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课堂教学设计
科目 英语 授课教材 鲁教版七年级上册
授课题目 Unit 2 Rain or Shine Section A (1a-1d) 课时 课型 第 1课时 听说课
主题情境 人与自然 授课教师
语篇研读 【What】 本单元的主题为“Rain or Shine”,主题图通过描绘两个外国小男孩在雨中尽情玩耍的场景,生动地展现了天气对人们情绪和活动的影响。单元的核心问题是“How does the weather affect us ”,旨在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天气如何塑造和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情绪状态以及活动选择。在主题图下方的学习目标中,明确了本单元的教学重点:谈论不同类型的天气、使用现在进行时和一般现在时谈论与天气相关的活动,以及探索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在“Look and share”环节,学生需观察并分析照片中孩子们对天气的反应,分享自己对雨天或其他天气的喜好,并描述在不同天气下的活动。Section A的1b部分通过一段天气预报,概述了澳大利亚不同地区的天气状况,而1c部分则通过Lucy和Grandpa之间的对话,展示了如何在具体情境中运用语言来询问和分享天气及活动情况。 【Why】 本单元选择“Rain or Shine”作为主题,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使他们能够敏锐地捕捉到天气变化对人们生活的细微影响。通过大问题“How does the weather affect us ”,本单元引导学生认识到天气不仅是自然现象,更是塑造人们生活方式和情绪状态的重要因素。通过观察和分享,学生能够增强对天气变化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学会从多个角度审视天气对人们的影响。同时,通过对话内容的呈现,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如何用英语询问和分享天气及活动情况,提升语言运用能力。此外,本单元还旨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使他们能够理解和尊重不同地区因天气差异而形成的不同生活方式和活动习惯。 【How】 本课的语篇内容主要通过天气预报和对话来呈现。在1b部分,天气预报以简洁明了的方式概述了澳大利亚不同地区的天气状况,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天气信息,为后续对话的展开奠定了基础。在1c部分的对话中,学生角色通过打电话的方式,展示了如何在实际情境中运用语言来询问和分享天气及活动情况。对话中穿插了现在进行时和一般现在时的使用,如“It's raining cats and dogs.”、“I'm watering flowers in the garden.”等,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并掌握了这两种时态的用法。同时,对话还通过询问和分享活动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了天气对人们活动选择的影响,并鼓励他们思考如何在不同天气下做出合适的活动安排。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正处于语言学习的关键时期,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具备一定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这为学习有关天气的话题提供了积极的心理基础。在知识储备方面,学生已经接触过一些简单的描述天气的词汇,如 “sunny”“rainy” 等,但对于更丰富、复杂的天气词汇,如 “stormy”“dry”“lightning” 等,以及描述不同地区天气状况和人们在不同天气下活动的表达,还需要进一步学习和巩固。在语言技能上,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听说基础,但在获取关键信息、准确运用句型进行交流以及在真实语境中流利表达方面,仍需要加强训练。此外,七年级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逐渐增强,能够在小组活动中积极参与讨论,但在自主学习和深度思考方面还有待提高。
课标要求 能听懂发音清晰、语速较慢的简短口头表达,获取关键信息。 在语篇中围绕相关主题,在语境中运用所学语法知识描述人和物,进行简单的交流。 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简单的角色扮演。 在口语表达中使用较为准确的词语和表达法,语音、语调基本正确。
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能够: 能够掌握不同天气状况的词汇以及描述方向地点和气候,能够用恰当的词描述不同地区的不同天气;能够掌握询问正在进行的活动的相关句型。(学习理解) 能够进行推断并获取关键信息;能够提高合作学习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够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听说能力,能就话题完成开放性的对话,提高在真实语境中的交际能力。(应用实践) 能够了解不同地区的天气差异,增强对自然环境的认知;通过关注天气变化,能够提高合理安排日常生活的意识。(迁移创新)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不同天气状况的词汇,如 “cloudy”“dry”“lightning”“stormy”“windy” 等;学会询问天气的句型 “What’s the weather like... ” 和 “How’s the weather... ”,并能用恰当的词汇描述不同地区的天气;掌握询问正在进行的活动的句型 “What are you doing ” 及其回答,能够结合天气情况描述人们正在进行的活动。 教学难点:对一些较复杂天气词汇的发音和拼写,如 “lightning”“stormy”;在听力练习中,准确获取关键信息并完成匹配和选择任务;在实际交流中,灵活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自然流畅地描述天气和相关活动,提高在真实语境中的交际能力。
核心语言 【核心词汇】 “cloudy”“dry”“lightning”“stormy”“windy”“lightning”“stormy” 【核心短语】 rain or shine(不管发生什么事,风雨无阻);stay in(待在家里);in the north/west/south/east(在北方 / 西方 / 南方 / 东方);the centre of the country(国家的中部);water flowers(浇花);blow hard(刮得猛烈);shine brightly(明亮地照耀) 【核心句型】 What’s the weather like... = How’s the weather... (询问天气,…… 天气怎么样?);What are you doing (询问正在进行的活动,你正在做什么?); It’s + 描述天气的形容词 + (and + 其他描述). (描述天气状况,如 It’s stormy. It’s sunny and warm.)
教学工具 PPT,教材
教学策略 情景体验式教学、启发式教学,任务型教学,游戏教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Part1: 情景导入 (3min) 1. Look at the cover page(封面页) of this unit and think. 2. Look at the picture and share your ideas. 3. Watch a video and answer: What weather do you see in the video 4. T asks students to watch a video and think : What weather do you see in the video 观察单元封面页并跟随老师了解本单元学习目标。 观察封面页图片并回答问题。 观看视频并回答问题。 通过封面页作为导入,引导学生对单元话题有一个整体初步的认知,再通过小孩播报新闻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引导学生回忆起小学描述天气的回忆。
效果评价:自评、师评。教师观察学生能否参与互动和交流,主动分享个人对该主题已有的知识、经验,并根据需要调整提问方式,进行追问或给予鼓励。教师观察学生回答问题的表现,根据说出的具体词汇和句型,了解其关于主题的语言储备。
Part 2: 学习理解 (10min) T asks students to watch a weather report across Australia in different direction. T asks students to look at the pictures and answer the question : What’s the weather like / How’s the weather Then T asks the students to look at the pictures and answer : what are the people doing Then learn the key words. T asks students to finish the task in 1a--Write the weather descriptions in the box under the pictures. 观察地图并准备收听澳大利亚不同地区的天气预报。 通过回答问题来学习新单词和复习现在进行时。 完成书本1a任务。 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激活学生关于天气和现在进行时的已有经验,学习不同天气的英语表达以及如何谈论不同地区的不同天气和温度及不同的人正在做什么,为听力活动做好铺垫。(感知与注意)
效果评价:自评、师评。观察学生能否安静、认真地观察图片内容,完成句子的内容是否准确,阅读是否流畅、语言是否准确,表达是否流畅。
Part 3: 应用实践(11min) T says : Here is a weather report about Australia. And asks students to learn some language points before listening. T asks students to think : What does the weather forecast contain And to learn something about area, directions, date/time, temperature and weather. T asks students to finish the task in 1b--Listen to the weather report. Match the different parts of Australia with the weather condition. T says : Lucy’s grandpa is calling. Where are they What are they doing T asks students to finish the task in 1c: Listen to the conversation. Circle the correct answers. 了解听力背景:澳大利亚天气预报。 思考:天气预报需要包括哪些信息。 完成书本1b内容。 完成书本1c内容。 通过听前勾画特殊疑问词作为定位词,培养学生捕捉关键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整体感知对话内容,并培养学生准确找出关键信息的能力。梳理、学习和内化关键句型与重点语言,为进一步在现实生活情境中运用所学做好铺垫。引导学生关注语用知识和语音知识,为进一步在现实生活情境中运用所学做好铺垫。
效果评价:观察学生能否安静、认真地听取听力内容,完成的内容是否准确,阅读是否流畅、语言是否准确,表达是否流畅。教师根据学生在听对话时记录的关键词,判断其获取并记录信息的全面和准确程度。教师观察班级朗读和模仿表达是否正确,把握学生对重点语言表达的学习和内化情况。
Part 4: 迁移创新 (11min) T asks students to Listen to the weather report again and repeat. T asks students to Read and analyze the conversation. T asks students to Imagine you’re are a weather reporter, try to make a report according to the map. T asks students to Act out a phone conversation with a partner. Talk about the weather near you and what people are doing. T asks students to learn : We should be always happy, rain or shine! 跟读天气预报。 分析对话内容。 根据地图进行天气播报。 完成书本1d任务。 情感教育。 通过小组活动指导学生完成交际任务,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语言和文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推动迁移创新。 培养学生的情感价值,体会锻炼身体的重要性。
效果评价:教师观察学生是否能主动进行小组合作并梳理总结出主要内容和句型,及时提供帮助。教师根据不同能力水平学生朗读对话的情况,给予指导或鼓励。教师观察学生在班内运用所学语言交流的情况, 给予鼓励或帮助,评价教与学的成效。
Part 5: 回顾总结 (2min) Summarize the key content in this lesson. 跟随老师一起进行内容总结。 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巩固加深印象。 利用将思维导图给学生进行有序的梳理。
Part 6: 考点速递 (5min) T explains language points. 将知识点做好笔记进行理解消化。 将教学落到实处,交际意识培养之后,知识点的教授也跟上,保证学生在理解的同时能够运用到具体题型中去。
Part 7: 随堂小练 (3min) T assigns the test. 完成课堂练习。 让学生在课上练习消化知识点,及时操练重点知识点和目标语言,让教师把握学情。
Part 8: 家庭作业 基础作业:用描述天气的句型造句描述天气,最少三句。 进阶作业:搜集各地明天的天气并绘制天气预报地图,根据地图信息撰写一篇天气预报新闻稿。 拓展作业:用vlog的形式拍摄并进行一次天气预报。 将家庭作业做好记录。 作业布置落实双减政策,减量不减质,重视实际场景的交际应用,减轻机械操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优点:教学内容紧密围绕教材和学习目标展开,从词汇学习到句型运用,再到听力、口语练习,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如观看视频、听天气预报、对话练习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交流,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利用澳大利亚天气的案例,不仅让学生学习了语言知识,还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了解到不同地区的天气差异。 改进之处:在词汇教学环节,可以增加一些词汇记忆的技巧和游戏,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新词汇的发音和拼写,如通过单词卡片游戏、词汇接龙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听力练习部分,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可以适当增加听力材料的播放次数,并给予更多的听力技巧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获取关键信息。在小组活动和角色扮演中,应加强对学生的监督和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参与,避免个别学生 “搭便车” 的现象。可以引导学生在对话中加入更多的细节和情感表达,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布置作业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更具个性化的作业选择,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作业中有所收获。例如,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增加作业的难度和拓展性;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布置一些巩固基础知识的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