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易错精选题 期末题型攻略(含解析)2024-2025学年物理八年级下册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选择题易错精选题 期末题型攻略(含解析)2024-2025学年物理八年级下册人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4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7-08 12:33: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期末题型攻略】选择题易错精选题2024-2025学年物理八年级下册人教版(2024)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哪个物体的重力最接近0.5N(  )
A.一张课桌 B.一瓶矿泉水 C.一名中学生 D.一个鸡蛋
2.关于重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正方体的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其几何中心
B.物体受到的重力全部都作用在重心上
C.物体的重心可以不在物体上
D.物体的重心越低,稳定性越好
3.下列体育项目中,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项不一样的是(  )
A.排球被击飞
B.羽毛球被轻松接住
C.小球被拉着做圆周运动
D.弓弦被拉弯
4.如图所示,某同学坐在小船上,用力推另一艘小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推船时,该同学对另一艘小船先施加推力,另一艘小船对该同学后施加推力
B.该同学手离开另一艘小船后继续向后运动,是因为受到船的推力作用
C.该同学坐的船运动一段距离后会停下,是因为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D.该同学推船的力与该同学受到的另一艘小船对他的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5.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弹簧测力计,下列关于此弹簧测力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必须使其沿竖直方向
B.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
C.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2N
D.所测力的大小不能超过5N
6.一块质地均匀的砖,以图所示a、b、c三种方式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其重心位置(  )
A.a最高 B.b最高 C.c最高 D.一样高
7.唐代诗人骆宾王在《咏鹅》中写道:“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如图所示,白鹅的红掌向后拨水,白鹅受力向前运动,该力的施力物体是(  )
A.绿水 B.红掌 C.白毛 D.空气
8.已知同一物体在月球表面受到的重力为地球表面所受重力的,设想我们乘宇宙飞船到达月球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上质量为的物体,在月球上只有
B.地球上重为的人,在月球上重为
C.在地球表面最多能举起重物体的人,在月球表面最多能举起重的物体
D.一根轻弹簧,在地球表面将它拉长需要的拉力,在月球上只需要的拉力
9.自行车是“绿色出行”的交通工具,其中为了减小摩擦的设计是(  )
A.车上装有刹车闸 B.车胎上刻有花纹
C.脚踏板做得扁而平 D.车轴处装有滚动轴承
10.一个物体重为100N,在竖直方向运动时受到的空气阻力恒为20N。若该物体只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且物体所受重力和空气阻力在同一直线上,则物体所受的合力(  )
A.一定为120N B.一定为80N
C.可能为100N或20N D.可能为120N或80N
11.小明用脚将足球踢出,足球在地面上运动了一段距离后停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踢足球时脚也受到足球的作用力,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足球离开脚后能在地面上继续运动,是因为足球受到惯性的作用
C.运动的足球最后静止下来,是因为足球受到阻力的作用
D.静止的足球在脚的作用下飞出去,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2.在如图所示的四种情形中,属于二力平衡的是(  )
A. B.
C. D.
13.中国空间站里(重力的效果忽略不计)宇航员通过扶手控制自身的姿态,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空间站里宇航员的惯性消失
B.宇航员要想从静止运动起来,可以通过对扶手施加力实现
C.宇航员离开扶手获得速度后,因不受力会慢慢停下来
D.宇航员对扶手的拉力与扶手对宇航员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14.如图所示,手握瓶子在空中静止不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手对瓶子的握力和瓶子的重力大小相等
B.增大握力时,手对瓶子的摩擦力增大
C.向瓶中加水,手依然握着瓶子保持静止,瓶子受到的摩擦力变大
D.戴上有颗粒的防滑手套并用同样大小的力握住瓶子,瓶子受到的摩擦力变大
15.如图所示,小明在车上给小芳连拍两张照片,从这两张图片中,可以判断拍照过程中小芳所坐的车(  )
A.静止 B.向东运动 C.向西减速 D.向西加速
16.题图是连州中学初中部刘同学进行实验的一个情景, 一个水杯放在水平桌面,她在水杯上放一张硬纸片,在硬纸片上放一枚硬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硬币在硬纸片上静止时受到的重力与硬纸片对硬币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如果硬纸片上静止的硬币受到的力全部消失,硬币将会掉入杯中
C.刘同学迅速将硬纸片弹出,硬币会飞出去
D.刘同学能迅速将硬纸片弹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7.如图所示的托里拆利实验装置中,下列哪种情况能使玻璃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发生变化(  )
A.将管倾斜 B.将玻璃管变粗
C.向水银槽中加入少量水银 D.移到高山上做实验
18.洲洲想打开一瓶罐头,用力拧瓶盖,可是怎么也拧不动(图甲)。当他用勺子在瓶盖边缘撬了几下后(图乙).用手一拧瓶盖很轻松就打开了。这主要是因为用勺子撬瓶盖可以
A.增大瓶盖与瓶口间的摩擦力 B.减小瓶盖与瓶口的接触面积
C.减小瓶盖上方受到的压强 D.减小瓶内外气体的压力差
19.如图所示,上下两手指均用力,将铅笔挤压在两手指间静止不动,下面手指感觉更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手指对铅笔的压力小于下手指对铅笔的压力
B.上手指对铅笔的压力大于下手指对铅笔的压力
C.上手指对铅笔的压强等于下手指对铅笔的压强
D.上手指对铅笔的压强大于下手指对铅笔的压强
20.如图所示,不计容器自重,容器的底面积相等,倒入等高的不同种液体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则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一样大
21.如图所示,容器装有水,其中a、b、c三点到容器底部的距离相等,受到水的压强分别为pa、Pb、pc,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pa>Pb>pc B.paPb=pc D.pa=Pb=pc
22.太极拳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等多种功能为一体。当运动员从如图甲姿势换成图乙姿势时,他对水平地面的(  )
A.压力变大,压强不变 B.压力变大,压强变大
C.压力不变,压强变小 D.压力不变,压强变大
23.高铁已成为我国一张靓丽的名片。高铁进站速度要比普通列车大一些,站台上的安全线与列车的距离也要更远一些。这是因为高铁进站时,列车附近的空气
A.流速大,压强大 B.流速大,压强小
C.流速小,压强大 D.流速小,压强小
24.如图所示,一冰块放入烧杯中,冰块对杯底压力为F1、压强为p1;当冰熔化成水后,水对杯底的压力为F2,压强为p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F1>F2 B.F1<F2 C.p1>p2 D.p1=p2
25.如图所示,一个塑料小球堵在一个水池的出水口水无法排出,则该小球(  )
A.仍受水的浮力,但不受水对它的压力
B.不受水的浮力,也不受水对它的压力
C.不受水的浮力,但受水对它的压力
D.无法判断
26.在浮力压强的知识构建中,我们认识了很多古今中外的物理学家,他们推动物理学发展,推动社会进步,下列物理学史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阿基米德原理只适用于液体,不适用于气体
B.为纪念物理学家帕斯卡,将其名字作为压力的单位
C.托里拆利实验测得1个标准大气压能托起760mm水银柱
D.马德堡半球实验是历史上第一个证明液体压强存在的实验
27.水平桌面上放有甲、乙两个都装有水的相同容器,现把两个形状和体积都相同的实心小球分别缓慢放入两容器中,两小球静止时水面恰好相平,如图所示,这时(  )
A.两小球排开水的质量相等
B.放入乙容器中的小球密度较大
C.两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相等
D.甲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大于乙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28.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溢水杯盛满水,用弹簧测力计挂一个实心铁块,示数为F1;将铁块缓慢浸没水中(未接触溢水杯),溢出的水流入小烧杯,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水对溢水杯底部的压强
B.小烧杯中水的质量
C.铁块受到的浮力
D.溢水杯对桌面的压力
29.“海宝”是年世博会的吉祥物,其形象如图所示。小玲的爸爸从上海给她带回一个“海宝”。经测量,她发现该“海宝”的质量为,体积为已知水的密度,,则(  )
A.将该“海宝”浸没在水中,它受到的浮力为
B.将该“海宝”浸没在水中,放手后“海宝”将下沉
C.将该“海宝”浸没在水中,放手后“海宝”最终将静止,静止时所受到的浮力为
D.将该“海宝”浸没在水中,“海宝”排开水的重力大于“海宝”的重力
30.取一根长为、内部横截面积为的直筒塑料管,在底部扎上橡皮膜后,称得它们的总质量为。向管内倒入酒精,将它放入水中静置后处于漂浮,如图所示,观察到橡皮膜恰好变平。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水对塑料管底部橡皮膜压力大小为
B.装有酒精的塑料管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C.管内液面比管外水面高
D.将放入水中的塑料管继续向下压时,橡皮膜会向内凹
31.一个重15N的物体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3s内移动了15m,若拉力的功率为10W,则该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为(  )
A.15N B.10N C.2N D.5N
32.随着贾玲的新电影《热辣滚烫》于2024年春节大年初一上映后,在全国兴起了一股健身热潮,以下健身活动中,做功的是(  )
A.提着哑铃不动 B.举着哑铃不动
C.提着哑铃在水平地面行走 D.举着哑铃做深蹲
33.弹跳杆运动是一项新潮的运动,其结构如图甲所示、图乙是运动员玩弹跳杆时,由最低位置上升到最高位置的过程,针对此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  )
A.a→c的过程中,小明的速度在增大,在c状态时速度最大
B.a→b的过程中,弹簧的弹力越来越大,在b状态时弹力最大
C.b→c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小明的重力势能
D.在a状态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小明的动能为零
34.如图 5.17 所示, 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匀质长直木板长度 为, 质量为, 它的右端与桌面平齐, 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2 。若在木板左端用一水平推力 将其匀速推下桌子,水平推力至少要做功 (  )。
A. B. C. D.
35.如图1的物体在同一水平地面先后做直线运动。当物体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图像如图2时,受到的水平推力为F1;当物体运动的速度和时间图像如图3时,受到的水平推力为F2,两次推力的功率分别为P1、P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F1<F2 B.P1<P2 C.F1>F2 D.P1>P2
36.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和细线的重力及一切摩擦均不计,物重,则弹簧测力计和的示数分别为(  )
A., B., C., D.,
37.用剪刀修剪树枝时,为了更容易剪断树枝,常用剪刀的A处而不是用剪刀的B处来剪树枝,如图所示,因为这样可以(  )
A.增大动力 B.减小阻力 C.增大动力臂 D.减小阻力臂
38.如图所示,小明用滑轮组提起重物M,已知重物所受重力为G,小明所受重力为600N,不计绳重、滑轮重和摩擦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明利用图中装置拉起的重物最重可以达到1200N
B.若小明向右缓慢拉动绳子,所需的拉力将会逐渐增大
C.若小明将绳子竖直向下拉动1m,则重物可以提升2m
D.利用这个滑轮组提起重物时可省一半的力,所以可省一半的功
39.如图是某小区使用的一种垃圾投放装置的示意图,人向下拉吊把就能打开垃圾桶桶盖(桶盖绕转轴转动),非常方便、卫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置中的滑轮是动滑轮
B.绳子拉起桶盖时,桶盖可视为省力杠杆
C.左端绳子的拉力大于右端绳子的拉力
D.匀速拉动吊把时,吊把对绳子的拉力和绳子对吊把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40.如图所示,轻质杠杆AOB的支点是O,AO=BO。若在A端和B端分别悬挂重力相等的两个重物,则杠杆(  )
A.保持平衡 B.A端下沉 C.B端下沉 D.以上均可能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解析】【解答】A.一张课桌的质量约为10kg,重力约为,故A不符合题意;
B.一瓶矿泉水的质量约为0.5kg,重力约为,故B不符合题意;
C.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重力约为,故C不符合题意;
D.一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0.05kg,重力约为,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根据常见物体的重力,结合数据解答。
2.【答案】B
【解析】【解答】A.质量分布均匀的正方体的物体的重心一定在其几何中心,关键在于密度是否均匀,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一个物体的各部分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并不是只作用在某一个点上,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圆环的重心在圆心上,但是不在圆环上,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物体的重心越低,物体的稳定性越好,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根据对物体重力和重心的认识判断。
3.【答案】D
【解析】【解答】A.排球被击飞,即排球从静止变为运动,那么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B.羽毛球被轻松接住,由运动到静止,那么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C.小球被拉着做圆周运动,运动方向不断改变,那么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D.弓弦被拉弯,是力让弓弦发生了形变。
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力的作用效果包括:改变物体的形状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4.【答案】D
【解析】【解答】A、推船时,该同学对另一艘小船施加推力与另一艘小船对该同学施加的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是同时产生的,故A错误;
B、该同学手离开另一艘小船后继续向后运动,是因为该同学具有惯性,故B错误;
C、该同学坐的船运动一段距离后会停下,是因为小船受到阻力的作用,故C错误;
D、该同学推船的力与该同学受到的另一艘小船对他的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正确。故选:D。
【分析】(1)根据相互作用力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的;(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4)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必须同时符合四个条件,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5.【答案】A
【解析】【解答】解:A.测量力的大小时,只要使用时力的方向与弹簧的轴线一致即可,不一定竖直放置,故A错误;
B.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不在零刻度线上的需要调零,故B正确;
C.由图示可知,该弹簧测力计1N分为5个小格,1个小格是0.2N,分度值为0.2N,故C正确;
D.由图示可知,该测力计测量的最大值为5N,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不能超过5N,故D正确。
故选:A。
【分析】结合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及读数方法分析判断。
6.【答案】B
【解析】【解答】质地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一般在它的几何中心,b图高度最大,重心最高,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形状规则、质地均匀的物体,重心在几何中心。
7.【答案】A
【解析】【解答】解:当鹅的脚掌拨清波时,对水施加向后的力,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因此同时水对脚掌也施加一个向前的力,故使白鹅向前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绿水。
故选:A。
【分析】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8.【答案】B
【解析】【解答】A.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地球上质量为6kg的物体,在月球上仍然为6kg,故A错误。
B.已知同一物体在月球表面受到的重力为地球表面所受重力的,地球上重为600N的人,在月球上重为600N×=100N,故B正确。
C.在地球表面最多能举起重600N物体的人,在月球表面也最多能举起重600N的物体,故C错误。
D.一根轻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形变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所以在地球表面将它拉长1cm需要6N的拉力,在月球上也需要6N的拉力,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1)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温度、所处的空间位置的变化无关。
(2)已知同一物体在月球表面受到的重力为地球表面所受重力的,据此回答。
(3)地球表面和月球表面同一个人能最多举起物体的重力相等。
(4)同一根轻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形变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与所处空间位置无关。
9.【答案】D
【解析】【解答】A.车上装有刹车闸,通过增大压力,可以增大摩擦力,A不符合题意;
B.车胎上刻有花纹,可以使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变大,增大摩擦力,B不符合题意;
C.脚踏板做得扁而平,增大了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C不符合题意;
D.车轴处装有滚动轴承,变滑动摩擦力为滚动摩擦力,能减小摩擦,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增大压力或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以增大摩擦力;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
10.【答案】D
【解析】【解答】一个物体重为100N,方向竖直向下,在竖直方向运动时,受到的空气阻力恒为20N,且重力和空气阻力在同一直线上,若阻力方向向下,合力是100N+20N=120N,若阻力方向向上,则合力为100N-20N=80N,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物体受到同一直线上的力,计算合力时,方向相同,力相加,方向相反,力相减。
11.【答案】B
【解析】【解答】A.踢足球时,球对脚也有力,脚也受到足球的作用力,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正确,A不符合题意;
B.足球离开脚后,能在地面上继续运动,是因为足球具有惯性,惯性不是力,B符合题意;
C.运动的足球最后静止下来,运动状态改变,是因为足球受到阻力的作用,正确,C不符合题意;
D.静止的足球在脚的踢力下飞出去,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物体间的力和反作用力,是相互作用力;物体具有惯性,继续保持原来的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2.【答案】B
【解析】【解答】A.图中,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但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是平衡力,故A不符合题意;
B.图中,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B符合题意;
C.图中,两个力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但两个力大小不等,不是平衡力,故C不符合题意;
D.图中,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但不在同一直线上,故不是平衡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二力平衡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还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13.【答案】B
【解析】【解答】A.任何物体任何时候都具有惯性,故A错误;
B.宇航员要想从静止运动起来,即运动状态改变,可以通过对扶手施加力,此时扶手对宇航员也会力的作用,从而使宇航员因到受力的作用会从静止运动起来,故B正确;
C.宇航员离开扶手获得速度后,因不受力会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
D.宇航员对扶手的拉力和扶手对宇航员的拉力,没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因此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A.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分析判断;
D.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和同一直线上。
14.【答案】C
【解析】【解答】 解:A、矿泉水瓶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平衡,所受的摩擦力与瓶子和瓶内水的总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手对瓶子的握力和瓶子的重力不是平衡力,大小不一定相等。故A错误;
BD、矿泉水瓶处于平衡状态,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等于瓶子和瓶内水的总重力大小,增大握力时、戴上有颗粒的防滑手套并用同样大小的力握住瓶子时,瓶子和瓶内水的总重力不变,瓶子受到的摩擦力不变,故BD错误
C、矿泉水瓶处于平衡状态,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等于瓶子和瓶内水的总重力大小,向瓶子里倒水,瓶子和瓶内水的总重力变大,故瓶子所受的摩擦力增大,故C正确。
故选:C。
【分析】 瓶子处于静止状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据此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分析解答。
15.【答案】C
【解析】【解答】解:以地面为参照物,广州塔是静止的;以广州塔为参照物,小芳乘坐的列车向西减速运动,因为水杯中的水由于惯性向西飞溅出来了,如果向西加速运动,水杯中的水由于惯性会向东飞溅出去,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分析】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变化了,物体是运动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变,物体是静止的。
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根据图中水杯中的水运动的情况结合惯性知识进行分析说明。
16.【答案】D
【解析】【解答】A.硬币受到的重力与硬纸片对硬币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故A不符合题意;
B.硬币受到的力全部消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硬币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由题意会保持静止,因此不会掉入杯中,故B不对;
C.迅速将硬纸片弹出,硬币会保持静止,由于硬币具有惯性,故C不正确;
D.将硬纸片弹出,硬纸片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由静到动,因此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弹力、平衡力、相互作用力的理解。
1,知道什么是平衡力,平衡力的条件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
2,知道牛顿第一定律,当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3,惯性有关的应用
4,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是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7.【答案】D
【解析】【解答】托里拆利实验中,水银柱产生的液体压强等于外界大气压强,即玻璃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与外界大气压的大小有关,与玻璃管是否倾斜、玻璃管的粗细、水银槽中水银的多少无关,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1.玻璃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与外界大气压的大小有关,与玻璃管是否倾斜、玻璃管的粗细、水银槽中水银的多少无关;
2.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18.【答案】D
【解析】【解答】 如图所示的瓶子是真空包装,瓶盖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很难打开,当用勺子在瓶盖边缘撬了几下后,大气进入瓶子内部,这时瓶内外气体的压力差很小,使得摩擦力减小,所以用手一拧瓶盖就打开了。
故选D。
【分析】如图所示的瓶子是真空包装,瓶子内部是真空的,所以瓶盖是被外界的大气压给压在了瓶口,据此分析解答即可。
19.【答案】A
【解析】【解答】AB、铅笔静止时,上手指对铅笔的压力与铅笔的重力之和等于铅笔对下手指的压力,而铅笔对下手指的压力与下手指对铅笔的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所以上手指对铅笔的压力小于下手指对铅笔的压力,故A正确、B错误;
CD、上手指对铅笔的压力小于下手指对铅笔的压力,下手指与铅笔的接触面积小于上手指与铅笔的接触面积,根据知,上手指对铅笔的压强小于下手指对铅笔的压强,所以下手指感觉较疼,故CD错误。
故选:A。
【分析】 (1)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2)压强大小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
20.【答案】C
【解析】【解答】 不计容器本身的重,容器底面积相等,倒入液体后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根据p=因此容器内液体的重力相等,即液体的质量相等;三个容器内倒入等高的不同种液体,由容器的形状可见,三种液体的体积V甲>V乙>V丙;因为ρ=,所以三种液体密度的关系ρ甲<ρ乙<ρ丙;三种液体的液面等高,根据液体压强计算公式p=ρ液gh,因此三个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强的关系是p甲<p乙<p丙,丙最大。 故答案为:C。
【分析】由图可知,知道各容器内水的深度关系和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根据压强的公式p=分析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的大小关系,据此分析出三种液体密度的关系。结合液体的密度和深度,就可以判断出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关系。
21.【答案】D
【解析】【解答】abc三点到自由液面的深度相同,液体密度相同,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gh可知,abc三点受到水的压强相等。
故选D。
【分析】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gh分析解答。
22.【答案】C
【解析】【解答】ABCD、甲、乙两图,人站在水平地面上, 对地面的压力:F甲=F乙=G; 甲图是单脚着地站立,乙图是双脚着地站立,地面受力面积:S甲<S乙, 结合 可知对地面的压强:p甲>p乙, 即:从图甲姿势换成图乙姿势时,压力不变,压强变小。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分析】 压强是描述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压强与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在分析压强的大小时应同时考虑压力和受力面 积大小的影响。 两图中人对水平地面上压力相同、等于物体自身的重力,甲图是单脚着地站立,乙图是双脚着地站立,地面受力面积不 同,根据压强公式 人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压强大小关系。
23.【答案】B
【解析】【解答】高铁进站时,乘客和列车之间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小于乘客后方的大气压强,乘客在较大压强差的作用下很容易被压向列车,发生事故,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在气体或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24.【答案】C
【解析】【解答】冰化成水后,质量不变,重力不变,所以,冰熔化前后对杯底的压力不变;但冰熔化成水时,受力面积变大,根据压强公式可得压强变小,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分析】压强的计算公式:,增加压强的方式有增加压力、减小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的方式有减小压力,增加受力面积。
25.【答案】C
【解析】【解答】A、浮力的实质为上下表面的压力差,所以小球不受浮力,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ABD错误,C正确
综上选C
【分析】根据浮力的实质判识选项
浮力:浮力产生的原因为上下表面存在压强差,液体对小球的压强p=ρgh,压力为F=Ps所以小球受到水的其的压力
26.【答案】C
【解析】【解答】 解:A.阿基米德原理既适合于液体,又适合于气体,浸在液体(或空气)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空气)的浮力,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或空气)受到的重力,故A错误;
B、为纪念物理学家帕斯卡,将其名字作为压强的单位,故B错误;
C、托里拆利实验测出了大气压的值,一标准大气压的数值等于高度差为760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故C正确;
D、马德堡半球实验是历史上第一个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 (1)阿基米德原理不仅适用于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也适用于浸在气体中的物体;
(2)压强的单位为帕斯卡;
(3)1标准大气压的数值相当于760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4)马德堡半球实验是历史上第一个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
27.【答案】C
【解析】【解答】A.两小球体积相同,甲杯中的小球浸没在水中,V排甲=V;乙杯中的小球漂浮在水面,V排乙B.放入甲容器中小球悬浮,ρ甲=ρ水;放入乙容器中小球处于漂浮,ρ甲<ρ水;所以ρ甲>ρ乙;放入甲容器中的小球密度较大,故B不符合题意;
CD.两小球静止时水面恰好相平,液体的深度和密度相同,由液体压强公式p=ρgh可知,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相等;相同容器的底面积相同,由可知,两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相等,故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 两个物体放入水中后,一个悬浮,一个漂浮,
(1)由图可知两物体排开水的体积不同,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即可判断浮力大小,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和G=mg判断出两小球排开液体质量的关系;
(2)根据浮沉条件,判断甲、乙两球密度的关系;
(3)先根据p=ρgh判断液体压强大小,再根据F=pS判断出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力的关系。
28.【答案】D
【解析】【解答】A.根据题意可知,铁块浸入水中前后,溢水杯中水的深度不变,根据可知,水对溢水杯底部的压强不变,则,故A错误;
BC.根据题意可知,铁块受到的浮力为;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可知,小烧杯中水的重力为;
则小烧杯中水的质量为,
故BC错误;
D.甲中,溢水杯对桌面的压力为,
乙中,溢水杯对桌面的压力为,
因为,所以,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A.根据p=ρ液gh分析水对溢水杯底部的压强变化;
BC.根据称重法测浮力可知铁块受到的浮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铁块受到的浮力等于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利用G=mg求得小烧杯中水的质量;
D.溢水杯是柱形容器,溢水杯对桌面的压力等于水对溢水杯底的压力与溢水杯的重力之和,据此分析溢水杯对桌面的压力大小关系。
29.【答案】D
【解析】【解答】A.若将该“海宝”全部浸没,则“海宝”所受浮力:
F浮=ρ水gV排=ρ水gV=1.0×103kg/m3×10N/kg×300×10-6m3=3N,故A错误;
B.“海宝”的质量:m=200g=0.2kg,
“海宝”所受的重力:G=mg=0.2kg×10N/kg=2N;
将“海宝”全部浸没时,因所受浮力大于所受重力,所以放手后“海宝”将上浮,故B错误;
C.“海宝”最终静止时,漂浮在水面,根据漂浮条件可知浮力大小等于其重力,则此时所受到的浮力为2N,故C错误;
D.将该“海宝”浸没在水中,“海宝”排开水的重力大小等于受到的浮力大小,为3N,大于“海宝”的重力2N,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A.已知“海宝”体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水gV排计算完全浸没时受到的浮力;
B.已知“海宝”质量,根据G=mg计算受到的重力,结合全部浸没水中后受到的浮力判断其浮沉情况;
C.根据漂浮条件F浮=G物计算浮力大小;
D.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和物体的重力比较大小得出结论。
30.【答案】A
【解析】【解答】AB.塑料管和酒精的总重力:G=(m管+m酒精)g=(0.002kg+0.008kg)×10N/kg=0.1N;
由题知,装有酒精的塑料管在水中漂浮,则受到的浮力:F浮=G=0.10N.故B正确不合题意;
塑料管受到的水的上表面的压力为0,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F浮=F下-F上可知,则下表面受到的压力等于浮力,故塑料管受到的压力为0.1N,故A错误符合题意;
C.橡皮膜受到酒精的压力:F=G酒精=m酒精g=0.008kg×10N/kg=0.08N,
所以酒精对橡皮膜的压强;
根据p=ρ液gh可得,橡皮膜处水的深度:;
酒精的深度:,
则管内外的液面高度差Δh=h酒精-h水=10cm-8cm=2cm,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将放入水中的塑料管继续向下压时,橡皮膜处水的深度增加,受到水向上的压强变大,而酒精对橡皮膜向下的压强不变,故橡皮膜会向内凹,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分析】AB.物体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据此计算浮力;浮力产生的原因是物体上受到液体的上下表面的压力差;
C.橡皮膜恰好变平,说明橡皮膜上下压强相等,利用分别p=ρ液gh求出水和酒精深度,即可求出管内外的液面差;
D.液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31.【答案】C
【解析】【解答】解:物体运动的速度v==5m/s;
因为P===Fv,所以=2N,
因为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物体受到的拉力等于摩擦力,都等于2N。
故选:C。
【分析】利用物体的运动速度求出拉力F的运动速度,根据P=Fv的变形求出拉力,再根据平衡力条件判断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32.【答案】D
【解析】【解答】AB.提着哑铃不动,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但在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力没有做功,故AB不符合题意;
C.提着哑铃在水平地面走,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移动的方向和力的方向垂直,没有做功,故C不符合题意;
D.举着哑铃做深蹲,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有做功,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力做功的条件是:物体受力,且在力的方向移动距离,力对物体做了功。
33.【答案】D
【解析】【解答】解:A、a→b的过程中,开始一段时间内,弹簧的形变量较大,向上的弹力大于向下的重力,运动员做加速运动;
随着弹簧形变量的减小,弹力减小,当弹力等于重力时,运动员的速度达到最大;弹力继续减小,向上的弹力小于向下的重力时,运动员做减速运动;而b→c的过程中,运动员在重力作用下做减速运动;所以,a→c的过程中,运动员先加速后减速,在c状态时速度并不是最大(此时弹簧恢复到原长,无弹力,人只受重力作用,处于减速阶段),故A错误;
B、a→b的过程中,弹簧的形变程度变小,所以弹簧的弹力越来越小;到达b点时,弹簧恢复到原长,所以此时弹力为0,故B错误;
C、b→c的过程中,即离开地面上升的过程,弹簧已恢复原状,弹跳杆和运动员一起向上运动,速度减小,动能减小,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大,所以该过程中是动能转化为运动员的重力势能,故C错误;
D、由图可知,a状态时弹簧的形变程度最大,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运动员处于最低位置,高度不为0、速度为0,故运动员的动能为零,重力势能不为零,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1)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和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和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弹簧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称为弹性势能,弹性势能的大小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程度有关。
(2)速度最大位置是重力和弹力相等的时候。
34.【答案】B
【解析】【解答】计算物体的摩擦力为f=0.2G=0.2×2kg×10N/kg=4N,根据二力平衡,则推力为4N,木块掉落时,有一半露出桌面,则物体移动距离s=20cm=0.2m,推力做功为W=Fs=4N×0.2m=0.8J,B不符合题意;
【分析】根据G=mg,计算物体的重力,结合摩擦力和重力关系,计算摩擦力;根据W=Fs,计算做功多少。
35.【答案】B
【解析】【解答】根据图2可知,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为一条斜线,那么物体第一次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图3可知,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一条水平线,那么物体第二次还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平衡力的知识可知,两次的推力都等于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即F1=F2。
第一次的速度为:,第二次的速度为4m/s,
根据P=Fv可知,推力的功率P1故选B。
【分析】根据图片确定物体的运动状态,根据平衡力的知识比较推力大小,最后根据P=Fv比较推力的功率大小即可。
36.【答案】C
【解析】【解答】左图弹簧测力计测的是G的重力,右图中左边物体对B的拉力等于右边物体对B的拉力为相互作用力,所以右边弹簧测力计也为5N,所以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分析】相互作用力:异物(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反向(方向相反),等大(大小相等),共线(在同一条直线上)。
37.【答案】D
【解析】【解答】剪刀相当于杠杆,阻力和阻力臂的乘积较小时,使用较小动力便可以修剪树枝,所以用A处,D正确,ABC错误;
综上选D。【分析】杠杆原理的应用:杠杆的平衡条件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38.【答案】A
【解析】【解答】 A、人的体重:G=600N,人能施加的最大拉力F=G=600N,不计绳重、滑轮重和摩擦力,滑轮组中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n=2,则拉力:,他能提起最重的物重:G物=2F=2×600N=1200N,故A正确。
B、由于定滑轮不能省力,只能改变动力的方向,所以当小明向右拉动绳子,所需拉力的大小不变,故B错误。
C、若小明将绳子竖直向下拉动s=1m,重物提升高度,故C错误。
D、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1)由图可知该装置绳子的有效股数为2,不计绳重、滑轮重和摩擦力时,拉力等于物重的一半,人站在地面上,人的最大拉力等于人的重力,据此分析判断。
(2)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3)将绳子竖直向下拉动距离s=nh,据此可求重物提升高度。
(4)使用任何简单机械都不省功。
39.【答案】B
【解析】【解答】A.图中,滑轮轴的位置固定不动,是定滑轮,故A错误;
B.图中,绳子拉起桶盖时,桶盖可视为杠杆,动力作用点在盖的左侧边缘处,阻力作用点在桶盖正中心,支点在垃圾桶桶盖最右端端点,故动力臂大于阻力臂,为省力杠杆,故B正确;
C.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也不费力,左端绳子的拉力等于右端绳子的拉力,故C错误;
D.吊把对绳子的拉力和绳子对吊把的拉力,是力和反作用力,是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滑轮轴的位置固定不动,是定滑轮,定滑轮相对于等臂杠杆,不改变力的大小;物体间的力和反作用力,是相互作用力。
40.【答案】B
【解析】【解答】轻质杠杆AOB的重力可不计,杠杆的示意图如下所示:
动力和阻力大小均等于物体的重力,两个重物的重力相等,则F1=F2;
动力臂为OA,阻力臂为OC<OB=OA,
所以可知F1×OA>F2×OC,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A端下沉。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