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复习提升
易混易错练
易错点1 不能正确区分种群和群落
1.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的一组是( )
①一个湖泊中全部的鱼
②一个池塘中的绿藻等植物和鱼类、螺蛳等动物
③金石山上的全部生物
④一块稻田中的所有三化螟
A.①② B.①③ C.④③ D.②③
易错点2 不能正确区分种间关系
2.如图为两种种间关系示意图,纵轴表示个体数,横轴表示时间。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可表示狼和羊的关系,其中a代表羊
B.②可表示牛和羊的关系,二者的竞争力相当
C.图中所示的两种种间关系可同时存在于一个群落中
D.群落中的种间关系除了图中的两种外,还有寄生等
3.下列古诗词中关于生物种间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根苗着土干柔纤,依附青松度岁年——寄生
B.桑间可种田禾,农家有云:“桑发黍,黍发桑”——原始合作
C.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互利共生
D.垂緌(蝉头部伸出的触须)饮清露,流响出疏桐——捕食
易错点3 不能正确辨析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4.如图a、b、c分别代表的是在-200~3 800 m的海拔内,山坡a、森林b、海洋c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中植物的分布状况。据此判断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
A.-200~3 800 m海拔内,不同区域中植物的种类出现了很大的差异,光照是影响植物分布的主要生态因素之一
B.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这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
C.b、c处的植物在垂直方向上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这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
D.b处植物因争夺阳光种间竞争较为激烈
易错点4 不能明确几种生态学研究方法的过程、使用对象
5.下列关于样方法、标记重捕法、抽样检测法、取样器取样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样方法可用于研究植物的种群密度,这属于种群水平上的研究
B.标记重捕法一般针对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C.抽样检测法是一种针对酵母菌等单细胞微生物的准确计数方法
D.取样器取样法可用于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这属于群落水平上的研究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本章复习提升
易混易错练
1.C 一个湖泊中全部的鱼包括多个物种但不包括湖泊中的所有物种,不属于种群,也不属于群落;一个池塘中的绿藻等植物和鱼类、螺蛳等动物,没有包括池塘中的所有生物,不能构成群落,也不属于同一个种群;金石山上的全部生物构成群落;一块稻田中的所有三化螟构成种群。因此依次属于种群、群落的一组是④③。
易错分析
种群与群落的区分
种群 群落
概念 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同种生物所有个体形成的集合 在相同时间聚集在一定地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生物 关系 种内关系 种间关系
研究 内容 种群密度、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等 群落的范围和边界、群落的物种组成和优势种、各种群占据的位置、种间关系、群落的空间结构、群落的演替等
关系 研究种群是研究群落的基础
2.A ①表示捕食关系,可表示狼和羊的关系,其中a代表“后增加者后减少”的捕食者狼,A错误。图②表示种间竞争关系,a、b呈现数量交替变化的现象,可以表示牛和羊之间的关系(竞争力相当),B正确。一个群落中可以同时存在种间竞争、捕食、寄生、互利共生等关系,C、D正确。
3.B 分析古诗词含义进行选项判断:
选项信息 选项分析
凌霄花根在土中,枝干柔软纤细,附着在松树上生长,竞争阳光等 凌霄花、松树为种间竞争关系,A错误
桑田种黍,黍能助桑茂盛,桑能助黍增产 桑、黍为原始合作关系,B正确
萁即豆茎,豆茎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里“哭泣”, 没有体现互利共生,C错误
蝉吸食梧桐树的汁液 蝉、梧桐为寄生关系,D错误
易错分析 (1)辨析捕食和竞争力相当的种间竞争
捕食 种间竞争
曲线图
分析 数量上呈现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不同步性变化 两种生物生存能力相当,呈现“此起彼伏”的变化
(2)辨析捕食和寄生
捕食者以被捕食者的整体或某一部分(器官、肢体等)为食,捕食后其依附部位不复存在;寄生者仅从宿主的体液、组织或已消化的物质中获取营养,其直接获取的是物质而非某一部分或整个个体。
4.B 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这是受地形变化的影响,不能体现群落的垂直结构,B错误;b、c处的植物在垂直方向上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C正确;光照强度直接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b处植物结构较为复杂,因争夺阳光种间竞争较为激烈,D正确。
易错分析 (1)在山顶与山底的高度差较小的小山丘上,自山底至山顶的植被差异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在山顶与山底的高度差较大的高山上,不同海拔分布着不同的群落,不是群落水平研究的内容,不能体现群落结构。
(2)湖泊中,不同深度的生物不同,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从湖中心至岸边分布的生物不同,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5.C 微生物个体小、数目多,无法逐个计数,抽样检测法是一种针对酵母菌等单细胞微生物计数的估算方法,C错误。
归纳总结
不同方法及主要应用
方法 主要应用
样方法 调查植物或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的种群密度、丰富度
标记重捕法 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的种群密度
抽样检测法 调查微生物的种群数量变化
取样器取样法 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记名计算法 和目测估计法 不属于调查方法,可作为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的统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