;世界遗产会吸引更多游客,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④正确,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二、解答题
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区域发展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青藏地区位于我国西南部,东北三省位于我国东北部,两地区充分挖掘自身优势,积极探索发展新渠道。
材料二 “青藏地区略图”,“东北三省及周边区域略图”。
(1)青藏地区和东北三省都有丰富的“冷资源”,都可以积极发展冰雪旅游,不断催生“热经济”,请说出青藏地区拥有“冷资源”的原因 。
(2)近年来,青藏地区大力发展光伏产业,逐步探索出“光伏+牧场+生态”的绿色发展模式。得益于青藏地区晴天多,光照强, 资源丰富。
(3)三江源和三江平原两地在湿地保护上取得显著成效,请写出湿地的生态效益 。(答两点)
(4)图中铁路干线A 线,为我国最大重工业基地 提供交通助力。
(5)近年东三省大力发展风力发电、生态旅游等相关产业,控制高污染、高能耗相关产业占比,生态环境有所改善。请列举初中生可力所能及的环保举措有哪些?(答一点)
【答案】(1)海拔高,气温低(2) 太阳能 (3)涵养水源;维持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降解污水;蓄洪防旱等。(任答两点即可)(4) 京哈 辽中南
(5)少使用一次性用品;绿色出行;节约用水;积极参与植树活动;随手关灯等。(任答一点即可)
【解析】(1)青藏地区海拔高,随海拔上升气温降低,故气候寒冷,很多山顶终年冰雪覆盖,可以发展冰雪旅游。
(2)青藏地区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所以光照强烈,太阳能资源丰富;青藏地区降水较少,适合牧草生长,牧草丰富,适合发展畜牧业,当地优良的特色畜种是牦牛。
(3)湿地是人类最重要的环境资源之一,也是自然界富有生物多样性和较高生产力的生态系统,它不但具有丰富的资源,还有巨大的环境调节功能和生态效益。湿地有涵养水源、维持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降解污水、蓄洪防旱等生态效益。
(4)读图可知,图中A铁路线为连接北京和哈尔滨的京哈线;京哈线主要途经我国东北三省,这里有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京哈线为辽中南工业基地提供交通助力。
(5)题目问的是“初中生可力所能及的环保举措”,意味着需要列举现实生活中学生群体能够实际参与的具体环保行为,而非宏观政策。初中生的环保行为应当符合其年龄特点和日常活动范围,如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等场景中的环保实践。包括少使用一次性用品;绿色出行;节约用水;积极参与植树活动;随手关灯等行为,都是满足“力所能及”的核心要求,体现了从个人生活习惯入手的环保理念,具有示范性和推广价值。。
10.随着《哪吒之魔童闹海》爆火,影片中的土拨鼠也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土拨鼠在中国的分布主要集中在高海拔和高纬度地区。河西走廊的周边山地,如祁连山北麓海拔较高的草原和草甸区域,是甘肃土拨鼠分布的核心区域之一。阅读西北地区示意图(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西北地区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 mm以下。
(2)河西走廊又被誉为“种子繁育黄金走廊”,其农业用水的主要来源是 、 。
(3)保护环境就是保护自然界的生灵。作为中学生,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当如何保护环境?(任答一点)
【答案】(1) 干旱 400(2) 高山冰雪融水 地下水
(3)节约用水、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低碳出行等。
【解析】(1)由图可知,西北地区深处内陆,海洋的水汽难以到达,降水稀少,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干旱。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400mm以下,属于我国四大干湿区的干旱区。
(2)由图可知,河西走廊位于西北地区,又被誉为“种子繁育黄金走廊”,因为气候干旱,农业主要为灌溉农业,其农业用水的主要来源是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
(3)保护环境就是保护自然界的生灵。作为中学生,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当节约用水、随手关灯、垃圾分类、低碳出行,少使用一次性餐具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2环境保护与发展(课时精练)
一、单选题
位于河北省境内的塞罕坝,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塞罕坝历经三代人的青春和汗水,在荒漠沙地上营造起万顷林海,成为京津冀地区一道强大的生态屏障。下图为塞罕坝林场及周边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每年夏季,塞罕坝都会成为北京游客的避暑圣地,原因是( )
①更靠近冬季风源地,气温较低②植被覆盖率高,气温较低③海拔较高,气候凉爽④纬度较高气温较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塞罕坝林场对京津冀地区产生的主要环境效益是( )
A.美化环境,增加湿地面积 B.增加降水,减缓气候变暖趋势
C.减轻风沙危害,优化大气环境 D.涵养水源,减少黄河下游含沙量
城市热岛效应是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城市因大量的人工发热、建筑物和道路等高蓄热体及绿地减少等因素,造成城市“高温化”。“绿楔”是指像楔子一样楔入城市空间中的城市生态景观,科学规划城市绿楔可以让凉爽的风进入城市内部。如左图是武汉六大绿楔规划图,右图是城市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武汉规划绿楔主要依托的是( )
A.耕地 B.山地 C.公路 D.河湖
4.武汉规划绿楔最主要的目的是( )
A.增加光照 B.降低气温 C.增加供水 D.降低噪音
5.国家科技惠民计划项目“石漠化治理及其生态产业培育科技惠民示范工程”在贵州普定县启动。此次启动的科技计划项目示范工程,由中科院地化所牵头实施,选取滇桂黔石漠化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典型代表——贵州普定县为示范区,针对喀斯特山区石漠化严重、工程性缺水、土地生产能力低下的主要瓶颈问题,展开技术攻关研究和集成应用示范。贵州省石漠化现象产生的自然原因是( )
A.土层贫瘠,植被根系浅 B.过度放牧和樵采
C.陡坡开垦 D.不合理的开发建设活动
2024年7月26日,我国“巴丹吉林沙漠一涉山湖泊群”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沙漠中分布着众多不相连的盐湖,当水体盐度升高时,湖中的卤虫会因分泌虾青素而变红.并将湖水染成鲜艳的玫瑰红,形成“玫瑰湖”。下图示意巴丹吉林沙漠位置及周边地理事物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位于( )
A.内流区 B.地势第一级阶梯 C.湿润区 D.温带季风气候区
7.巴丹吉林沙漠中普遍出现“玫瑰湖”的季节最可能(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8.“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项目申遗成功有利于( )
①保护“水沙共生”的独特环境②促进相关领域的研究
③将沙漠改良成绿洲发展畜牧业④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解答题
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区域发展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青藏地区位于我国西南部,东北三省位于我国东北部,两地区充分挖掘自身优势,积极探索发展新渠道。
材料二 “青藏地区略图”,“东北三省及周边区域略图”。
(1)青藏地区和东北三省都有丰富的“冷资源”,都可以积极发展冰雪旅游,不断催生“热经济”,请说出青藏地区拥有“冷资源”的原因 。
(2)近年来,青藏地区大力发展光伏产业,逐步探索出“光伏+牧场+生态”的绿色发展模式。得益于青藏地区晴天多,光照强, 资源丰富。
(3)三江源和三江平原两地在湿地保护上取得显著成效,请写出湿地的生态效益 。(答两点)
(4)图中铁路干线A 线,为我国最大重工业基地 提供交通助力。
(5)近年东三省大力发展风力发电、生态旅游等相关产业,控制高污染、高能耗相关产业占比,生态环境有所改善。请列举初中生可力所能及的环保举措有哪些?(答一点)
10.随着《哪吒之魔童闹海》爆火,影片中的土拨鼠也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土拨鼠在中国的分布主要集中在高海拔和高纬度地区。河西走廊的周边山地,如祁连山北麓海拔较高的草原和草甸区域,是甘肃土拨鼠分布的核心区域之一。阅读西北地区示意图(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西北地区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 mm以下。
(2)河西走廊又被誉为“种子繁育黄金走廊”,其农业用水的主要来源是 、 。
(3)保护环境就是保护自然界的生灵。作为中学生,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当如何保护环境?(任答一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