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暑假预习易错题——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单元测试)-2025-2026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一、单选题
1.已知0.35×170=59.5,3.5×1.7的积是( )
A.0.595 B.5.95 C.59.5 D.595
2.下表是妙想9月1日~9月7日练习钢笔字的情况。(单位:个)
9月1日 9月2日 9月3日 9月4日 9月5日 9月6日 9月7日
193 202 198 201 195 211 208
估一估,妙想9月份大约练习( )个钢笔字。
A.200 B.5000 C.6000 D.60000
3.在计算257×68时,8×2表示( )。
A.8×2 B.8×20 C.8×200
4.下面算式中,与1.3×35的计算结果相等的算式是( )。
A.130×0.35 B.0.13×0.35 C.13×35 D.1.3×350
5.一个数(0除外)乘一个小于1的数,积一定( )这个数。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6.如图所示,在7×7的方格点上,有7只机器小蚁(图中小黑点),他们以相同的速度沿格线到格点M、N、P、Q(图中空心圆圈所表示的四个位置)中的某个上聚会.所用时间总和最小的格点是( )
A.M B.N C.P D.Q
7.一个商店运进毛巾20箱,每箱80条.卖出850条,还剩( )
A.1600条 B.850条 C.750条 D.240条
8.甲、乙两人走同样的路程,如果他们步行和跑步的速度分别相等,甲前一半时间走,后一半时间跑;乙前一半路程跑,后一半路程走,那么( )。
A.甲、乙同时到 B.甲比乙先到 C.乙比甲先到
二、判断题
9.只有每小时所行的路程才叫速度。( )
10.已知每小时行的路程和所行驶的时间,求路程,要用每小时行的路程乘所行驶的时间。( )
11.一个数乘以一个真分数,积小于这个数。(
)
12.估算18×41时,可以将18看作20,41看作40,所以18×41≈800。 ( )
13.两数相乘,积一定大于任意一个因数。( )
14.两个小数相乘,积小于其中任何一个因数。( )
15.“神舟”五号在距离地面350千米的高空做圆周运动,平均90分钟可以绕地球一周,大约运行42252千米。飞船的运行路程和时间的比是42252∶90,比值表示飞船的速度。( )
三、填空题
16.已知A×B=600,如果A不变,B÷3,则积是 ;如果B不变,A×2,则积是 。
A300 B.200 C400 D.1200
17.妈妈带小兰一起去买苹果,每千克12元,买了4千克,一共要付多少元?这道题是已知 和 ,要求 ,根据的数量关系式是 ,可列式为 。
18.两个因数的积是16,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 5 倍,积是 。
19.如图,甲、乙两人同时沿着边长为100m的正方形广场ABCD,按A→B→C→D→A…的顺序跑,甲从A出发,速度为82m/min,乙从B出发,速度为90m/min,则当乙第一次追到甲时,他在正方形广场 。
20.王老师骑摩托车的速度是1千米/分,照这样计算,他每小时骑车行 米。
21.一个水杯的进货价为15元,卖出价为29元,卖出8个水杯共赚 元。
22.服装商店上午卖出服装25件,下午卖出同样的服装31件,下午比上午多卖303元,这一天共收服装款 元
23.某人从甲地到乙需要10小时到达.因途中有3千米的不平路,行驶速度减为 ,所以迟到12分钟,甲地到乙地距离是 千米.
四、计算
24.直接写得数。
25.列竖式计算。
258×48= 706×24= 130×67=
250×80= 548×75= 78×204=
26.脱式计算。
302+150×60 36×4×15 (507-490)×230
五、操作题
27.说出下面计算中的错误原因,并改正过来。
六、解决问题
28.小明从图书馆走到超市需要5分钟,照这样的速度,小明从图书馆走到学校需要多少分钟?(列综合算式解答)
29.希望小学一共有27班,每个班发260本练习本,全校要发多少本练习本?
30.六年级同学的毕业照共加印了120张,如果加印每张2.95元,那么加印的这些照片一共需要多少元?
31.李叔叔把一车玩具从甲地送往乙地,去时速度为 50 千米/时,用了 3 小时,返回时只用了 2 小时,返回的速度是多少?
32.一个长方形果园,长350米,宽200米,如果每公顷果园可收果实12吨,这个果园一共收果实多少吨?
33.动物园两头大象一天要吃350千克食物,饲养员准备了5吨食物,够这两头大象吃20天吗?
34.一辆汽车13∶45从甲城出发,当天16∶45到达乙城,两城相距360千米,汽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35.甲、乙两车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车的速度是 70千米/时乙车的速度是60千米/时,4时后两车相距10千米,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解析】【解答】59.5÷10=5.95.
故答案为:B。
【分析】3.5×1.7和0.35×170=59.5相比较,一个因数扩大了10倍,另一个因数缩小了100倍,那么积缩小10倍,据此解答。
2.【答案】C
【解析】【解答】解:9月=30天
200×30=6000(个)。
故答案为:C。
【分析】妙想9月1日~9月7日平均每日练习钢笔字的情况,可以看作近似数200个,妙想9月份大约练习钢笔字的个数=9月份的天数×平均每天大约练习毛笔字的个数。
3.【答案】C
4.【答案】A
5.【答案】B
【解析】【解答】解:
一个数(0除外)乘一个小于1的数,积一定小于这个数。
故答案为:B。
【分析】 一个数(0除外)乘一个小于1的数,积一定小于这个数;乘一个大于1的数,积一定大于这个数。
6.【答案】B
【解析】【解答】解:到M点的总格数:2+2+3+5+1+3+7=23;
到N点的总格数:3+3+2+4+2+2+6=22;
到P点的总格数:3+1+2+4+2+4+8=24;
到Q点的总格数:4+2+1+3+3+3+7=23;
到N点的总格数最少,所以所用时间也最小。
故答案为:B。
【分析】因为速度相同,所以只需要计算出7只蚂蚁机器到每个点的格数总和,然后判断格数总和最少的就是用时最少的格点。
7.【答案】C
【解析】【解答】80×20=1600(条),1600-850=750(条),选C.
8.【答案】B
【解析】【解答】A选项, 甲、乙同时到 ,错误;
B选项, 甲比乙先到 ,正确;
C选项, 乙比甲先到,错误 。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题意,列出算式,求出时间差,然后判断时间差是否大于0即可。
9.【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每分钟所行的路程也叫速度。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速度常用的两种是:千米/分,米/秒,据此解答。
10.【答案】正确
11.【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 一个不为0的数乘以一个真分数,积小于这个数。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积的变化规律:在乘法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12.【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解:18×41≈20×40=800,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估算两位数乘两位数,先把两位数估成接近的整十或整百数,然后再相乘,据此解答。
13.【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两数相乘,积不一定大于任意一个因数。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例如:2.5×0.1=0.25,0.25<2.5,此时积小于其中一个因数。
14.【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2.5×0.1=0.25;2.5×2=5,所以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一个非0数乘小于1的非0数,积小于原数, 一个非0数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原数;据此判断即可。
15.【答案】正确
16.【答案】B;D
【解析】【解答】解:已知A×B=600,如果A不变,B÷3,则积是600÷3=200;
如果B不变,A×2,则积是600×2=1200。
故答案为:B;D。
【分析】积的变化规律: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乘(或除以)几。
17.【答案】单价;数量;总价;单价×数量=总价;12×4=48(元)
【解析】【解答】解:每千克12元是苹果的单价,4千克买的数量,
这道题是已知单价和数量,求总价,
数量关系式是:单价×数量=总价;
列式:12×4=48(元)。
故答案为:单价;数量;总价;单价×数量=总价;12×4=48(元)。
【分析】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18.【答案】80
【解析】【解答】解:
故答案为:80。
【分析】根据因数和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积也乘几或除以几,题目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5倍,其积也扩大到原来的5倍。
19.【答案】CD边
【解析】【解答】解:设当乙第一次追到甲时己用了x分钟
由题意得:90x=82x+300
90x-82x=300
8x=300
x=
∴乙行驶的路程为:90×=3375(米)
∴乙行驶的边数为:3375÷100=33.75≈34边
∵34÷4=8……2
∴乙走了8圈多两边追到甲
∴乙第一次追到甲时,他在正方形广场的CD边上
故答案为:CD边。
【分析】本题考查了追击问题的数量关系的运用,行程问题的数量关系的运用,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实际问题的运用,设当乙第一次追到甲时己用了x分钟,由甲走的路程+300=乙走的路程建立方程,求出其解即可。
20.【答案】60000
【解析】【解答】解:1千米=1000米
1小时=60分
1000×60=60000(米)。
故答案为:60000。
【分析】先单位换算,1千米=1000米,1小时=60分,路程=速度×时间。
21.【答案】112
【解析】【解答】解:(29-15)×8
=14×8
=112(元)
故答案为:112.
【分析】水杯的卖出价-水杯的进货价=卖出1个水杯的利润,卖出1个水杯的利润×8=卖出8个水杯共赚的钱数。
22.【答案】2828
【解析】【解答】303÷(31-25)×(25+31)
=303÷6×56
=50.5×56
=2828(元)
故答案为:2828
【分析】用多卖的钱数除以多卖的件数即可求出每件服装的钱数,用每件服装的钱数乘共卖的件数即可求出共卖的钱数.
23.【答案】50
【解析】【解答】解:原来行这段3千米的路用时:
12÷( ﹣1)=36(分)=0.6小时;
甲地到乙地距离是:
3÷0.6×10=50(千米);
答:甲地到乙地距离是50千米.
故答案为:50.
【分析】因途中有3千米的不平路,行驶速度减为 ,那么行3千米的时间为来时的 ,多用12分钟.可见原来行这段3千米的路用36分钟,即0.6小时.故结果为3÷0.6×10,计算即可.此题解答的关键是根据速度比是所用时间的反比,求出行3千米的时间为原来时的 ,然后求出原来行这段3千米的路用的时间,进一步解决问题.
24.【答案】2300;54000;20000;0
8800;9300;4800;12000
25.【答案】解:258×48=12384
706×24= 16944
130×67=8710
250×80=20000
548×75=41100
78×204=15912
【解析】【分析】整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各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写几个0;
三位数乘以两位数:从右起,依次用第二个因数每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乘到哪一位,得数的末尾就和第二个因数的哪一位对齐,然后把几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26.【答案】9302;2160;3910
27.【答案】解:错误原因:第二次的积的末尾应该与十位对齐,
改正:
【解析】【分析】三位数乘以两位数:从右起,依次用第二个因数每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乘到哪一位,得数的末尾就和第二个因数的哪一位对齐,然后把几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28.【答案】14分钟
29.【答案】解:260×27=7020(本)
答:全校要发7020本练习本。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每个班发的练习本数量×班级数量=全校一共要发的练习本数量。
30.【答案】解:120×2.95=354(元)
答:加印这些照片一共需要354元.
【解析】【分析】根据“单价×数量=总价”列出乘法算式,根据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计算出一共需要的钱数即可.
31.【答案】解:50×3÷2
=150÷2
=75(千米/时)
答:返回的速度是75千米/时。
【解析】【分析】去时速度×时间=路程,去时路程=返回时路程,返回时路程÷返回时间=返回速度。
32.【答案】解:350×200=70000(平方米)=7(公顷)
12×7=84(吨)
答:这个果园一共收果实84吨。
【解析】【分析】长方形果园的面积=长×宽,然后将单位进行换算,即1公顷=10000平方米,那么这个果园一共收果实的吨数=每公顷果园可收果实的吨数×果园的公顷数。
33.【答案】解:350×20=7000(千克)
7000千克>5吨
答:不够这两头大象吃20天。
【解析】 【分析】大象一天要吃食物的质量×20天=20天吃的质量;20天吃的质量>5吨,说明不够吃。
34.【答案】解:16时45分-13时45分=3(小时)
360÷3=120(千米)
答:汽车平均每小时行120千米。
【解析】【分析】到达乙城时间-从甲城出发时间=行驶的时间;两城相距路程÷行驶的时间=行驶的速度。
35.【答案】解:若甲、乙两车没有相遇:
70×4=280(千米)
60×4=240(千米)
A、B两地相距:280+240+10=530(千米)
若甲、乙两车已经相遇:
70×4=280(千米)
60×4=240(千米)
A、B两地相距:280+240-10=510(千米)。
答:若甲、乙两车没有相遇,A、B两地相距530 千米;若甲、乙两车已经相遇,A、B两地相距 510 千米。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行程应用题,可以分两种情况,如果甲、乙两车没有相遇,甲车行驶的路程+乙车行驶的路程+两车现在还相距的路程=AB两地的距离;如果甲、乙两车已经相遇,甲车行驶的路程+乙车行驶的路程-两车现在相距的路程=AB两地的距离,据此列式解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