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田家杂家八首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5 田家杂家八首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06 02:49: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田家杂家八首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鉴赏田园诗的方法。
2、能结合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美及所含之情。
3、归纳出山水田园诗所表达的常见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诵品读、问题探究、合作交流、学会如何鉴赏诗歌及品味所寓之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诗歌的品赏,体会其景美、情美的交融,达到美的享受。
2学情分析
高二的学生已有一定的文学积累,已掌握了一定的诗歌鉴赏方法,并且在第一课时已对山水田园诗的概念等知识作了较详尽的介绍,因此在次课学习中可尽量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交流。课前已指导学生对诗歌作者、背景等进行了预习,又因所选诗歌较多,所以预设上课时淡化对诗歌作者、背景的介绍,着眼于诗歌文本。理科班的学生对诗歌的品读对情感的把握还是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放手之余仍需耐心引导。
3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
能够品味所选山水田园诗所表达的情感,了解山水田园诗所表达的常见情感,能够做一定的迁移训练。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
复习式导入,回顾上节课学习山水田园诗的重要知识点。
活动2【讲授】诗歌品读、探究
(一)《田家杂兴八首(其二)》
1、个别学生读——正字音,把握节奏。
2、全班齐读——读出感情,初步把握是个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3、讨论交流,品读诗歌:
“众人耻贫贱,相与尚膏腴。我情既浩荡,所乐在畋渔”
通过对比手法写自己隐居的志向。世人都追逐荣华富贵而以贫贱为耻,而我却胸怀坦荡,爱好渔猎的闲适生活。
“山泽时晦暝,归家暂闲居,满园植葵藿,绕屋树桑榆。禽雀知我闲,翔集依我庐”
具体写田园生活所乐之处。山林河泽有时昏暗不正常而不适宜渔猎,就回到家里暂且闲居一段时间。家里的环境充满农家风情:满园里种满了葵花藿草,桑树榆树绕屋而生。连飞禽都与我相熟,知我闲居无事,纷纷飞来,聚集在我的屋宇。
“所愿在优游,州县莫相呼。日与南山老,兀然倾一壶”
明志之语:我的愿望在于悠闲自在,无拘无束,地方官府不要来打扰我的悠闲生活。我每日与酒相伴,怀着傲世而看透尘世之心,打算在终南山中终老此生。
写诗人置身田园之中平和恬淡的心态,诗风质朴自然。运用了白描表现方法。
(二)《游终南山》
1、个别学生读——正字音,把握节奏。
2、全班齐读——读出感情,初步把握是个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3、讨论交流,品读诗歌:
写直观之景,了无含蓄,如“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这种直观感受是诗人身处终南山中,山之深幽使得仰望之际,真的觉得天地间只有终南山,日和月缓慢升起时,真的如同从石上“生”出一般,给人以狠重鲜明之感。抒情直言,不讲究委婉含蓄。如“到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直言快语,情感表露无遗。
类似主题的诗歌:陶渊明《归园田居》《饮酒》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王维《积雨辋川庄作》《山居秋暝》
小结:山水田园诗的常见主题:山水田园之乐,对官场的厌恶,对宁静、平和、归隐生活的向往。
(三)《宿建德江》
1、个别学生读——正字音,把握节奏。
2、全班齐读——读出感情,初步把握是个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3、讨论交流,品读诗歌:
低”字从“旷”字生出,“近”字从“清”字生出。野惟旷,故见天低于树;江惟清,故觉月近于人。清旷极矣。烟际泊宿,恍置身海角天涯、寂寥无人之境,凄然四顾,弥觉家乡之远,故云“客愁新”也。下二句不是写景,有“愁”字在内。
羁旅愁思,情景相生,风韵天成,富有艺术美。
三、全班齐读一遍《田家杂兴八首(其二)》《游终南山》《宿建德江》,读出感情。
四、课堂小结小结
山水田园诗除最常见主题是的表现山水田园之乐,对官场厌恶,对归隐生活向往,但除此也有表现其他情感的,如现在学过的这首表现羁旅之思的《宿建德江》,表达钟情山水、热爱自然的《望庐山瀑布》等,到了宋代,出现了较多表现理趣之悟山水田园诗。所以我们说,山水田园诗的主题不能一概而论,但以体现山水田园之乐、对归隐生活向往为主。
活动3【作业】课后作业
阅读下面一首山水田园诗,回答问题。
江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
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
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
微躯此外更何求
(1)
江村的景物特点是怎样的?
(2)
诗中哪两个生活场面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心境?
(3)
末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