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课堂教学设计
科目 英语 授课教材 鲁教版七年级上册
授课题目 Unit 2 Rain or shine Section B (1a-2b) 课时 课型 第 4课时 读写课
主题情境 人与自然 授课教师
语篇研读 【What】 本课语篇是一篇记录个人及家人游览黄山经历的叙述性文章,其核心内容聚焦于“黄山游览过程中的天气变化、游览体验及家庭成员的不同反应”。文章通过细腻的天气描绘、游览过程的艰辛与乐趣的对比,以及家庭成员情绪状态的刻画,为读者呈现了一次黄山之旅的丰富体验。文章开篇即以“Today I'm visiting Mount Huangshan with my family.”引入,直接点明了游览的主题和参与者。随后,文章详细描述了游览过程中遇到的浓雾、湿滑的地面、以及家庭成员对攀登的不同感受,如作者的略显失望、家人的兴奋与乐观。随着游览的深入,天气逐渐放晴,文章又转而描绘了阳光穿透云层的美景,以及到达光明顶时的喜悦与成就感。 【Why】 这篇文章旨在通过个人及家人的黄山游览经历,传达出旅行中的挑战与乐趣并存,以及家庭成员间相互支持与鼓励的重要性。同时,文章也展现了黄山自然风光的壮丽与多变,激发读者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探索欲。主题意义在于强调旅行中的体验与感受,鼓励读者珍惜与家人共度的时光,勇于面对挑战,享受旅行带来的成长与快乐。 【How】 在表达方式上,文章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再现,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作者的游览经历。例如,文章在描述浓雾天气时,用“Everything looks grey, and you can't see much because of the heavy fog.”来营造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在描述攀登的艰辛时,用“Climbing is tiring! My shoes are all wet and dirty too.”来展现攀登的不易;在描述到达光明顶时的喜悦时,用“I'm so glad we're here at Bright Peak.”来表达内心的激动与满足。这些描写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了作者的情绪变化,还能体会到黄山游览的独特魅力。此外,文章还通过家庭成员间的对话与互动,展现了家庭关系的温馨与和谐,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在结尾部分,文章以“I'm tired and hungry, but it feels good to be at the top!”作为总结,既表达了攀登后的疲惫,又强调了到达山顶后的成就感与满足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学情分析 学生已具备一定英语基础,对基础词汇和简单句型有一定认知。但对于描述复杂的旅行经历和情感体验,可能存在词汇储备不足和表达不精准的问题。在阅读理解方面,分析人物不同情感态度并准确提取信息有一定难度。同时,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写作中的能力有待提升。
课标要求 能听懂发音清晰、语速较慢的简短口头表达,获取关键信息。 在语篇中围绕相关主题,在语境中运用所学语法知识描述人和物,进行简单的交流。 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简单的角色扮演。 在口语表达中使用较为准确的词语和表达法,语音、语调基本正确。
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能够: 识别并理解黄山游览过程中的天气变化、游览难度及家庭成员的情绪反应,学生将利用时间顺序或情感变化图等可视化工具,梳理并概括这些信息,形成对黄山游览体验的全面理解。(学习理解) 基于文章中的信息,学生需以清晰、有条理的方式,使用目标语言向他人介绍黄山游览的经历,包括天气变化、攀登的艰辛与乐趣、以及家庭成员间的相互支持与鼓励。学生还需描述家庭成员在游览过程中的不同情绪反应,如作者的略显失望、家人的兴奋与乐观等。(应用实践) 结合个人在黄山游览中的某个特定时刻,学生撰写一段文段,描述自己在这个时刻正在做的事情(如攀登、欣赏风景、与家人交流等),并表达这一时刻的活动对自己健康(如体力消耗后的疲惫与满足)和心理状态(如兴奋、放松、成就感等)的积极影响。(迁移创新)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 词汇:掌握与登山体验、天气相关的词汇,如 cloud、rock、rest area、progress、fog、sunlight 等 ;以及描述感受和动作的词汇,如 feel like、magical、tiring、in high spirits 等。 阅读:能够读懂 Helen 和 Peter 关于黄山旅行的帖子,提取关键信息,如他们的所见所感、旅行进程等。 语言运用:学会用正确的词汇和句型描述旅行经历和感受,完成相关填空、问答练习。 教学难点 阅读理解:理解文本中人物不同的情感表达和态度,如 Helen 和 Peter 对登山体验感受的差异。 语言输出:准确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进行书面表达,如完成 2b 中描绘人们在天气场景下的动作并描述。
核心语言 【核心词汇】 景物与地点:cloud(云)、rock(岩石)、mountain(山)、peak(山顶 )、rest area(休息区)、ground(地面)、fog(雾)、sunlight(阳光) 感受与状态:magical(神奇的)、tiring(累人的)、wet(湿的)、dirty(脏的)、grey(灰色的)、storm(暴风雨) 【核心短语】 行为与体验:experience(经历;体验)、progress(进步;进展) 情感表达:feel like(感觉像)、in high spirits(情绪高涨;兴高采烈) 动作相关:make progress(取得进展)、at the top(在顶部;在顶端)、at the start(开始;起初)、at the end(末尾;结束) 【核心句型】 描述感受:It feels like a magical place.(感觉像个神奇的地方。) 表达进展:We’re making good progress.(我们进展顺利。) 描述状态:Everything looks grey.(一切看起来灰蒙蒙的。) 描述天气景象:The sun is shining through the clouds.(阳光透过云层照耀。)
教学工具 PPT,教材
教学策略 情景体验式教学、启发式教学,任务型教学,游戏教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Part1: 情景导入 (3min) T asks students to Give Bob some advice about the famous mountains in China. T asks students to Watch a video and think : 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Mount Huangshan 给鲍勃一些有关中国名山的建议。 观看视频了解黄山的基本知识。 通过鲍勃想登山寻求大家的建议作为导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并激发学生去思考中国名山,再通过视频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下一环节。
效果评价:自评、师评。教师观察学生能否参与互动和交流,主动分享个人对该主题已有的知识、经验,并根据需要调整提问方式,进行追问或给予鼓励。教师观察学生回答问题的表现,根据说出的具体词汇和句型,了解其关于主题的语言储备。
Part 2: 学习理解 (10min) T asks students to Look at the picture and Enjoy some beautiful views from Mount Huangshan. T asks students to Finish the tasks to help Bob get to the top of Mount Huangshan. T asks students to Look at the pictures on this page. What do you think you can see, hear, or feel when you climb a mountain T asks students to read and think : This May Day Holiday, Peter and Helen went to climb a mountain. They took some pictures. Let’s enjoy and choose the right answers. T asks students to Read the posts by Helen and Peter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观察图片并欣赏黄山美景。 完成任务帮助鲍勃登山。 完成1a任务。 观察文章并选择正确答案。 扫读文章并回答问题。 通过与前几堂课知识相关的内容填空,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激活学生关于运动的已有经验,并在读前观察图片和文本结构,为阅读活动做好铺垫。(感知与注意)
效果评价:自评、师评。观察学生能否完整顺利的填充空格内容,教师适当的给与帮助和指导,判断学生阅读是否流畅、语言是否准确,表达是否流畅。
Part 3: 应用实践(11min) T asks students to finish the task in 1b-- Complete Helen’s and Peter’s descriptions about their trip. Then use or to show how they feel. T asks students to Read and find out the time and place about their trip. T asks students to Read Helen’s posts and complete the chart. T asks students to Read Peter’s posts and complete the chart. T asks students to think : Can you figure out Helen’s and Peter’s feelings between the lines in their posts T asks students to finish the task in 1d-- Read the posts again. Complete the questions with the question words in the box and then answer them. T asks students to Read the posts again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T asks students to think : Why do Helen and Peter have totally different feelings about the same scenery 完成1b任务。 读文章并找出时间和地点。 读海伦的记录填充表格。 读皮特的记录填充表格。 思考两人是否情绪相同。 完成1d任务。 回答问题。 思考为什么面对同一景色会产生不同情绪 通过勾画定位词和定位句,培养学生捕捉关键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整体感知文本内容,并培养学生准确找出关键信息的能力。梳理、学习和内化关键句型与重点语言,为进一步在现实生活情境中运用所学做好铺垫。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细节信息和结构信息,为进一步在现实生活情境中运用所学做好铺垫。(获取与梳理、描述与阐释、内化与运用)
效果评价:观察学生能否安静、认真地阅读文本内容,完成的内容是否准确,阅读是否流畅、语言是否准确,表达是否流畅。教师根据学生在听对话时记录的关键词,判断其获取并记录信息的全面和准确程度。教师观察班级朗读和模仿表达是否正确,把握学生对重点语言表达的学习和内化情况。
Part 4: 迁移创新 (11min) T ask students to finish the task in 2a-- Complete the passage with the correct forms of the words in brackets. T ask students to Read the short passage again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T ask students to think:How can we describe a day T ask students to finish the task in 2b-- Draw a picture of some people experiencing a heavy storm or another weather condition. Write a description of their actions. 完成书本2a任务:填空。 再次阅读并回答问题。 找出文章结构。 完成书本2b任务。 通过小组活动指导学生完成交际任务,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语言和文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推动迁移创新。 培养学生的情感价值,深入体会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性。
效果评价:教师观察学生是否能主动进行小组合作并梳理总结出主要内容和句型,及时提供帮助。教师根据不同能力水平学生朗读对话的情况,给予指导或鼓励。教师观察学生在班内运用所学语言交流的情况, 给予鼓励或帮助,评价教与学的成效。
Part 5: 回顾总结 (2min) Summarize the key content in this lesson. 跟随老师一起进行内容总结。 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巩固加深印象。 利用将思维导图给学生进行有序的梳理。
Part 6: 考点速递 (5min) T explains language points. 将知识点做好笔记进行理解消化。 将教学落到实处,交际意识培养之后,知识点的教授也跟上,保证学生在理解的同时能够运用到具体题型中去。
Part 7: 随堂小练 (3min) T assigns the test. 完成课堂练习。 让学生在课上练习消化知识点,及时操练重点知识点和目标语言,让教师把握学情。
Part 8: 家庭作业 基础作业:将Helen和Peter的黄山见闻根据1c的表格内容转述出来。 进阶作业:模仿文章内容,尝试描述一处景点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 拓展作业:画一幅暴风雨天气下的人们活动的图,并进行描述。 将家庭作业做好记录。 作业布置落实双减政策,减量不减质,重视实际场景的交际应用,减轻机械操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次 Unit 6 Rain or Shine 第四课时教学,有成功之处也存在不足。优点在于教学目标明确,围绕黄山游览话题展开的教学内容丰富多样,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兴趣。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阅读教学对文本深层次内涵挖掘不够,未能充分引导学生探讨;对学生个体差异关注不足,基础弱的学生参与度低;写作指导不够细致,学生写作思路不够清晰。后续教学中,我将在这些方面加以改进,提升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