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 高中美术 4.2 中国古典园林 课件(共50张PPT+内嵌音频)

文档属性

名称 人美版 高中美术 4.2 中国古典园林 课件(共50张PPT+内嵌音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2019)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5-07-08 14:11:22

文档简介

(共50张PPT)
2、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
3、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点及造园理念
中国古典园林
二、中国古典园林
4、中西古典园林比较
一、园林定义
三、传统文化与园林
1、发展概况
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
知识拓展:园林发展
商周开始造园(囿)——秦汉皇室建筑为主(宫苑)——唐宋诗情画意(成熟)——明清独立艺术(达到高峰)
自然园林:
五岳和佛教四大名山等
皇家园林:
颐和园、圆明园、承德避暑山庄、
北海、香山等
私家园林:
苏州拙政园、网师园、
沧浪亭、留园、扬州个园及(瘦西湖)、上海豫园等
泰山
西岳华山
王献臣
……拙者,之为政也
——晋 潘岳《闲居赋》
文征明
参与设计
思考:拙政园在整体布局、景观设置、山水花木形态各有什么特点?
布局特点:
因地制宜
灵活多变
覆篑土为台、聚拳石为山、环斗水为池。
——白居易《草堂记》
规模:
中见大

俯看水中游鱼,仰看树梢鸣蝉
小中见大
小中见大——
借景添景
小中见大——
曲折
山、石

花木
自然美
自然美——叠石筑山
皱--石表皱褶起伏多变,寓意岁月磨难历经沧桑。
瘦--石体有傲骨清瘦之处,象征坚毅执着骨气凛然。
漏--石体玲珑上下有通洞,象征道义相通天地可鉴。
透--石体剔透、透光映景,寓意虚怀若谷光明磊落。

自然美——理水


自然美——花木
姿美
自然美——花木
色美
味香
亭子
桥、廊

建筑美
建筑美——亭子
亭内观景景入胜
亭外观景亭为景
江山无限景,都聚一亭中
建筑美——桥、廊
添景、隔景
组织景观、分割空间、
增加风景层次
水波长廊
九曲桥




建筑美—— 门、窗
诗情画意
漏窗



花木
匾额
出自苏轼《点绛唇.闲倚胡床》词中“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
意境美—— 匾额
《点绛唇·闲倚胡床》
苏轼
闲倚胡床,庾公楼外峰千朵,与谁同坐 明月清风我。别乘一来,有唱应须和。还知么,自从 添个,风月平分破。
出自李商隐的诗句“留得残荷听雨声”
留听阁
爽借清风明借月,动观流水静观山
梅:坚毅自强
竹:清逸正直
意境美—— 花木
荷花——洁净无瑕
兰花——隐居雅士
私家园林艺术特点:
艺术特点:小巧玲珑、曲折有致
布局特点:因地制宜、灵活多变、小中见大
造园手法:模仿自然山水
审美追求:诗情画意,意境之美
皇家园林特点:
艺术特点:规模宏大、气势恢宏、金碧辉煌、
布局特点:因地制宜、灵活多变
造园手法:模仿自然山水
审美追求:意境之美
——计成(明)《园冶》
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
模仿自然山水
中国古典园林模仿自然山水,含蓄内敛,崇尚自然,讲究“ ”,追求 。
中国古典园林特点:
虽由人作,宛若天开
意境之美
【西方古典园林作品欣赏】
仔细观察思考:西方古典园林在山水花木、路径、建筑布局、造园理念、审美追求与中国各有什么不同?
法国 凡尔赛宫
法国 凡尔赛宫
法国 凡尔赛宫
法国 凡尔赛宫
法国维贡花园
法国维贡花园
山水花木、路径、建筑布局、造园理念、审美追求各有什么不同?
中国 西方
山石水体植物
路径
建筑
布局
造园理念
审美追求
中西古典园林比较:
自然状态
几何形
曲折幽深
笔直开阔
多样建筑 点缀其间
独立建筑 统领全园
因地制宜 灵活多变 小中见大
对称
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
强迫自然接受匀称的法则
含蓄内敛,意境之美
直白分明、秩序之美
1、自然观:
中国传统文化中讲“天人合一”,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园林讲究“师法自然”,人与自然相融合。
西方推崇人类中心说,园林体现人类和自然的分立与改造。
2、审美:
中国崇“文”,西方重“理”
中国园林设计者感性思维,最讲究的是诗情画意,在造园的过程中往往将主人的感情,理想,追求都融汇其中;
西方建筑师们理性思维,十分注意审美现象的数学基础,力图找出最美效果的经验性规范。
中西方园林的传统文化背景:
观察身边的园林,了解现代园林设计与中西方的古典园林的关系,用相机记录最具代表性景观(2—3幅)。
课外拓展:
外国园林欣赏
日 本 枯山水
英国----自然园林
意大利--台地园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