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春季学期期末测试
七年级历史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36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A D B C B D C D A A D C B
题号 14 15 16 17 18
答案 C B C D A
二、非选择题(39 分)
19.(12 分)
(1)时间:公元前 221 年;(1 分)史料类型:实物史料。(1 分)
历史信息:秦朝统一度量衡。(1 分,符合题意即可)
(2)体裁:材料一(唐)诗;材料二(宋)词。(2 分)
时代背景:(任选其中一个作答即可)材料一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破坏,
人民流离失所。(2 分)
材料二金军南下,南宋军民奋起反抗取得郾城大捷时,宋高宗(南宋统治者)
主张求和。
(3)特点:(不得照抄材料)①历史悠久;②著作类多;③蕴含着可贵的精神品
质;④影响周边国家医学发展。(答出两点即可,2 分))
成就:华佗麻沸散、孙思邈《千金方》、李时珍《本草纲目》等。(答出一点即
可,1 分,符合题意即可)
(4)做法:①应该树立文化自信;对传统文化应取其精华,弃其糟粕;②在传承
中创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③不断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精髓;④面向未来,
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等。(答出一点即可,2 分)
20. (13 分)
(1)事件:张骞出使西域(1 分)
意义: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
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2 分,符合题意即可)
(2)特点:①空前繁荣;②数量大;③销售范围广;④南方瓷窑产品居多;⑤出
现专烧外销瓷的窑口。(任答 3 点即可,3 分)
1
原因:①瓷器制造业的发展;②海上丝路的兴盛;③经济重心的南移;④政府
的重视;⑤中国经济文化处于领先地位。(任答 2 点即可,2 分)
(3)原因:①统治者以自我为中心的“天朝心态”;②自然经济的主导地位;③
闭关政策;④对外来挑战的麻木不仁;⑤腐朽落后的君主专制制度。(任答 3
点即可,3 分)
(4)开放带来繁荣发展,封闭导致落后挨打等等。(言之有理即可,2 分)
21.(14 分)
(1)①政策较为开明;②以怀柔、招抚为主;③多次和亲。(一点 1 分,共 3 分)
(2)台湾。郑成功收复台湾。(2 分)
(3)伊犁将军。(1 分)加强了对新疆地区的有效管辖,促进新疆经济的发展;
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2 分,符合题意即可)
(4)观点:民族交融,边疆巩固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1 分)
论述:唐朝贞观年间,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当时北方
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唐太宗为各族的“天可汗”,意即各族共同的君主。
明朝中期,戚继光多次击退倭寇的侵犯,他统领的军队,被人们誉为“戚家军”。
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捍卫了国家主权,维护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乾隆帝时确立金瓶掣签制度,达赖与班禅等大活佛的转世,需要通过金瓶掣
签,依照宗教仪轨和历史定制,最后报请朝廷批准,有效地加强了对西藏的管
辖。)(4 分)
结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只有民族
交融,边疆巩固,才能使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
(1 分)
(其他答案,符合题意即可得分。观点 1 分,论证 4 分,总结 1 分)
22025年春季学期期末测试
七年级
历史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推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生作答时,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
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含嘉仓是隋唐时期国家最大的粮仓,被誉为“天下第一粮仓”。经考古发掘,含嘉仓遗
址面积40多万平方米,有数百个粮窖,其中考古重点发掘的160号仓,保存有50万斤
炭化谷粒。这反映出隋朝
A.社会经济发展,国力强盛
B.结束长期分裂局面
C.顺应民族交融趋势
D.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2.庙号一般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给予已去世的皇帝“祖”或“宗”的称号。李
渊被后世尊庙号为“高祖”,主要是因为他
A.领导隋末农民起义
B.消灭起义军和割据势力
C.杀死隋炀帝定天下
D.建立了唐朝并定都长安
3.学者吕思勉认为,“唐代天宝之乱,原因孔多,边兵之重,要为其大者”。该学者认为安
史之乱爆发的主要原因是
A.地方完全脱离中央管控
B.边疆军事力量强大
C.唐玄宗后期腐败统治
D.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激化
4.史料是认识历史的主要途径。以下史料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百花行
(唐)刘偶锡
长安百花时,
店戴推帽
风景宜轻薄。
无人不沽酒,
唐蕃会盟碑
唐三彩盘
何处不闻乐。
女于骑马雕塑
A.贞观之治
B.社会开放
C.盛唐气象
D.民族团结
七年级历史试题卷第1页(共6页)
5.根据下表可知,隋唐时期科技
名称
地位
A.吸收了外来文化
赵州桥
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之一
B.走在了世界前列
雕版印刷《金刚经》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C.影响了周边国家
《唐木草
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领布的药典
D.促进了农业发展
6.王安石为改变北宋“冗兵”“弱兵”的局面,对原来规定61岁退役的旧制加以改变,规
定凡50岁以上的士兵一律裁减为民,45岁至50岁之间体弱者也令其离开军队。这一规
定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军队士兵数量,扩大兵源
B.延长士兵服役时间,巩固边防
C.扩大军事投入,增强国家实力
D.优化军队结构,提高战斗力
7.西夏由于国小人少,虽然接连取得大胜,但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加上资源匮乏,所以也无
力再向宋朝发起进攻,在此情况下,宋夏双方最终达成和约。由此可知,宋夏和议是由
于
A.宋朝主动求和
B.双方经济交流的需求
C.西夏国力无法支撑
D.外部势力调停
8.某班开展“小钱币、大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如图所示一组图片反映了
宋朝货币
契丹货币
西夏货币
大金货币
A.中外文化交流
B.政治制度创新
C.科学技术发展
D.民族交往交融
9.一位同学使用某AI软件的照片说话功能为下图人物进行配音,你认为恰当的是
A.我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政权
B.我建立元朝,灭亡南宋统一全国
C.我创立蒙古文字,开创行省制度
D.我修建大都,拓展海上丝绸之路
10.考古工作者在甘南、陕西、内蒙古、辽宁等地陆续发掘出多枚元朝前期的驿站官印。据
记载,原政府在全国设立了1500多个驿站,构成了以大都为中心通向全国乃至境外的
七年级历史试题卷第2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