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湖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湖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7-09 09:26:15

文档简介

湖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卷
(2024高二下·湖南期末)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2023年10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海上丝绸之路相比,以铁路为主要运输方式的陆上丝绸之路(  )
A.运输量大 B.运输距离远 C.连续性差 D.运输速度快
2.陆上丝绸之路沿线自然带变化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是(  )
A.纬度地域分异规律 B.干湿度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答案】1.D
2.B
【知识点】水平地域分异规律;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
【解析】【点评】经度地带性(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项 目 内 容
概念 受海陆位置的影响,自然景观和自然带从沿海向大陆内部依次更替
形成基础 水分变化
根本因素 海陆位置差异,导致从沿海向内陆,干湿状况差异大
景观变化 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沿海→内陆)
自然带更替方向 从沿海向内陆的方向,即东西方向
自然带延伸方向 经线方向,即南北方向
1.海上丝绸之路运输方式主要为海运,与海运相比,铁路运输速度更快,连续性好,但运输量较小;陆上丝绸之路比海上丝绸之路线路更近。D正确。
故答案为:D。
2.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横穿亚欧大陆,因此,其沿线的自然带以水分为基础,由东西两岸的森林景观向内陆的荒漠景观变化,属于干湿度地域分异规律,B正确。
故答案为:B。
(2024高二下·湖南期末)板块构造学说认为,非洲东部正好处于地幔物质上升流动强烈的地带。在上升流作用下,东非地壳抬升形成高原,上升流向两侧相反方向的分散作用使地壳脆弱部分张裂、断陷而成为裂谷带。下图为东非局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关于东非裂谷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裂谷内无生物 B.非洲板块内部张裂而成
C.裂谷深度较浅 D.位于六大板块生长边界
4.图中①②观测站测得①处年降水量远大于②,可能的原因为(  )
A.受湖风影响明显 B.受人类活动影响大
C.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D.地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
5.一般认为,形成东非熔岩高原的地幔物质来源于(  )
A.地壳 B.下地幔 C.岩石圈 D.软流层
【答案】3.B
4.D
5.D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圈层;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点评】全球大致分为六大板块,即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只包括海洋外,其余五个板块里都既有陆地又有海洋。
板块运动 板块张裂 板块相撞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互挤压碰撞 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互挤压碰撞
对地球面貌的影响 形成裂谷或海洋 形成高峻山脉和巨大高原 海沟、岛弧、海岸山脉
举例 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洋 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 马里亚纳海沟、亚洲东部岛弧、美洲西岸山脉
边界类型
图示
3.东非裂谷带属于非洲板块内部张裂而成,裂谷内虽然生存条件比较严酷,但依然有生物生存,如火烈鸟等;东非裂谷带深度在1000~2000m左右,东非裂谷带的分布与六大板块的边界不吻合。B正确。
故答案为:B。
4.①②分别位于维多利亚湖的西部和东部,当地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影响,受东南信风影响时,风从维多利亚湖吹向①处,受地形抬升,产生地形雨,而②处则从陆地吹向维多利亚湖,降水少;①②两处位于东非高原,同属于热带草原气候,维多利亚湖白天吹湖风,①②两处均为由湖泊吹向陆地,差别不大,人类活动对降水的影响小。D正确。
故答案为:D。
5.岩浆发源于软流层,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岩石圈下部,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D正确。
故答案为:D。
(2024高二下·湖南期末)塔斯马尼亚是澳大利亚6个州中最小的一个岛州,由300多个大小岛屿组成。大约在一万年前的冰河时期末段以前,甲岛(下图)是与澳大利亚大陆连接的。冰河时期结束,融雪化成的水淹没两岸交接之地,形成巴斯海峡。完成下面小题。
6.推测甲岛的成因类型,正确的是(  )
A.火山岛 B.大陆岛 C.冲积岛 D.珊瑚岛
7.关于甲岛北部沿海乳畜带形成的自然条件正确的是(  )
A.沿岸港口分布,交通便利 B.终年盛行西南风,降水多
C.气候湿润,多汁牧草充足 D.冰雪融水灌溉,水质清澈
8.7月某日北京时间12点,在甲岛旅游的中国游客看到霍巴特国际机场旗杆的影子朝向为(  )
A.东南方 B.正南方 C.东北方 D.西北方
【答案】6.B
7.C
8.A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点评】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其形成原因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成因 气候特征
热带 热带雨
林气候 南北纬10°之间 赤道低压带控制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
原气候 南北纬10°至回归线之间 赤道低压带、信风带交替控制 全年高温,干湿季交替
热带季
风气候 北纬10°至北回归线之间大陆东岸 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②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热带沙
漠气候 南北回归线至30°之间大陆内部、西岸 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控制 全年高温少雨
亚热带 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 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温带 温带季风气候 北纬35°~55°大陆东岸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冬寒冷干燥,夏高温多雨
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全年受西风带控制 全年温和多雨,降水均匀
温带大陆性气候 南北纬40°~60°大陆内部 深居内陆 冬寒夏热,干旱少雨
亚寒带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北美大陆北部 极地大陆(海洋)气团影响 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
6.由材料“大约在一万年前的冰河时期末段以前,甲岛是与澳大利亚大陆连接的”可知,甲岛为大陆岛,B正确。
故答案为:B。
7.甲岛位于40°S以南,常年盛行西风(西北风),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乳畜业饲料充足;A项不属于自然区位因素,甲岛海拔较低,无现代冰川发育。C正确。
故答案为:C。
8.7月份为南半球冬季,当北京时间12:00时,甲岛(在145°E的东侧)地方时应为13:40之后,太阳方位在正北偏西,即西北方,旗杆影子朝向东南,A正确。
故答案为:A。
(2024高二下·湖南期末)位于红海沿岸沙特阿拉伯西北部的“尼尤姆”是线性城市的一个典型案例。线性城市外围是笔直的玻璃幕墙(如下图),它只有200米宽,却有170千米长,500米高,相当于150层高度的建筑物。整座线性城市可容纳900万居民,而仅占地34平方千米。线性城市采用了一种新的城市设计方法—“垂直分层城市功能”,将公园、步行区、学校、家庭和工作场所进行模块化分区,居民可以在三个维度(向上、向下或水平)无缝进行空间移动,步行5分钟范围内可使用城市内所有交通设施,20分钟内到达市内任何地点。城市内绿化率达90%。完成下面小题。
9.线性城市努力实现零碳排放,沙特阿拉伯最可能会为此大力开发(  )
A.水能和核能 B.太阳能和风能
C.海水淡化 D.天然气和氢能
10.推测线性城市的玻璃幕墙对周围环境产生的明显消极影响是(  )
A.使城市夏季温度更高 B.对城市外围产生光污染
C.使鸟类碰撞并致死亡 D.加重沙尘对城市的影响
11.沙特阿拉伯斥巨资打造线性城市,其主要目的是(  )
A.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 B.彰显国家力量
C.伊斯兰教发展的需要 D.解决交通拥堵
【答案】9.B
10.C
11.A
【知识点】城镇化(城市化)的概念、标志与意义;自然资源的含义、分类、属性与特征
【解析】【点评】认识自然资源
1.概念: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下,能够为人类利用并产生价值的自然环境要素的总称。
2.分类
按照自然属性可分为: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海洋空间资源等。
3.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空间分布与人类活动
项目 案例 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数量 矿产资源 开采利用规模、生产年限和资金投入,进而影响区域经济发展
质量 土地资源 影响着开发利用土地时的难度和成本,也影响着土地利用类型和生产方式
空间分布 水资源 造成不同地区农业生产方式的差异,间接导致了人口、城市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9.沙特阿拉伯沙漠广布,太阳能和风能丰富,太阳能和风能属于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大力开发太阳能和风能为城市提供电力,努力实现零碳排放,沙特阿拉伯缺少河流,水能不丰富,天然气属于化石能源,碳排放较大,海水淡化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B正确。
故答案为:B。
10.玻璃幕墙倒映让鸟儿产生错觉或看不见,撞向玻璃死亡;沙特阿拉伯沙漠气候夏季白天气温极高,平均气温约为45℃,若设计玻璃幕墙让气温更高的话则无法让人居住;沙特阿拉伯沙漠地区人口稀少,且线性城市能容纳900万居民,因此线性城市的周边应无人居住,光污染影响不大;玻璃幕墙高达500米,对周边的沙尘能起到阻挡作用,线性城市内几乎不受沙尘影响。C正确。
故答案为:C。
11.沙特阿拉伯严重依赖石油出口,经济结构单一,会面临资源枯竭、社会不能持续发展的威胁,因此沙特阿拉伯积极打造线性城市,创造优良的人居环境,吸引高科技产业入驻线性城市,培育经济新引擎,同时线性城市因其独特性,可以大力发展旅游业,从而使沙特阿拉伯经济结构呈现多元化,从材料中无法得出彰显国家力量和宗教发展的结论,线性城市以步行和单向高铁的方式,可以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但这不是沙特阿拉伯斥巨资打造线性城市的目的。A正确。
故答案为:A。
(2024高二下·湖南期末)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在青海柴达木盆地魔鬼城考察水上雅丹地貌后写下:在青海,行驶在这茫茫的戈壁滩上,一片“汪洋”凭空而出,惊艳而又神秘,犹如一位位灵动而又美妙的少女。千万年的岁月,狂风将原本平整的湖畔台地肆意切割,风割的沟槽成了沙海戈壁,残留的土台则顺着风形成道道垄脊,垄脊西南低东北鼓(如下图),如同遨游大海显露脊背的群鲸。完成下面小题。
12.形成水上雅丹地貌的岩石类型为(  )
A.侵入岩 B.沉积岩 C.变质岩 D.喷出岩
13.依据鲸背状雅丹地貌推测当地的盛行风向是(  )
A.西南风 B.西北风 C.东北风 D.东南风
14.该处水上雅丹地貌的形成过程是(  )
A.裂隙发育——风力侵蚀(沟槽、垄脊)——湖泊沉积——地壳抬升——湖水汇入
B.湖泊沉积——风力侵蚀(沟槽、垄脊)——裂隙发育——地壳抬升——湖水汇入
C.湖水汇入一地壳抬升——裂隙发育——风力侵蚀(沟槽、垄脊)——湖泊沉积
D.湖泊沉积——地壳抬升—裂隙发育—风力侵蚀(沟槽、垄脊)—湖水汇入
【答案】12.B
13.C
14.D
【知识点】风沙地貌;矿物与岩石;外力作用
【解析】【点评】岩石圈的组成
类型 概念 特点


岩 侵入岩 地下岩浆在地球内部压力作用下,侵入地壳上部,冷却凝固而成的岩石 结晶颗粒较大;密度大,坚硬
喷出岩 地下岩浆在地下压力作用下,沿地壳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冷凝而成的岩石 矿物结晶颗粒较小;有流纹或气孔
沉积岩 地表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受到破坏变成碎屑物质,被搬运到低处沉积、固结成岩石 具有层理构造;含有化石、非金属矿物
变质岩 岩石受到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影响,在一定温度、压力条件下,使原来成分、结构发生改变而形成新岩石 片理构造;富含金属矿物
12.由材料“千万年的岁月,狂风将原本平整的湖畔台地肆意切割”可知,雅丹地貌形成之前是湖泊,接受沉积,形成沉积岩,B正确。
故答案为:B。
13.由材料“垄脊西南低东北鼓”可知,鲸头(鼓)为迎风一侧,侵蚀强,坡度陡,而背风一侧侵蚀弱,坡度缓,因此可推测盛行风向为东北风,C正确。
故答案为:C。
14.雅丹地貌是风力侵蚀地貌。早期的湖盆接受沉积,后来随着地壳抬升,在干旱的气候条件下发生物理风化作用,裂隙发育,盛行风沿裂隙长期侵蚀形成沟槽,沟槽之间形成垄脊,雅丹地貌形成,后来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或周边湖水渗入,形成水上雅丹地貌。故先后顺序为:湖泊沉积——地壳抬升—裂隙发育—风力侵蚀(沟槽、垄脊)—湖水汇入,D正确。
故答案为:D。
(2024高二下·湖南期末)下表示意我国四个地面基本气象观测站实际测得的2013—2023年部分月平均气压(hPa)数据。完成下面小题。
1月 4月 7月 10月
I 1025 1011 1001 1018
Ⅱ 1011 1004 996 1007
Ⅲ 600 604 605 606
Ⅳ 960 955 943 958
15.据表判断,I~Ⅳ地面基本气象观测站分别位于(  )
A.海南三亚、湖北荆州、新疆乌鲁木齐、西藏林芝
B.新疆乌鲁木齐、海南三亚、西藏林芝、湖北荆州
C.湖北荆州、海南三亚、西藏林芝、新疆乌鲁木齐
D.湖北荆州、新疆乌鲁木齐、海南三亚、西藏林芝
16.与Ⅰ气象观测站相比,Ⅳ气象观测站1月测到的平均风速更大,原因主要是(  )
A.处在风口观测 B.靠近冬季风源地
C.海面摩擦力小 D.地形平坦且开阔
【答案】15.C
16.B
【知识点】大气热力环流;三圈环流及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
【解析】【点评】热力环流
(1)热力环流的形成:
地面受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气水平运动。
(2)温度:同一水平面上,近地面温度高处,气流上升;同一地点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3)气压值:同一水平面上看高、低压;对同一地点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值越低。如下图:
气压由大到小依次是:PC>PD>PA>PB。
(4)等压面的变化规律:同一水平面,形成高压的地方等压面上凸,形成低压的地方等压面下凹。
15.I~Ⅳ为四个地面基本气象观测站,表格中数据为实际测得的气压均值,影响气压的因素与温度、海拔高低等有关。Ⅲ观测站各月平均气压远低于其他各观测站,与西藏林芝地势高,空气稀薄,气压低相匹配;新疆乌鲁木齐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地势高,气压较低,Ⅳ符合;湖北荆州和海南三亚位于第三级阶梯,海南三亚比湖北荆州纬度低,气温高,气压更低一些,Ⅱ为海南三亚,I为湖北荆州,C正确。
故答案为:C。
16.Ⅰ为湖北荆州,Ⅳ为新疆乌鲁木齐,1月受冬季风影响,多大风,乌鲁木齐更靠近冬季风源地,风速更大,为了真实的反映大气状况,地面气象观测站一般不会选择风口位置进行观测,新疆乌鲁木齐深居内陆,风速大小与海洋摩擦力无关,二者地形均平坦开阔。B正确。
故答案为:B。
17.(2024高二下·湖南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有着“风车之国”美誉的荷兰国土面积只有4.15万平方千米,人口1700多万,但农产品年出口总额超过1000亿美元,仅次于美国,位于世界第二。荷兰采用玻璃温室种植,面积高达93.24平方千米。在温室内,可以根据植物生长需要,提供人工光照,使作物24小时不停生长,并采用智能灌溉系统,基本不需要人工作业。韦斯特兰地区位于南荷兰省西部,是荷兰的核心农业区域之一,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温室农业区。下图示意荷兰地理位置。
(1)简述荷兰的地理位置。
(2)指出韦斯特兰采用玻璃温室发展农业生产的原因。
(3)荷兰地势低洼,历史上常采用风车排水造地以增加国土面积,试分析荷兰风力强劲的原因。
【答案】(1)位于北半球(东半球);位于亚欧大陆西岸(大西洋东部);位于北温带(中纬度);与德国、比利时等国接壤。
(2)韦斯特兰纬度较高,热量不足,玻璃温室可以延长作物生长期;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多,光照不足,温室内人工照明可以满足作物生长需要;玻璃温室集约高效地利用自然资源,经济效益高;荷兰经济发达,农业技术先进;国内外市场广阔。
(3)地处中纬度盛行西风带,常年受盛行西风影响;濒临海冲,摩擦刀小,风刀独劲;地势低半,对风的阻力小;西风穿过海峡,狭管效应明显。
【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农业发展的方向与措施
【解析】【分析】(1)根据图中经纬度可知,荷兰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从纬度来看,处于中纬度地区。从海陆位置来看,荷兰位于亚欧大陆西岸,大西洋东部,是一个沿海国家。从温度带位置来看,荷兰地处北温带,气候温和。与德国、比利时等国接壤,在欧洲具有重要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地位。
(2)自然原因:韦斯特兰纬度较高,气温相对较低,热量不足。玻璃温室能够提供适宜的温度环境,延长作物的生长期,使得一些原本受季节限制的作物也能在不同季节生长。当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丰富但光照不足,玻璃温室内的人工照明系统能够弥补自然光照的不足,为作物生长提供充足的光照条件。人文原因:荷兰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国家,拥有先进的农业技术和雄厚的资金支持,能够建设和运营高科技的玻璃温室农业。玻璃温室可以集约高效地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自然资源,提高单位面积的产出,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荷兰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有广阔的需求,玻璃温室生产能够保证稳定的供应,满足市场的需求。
(3)荷兰地处中纬度盛行西风带,常年受盛行西风的影响,带来较为稳定的风力。濒临海洋,海面摩擦力小,空气流动阻力小,风速容易加快。荷兰地势低洼平坦,对风的阻力小,有利于风的长驱直入和加速。西风穿过英吉利海峡时,由于海峡的狭管效应,使得风速进一步增强。
【点评】社会经济条件对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区位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市场 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交通运输 扩大农产品销售范围
政府政策 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直接干预农业生产
劳动力 劳动力的数量、质量、价格影响农业的规模和水平
农业技术 机械 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
化肥 提高农业的产量
良种 使单位产量提高
冷藏技术 扩大农产品的销售范围
历史 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有利于农业发展
(1)根据图中经纬度可知,荷兰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从纬度来看,处于中纬度地区。从海陆位置来看,荷兰位于亚欧大陆西岸,大西洋东部,是一个沿海国家。从温度带位置来看,荷兰地处北温带,气候温和。与德国、比利时等国接壤,在欧洲具有重要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地位。
(2)自然原因:韦斯特兰纬度较高,气温相对较低,热量不足。玻璃温室能够提供适宜的温度环境,延长作物的生长期,使得一些原本受季节限制的作物也能在不同季节生长。当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丰富但光照不足,玻璃温室内的人工照明系统能够弥补自然光照的不足,为作物生长提供充足的光照条件。人文原因:荷兰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国家,拥有先进的农业技术和雄厚的资金支持,能够建设和运营高科技的玻璃温室农业。玻璃温室可以集约高效地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自然资源,提高单位面积的产出,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荷兰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有广阔的需求,玻璃温室生产能够保证稳定的供应,满足市场的需求。
(3)荷兰地处中纬度盛行西风带,常年受盛行西风的影响,带来较为稳定的风力。濒临海洋,海面摩擦力小,空气流动阻力小,风速容易加快。荷兰地势低洼平坦,对风的阻力小,有利于风的长驱直入和加速。西风穿过英吉利海峡时,由于海峡的狭管效应,使得风速进一步增强。
18.(2024高二下·湖南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棉花,锦葵科棉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或多年生灌木植物。棉花喜光,喜土壤肥沃的砂壤土,忌浸水,各生育阶段对水分的要求严格(如下表),花期夏秋季(6—10月),采摘期不能下雨。
生育阶段 土层 土壤含水量/田间持水量
播种至出苗 0~20厘米 70~80%
苗期 0~40厘米 60~70%
初蕾 0~60厘米 65~75%
盛蕾 0~80厘米 70~80%不能低于60~65%
吐絮 — 55~70%
材料二乌兹别克斯坦盛产棉花,有“白金之国”之称。一直以来该国以出口棉花为主,随着规模扩大,土壤盐碱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凸显。2019年,该国搭乘“一带一路”快车,制定政策加大对纺织服装业的投资,凸显纺织服装业在经济改革中的重要地位。下图示意乌兹别克斯坦地理位置。
(1)评价乌兹别克斯坦种植棉花的区位条件。
(2)根据材料一,指出乌兹别克斯坦棉花种植区四季水盐运动规律。
(3)分析乌兹别克斯坦投资纺织服装业的优势区位条件。
【答案】(1)有利条件:晴天多,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有灌溉水源;沙质土壤便于排水和根系发育;地形平坦。
不利条件:降水稀少,水源不足;蒸发旺盛,土壤易盐碱化。(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但不利区位条件必须要回答)
(2)棉花春播秋收,生长期内需要灌溉;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蒸发旺盛,因此春季至秋季棉田土壤盐分不断积累;冬季气温低,且棉田不灌溉,因此冬季土壤盐分比较稳定。
(3)乌兹别克斯坦盛产棉花,纺织服装业原料丰富;劳动力丰富且廉价;搭乘“一带一路”快车,国际市场广阔;政府政策支持(或优惠)。
【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1)本题为评价类题目,应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分析。有利:乌兹别克斯坦地处中亚,气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晴天多,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由图可知,河流较多,灌溉水源充足;土壤以砂壤土为主,土质疏松,便于排水和根系发育;地形平坦,有利于大面积种植。不利:地处内陆,降水稀少,水源不足;夏季气温高,蒸发量大,种植区的盐碱化严重。
(2)由表格的数据和所学知识可知,棉花春播秋收,生长期内需水量大,需要灌溉;而乌兹别克斯坦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蒸发旺盛,春季至秋季,棉花生长的开花阶段需水量大,灌溉使盐分不断在地表积聚,而且由于此时蒸发量大,土地盐碱化加重;冬季气温低,无法种植棉花,此时棉田不灌溉,因此冬季土壤盐分比较稳定。
(3)优势主要从原料、劳动力、市场、政策等分析。由材料可知,乌兹别克斯坦盛产棉花,可以为纺织服装业丰富原料;该国为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丰富且廉价,可以降低生产成本;靠近中国服装需求大国,并且积极响应中国“一带一路”计划,国际市场广阔;投资纺织服装业有助于促进该国经济发展,具有政府政策支持。
【点评】农业区位因素中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往往占主导地位。
(1)本题为评价类题目,应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分析。有利:乌兹别克斯坦地处中亚,气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晴天多,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由图可知,河流较多,灌溉水源充足;土壤以砂壤土为主,土质疏松,便于排水和根系发育;地形平坦,有利于大面积种植。不利:地处内陆,降水稀少,水源不足;夏季气温高,蒸发量大,种植区的盐碱化严重。
(2)由表格的数据和所学知识可知,棉花春播秋收,生长期内需水量大,需要灌溉;而乌兹别克斯坦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蒸发旺盛,春季至秋季,棉花生长的开花阶段需水量大,灌溉使盐分不断在地表积聚,而且由于此时蒸发量大,土地盐碱化加重;冬季气温低,无法种植棉花,此时棉田不灌溉,因此冬季土壤盐分比较稳定。
(3)优势主要从原料、劳动力、市场、政策等分析。由材料可知,乌兹别克斯坦盛产棉花,可以为纺织服装业丰富原料;该国为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丰富且廉价,可以降低生产成本;靠近中国服装需求大国,并且积极响应中国“一带一路”计划,国际市场广阔;投资纺织服装业有助于促进该国经济发展,具有政府政策支持。
19.(2024高二下·湖南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一般来说,海拔越高,冻土层越厚,但在新疆伊犁地区已经观测到土壤最大冻结深度随海拔升高而减小的反常现象。
材料二在新疆气候暖湿化的背景下,近60年间,新疆地区(见下图)尤其是北疆地区积雪深度呈现显著的增加趋势,其中小于10cm积雪日数减少,大于20cm积雪日数显著增加,新疆伊犁河谷积雪深度最大可达60~100cm,天山山区及天山北坡积雪深度为30~60cm。研究表明,新疆多年冻土的退化与积雪深度连续的增加有关,而积雪深度(尤其是大于20cm的积雪)会对地温产生明显影响。
(1)指出伊犁河谷及天山北坡形成深厚积雪的水汽主要来源地。
(2)分析新疆伊犁地区土壤最大冻结深度随海拔升高而减小的原因。
(3)伊犁河谷农业发达,分析季节冻土对伊犁河谷农业的影响。
(4)推测冻土退化可能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答案】(1)大西洋;北冰洋。
(2)伊犁河谷冬季抬升西风气流,高海拔地区降雪多,积雪厚,低处降雪少,积雪少;气候变暖使夏季冻土融化深度变大,但海拔高的地区冬季积雪厚,地温较高,冬季无法完全冻结夏季融化的土层,最大冻结深度变小;低处积雪少导致地气能量交换多,土壤温度低,最大冻结深度变大。
(3)冻土自上而下解冻,不利于雨水和融水下渗,导致土壤过湿,地温较低,(影响种子发芽,)推迟农作物播种时间;冻土结冻早、融化晚,会使病虫害活跃期短,有利于病虫害防治。
(4)冻土退化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引发植被退化或植被类型更替,进而危及生态系统;冻土退化会使土壤中的有机碳加速分解,加剧温室效应;冻土融化可能会使河湖水量加大;冻土融化可能释放未知的病毒。
【知识点】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与应对措施
【解析】【分析】(1)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伊犁河谷开口向西,根据图示纬度可知,该地受盛行西风影响,从大西洋带来大量水汽受地形抬升,形成较多降雪;天山北坡是北冰洋水汽的迎风坡,在地形的抬升影响下,容易出现降雪。故水汽的主要来源于大西洋和北冰洋。
(2)积雪厚度的影响: 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导致积雪厚度增加。这种较厚的积雪对地表起到了保温作用,减少了土壤与冷空气的直接接触,从而降低了土壤的最大冻结深度;海拔较低处积雪少导致地气能量交换多,土壤温度低,最大冻结深度变大。另外,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夏季冻土融化的深度变大,但海拔高的地区冬季积雪厚,地温较高,冬季无法完全冻结夏季融化的土层,最大冻结深度变小。
(3)本题应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分析。不利:冻土自上而下解冻,不利于雨水和融水下渗,导致土壤过湿,地温较低,影响种子的萌发,使农作物的播种时间推迟。有利:冻土结冻早、融化晚,会使病虫害活跃期短,有利于病虫害防治,减少农药的使用,降低生产成本。
(4)冻土退化可能对环境造成多方面的不利影响,这些影响涉及气候、水文、土壤、生态等多个方面。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冻土中储存了大量的有机质,这些有机质在冻土退化、融化过程中会腐烂,从而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温室气体,加剧温室效应;冻土是阻止表层水体与地下水相互渗透和污染的天然屏障,冻土退化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引发植被退化或植被类型更替,进而危及生态系统;冻土融化可能会使河湖水量加大,引发河湖水文特征变化;冻土融化可能释放未知的病毒,危及人类和生物安全等。
【点评】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对策:

(1)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伊犁河谷开口向西,根据图示纬度可知,该地受盛行西风影响,从大西洋带来大量水汽受地形抬升,形成较多降雪;天山北坡是北冰洋水汽的迎风坡,在地形的抬升影响下,容易出现降雪。故水汽的主要来源于大西洋和北冰洋。
(2)积雪厚度的影响: 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导致积雪厚度增加。这种较厚的积雪对地表起到了保温作用,减少了土壤与冷空气的直接接触,从而降低了土壤的最大冻结深度;海拔较低处积雪少导致地气能量交换多,土壤温度低,最大冻结深度变大。另外,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夏季冻土融化的深度变大,但海拔高的地区冬季积雪厚,地温较高,冬季无法完全冻结夏季融化的土层,最大冻结深度变小。
(3)本题应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分析。不利:冻土自上而下解冻,不利于雨水和融水下渗,导致土壤过湿,地温较低,影响种子的萌发,使农作物的播种时间推迟。有利:冻土结冻早、融化晚,会使病虫害活跃期短,有利于病虫害防治,减少农药的使用,降低生产成本。
(4)冻土退化可能对环境造成多方面的不利影响,这些影响涉及气候、水文、土壤、生态等多个方面。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冻土中储存了大量的有机质,这些有机质在冻土退化、融化过程中会腐烂,从而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温室气体,加剧温室效应;冻土是阻止表层水体与地下水相互渗透和污染的天然屏障,冻土退化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引发植被退化或植被类型更替,进而危及生态系统;冻土融化可能会使河湖水量加大,引发河湖水文特征变化;冻土融化可能释放未知的病毒,危及人类和生物安全等。
1 / 1湖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卷
(2024高二下·湖南期末)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2023年10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海上丝绸之路相比,以铁路为主要运输方式的陆上丝绸之路(  )
A.运输量大 B.运输距离远 C.连续性差 D.运输速度快
2.陆上丝绸之路沿线自然带变化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是(  )
A.纬度地域分异规律 B.干湿度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2024高二下·湖南期末)板块构造学说认为,非洲东部正好处于地幔物质上升流动强烈的地带。在上升流作用下,东非地壳抬升形成高原,上升流向两侧相反方向的分散作用使地壳脆弱部分张裂、断陷而成为裂谷带。下图为东非局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关于东非裂谷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裂谷内无生物 B.非洲板块内部张裂而成
C.裂谷深度较浅 D.位于六大板块生长边界
4.图中①②观测站测得①处年降水量远大于②,可能的原因为(  )
A.受湖风影响明显 B.受人类活动影响大
C.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D.地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
5.一般认为,形成东非熔岩高原的地幔物质来源于(  )
A.地壳 B.下地幔 C.岩石圈 D.软流层
(2024高二下·湖南期末)塔斯马尼亚是澳大利亚6个州中最小的一个岛州,由300多个大小岛屿组成。大约在一万年前的冰河时期末段以前,甲岛(下图)是与澳大利亚大陆连接的。冰河时期结束,融雪化成的水淹没两岸交接之地,形成巴斯海峡。完成下面小题。
6.推测甲岛的成因类型,正确的是(  )
A.火山岛 B.大陆岛 C.冲积岛 D.珊瑚岛
7.关于甲岛北部沿海乳畜带形成的自然条件正确的是(  )
A.沿岸港口分布,交通便利 B.终年盛行西南风,降水多
C.气候湿润,多汁牧草充足 D.冰雪融水灌溉,水质清澈
8.7月某日北京时间12点,在甲岛旅游的中国游客看到霍巴特国际机场旗杆的影子朝向为(  )
A.东南方 B.正南方 C.东北方 D.西北方
(2024高二下·湖南期末)位于红海沿岸沙特阿拉伯西北部的“尼尤姆”是线性城市的一个典型案例。线性城市外围是笔直的玻璃幕墙(如下图),它只有200米宽,却有170千米长,500米高,相当于150层高度的建筑物。整座线性城市可容纳900万居民,而仅占地34平方千米。线性城市采用了一种新的城市设计方法—“垂直分层城市功能”,将公园、步行区、学校、家庭和工作场所进行模块化分区,居民可以在三个维度(向上、向下或水平)无缝进行空间移动,步行5分钟范围内可使用城市内所有交通设施,20分钟内到达市内任何地点。城市内绿化率达90%。完成下面小题。
9.线性城市努力实现零碳排放,沙特阿拉伯最可能会为此大力开发(  )
A.水能和核能 B.太阳能和风能
C.海水淡化 D.天然气和氢能
10.推测线性城市的玻璃幕墙对周围环境产生的明显消极影响是(  )
A.使城市夏季温度更高 B.对城市外围产生光污染
C.使鸟类碰撞并致死亡 D.加重沙尘对城市的影响
11.沙特阿拉伯斥巨资打造线性城市,其主要目的是(  )
A.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 B.彰显国家力量
C.伊斯兰教发展的需要 D.解决交通拥堵
(2024高二下·湖南期末)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在青海柴达木盆地魔鬼城考察水上雅丹地貌后写下:在青海,行驶在这茫茫的戈壁滩上,一片“汪洋”凭空而出,惊艳而又神秘,犹如一位位灵动而又美妙的少女。千万年的岁月,狂风将原本平整的湖畔台地肆意切割,风割的沟槽成了沙海戈壁,残留的土台则顺着风形成道道垄脊,垄脊西南低东北鼓(如下图),如同遨游大海显露脊背的群鲸。完成下面小题。
12.形成水上雅丹地貌的岩石类型为(  )
A.侵入岩 B.沉积岩 C.变质岩 D.喷出岩
13.依据鲸背状雅丹地貌推测当地的盛行风向是(  )
A.西南风 B.西北风 C.东北风 D.东南风
14.该处水上雅丹地貌的形成过程是(  )
A.裂隙发育——风力侵蚀(沟槽、垄脊)——湖泊沉积——地壳抬升——湖水汇入
B.湖泊沉积——风力侵蚀(沟槽、垄脊)——裂隙发育——地壳抬升——湖水汇入
C.湖水汇入一地壳抬升——裂隙发育——风力侵蚀(沟槽、垄脊)——湖泊沉积
D.湖泊沉积——地壳抬升—裂隙发育—风力侵蚀(沟槽、垄脊)—湖水汇入
(2024高二下·湖南期末)下表示意我国四个地面基本气象观测站实际测得的2013—2023年部分月平均气压(hPa)数据。完成下面小题。
1月 4月 7月 10月
I 1025 1011 1001 1018
Ⅱ 1011 1004 996 1007
Ⅲ 600 604 605 606
Ⅳ 960 955 943 958
15.据表判断,I~Ⅳ地面基本气象观测站分别位于(  )
A.海南三亚、湖北荆州、新疆乌鲁木齐、西藏林芝
B.新疆乌鲁木齐、海南三亚、西藏林芝、湖北荆州
C.湖北荆州、海南三亚、西藏林芝、新疆乌鲁木齐
D.湖北荆州、新疆乌鲁木齐、海南三亚、西藏林芝
16.与Ⅰ气象观测站相比,Ⅳ气象观测站1月测到的平均风速更大,原因主要是(  )
A.处在风口观测 B.靠近冬季风源地
C.海面摩擦力小 D.地形平坦且开阔
17.(2024高二下·湖南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有着“风车之国”美誉的荷兰国土面积只有4.15万平方千米,人口1700多万,但农产品年出口总额超过1000亿美元,仅次于美国,位于世界第二。荷兰采用玻璃温室种植,面积高达93.24平方千米。在温室内,可以根据植物生长需要,提供人工光照,使作物24小时不停生长,并采用智能灌溉系统,基本不需要人工作业。韦斯特兰地区位于南荷兰省西部,是荷兰的核心农业区域之一,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温室农业区。下图示意荷兰地理位置。
(1)简述荷兰的地理位置。
(2)指出韦斯特兰采用玻璃温室发展农业生产的原因。
(3)荷兰地势低洼,历史上常采用风车排水造地以增加国土面积,试分析荷兰风力强劲的原因。
18.(2024高二下·湖南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棉花,锦葵科棉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或多年生灌木植物。棉花喜光,喜土壤肥沃的砂壤土,忌浸水,各生育阶段对水分的要求严格(如下表),花期夏秋季(6—10月),采摘期不能下雨。
生育阶段 土层 土壤含水量/田间持水量
播种至出苗 0~20厘米 70~80%
苗期 0~40厘米 60~70%
初蕾 0~60厘米 65~75%
盛蕾 0~80厘米 70~80%不能低于60~65%
吐絮 — 55~70%
材料二乌兹别克斯坦盛产棉花,有“白金之国”之称。一直以来该国以出口棉花为主,随着规模扩大,土壤盐碱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凸显。2019年,该国搭乘“一带一路”快车,制定政策加大对纺织服装业的投资,凸显纺织服装业在经济改革中的重要地位。下图示意乌兹别克斯坦地理位置。
(1)评价乌兹别克斯坦种植棉花的区位条件。
(2)根据材料一,指出乌兹别克斯坦棉花种植区四季水盐运动规律。
(3)分析乌兹别克斯坦投资纺织服装业的优势区位条件。
19.(2024高二下·湖南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一般来说,海拔越高,冻土层越厚,但在新疆伊犁地区已经观测到土壤最大冻结深度随海拔升高而减小的反常现象。
材料二在新疆气候暖湿化的背景下,近60年间,新疆地区(见下图)尤其是北疆地区积雪深度呈现显著的增加趋势,其中小于10cm积雪日数减少,大于20cm积雪日数显著增加,新疆伊犁河谷积雪深度最大可达60~100cm,天山山区及天山北坡积雪深度为30~60cm。研究表明,新疆多年冻土的退化与积雪深度连续的增加有关,而积雪深度(尤其是大于20cm的积雪)会对地温产生明显影响。
(1)指出伊犁河谷及天山北坡形成深厚积雪的水汽主要来源地。
(2)分析新疆伊犁地区土壤最大冻结深度随海拔升高而减小的原因。
(3)伊犁河谷农业发达,分析季节冻土对伊犁河谷农业的影响。
(4)推测冻土退化可能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D
2.B
【知识点】水平地域分异规律;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
【解析】【点评】经度地带性(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项 目 内 容
概念 受海陆位置的影响,自然景观和自然带从沿海向大陆内部依次更替
形成基础 水分变化
根本因素 海陆位置差异,导致从沿海向内陆,干湿状况差异大
景观变化 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沿海→内陆)
自然带更替方向 从沿海向内陆的方向,即东西方向
自然带延伸方向 经线方向,即南北方向
1.海上丝绸之路运输方式主要为海运,与海运相比,铁路运输速度更快,连续性好,但运输量较小;陆上丝绸之路比海上丝绸之路线路更近。D正确。
故答案为:D。
2.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横穿亚欧大陆,因此,其沿线的自然带以水分为基础,由东西两岸的森林景观向内陆的荒漠景观变化,属于干湿度地域分异规律,B正确。
故答案为:B。
【答案】3.B
4.D
5.D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圈层;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点评】全球大致分为六大板块,即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只包括海洋外,其余五个板块里都既有陆地又有海洋。
板块运动 板块张裂 板块相撞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互挤压碰撞 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互挤压碰撞
对地球面貌的影响 形成裂谷或海洋 形成高峻山脉和巨大高原 海沟、岛弧、海岸山脉
举例 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洋 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 马里亚纳海沟、亚洲东部岛弧、美洲西岸山脉
边界类型
图示
3.东非裂谷带属于非洲板块内部张裂而成,裂谷内虽然生存条件比较严酷,但依然有生物生存,如火烈鸟等;东非裂谷带深度在1000~2000m左右,东非裂谷带的分布与六大板块的边界不吻合。B正确。
故答案为:B。
4.①②分别位于维多利亚湖的西部和东部,当地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影响,受东南信风影响时,风从维多利亚湖吹向①处,受地形抬升,产生地形雨,而②处则从陆地吹向维多利亚湖,降水少;①②两处位于东非高原,同属于热带草原气候,维多利亚湖白天吹湖风,①②两处均为由湖泊吹向陆地,差别不大,人类活动对降水的影响小。D正确。
故答案为:D。
5.岩浆发源于软流层,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岩石圈下部,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D正确。
故答案为:D。
【答案】6.B
7.C
8.A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点评】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其形成原因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成因 气候特征
热带 热带雨
林气候 南北纬10°之间 赤道低压带控制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
原气候 南北纬10°至回归线之间 赤道低压带、信风带交替控制 全年高温,干湿季交替
热带季
风气候 北纬10°至北回归线之间大陆东岸 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②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热带沙
漠气候 南北回归线至30°之间大陆内部、西岸 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控制 全年高温少雨
亚热带 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 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温带 温带季风气候 北纬35°~55°大陆东岸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冬寒冷干燥,夏高温多雨
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全年受西风带控制 全年温和多雨,降水均匀
温带大陆性气候 南北纬40°~60°大陆内部 深居内陆 冬寒夏热,干旱少雨
亚寒带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北美大陆北部 极地大陆(海洋)气团影响 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
6.由材料“大约在一万年前的冰河时期末段以前,甲岛是与澳大利亚大陆连接的”可知,甲岛为大陆岛,B正确。
故答案为:B。
7.甲岛位于40°S以南,常年盛行西风(西北风),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乳畜业饲料充足;A项不属于自然区位因素,甲岛海拔较低,无现代冰川发育。C正确。
故答案为:C。
8.7月份为南半球冬季,当北京时间12:00时,甲岛(在145°E的东侧)地方时应为13:40之后,太阳方位在正北偏西,即西北方,旗杆影子朝向东南,A正确。
故答案为:A。
【答案】9.B
10.C
11.A
【知识点】城镇化(城市化)的概念、标志与意义;自然资源的含义、分类、属性与特征
【解析】【点评】认识自然资源
1.概念: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下,能够为人类利用并产生价值的自然环境要素的总称。
2.分类
按照自然属性可分为: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海洋空间资源等。
3.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空间分布与人类活动
项目 案例 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数量 矿产资源 开采利用规模、生产年限和资金投入,进而影响区域经济发展
质量 土地资源 影响着开发利用土地时的难度和成本,也影响着土地利用类型和生产方式
空间分布 水资源 造成不同地区农业生产方式的差异,间接导致了人口、城市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9.沙特阿拉伯沙漠广布,太阳能和风能丰富,太阳能和风能属于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大力开发太阳能和风能为城市提供电力,努力实现零碳排放,沙特阿拉伯缺少河流,水能不丰富,天然气属于化石能源,碳排放较大,海水淡化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B正确。
故答案为:B。
10.玻璃幕墙倒映让鸟儿产生错觉或看不见,撞向玻璃死亡;沙特阿拉伯沙漠气候夏季白天气温极高,平均气温约为45℃,若设计玻璃幕墙让气温更高的话则无法让人居住;沙特阿拉伯沙漠地区人口稀少,且线性城市能容纳900万居民,因此线性城市的周边应无人居住,光污染影响不大;玻璃幕墙高达500米,对周边的沙尘能起到阻挡作用,线性城市内几乎不受沙尘影响。C正确。
故答案为:C。
11.沙特阿拉伯严重依赖石油出口,经济结构单一,会面临资源枯竭、社会不能持续发展的威胁,因此沙特阿拉伯积极打造线性城市,创造优良的人居环境,吸引高科技产业入驻线性城市,培育经济新引擎,同时线性城市因其独特性,可以大力发展旅游业,从而使沙特阿拉伯经济结构呈现多元化,从材料中无法得出彰显国家力量和宗教发展的结论,线性城市以步行和单向高铁的方式,可以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但这不是沙特阿拉伯斥巨资打造线性城市的目的。A正确。
故答案为:A。
【答案】12.B
13.C
14.D
【知识点】风沙地貌;矿物与岩石;外力作用
【解析】【点评】岩石圈的组成
类型 概念 特点


岩 侵入岩 地下岩浆在地球内部压力作用下,侵入地壳上部,冷却凝固而成的岩石 结晶颗粒较大;密度大,坚硬
喷出岩 地下岩浆在地下压力作用下,沿地壳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冷凝而成的岩石 矿物结晶颗粒较小;有流纹或气孔
沉积岩 地表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受到破坏变成碎屑物质,被搬运到低处沉积、固结成岩石 具有层理构造;含有化石、非金属矿物
变质岩 岩石受到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影响,在一定温度、压力条件下,使原来成分、结构发生改变而形成新岩石 片理构造;富含金属矿物
12.由材料“千万年的岁月,狂风将原本平整的湖畔台地肆意切割”可知,雅丹地貌形成之前是湖泊,接受沉积,形成沉积岩,B正确。
故答案为:B。
13.由材料“垄脊西南低东北鼓”可知,鲸头(鼓)为迎风一侧,侵蚀强,坡度陡,而背风一侧侵蚀弱,坡度缓,因此可推测盛行风向为东北风,C正确。
故答案为:C。
14.雅丹地貌是风力侵蚀地貌。早期的湖盆接受沉积,后来随着地壳抬升,在干旱的气候条件下发生物理风化作用,裂隙发育,盛行风沿裂隙长期侵蚀形成沟槽,沟槽之间形成垄脊,雅丹地貌形成,后来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或周边湖水渗入,形成水上雅丹地貌。故先后顺序为:湖泊沉积——地壳抬升—裂隙发育—风力侵蚀(沟槽、垄脊)—湖水汇入,D正确。
故答案为:D。
【答案】15.C
16.B
【知识点】大气热力环流;三圈环流及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
【解析】【点评】热力环流
(1)热力环流的形成:
地面受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气水平运动。
(2)温度:同一水平面上,近地面温度高处,气流上升;同一地点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3)气压值:同一水平面上看高、低压;对同一地点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值越低。如下图:
气压由大到小依次是:PC>PD>PA>PB。
(4)等压面的变化规律:同一水平面,形成高压的地方等压面上凸,形成低压的地方等压面下凹。
15.I~Ⅳ为四个地面基本气象观测站,表格中数据为实际测得的气压均值,影响气压的因素与温度、海拔高低等有关。Ⅲ观测站各月平均气压远低于其他各观测站,与西藏林芝地势高,空气稀薄,气压低相匹配;新疆乌鲁木齐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地势高,气压较低,Ⅳ符合;湖北荆州和海南三亚位于第三级阶梯,海南三亚比湖北荆州纬度低,气温高,气压更低一些,Ⅱ为海南三亚,I为湖北荆州,C正确。
故答案为:C。
16.Ⅰ为湖北荆州,Ⅳ为新疆乌鲁木齐,1月受冬季风影响,多大风,乌鲁木齐更靠近冬季风源地,风速更大,为了真实的反映大气状况,地面气象观测站一般不会选择风口位置进行观测,新疆乌鲁木齐深居内陆,风速大小与海洋摩擦力无关,二者地形均平坦开阔。B正确。
故答案为:B。
17.【答案】(1)位于北半球(东半球);位于亚欧大陆西岸(大西洋东部);位于北温带(中纬度);与德国、比利时等国接壤。
(2)韦斯特兰纬度较高,热量不足,玻璃温室可以延长作物生长期;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多,光照不足,温室内人工照明可以满足作物生长需要;玻璃温室集约高效地利用自然资源,经济效益高;荷兰经济发达,农业技术先进;国内外市场广阔。
(3)地处中纬度盛行西风带,常年受盛行西风影响;濒临海冲,摩擦刀小,风刀独劲;地势低半,对风的阻力小;西风穿过海峡,狭管效应明显。
【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农业发展的方向与措施
【解析】【分析】(1)根据图中经纬度可知,荷兰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从纬度来看,处于中纬度地区。从海陆位置来看,荷兰位于亚欧大陆西岸,大西洋东部,是一个沿海国家。从温度带位置来看,荷兰地处北温带,气候温和。与德国、比利时等国接壤,在欧洲具有重要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地位。
(2)自然原因:韦斯特兰纬度较高,气温相对较低,热量不足。玻璃温室能够提供适宜的温度环境,延长作物的生长期,使得一些原本受季节限制的作物也能在不同季节生长。当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丰富但光照不足,玻璃温室内的人工照明系统能够弥补自然光照的不足,为作物生长提供充足的光照条件。人文原因:荷兰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国家,拥有先进的农业技术和雄厚的资金支持,能够建设和运营高科技的玻璃温室农业。玻璃温室可以集约高效地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自然资源,提高单位面积的产出,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荷兰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有广阔的需求,玻璃温室生产能够保证稳定的供应,满足市场的需求。
(3)荷兰地处中纬度盛行西风带,常年受盛行西风的影响,带来较为稳定的风力。濒临海洋,海面摩擦力小,空气流动阻力小,风速容易加快。荷兰地势低洼平坦,对风的阻力小,有利于风的长驱直入和加速。西风穿过英吉利海峡时,由于海峡的狭管效应,使得风速进一步增强。
【点评】社会经济条件对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区位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市场 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交通运输 扩大农产品销售范围
政府政策 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直接干预农业生产
劳动力 劳动力的数量、质量、价格影响农业的规模和水平
农业技术 机械 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
化肥 提高农业的产量
良种 使单位产量提高
冷藏技术 扩大农产品的销售范围
历史 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有利于农业发展
(1)根据图中经纬度可知,荷兰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从纬度来看,处于中纬度地区。从海陆位置来看,荷兰位于亚欧大陆西岸,大西洋东部,是一个沿海国家。从温度带位置来看,荷兰地处北温带,气候温和。与德国、比利时等国接壤,在欧洲具有重要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地位。
(2)自然原因:韦斯特兰纬度较高,气温相对较低,热量不足。玻璃温室能够提供适宜的温度环境,延长作物的生长期,使得一些原本受季节限制的作物也能在不同季节生长。当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丰富但光照不足,玻璃温室内的人工照明系统能够弥补自然光照的不足,为作物生长提供充足的光照条件。人文原因:荷兰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国家,拥有先进的农业技术和雄厚的资金支持,能够建设和运营高科技的玻璃温室农业。玻璃温室可以集约高效地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自然资源,提高单位面积的产出,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荷兰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有广阔的需求,玻璃温室生产能够保证稳定的供应,满足市场的需求。
(3)荷兰地处中纬度盛行西风带,常年受盛行西风的影响,带来较为稳定的风力。濒临海洋,海面摩擦力小,空气流动阻力小,风速容易加快。荷兰地势低洼平坦,对风的阻力小,有利于风的长驱直入和加速。西风穿过英吉利海峡时,由于海峡的狭管效应,使得风速进一步增强。
18.【答案】(1)有利条件:晴天多,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有灌溉水源;沙质土壤便于排水和根系发育;地形平坦。
不利条件:降水稀少,水源不足;蒸发旺盛,土壤易盐碱化。(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但不利区位条件必须要回答)
(2)棉花春播秋收,生长期内需要灌溉;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蒸发旺盛,因此春季至秋季棉田土壤盐分不断积累;冬季气温低,且棉田不灌溉,因此冬季土壤盐分比较稳定。
(3)乌兹别克斯坦盛产棉花,纺织服装业原料丰富;劳动力丰富且廉价;搭乘“一带一路”快车,国际市场广阔;政府政策支持(或优惠)。
【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1)本题为评价类题目,应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分析。有利:乌兹别克斯坦地处中亚,气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晴天多,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由图可知,河流较多,灌溉水源充足;土壤以砂壤土为主,土质疏松,便于排水和根系发育;地形平坦,有利于大面积种植。不利:地处内陆,降水稀少,水源不足;夏季气温高,蒸发量大,种植区的盐碱化严重。
(2)由表格的数据和所学知识可知,棉花春播秋收,生长期内需水量大,需要灌溉;而乌兹别克斯坦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蒸发旺盛,春季至秋季,棉花生长的开花阶段需水量大,灌溉使盐分不断在地表积聚,而且由于此时蒸发量大,土地盐碱化加重;冬季气温低,无法种植棉花,此时棉田不灌溉,因此冬季土壤盐分比较稳定。
(3)优势主要从原料、劳动力、市场、政策等分析。由材料可知,乌兹别克斯坦盛产棉花,可以为纺织服装业丰富原料;该国为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丰富且廉价,可以降低生产成本;靠近中国服装需求大国,并且积极响应中国“一带一路”计划,国际市场广阔;投资纺织服装业有助于促进该国经济发展,具有政府政策支持。
【点评】农业区位因素中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往往占主导地位。
(1)本题为评价类题目,应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分析。有利:乌兹别克斯坦地处中亚,气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晴天多,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由图可知,河流较多,灌溉水源充足;土壤以砂壤土为主,土质疏松,便于排水和根系发育;地形平坦,有利于大面积种植。不利:地处内陆,降水稀少,水源不足;夏季气温高,蒸发量大,种植区的盐碱化严重。
(2)由表格的数据和所学知识可知,棉花春播秋收,生长期内需水量大,需要灌溉;而乌兹别克斯坦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蒸发旺盛,春季至秋季,棉花生长的开花阶段需水量大,灌溉使盐分不断在地表积聚,而且由于此时蒸发量大,土地盐碱化加重;冬季气温低,无法种植棉花,此时棉田不灌溉,因此冬季土壤盐分比较稳定。
(3)优势主要从原料、劳动力、市场、政策等分析。由材料可知,乌兹别克斯坦盛产棉花,可以为纺织服装业丰富原料;该国为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丰富且廉价,可以降低生产成本;靠近中国服装需求大国,并且积极响应中国“一带一路”计划,国际市场广阔;投资纺织服装业有助于促进该国经济发展,具有政府政策支持。
19.【答案】(1)大西洋;北冰洋。
(2)伊犁河谷冬季抬升西风气流,高海拔地区降雪多,积雪厚,低处降雪少,积雪少;气候变暖使夏季冻土融化深度变大,但海拔高的地区冬季积雪厚,地温较高,冬季无法完全冻结夏季融化的土层,最大冻结深度变小;低处积雪少导致地气能量交换多,土壤温度低,最大冻结深度变大。
(3)冻土自上而下解冻,不利于雨水和融水下渗,导致土壤过湿,地温较低,(影响种子发芽,)推迟农作物播种时间;冻土结冻早、融化晚,会使病虫害活跃期短,有利于病虫害防治。
(4)冻土退化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引发植被退化或植被类型更替,进而危及生态系统;冻土退化会使土壤中的有机碳加速分解,加剧温室效应;冻土融化可能会使河湖水量加大;冻土融化可能释放未知的病毒。
【知识点】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与应对措施
【解析】【分析】(1)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伊犁河谷开口向西,根据图示纬度可知,该地受盛行西风影响,从大西洋带来大量水汽受地形抬升,形成较多降雪;天山北坡是北冰洋水汽的迎风坡,在地形的抬升影响下,容易出现降雪。故水汽的主要来源于大西洋和北冰洋。
(2)积雪厚度的影响: 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导致积雪厚度增加。这种较厚的积雪对地表起到了保温作用,减少了土壤与冷空气的直接接触,从而降低了土壤的最大冻结深度;海拔较低处积雪少导致地气能量交换多,土壤温度低,最大冻结深度变大。另外,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夏季冻土融化的深度变大,但海拔高的地区冬季积雪厚,地温较高,冬季无法完全冻结夏季融化的土层,最大冻结深度变小。
(3)本题应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分析。不利:冻土自上而下解冻,不利于雨水和融水下渗,导致土壤过湿,地温较低,影响种子的萌发,使农作物的播种时间推迟。有利:冻土结冻早、融化晚,会使病虫害活跃期短,有利于病虫害防治,减少农药的使用,降低生产成本。
(4)冻土退化可能对环境造成多方面的不利影响,这些影响涉及气候、水文、土壤、生态等多个方面。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冻土中储存了大量的有机质,这些有机质在冻土退化、融化过程中会腐烂,从而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温室气体,加剧温室效应;冻土是阻止表层水体与地下水相互渗透和污染的天然屏障,冻土退化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引发植被退化或植被类型更替,进而危及生态系统;冻土融化可能会使河湖水量加大,引发河湖水文特征变化;冻土融化可能释放未知的病毒,危及人类和生物安全等。
【点评】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对策:

(1)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伊犁河谷开口向西,根据图示纬度可知,该地受盛行西风影响,从大西洋带来大量水汽受地形抬升,形成较多降雪;天山北坡是北冰洋水汽的迎风坡,在地形的抬升影响下,容易出现降雪。故水汽的主要来源于大西洋和北冰洋。
(2)积雪厚度的影响: 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导致积雪厚度增加。这种较厚的积雪对地表起到了保温作用,减少了土壤与冷空气的直接接触,从而降低了土壤的最大冻结深度;海拔较低处积雪少导致地气能量交换多,土壤温度低,最大冻结深度变大。另外,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夏季冻土融化的深度变大,但海拔高的地区冬季积雪厚,地温较高,冬季无法完全冻结夏季融化的土层,最大冻结深度变小。
(3)本题应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分析。不利:冻土自上而下解冻,不利于雨水和融水下渗,导致土壤过湿,地温较低,影响种子的萌发,使农作物的播种时间推迟。有利:冻土结冻早、融化晚,会使病虫害活跃期短,有利于病虫害防治,减少农药的使用,降低生产成本。
(4)冻土退化可能对环境造成多方面的不利影响,这些影响涉及气候、水文、土壤、生态等多个方面。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冻土中储存了大量的有机质,这些有机质在冻土退化、融化过程中会腐烂,从而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温室气体,加剧温室效应;冻土是阻止表层水体与地下水相互渗透和污染的天然屏障,冻土退化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引发植被退化或植被类型更替,进而危及生态系统;冻土融化可能会使河湖水量加大,引发河湖水文特征变化;冻土融化可能释放未知的病毒,危及人类和生物安全等。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