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 第四部分 第十七章 课时70 海洋空间资源与国家安全 课件《高考快车道》2026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湘教版2019)

文档属性

名称 88 第四部分 第十七章 课时70 海洋空间资源与国家安全 课件《高考快车道》2026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湘教版2019)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7-08 10:53: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6张PPT)
第四部分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第十七章 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
课时70 海洋空间资源与国家安全
夯实·基础知识
任务1——认识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
1.简答:海洋空间资源的概念。
提示:海洋空间资源是指与海洋开发利用有关的地理区域,包括海域上空、海面及水体、海底和海岸带四个部分。
2.填表:理解海洋空间开发利用方式。
传统 方式 海上运输、__________、围海造陆等,开发活动大部分集中在海洋沿岸及__________区
新型 方式 ①海域上空的利用如__________等;
②海面及水体资源利用包括跨海大桥、人工岛、海上石油平台等;
③海底资源利用包括__________、海底城市等
海港建设
近海浅水
航空航线
海底隧道
任务2——理解海洋空间资源与国家安全
填空
(1)海域上空
①海空一般是指沿海国管辖海域(包括内水、领海及毗连区和____________)上空的空域空间,是国际航空飞行的重要空间。
②海域上空影响着一国的______管理,对国家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专属经济区
空域
(2)海面及水体
①海上通道是大量物流经船舶运输通过的海域,是连接世界主要__________中心的通道,也是国际交流和__________的纽带,对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国防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②海岛是指散布于海洋中,四面环水并在高潮时高于水面的自然形成的陆地区域,具有__________的特点,在国防安全上具有重要意义。
经济资源
商业贸易
海陆兼备
(3)海底空间
①__________不仅能够提高跨海交通速度,还能避免海面恶劣天气的不利影响。
②海底光缆以大容量、抗干扰的优势,在国际通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③海底蕴藏着丰富的__________。深海采矿及其规则制定已成为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4)海岸带
海洋与陆地之间的过渡地带,地理位置优越,海陆资源______,人类开发利用强度较大。
海底隧道
矿产资源
丰富
衔接一 选择性必修3探究变式
(2025·西安模拟)三沙市位于南海,隶属海南省,是我国纬度最低的城市,下辖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三沙市人民政府驻地永兴岛,其面积目前有2.6平方千米。长期以来,水资源短缺是困扰永兴岛发展的重要问题。由于近年采取了一些措施,这一问题才有所改善。读三沙市位置示意图,完成1~3题。
1.永兴岛长期以来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是(  )
A.地表水不易存储
B.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C.降水时空分布不均
D.气候炎热,蒸发强烈
2.永兴岛为解决淡水不足问题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可能有(  )
①岛内跨流域调水 ②节约用水和循环用水 ③收集雨水 ④人工降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三沙市管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三沙市资源丰富,主要包括(  )
①热带海洋及岛礁旅游资源 ②热带森林资源 ③海洋渔业资源 ④海洋油气、矿产资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A 2.B 3.C [第1题,据材料可知,永兴岛面积有2.6平方千米,海岛面积狭小,土地缺乏,储水空间较小,地表水不易存储,A正确;永兴岛长夏无冬,是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B错误;岛屿面积较小,降水空间差异较小,C错误;气候炎热不是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D错误。第2题,永兴岛位于热带海洋中,四面环海,不适宜调水,①错误;降水丰沛,可通过收集雨水、节约用水和循环用水来解决淡水资源不足的问题,②③正确;永兴岛降水丰富,不需要人工降水,④错误。综上,B正确。第3题,三沙市管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这里有永兴岛等珊瑚岛,四面环海,旅游资源、海洋渔业资源丰富,①③正确;但是海岛面积狭小,土地缺乏,植被贫瘠,②错误;南海油气、矿产资源丰富,④正确。综上,C正确。]
衔接二 选择性必修3活动变式
(2025·漳州模拟)读图,完成4~6题。
4.图中M海峡建有海底隧道,与其开发利用海洋方式相同的是
(  )
A.长芦盐场 B.鱼虾贝藻养殖
C.杭州湾跨海大桥 D.海水淡化厂
5.M海峡在海洋能开发方面具有的突出优势是(  )
A.潮汐能 B.波浪能
C.盐差能 D.温差能


6.图中岛国N从其东部海域开发中获利最大的两种海洋资源为
(  )
A.石油、海盐 B.淡水、溴
C.石油、鱼类 D.锰结核、天然气

4.C 5.B 6.C [第4题,图中M海峡为英吉利海峡,其海底隧道属于对海洋交通运输空间的开发利用。杭州湾跨海大桥属于对海洋交通运输空间的开发利用,C正确;长芦盐场属于对海洋化学资源的开发,A错误;鱼虾贝藻养殖属于对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B错误;海水淡化厂属于对海洋水资源的开发,D错误。第5题,英吉利海峡位于西风带,风浪大,因而波浪能开发具有突出优势,B正确;潮汐能、盐差能、温差能没有突出优势,A、C、D错误。第6题,图中岛国为英国,其东部海域为北海,拥有世界著名渔场——北海渔场和重要产油区——北海油田,C正确;海盐、淡水、溴、锰结核等不是最有优势的资源,不是获利最大的海洋资源,A、B、D错误。]
提升·核心素养
1.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
利用方式 主要用途
生产 海水养殖、海上发电等
仓储 建设海上油库、海底仓库等
交通运输 建设港口、航道、机场、跨海隧道等
生活 观光休闲、建设海上城市等
军事 潜艇活动、建设海底基地等
2.海洋空间资源开发的优缺点
(1)优点:可降低用地成本,保证用地量;不与民争地,无须移民搬迁;减轻了对城市的污染和影响;容量大、抗干扰,安全性较强。
(2)缺点:海洋活动要防御多变的海洋气象状况和海水运动;要适应深海黑暗、高压、低温、缺氧的环境;要抵抗海水的腐蚀性、海冰的破坏性,因此具有高投资、高技术难度、高风险的缺点。
3.海洋空间资源对国家资源安全的影响
影响 具体表现
拓展陆地空间,改善陆地空间通达性 围海造地、填海造陆、建造人工岛屿或海上城市,可以拓展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空间,缓解陆上特别是沿海地区土地资源紧张的局面;在海岸、海上或海底修建桥梁、隧道、机场、港口和管线等设施,可以改善岛屿与陆地的通达性
影响 具体表现
丰富资源类型,缓解陆地上资源紧缺局面 海洋空间是所有海洋资源赋存的场所,拥有海洋空间就拥有了对各种海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权利;开发与利用海洋资源,可以丰富资源类型,缓解陆地上资源紧缺的局面,对保障国家资源安全意义重大
影响 具体表现
提供危险资源储藏场所,减少对陆地环境的威胁 海底可为易燃、有毒、有放射性的资源提供储藏场所;海底水温低且变化平缓、压力稳定,用以储存石油、矿石、化工原料、核废料等,不仅可以节省日益紧缺的陆上土地资源,还可以减少这些资源对陆上环境的潜在威胁
4.目前我国的海洋国情
(1)我国海洋国情的基本特点
①海域面积绝对量大,相对量小。
②海洋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
③海洋经济发展迅速,但是在国民经济中比重尚小。
④海洋区位优越,但地理形势相对不利。
(2)我国海洋环境状况不容乐观:海水污染范围不断扩大;海洋生态破坏加剧。
(3)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重要性
①主权意识:海洋主权是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包含内水及领海主权、海域管辖主权和自然资源、主权权利等,这些都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发展。
②资源意识: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基地,对于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资源、能源问题具有重大的意义。
③促进我国高新技术发展:现代海洋资源的开发,属于知识、技术和资金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海洋资源可以带动和促进我国相关产业和技术的发展。
培养·思维能力
(2023·天津卷)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天津市利用临海优势,大力发展海洋运输、海洋工业、海洋文旅、海洋渔业等产业,积极推动区域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下图为天津市沿海地区示意图。
天津市滨海新区围绕国家海洋博物馆、古海岸贝壳堤遗迹博物馆、大沽口炮台、航母主题公园、妈祖文化园、海昌极地海洋世界、东疆亲海公园等打造海洋文化旅游示范区,涵盖文化旅游、商业购物、休闲娱乐、体育康养等业态,吸引了京津冀及其他省区的很多游客。
(1)说明天津市滨海新区发展海洋文旅产业的优势条件。
近年来为维护海洋生态安全,天津市在近海划定海洋生态保护区。
(2)在该海洋生态保护区内开展生态修复,应采取哪些措施?
【解题导引】
(1)天津市滨海新区发展海洋文旅产业的优势条件→第三产业发展的区位因素主要包括资源、市场、交通等基础设施和政策等→联系天津市滨海新区海洋空间资源与社会经济条件回答
(2)明确图文材料中海洋生态保护区的位置→分析海洋生态保护区可能面临的环境问题→联系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组织答案
【尝试解答】(1)海洋文旅资源数量多(特色突出、类型齐全);市场广阔;配套设施完善(交通便利);政策支持。
(2)禁止过度捕捞,设置休渔期、禁渔区(禁止破坏性的开发活动);制定严格的排放标准,限制生活、生产废水的排放(加强污染防治);放置人工生物礁,恢复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投放鱼苗、虾苗,恢复渔业资源)。
从海洋空间资源合理开发角度,简述天津市海洋产业发展对维护国家安全的意义。
提示: 促进了海洋空间资源集约化开发,满足生产生活对工农业产品的需要,高效利用海洋空间资源,保护并修复海洋生态环境,实现海洋产业可持续发展,维护我国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海洋运输发展,对我国资源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视角一 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
(2025·南京模拟)开发海洋资源,建设海洋强国,是我国的海洋发展战略。莱州湾是山东最大的海湾,受寒潮天气的影响,莱州湾封冻期长达4个月。2023年,国内首个“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示范项目在当地启动,该项目是将鱼类养殖网箱、贝藻养殖筏架固定在风力发电机的地基之上,通过海上风电底座的“鱼礁化”,实现生态修复、资源养护、渔业生产、渔业碳汇、科学研究、科普教育、休闲渔业、景观再造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渔业综合体。图1为莱州湾区域图,图2为“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下列属于海洋空间开发利用方式的是(  )
①海洋牧场 ②海洋化工 ③潮汐能发电 ④滨海旅游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下列海洋开发活动与可能造成的主要污染相匹配的有(  )
A.港口建设—固体废弃物污染
B.沿海电站—核污染
C.海洋运输—土壤污染
D.海洋化工—噪声污染


3.下列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的方式不合理的是(  )
A.沿海滩涂地区开辟盐田
B.海湾处建造跨海大桥
C.在海洋深处填海造陆
D.沿海滩涂地区发展水产养殖业

1.D 2.A 3.C [第1题,海洋牧场是指在一个特定的海域里,为了有计划地培育和管理渔业资源而设置的人工渔场,海洋牧场属于海洋空间资源的利用,①正确;海洋化工属于海洋化学资源的利用,②错误;潮汐能发电属于海洋能源的开发利用,③错误;滨海旅游是指旅游者以享受滨海地带旅游资源为目的而进行的旅游活动,属于海洋空间资源的利用,④正确。综上,D正确。第2题,在港口建设过程中会带来固体废弃物污染,A正确;沿海电站可能会造成热污染,B错误;海洋运输会带来大气污染和水污染,C错误;海洋化工会带来水污染、大气污染,D错误。第3题,合理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的方式众多,如把沿海滩涂开辟为盐田、发展水产养殖业、海湾处建造跨海大桥等,A、B、D不符合题意;在海洋深处填海造陆的工程量大、难度大,C符合题意。]
视角二 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2024·北京一模)近年来,南海蜈支洲岛在远离自然珊瑚礁的深水区投放人工鱼礁和名贵鱼类,并与高等院校合作,将该岛打造成为休闲旅游型海洋牧场建设示范区。如图为该岛海洋牧场功能分区示意图。读图和表,完成4~5题。
功能 分区 投放礁石类型 养殖管理特点 主要功能
① 沉船礁为主 规模化 智能化 生态化 为鱼类提供繁殖、生长发育、索饵场所,以提高渔获量
② 钢筋混凝礁为主 增殖养护渔业资源
③ 人工珊瑚礁为主 促进珊瑚繁殖生长、恢复珊瑚资源
4.蜈支洲岛打造休闲旅游型海洋牧场建设示范区的主要原因有
(  )
A.地处温带,海洋生物种类多样
B.旅游资源丰富,有科学技术支持
C.邻近长江三角洲,产业基础好
D.人类活动干扰小,生态环境良好

5.该海岛打造休闲旅游型海洋牧场可以(  )
①促进渔业转型升级,增加渔业的产值 ②延长产业链,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③提供优质水产品,减轻粮食安全风险 ④降低海洋碳汇能力,增加碳排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B 5.A [第4题,该岛地处热带,海洋生物种类多样,A错误;岛屿旅游资源丰富,并与高等院校合作, 打造成为休闲旅游型海洋牧场建设示范区,有科学技术支持,B正确;位于南海,与长江三角洲距离远,C错误;人类活动干扰小,生态环境良好不是主要的原因,D错误。第5题,发展海洋牧场有利于恢复海洋生态环境,海洋牧场生产的产品受病虫害影响少,污染小,品质高,减轻粮食安全风险;海洋牧场发展与休闲旅游融合发展,促进渔业产业转型升级,增加渔业产值,从而促进经济发展,①②③正确;海洋牧场可以增加海洋碳汇能力,减少碳排放,④错误。综上,A正确。]
(建议用时:30分钟,分值:59分)
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2024·北京期末)下图为舟山群岛及周边海域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课时数智作业(七十) 海洋空间资源与国家安全
1.舟山群岛筑港的突出优势有(  )
①港口终年不冻,夏秋季节风浪小
②岛屿众多,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兼备
③海岸线长,发展深水港的岸线资源丰富
④地处我国沿海和长江经济带结合部,腹地广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优越的地理位置是舟山港成为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原因之一,其优越性主要表现为(  )
①地处长江口,是长江三角洲综合运输网的重要节点
②面向黄海,是“江出海”“海进江”河海中转枢纽
③地处我国南北海运大通道,临近长江黄金水道
④靠近国际航线,处于国际物流和国内物流的结合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D 2.C [第1题,舟山群岛位于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季温暖,港口无冰封期,舟山群岛航道较为弯曲,位于季风区,夏季风浪大,①错误;舟山群岛岛屿众多,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兼备,但与该地筑港关系不大,②错误;舟山群岛海岸线长,是我国岛屿海岸线最长的地级市,多深水港湾,海岸线资源丰富,③正确;舟山群岛位于中国长江三角洲和东部沿海要冲,背靠上海、杭州、宁波等城市,经济腹地广,④正确。综上,D正确。第2题,长江口位于上海市北部,舟山港位于钱塘江口东南,①错误;舟山港面向东海,②错误;舟山港地处我国南北海运大通道和长江黄金水道的T字形交汇地带,具有连接东西、辐射南北的区位优势,是长江经济带江海联运的重要枢纽,③正确;舟山港面向太平洋,靠近国际航线,处于国际物流和国内物流的结合部,④正确。综上,C正确。]
(2025·合肥模拟)海底光缆指铺设在海底的光纤通信线路,其一般用绝缘材料包裹,普通光缆则指铺设在陆地或者室内的光纤通信线路。下图为我国香港海底光缆线路示意图(截至2023年)。读图,完成3~5题。
3.推测海底光缆较普通光缆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
A.铺设成本低 B.传输稳定性高
C.技术要求低 D.维护难度较小
4.香港海底光缆线路众多,与之关联性最小的是(  )
A.经济发达,科技发展水平高
B.濒临南海,地理位置较优越
C.国际贸易繁忙,通信需求大
D.沿岸水深浅,便于光缆铺设


5.最可能导致香港海底光缆损坏的是(  )
A.咸潮多发导致其折断
B.长期被海水腐蚀而断裂
C.被来往船只船锚刮断
D.线路发生缠绕而被折断

3.B 4.B 5.C [第3题,海底光缆铺设在海底,相对于铺设在陆地的普遍光缆,海底光缆铺设成本高、技术要求高,由于是在海底,所以维护不便,维护难度较高,A、C、D错误;海底光缆铺设在海底,相对于铺设在陆地的普通光缆受人类活动干扰少,传输稳定性高,B正确。第4题,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繁忙,经济发达,且科技发展水平高,对信息通信需求量大;香港位于亚欧大陆架南段,沿岸水深浅,便于光缆铺设,所以香港海底光缆线路众多,A、C、D不符合题意;光缆线路的选择与濒临南海没有关系,且南海海运频繁,对海底光缆影响较大,反而是不利因素,B符合题意。
第5题,咸潮主要影响陆地水源,对铺设在海底的光缆影响小,A错误;海底光缆用绝缘材料包裹,海水腐蚀对其影响较小,B错误;香港经济发达,港口运输吞吐量极大,来往船只众多,可能被来往船只船锚刮断而遭到破坏,C正确;没有信息表明线路发生缠绕,无法判断,D错误。]
(2024·济宁三模)南澳岛位于广东省汕头市南澳县,由后宅镇、云澳镇和深澳镇三个镇组成(如图)。后宅镇多为基岩岸线,云澳镇和深澳镇以砂质岸线和基岩岸线为主,三镇均有一定比例的人工岸线。读图,完成6~7题。
6.近 50 年来,后宅镇基岩岸线占比不断减小,主要是因为(  )
A.旅游开发 B.海浪侵蚀
C.淤积减少 D.港口建设
7.三镇中,仅云澳镇缺乏用于养殖等渔业生产的人工岸线,推测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理位置 B.管辖面积
C.海岸性质 D.海岸形态


6.D 7.A [第6题,后宅镇多为基岩岸线,基岩海岸多用作港口建设,不适宜旅游资源开发,砂质海岸多用于旅游开发,A错误、D正确;基岩海岸大都由岩石组成,抗侵蚀能力强,与淤积无关,B、C错误。第7题,由图可知,云澳镇位于南澳岛的东南部,夏秋季节台风频发,云澳镇沿海受台风影响强,难以进行养殖等渔业生产,A正确;云澳镇虽然是三镇中管辖面积最小的,但如果管辖面积是主要影响因素,那么云澳镇用于养殖等渔业生产的人工岸线应该是少而不是缺乏,B错误;云澳镇和深澳镇均以砂质岸线和基岩岸线为主,海岸性质相似,所以海岸性质不是主要影响因素,C错误;深澳镇、云澳镇海岸形态类似,都有一些避风港湾,所以海岸形态不是主要影响因素,D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38分)
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
崖州湾(见下图)位于海南省三亚市,是南山角与角头鼻之间的一段海湾。研究发现,崖州湾海底表层沉积物砂粒及粉粒含量较高,黏粒含量较低。
(1)分析崖州湾海域沉积物的物质来源和动力条件。(6分)
(2)结合崖州湾地理环境特点,推断未来崖州湾海岸线变化趋势,并说明依据。(8分)
(3)请为崖州湾岸线资源开发利用方向提出建议,并说明理由。(8分)
[解析] 第(1)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崖州湾两侧为南山角和角头鼻两处岬角,南山角和角头鼻等深线密集,海浪侵蚀作用强烈,会将碎屑物质带入崖州湾;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崖州湾有宁远河注入,会带来大量碎屑物质;崖州湾与外海相连,外海海浪会搬运大量的碎屑物质进入崖州湾;该地海岸受到风化、海浪侵蚀,会产生大量的碎屑物质。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崖州湾两侧的南山角和角头鼻两处岬角位置比崖州湾靠前,从两岬角来的沿岸流会在崖州湾汇聚,彼此之间发生顶托作用,流速降低,挟带的碎屑物质沉积下来;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崖州湾直面外海,外海来的海浪、风暴潮等随着水下坡度变浅,以及受到海岸的阻碍作用,流速降低,挟带的泥沙沉积下来;宁远河注入该海域,泥沙在河水的惯性作用下,向前搬运、堆积。
第(2)题,根据上题分析可知,崖州湾两侧的南山角和角头鼻岬角会受到海水的侵蚀作用,不断后退,该处的海岸线向北移动;崖州湾海域向内凹陷,且该海域两股沿岸流在此发生顶托作用,流速降低,发生沉积作用;崖州湾有宁远河注入,带来大量泥沙,泥沙来源较多,发生沉积作用;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中部海岸附近有岛屿,阻碍海浪的侵蚀作用,崖州湾以沉积作用为主,海岸线会向南移动。所以两侧海岸线向北移动,中间海岸线向南移动。
第(3)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东西两侧的等深线密集,海水深度较大,适宜修建港口;该地以基岩海岸为主,主要为海浪侵蚀地貌,形态险峻,适宜开发探险旅游项目;中部地区以海浪堆积作用为主,等深线稀疏,海水较浅,且多砂粒、粉粒,主要为海浪堆积地貌,适宜围绕沙滩开展海滨浴场休闲观光旅游等。即东西两侧(南山角、角头鼻附近)营建港口、开发探险旅游;中部(河口附近)营造海滨浴场,发展休闲旅游。
[答案] (1)物质来源:南山角、角头鼻两处岬角侵蚀而来的物质;宁远河向海输送的物质;外海搬运而来的物质;海岸风化、侵蚀的产物。
动力条件:从南山角、角头鼻两处岬角向崖州湾汇聚的沿岸流,两股相遇流速减慢,逐渐堆积;直面外海,外海而来的海浪、风暴潮随深度变浅减弱堆积;河流入海之后在惯性影响下继续向前搬运、沉积。
(2)变化趋势:东西两侧(南山角、角头鼻附近)侵蚀后退,海岸线北移;中部陆地前进,海岸线南移。依据:两处岬角形态突起,遭到海浪侵蚀较强;中部海湾凹陷,且两股海流汇流顶托,海浪动力较弱;中部靠近宁远河入海口,河流带来的物质堆积,弥补海水侵蚀;中部有岛屿削弱海浪侵蚀。
(3)东西两侧(南山角、角头鼻附近)营建港口、开发探险旅游。中部(河口附近)营造海滨浴场,发展休闲旅游。理由:东西两侧等深线密集,海水较深,适合修筑港口;基岩海岸,形态陡峻,适合开发探险旅游。中部等深线稀疏,海水较浅,风浪较小,且多砂粒、粉粒,适合围绕沙滩开发海滨浴场休闲旅游。
9.(2024·马鞍山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 2023年12月27日,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在珠江口海域顺利完成首次试航。“梦想”号具备全球海域无限航区作业能力和海域11 000米的钻探能力,有力地支撑了我国实施大洋钻探国际大科学计划,承载着中华儿女建设海洋强国的梦想。下图为“梦想”号首次试航区伶仃洋海域示意图。
材料二 近年来,广东省加速推进“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海水制氢”融合项目开发,开创了“海上粮仓+蓝色能源”的新局面,为我国能源发展探索出海域资源集约生态化开发的新模式。下图为“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海水制氢”融合开发示意图。
(1)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多样,据材料一指出伶仃洋海域的主要开发利用方式。(4分)
(2)说明“梦想”号大洋钻探船成功试航,对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意义。(6分)
(3)简述广东省加速推进“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海水制氢”融合项目的主要原因。(6分)
[解析] 第(1)题,海洋空间资源利用方式包括交通运输和港口建设、现代化跨海大桥、海底隧道等。图中显示伶仃洋有航道(联系港口)和深中隧道,这说明当地的海洋空间资源主要利用方式有建设港口、开辟海运通道(航道)、建设桥梁隧道(深中通道)。第(2)题,结合材料,“梦想”号大洋钻探船能增加我国能源的勘探量和开采量,有利于提高我国探索、开发海洋资源的能力;使我们更便利地开发海洋资源,探索远海的各类资源,扩大海洋空间开发范围;提高我国海洋开发的国际影响力;有利于拓展生存空间(缓解陆地环境的压力);有利于巩固国防,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维护国家安全;有利于强化全民海洋意识,树立海洋国土观念。第(3)题,主要从风能资源丰富、市场(清洁能源—风能、氢能;水产品)需求大、保护海洋生态、调整产业和能源消费结构等角度分析。
[答案] (1)建设港口;开辟海运通道(航道);建设桥梁隧道(深中通道)。
(2)有利于提高我国勘探、开发海洋资源的能力;扩大海洋空间开发范围;提高我国海洋开发的国际影响力;有利于拓展生存空间;有利于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有利于强化全民海洋意识,树立海洋国土观念。
(3)广东省沿海风能资源丰富;我国能源需求量大;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助力国家实现“双碳”目标;水产资源需求量大;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谢 谢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