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北冥有鱼 导学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1 北冥有鱼 导学案(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08 10:35: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下册语文学科导学案
课题:《北冥有鱼》
一、学习目标
1.了解鲲鹏有所局限的选文主旨。
2.初探庄子追求的自由境界,体会庄子思想的魅力。
3.了解庄子借物说理的巧妙之处,并学会使用这一手法进行写作。
二、预习导学(填写预习“疑问与收获”清单)
1.朗读课文:圈画出自己疑惑之处(字音、字形、词义、句子翻译等)。
2.结合课下注解、利用工具书疏通文意,并说说你弄清了本文中哪些词语?
3. 阅读《庄子》和作者简介。
《庄子》:亦称《南华经》,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一般认为内篇为庄子本人所作。其文章汪洋恣肆,多采用寓言故事形式,想象丰富,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是研究价值。人们评价这本书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鲁迅先生更评价说: “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本文选自内篇中的《逍遥游》,是《庄子》中的第一篇,在全书中占有特殊地位。“逍遥”也写作“消摇”,意思是优游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
庄子:名周,宋国蒙人。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庄子的主要思想是“天道无为”,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幻想一种“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他生活的年代,正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变革、大动荡、大战乱的时代,其时周王朝名存实亡,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愈演愈烈,庄子对当时社会现实非常不满,常常进行尖锐的批判,发出沉痛的抗议。“王公大人不能器之”的现实处境使他无力一展抱负改变现状。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写出了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逍遥游》。
课题 基础知识(1.2题) 我的收获 (字词读音、词语意思、句子翻译等)
《北冥有鱼》 获取方式 (如借助什么工具书、询问同学、自主查阅资料等)
我还有的疑惑
文海拾贝 (3题) 我的收获 《庄子》和庄子相关知识
拓展延伸 我还知道的相关知识(小故事、成语、诗句等)
4.画一画“鲲”“鹏”
【“鲲鹏”图鉴】
姓名: 小组: 讨论日期:
作为绘图小天王,你要事先有怎样绘制图画的计划或打算(例如:结合文本、查阅相关资料),图画完成后你要请小组中其它成员对你的画做评论(例如:这幅插图代表了什么?它怎样与阅读作品相联系的?体现了庄子怎样的情思?)当他们评论完后,你要把自己的绘图感想与意图与大家交流分享,并将原因填写在下面。
绘图内容(可附页) 绘图原因
三、课时学案:
第一学时
一、基础积累
(一)朗读课文,读准读音。
北冥(míng ) 抟(tuán) 徙(xǐ ) 齐谐(xié) 邪(yé)
(二)走进庄子,分享庄子小故事
二、书读百遍,整体感知
(一)花样诵读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矣
通过阅读,我的收获:
1.
2.
(二)结合课前预习清单,按照类型梳理,归纳本课你积累的字词、句式
(三)梳理层次,熟读成诵(比一比,谁背的流畅又有情感)
(1)
(2)
(3)
第二学时
一、合作探究
(一)初探鲲鹏
1.说“鲲”:结合绘画说说你认为的“鲲”“鹏”是什么形象?
2.探“鲲”:小组讨论从“鲲”化为“鹏”你读懂了什么呢?
(二)再探“鲲鹏”
1.结合《逍遥游》拓展部分,思考文中哪些与鲲鹏的形象相近?哪些与他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呢?
2. 【探究活动之 “辩手请就位”】
先完成下列表格,并辩一辩作者认为鲲鹏、大椿自由,还是朝菌、蟪蛄、蜩与学鸠自由呢?
分类 特点 物 原文 是否自由(原因)
空间 大 鲲鹏 不自由(凭借旋风)
时间
正方:鲲鹏、大椿自由
反方:朝菌、蟪蛄、蜩与学鸠自由
结论:
二、拓展阅读,再悟自由
【探究活动之“庄子故事会”】
1.既然作者否定了“蜩与学鸠”,对鲲鹏也并不完全满意,那么作者到底要追求一种什么样的自由境界呢?结合你课前收集的与庄子有关的故事来探寻吧。
我的收获:
2.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在庄子的精神净土里获得了心灵的宁静,找寻到了自我和初心,那么现在浮现在你脑海里的是哪些人物呢?
三、写法探究,深入自由
1.在“庄子故事会”活动中,我们不仅对庄子所追求的自由之境有了初步的感悟,还会发现庄子常常采用什么写作方法来表带自己的奇思妙想呢?
2. 【探究活动之“我是创作小达人”】
能仿照庄子的这种言语表现智慧写上一个故事吗?
四、感悟意蕴,升华自由
搜集与鲲鹏相关的诗词、成语,我发现:
附录《逍遥游》节选
北冥有鱼,其名曰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飡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曰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注释】
(1)覆:倾倒。坳(ào):坑凹处,“坳堂”指厅堂地面上的坑凹处。
(2)芥:小草。(3)斯:则,就。
(4)而后乃今:意思是这之后方才;以下同此解。培:通作“凭”,凭借。
(5)莫:这里作没有什么力量讲。夭阏(è):又写作“夭遏”,意思是遏阻、阻拦。“莫之夭阏”即“莫夭阏之”的倒装。
(6)蜩(tiáo):蝉。学鸠:一种小灰雀,这里泛指小鸟。
(7)决(xuè):通作“翅”,迅疾的样子。
(8)抢(qiāng):突过。榆枋:两种树名。
(9) 控:投下,落下来。
(10) 奚以:何以。之:去到。为:句末疑问语气词。
(11) 适:往,去到。莽苍:指迷茫看不真切的郊野。
(12)飡(cān):同餐。反:返回。
(13)犹:还。果然:饱的样子。
(14)宿:这里指一夜。
(15)之:这。二虫:指上述的蜩与学鸠。
(16)知(zhì):通“智”,智慧。
(17)朝:清晨。晦朔:一个月的最后一天和最初天。一说“晦”指黑夜,“朔”指清晨。
(18)蟪蛄(huìgū):即寒蝉,春生夏死或夏生秋死。
(19)冥灵:传说中的大龟,一说树名。
(20)大椿:传说中的古树名。
(21)根据前后用语结构的特点,此句之下当有“此大年也”一句,但传统本子均无此句。
(22)彭祖:古代传说中年寿最长的人。乃今:而今。以:凭。特:独。闻:闻名于世。 (23)匹:配,比。
(24)汤:商汤。棘:汤时的贤大夫。已:矣。
(25)穷发:不长草木的地方。 (26)修:长。
(27)太山:大山。一说即泰山。
(28)羊角:旋风,回旋向上如羊角状。
(29)绝:穿过。 (30)斥鴳(yàn):一种小鸟。
(31)仞:古代长度单位,周制为八尺,汉制为七尺;这里应从周制。
(32)至:极点。
(33)辩:通作“辨”,辨别、区分的意思。
(34)效:功效;这里含有胜任的意思。官:官职。
(35)行(xìng):品行。比:比并。
(36)而:通作“能”,能力。徵:取信。
(37)宋荣子:一名宋钘,宋国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犹然:讥笑的样子。
(38)举:全。劝:劝勉,努力。
(39)非:责难,批评。沮(jǔ):沮丧。
(40)内外:这里分别指自身和身外之物。在庄子看来,自主的精神是内在的,荣誉和非难都是外在的,而只有自主的精神才是重要的、可贵的。
(41)境:界限。
(42)数数(shuò)然:急急忙忙的样子。
(43)列子:郑国人,名叫列御寇,战国时代思想家。御:驾驭。
(44)泠(líng)然:轻盈美好的样子。
(45)旬:十天。有:又。
(46)致:罗致,这里有寻求的意思。
(47)待:凭借,依靠。
(48)乘:遵循,凭借。天地:这里指万物,指整个自然线。正:本;这里指自然的本性。
(49)御:含有因循、顺着的意思。六气:指阴、阳、风、雨、晦、明。辩:通作“变”,变化的意思。
(50)恶(wū):何,什么。
(51)至人:这里指道德修养最高尚的人。无己:清除外物与自我的界限,达到忘掉自己的境界。
(52)神人:这里指精神世界完全能超脱于物外的人。无功:不建树功业。
(53)圣人:这里指思想修养臻于完美的人。无名:不追求名誉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