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名称 第六单元 第25课 《带上她的眼睛》 课 时 共1课时
课标要求 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内容与学情分析 内 容分 析 《老山界》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作者是是当代著名科幻小说家刘慈欣。这是一篇新课文,也是刘慈欣的作品首次选入初中语文教材。文中多处埋下伏笔,最后的谜底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本文想象奇特,构思巧妙,情感描写细腻,读来令人兴趣盎然。
教 学重 点 学习与运用浏览的方法,提取文章主要信息,理清结构,基本理解文意。
教 学难 点 感受小姑娘崇高的品质,进而体会人性之伟大。
学 情分 析 现在的学生大多对科幻小说比较感兴趣,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特别是对科幻中奇异的场景,丰富奇特的想象很感兴趣。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幻想的体验,从中汲取养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学习目标 1.浏览课文,把握故事内容,理解本文构思的妙处。2.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激发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3.学习女宇航员坚强乐观、勇敢善良、珍爱自然,大义大勇的精神。
评价设计 情境与问题 对应目标
概括情节,划分文章层次。 目标1
理解本文构思的妙处,感受小姑娘崇高的品质。 目标2
有所感悟收获。 目标3
学生课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 学生自读课文,完成预习作业,积累生字词。
教学策略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对话交流以形成个性化的体验和评价。
学习目标 学习环节 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
目标1. (一)引入新课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不管如何,时刻让你的眼睛探索到这个世界的美好才是最佳选择,我们就应该时刻带好自己的眼睛用它们去捕捉每一个美的瞬间。不要让它们消沉下去,失去对美好世界的探索。回眸2016,中国科幻小说界最吸引眼球的作品就是这部《三体》,说到《三体》,就一定要提到作者——刘慈欣,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科幻小说《带上她的眼睛》 情景导入,创设意境
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默读文章1.解读标题, 概括情节。2.给文章划分段落,概括大意。 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目标2. (三)研读课文 小组合作研读第一部分;1.眼睛的主人是谁?2.小姑娘的表现?研读第二部分1.“眼睛”在文章中具体指什么?2.我带上她的眼睛去了哪里?看见了什么?3.作者在本部分对比描写了“我”与“她”对草原的感受不同,我对草原有怎样的感受?她对草原有怎样的感受?研读第三部分1.小姑娘是“落日六号”的领航员。她处于什么样的环境?2.身处绝境却如此平静,小姑娘强大的精神力量从何而来?齐声朗读44、45两个自然段,看看她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研读第四部分朗读课文第46、47两个自然段,分析作用。 精读课文,感受精神。
(四)精读品鉴,学习写法 1.在本文中,开头的那句“是一个好像刚毕业的小姑娘”是为后文所做的提示或暗示,这样的表现手法叫什么?伏笔,指在文章或文艺作品中,在前文里为后文所做的提示或暗示。它常常与照应配合使用,即所谓前有伏笔,后有照应。伏笔通常比较隐蔽,巧妙的伏笔,在看到照应之前,貌似闲笔。所以说,巧妙地运用伏笔与照应,可以收到虽在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的效果。文中像这样的伏笔与照应还有不少,我们一起去寻觅。 理解本文构思的妙处。
目标3. (五)体悟升华 读后感悟:第一,无论生活多么忙碌,都不要失去对大自然的敏锐的感受力; 第二,在工作学习之余,亲近大自然,发现并珍爱身边的一切美好,让温情永驻心间; 第三,时刻让你的眼睛探索这个世界的美好,相对于那些无法接触光明的人,我们没有理由说这个世界是灰色的,让我们带上他们的“眼睛”,去发现那些如花般美好、绚烂的事物吧! 感悟收获。
(六)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通过写她深陷地心只能通过传感眼镜感性地了解地球的故事,歌颂了乐观、敬业为了科学而不怕献身的精神,也表达了最平凡的事物才更需要我们去珍惜的哲理。
(七)评价反馈(学习效果检测) 1.课后作业:第一,巩固字词。抄写并记忆本课生字词。第二,未来作家小练笔: 目前看来,身陷绝境的小姑娘获救的希望是渺茫的,那青春的面容将被永远封闭在地心,令人心痛却不能为力。但科技的飞速发展给人们带来希望。经过20年的研制,第一艘能够走进地心航行的地航飞船“落日20号”研制成功。你能荣幸,成了“落日20号”地航飞船的地航员,进入地心,找到了“落日六号”并同它成功对接。接下来会发生些什么呢? 请你展开想象,续写一段文字。
拓展性作业:推荐阅读 :刘慈欣的《2018》是一部科幻短篇小说集。
3.前置性作业:预习第24课,《河中石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