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吹彻》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蜷缩(quǎn)
暄暄(xuān)
作践(zuō)
一模一样(mú)
B.掎角(jī)
悄然(qiǎo)
吆喝(yāo)
顺蔓摸瓜(màn)
C.抵挡(dǐ)
撩起(liáo)
折耗(shé)
铩羽而归(shā)
D.冻僵(jiāng)
横祸(hèng)
拘泥(nì)
力能扛鼎(gāng)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全都恰当的一句是(
)
A.商业银行应遵循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可比性的原则,规范地透露经独立审计的年度财务报告,而不能私下披露。
B.在丹麦举行的体操世锦赛上,鞍马王肖钦的出色表现,不仅稳定了中国队的阵脚,也稳固了队友的信心。
C.我的一个小火炉,对这个贫寒一生的人来说,显然是杯水车薪。他的寒冷太巨大。
D.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为政清廉,自觉接受“八荣八耻"教育,这样才能上行下效,扭转不良的社会风气。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由于《中国青年报》记者通过明察暗访采写的报道,为铁道部门的调查取证提供了许多相关的、重要的线索。
B.姑妈年老多病,她总担心自己过不了冬天。天一冷她便足不出户,偎在一间矮土屋里,抱着火炉,等待春天来临。
C.权威人士强调:最近,国内矿难事故接连发生,相关部门必须提高防范意识,尽量防止此类事故不再发生。
D.大会之后,很多企业的领导端正了态度,围绕以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加大了整顿的力度。
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
A.俘虏/掳掠
妃嫔/濒临
埋单/埋没
B.辅助/果脯
夫婿/须臾
纤维/纤尘
C.殷红/胭红
诀别/角色
押解/解差
D.内讧/杠杆
犒劳/镣铐
创伤/开创
5.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最后一天的活动是探险队员们最紧张、最愉快,也最有意义的一天。
B.一场春雨过后,千万朵槐花化作飞舞的精灵,如白雪般纷纷扬扬,四处飘洒。香满了白昼的天,也甜透了夜晚的梦。
C.据悉,一种新型的袖珍电脑将亮相本届科博会,它采用语言输入、太阳能供电,具有高雅、时尚、方便、环保的功能和作用。
D.国际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美国越来越难以得心应手地对付这些挑战。未来美国的全球地位是否会下降,将取决于美国有效调整自己的霸权模式,适应新的世界。
6.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他还指出“没有先前生物的模型或胚种”
②他似乎认为世界上的栖息者在陆续的时期内几近灭绝
③马修先生的观点和我的观点之间的差异是无关紧要的
④其后又重新充满了这个世界
⑤也可能产生新类型
⑥这些观点表明他似乎认为生活条件的直接作用具有重大的影响,已清楚地看到了自然选择原理的十足力量
A.③⑥②④①⑤
B.③①⑤②④⑥
C.③②④①⑤⑥
D.②④①⑤③⑥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7~11题。
寒风吹彻
刘亮程
我曾在一个寒冷的早晨,把一个浑身结满冰霜的路人让进屋子,给他倒了一杯热茶。那是个上了年纪的人,身上带着许多个冬天的寒冷,当他坐在我的火炉旁时,炉火须臾间变得苍白。我没有问他的名字,在火炉的另一边,我感到迎面逼来的一个老人的透骨寒气。
他一句话不说。我想他的话肯定全冻硬了,得过一阵才能化开。
大约坐了半个时辰,他站起来,朝我点了一下头,开门走了。我以为他暖和过来了。
第二天下午,听人说村西边冻死了一个人。我跑过去,看见这个上了年纪的人躺在路边,半边脸埋在雪中。
我第一次看到一个人被冻死。
我不敢相信他已经死了。他的生命中肯定还深藏着一点温暖,只是我们看不见。一个人最后的微弱挣扎我们看不见;呼唤和呻吟我们听不见。
我们认为他死了。彻底地冻僵了。
他的身上怎么能留住一点点温暖呢 靠什么去留住。他的烂了几个洞、棉花露在外面的旧棉衣 底磨得快通了,一边帮已经脱落的那双鞋 还有他的比多少个冬天加起来还要寒冷的心境……
落在一个人一生中的雪,我们不能全部看见。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独地过冬。我们帮不了谁。我的一小炉火,对这个贫寒一生的人来说,显然杯水车薪。他的寒冷太巨大。
我有一个姑妈,住在河那边的村庄里,许多年前的那些个冬天,我们兄弟几个常手牵手走过封冻的玛河去看望她。每次临别前,姑妈总要说一句:天热了让你妈过来喧喧。
姑妈年老多病,她总担心自己过不了冬天。天一冷她便足不出户,偎在一间矮土屋里,抱着火炉,等待春天来临。寒风吹彻阅读答案
一个人老的时候,是那么渴望春天来临。尽管春天来了她没有一片要抽芽的叶子,没有半瓣要开放的花朵。春天只是来到大地上,来到别人的生命中。但她还是渴望春天,她害怕寒冷。
我一直没有忘记姑妈的这句话,也不只一次地把它转告给母亲。母亲只是望望我,又忙着做她的活。母亲不是一个人在过冬,她有五六个没长大的孩子,她要拉扯着他们度过冬天,不让一个孩子受冷。她和姑妈一样期盼着春天。
天热了,母亲会带着我们,趟过河,到对岸的村子里看望姑妈。姑妈也会走出蜗居一冬的土屋,在院子里晒着暖暖的太阳和我们说说笑笑……
姑妈死在几年后的一个冬天。我回家过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记得是大年初四,我陪着母亲沿一条即将解冻的马路往回走。母亲在那段路上告诉我姑妈去世的事。她说:“你姑妈死掉了。”
母亲说得那么平淡,像在说一件跟死亡无关的事情。
“咋死的 ”我似乎问得更平淡。
母亲没有直接回答我。她只是说:“你大哥和你弟弟过去帮助料理了后事。”
此后的好一阵,我们再没说这事,只顾静静地走路。快到家门口时,母亲说了句:天热了。
我抬头看了看母亲,她的身上正冒着热气,或许是走路的缘故,不过天气真的转热了。对母亲来说,这个冬天已经过去了。
“天热了过来喧喧。”我又想起姑妈的这句话。这个春天再不属于姑妈了。她熬过了许多个冬天还是被这个冬天留住了。我想起爷爷奶奶也是分别死在几年前的冬天。母亲还活着。我们在世上的亲人会越来越少。我告诉自己,不管天冷天热,我们都常过来和母亲坐坐。
母亲拉扯大她的七个儿女。她老了。我们长高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长大的七个儿女,或许能为母亲挡住一丝的寒冷。每当儿女们回到家里,母亲都会特别高兴,家里也顿时平添热闹的气氛。
但母亲斑白的双鬓分明让我感到她一个人的冬天已经来临,那些雪开始不退、冰霜开始不融化——无论春天来了,还是儿女们的孝心和温暖备至。
随着三十年这样的人生距离,我感觉着母亲独自在冬天的透心寒冷。我无能为力。
雪越下越大。天彻底黑透了。
我围抱着火炉,烤热漫长一生的一个时刻。我知道这一时刻之外,我其余的岁月,我的亲人们的岁月,远在屋外的大雪中,被寒风吹彻。
7.第一自然段写“当他坐在我的火炉旁时,炉火须臾间变得苍白”,这句话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寒风吹彻阅读答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如何理解第十二段中“尽管春天来了她没有一片要抽芽的叶子,没有半瓣要开放的花朵”的含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她和姑妈一样期盼着春天”一句中,母亲和姑妈期盼的“春天”的内涵有何异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章最后一句话说:“我知道这一时刻之外,我其余的岁月,我的亲人们的岁月,远在屋外的大雪中,被寒风吹彻。”其中蕴涵着怎样的深意 表明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结合你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谈谈文中的“冬天”有什么深层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寒风吹彻》练习参考答案
1.【答案】D点拨:A.“作践”中“作”字应读zuò也可读zuó。
B.“掎角”中“掎”字应读jǐ“掎角之势”意思是比喻作战时分兵牵制或合兵夹击的形势。C.“撩起”中“撩”字应读liáo。
2.【答案】C点拨:
A“透露”指泄露或显露消息、意思等。而“披露”指发表,公布。这里两个词应对调。B“稳固”指安稳而巩固。与“信心”不能搭配。可改为“增添”或“增强”。D“上行下效”是贬义词。
3.【答案】B点拨:
A成分残缺,应删去“由于”;C意思说反了,应删去“不再”;D句式杂糅,可删去“围绕”或“以、为中心”。
4.
【答案】C(
C
分别读为
yān
jué
jiè
A
lǔ
pín/bīn
mái
B
fǔ
xù/xū
xīan
D
hòng/gàng
kào
chuāng/chuàng)
5.
【B】【解析】A.“活动”与“一天”搭配不当,应删去“的活动”;C.“高雅、时尚、方便”不属于“功能和作用”,搭配不当;D.前面说“是否”,后面只说一种情况,属“搭配不当”,应在“美国”后加“能否”。
6.【答案】C(从整组语句中可以初步判断,文段讲解对象是马修先生的观点问题。由“灭绝”到“重新充满”的逻辑联系,故②④是衔接在一起的;由“没有先前的”到“也可能产生”的逻辑联系,故①⑤是衔接在一起的;再由“还”、“这些观点”判断答案C。)
7.衬托手法。以“炉火须臾间变得苍白”衬托路人“透心的寒冷”。
8.这句话用“没有一片要抽芽的叶子,没有半瓣要开放的花朵”,形象地表明她的生命已经不再有亮丽的色彩和充满生命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的希望。
9.同:“春天”都指美好幸福的生活。异:两个人的“春天”又有区别,各自期盼的幸福并不一样。姑妈主要是希望周围有亲人陪伴,母亲则希望儿女能健康成长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10.意在表明世间所有的人,都是相同的命运,都会被“寒风吹彻”。这是作者对生命脆弱、无法挽留的慨叹。
11.文中的“冬天”有双关义,它既指季节上的冬天,也指生命的“冬天”——生命中无情的寒冷与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