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新课预习 第一单元第一节 地球仪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下列关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的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④③②① D.②④①③
2.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是( )
A.20°W B.0°经线
C.160°E D.赤道(0°纬线)
3.为了更好学习地球知识,同学们把乒乓球穿在铁丝上,自制简易地球仪,制作正确的地球仪是( )
A.B.C.D.
4.下列各地的经纬度位置正确的是( )
A.A地(50°S,40°E) B.B地(0°,50°E)
C.C地(40°S,170°E) D.D地(20°S,170°E)
5.能够证明地球真实形状的地理事实和现象有( )
①日食现象
②月食现象
③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④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6.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对地球形状认识的过程,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②③①④
7.下列有关东西半球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B.
C. D.
8.通过精确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 )
A.不规则球体 B.纺锤形球状
C.正圆形球体 D.规则球体
9.地球仪是为了便于认识地球,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比例缩小、制作的地球模型。在地球仪上( )
A.所有经线互相等长,纬线也互相等长
B.纬线的形状是圆,经线的形状是半圆
C.0°纬线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
D.0°经线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
10.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但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诗句能反映出地球是球体的是( )
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B.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C.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D.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1.下列现象可以证明地球的形状是球体的是( )
①月食现象
②远航的船舶逐渐“隐没”
③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④登高望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2023年8月31日,2023年最大“超级月亮”亮相天宇,如图为一组摄影作品。以下四张照片能够证明地球是球体的照片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二.解答题(共3小题)
13.读经纬网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地的经纬度位置是 。
(2)从东西半球看,甲地位于 半球,乙地位于 半球。
(3)从低、中、高纬度看,甲地位于 纬度地区,乙地位于 纬度地区。
(4)从地球上的五带来看,甲地位于 带,乙地位于 带。
14.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海水采样,助力科学研究,中国航海博物馆委托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在不同的海洋采集当地的海水样品。在四大洋海水采集的过程中,人们发现北冰洋海水采集点(约为54°N,179°E)的采集难度最大。
材料二:极地周边经纬网示意图、北冰洋海水采集点(白令海)位置图、海水采集图。
(1)北冰洋海水采集点位于北半球、 半球,图中①、②、③、④四点,最接近北冰洋海水采集点的是 地。
(2)图中①、②、③、④四点中位于低纬度的是 ,位于本初子午线上的点是 地。
(3)北冰洋海水采集点位于北极点的 方向。
(4)写出图中③地的经纬度数 。③、④两地相比日出较晚的是 地,这种现象是由地球的 运动产生的。
15.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中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读图完成下面问题。
(1)写出酒泉的经纬度位置:经度 ,纬度 。
(2)酒泉位于文昌的 方向,文昌位于地球五带中的 ,气候终年 。
(3)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中,纬度最高的是 ,最先见到日出的是 。
(4)我国拥有四大卫星发射中心,在国际上享誉盛名,请你分析选择卫星发射基地的自然条件。
新课预习 地球仪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下列关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的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④③②① D.②④①③
【考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及球形证据.
【专题】示意图;地球仪与经纬网.
【答案】B
【分析】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今天,人们通过从宇宙空间发回的地球卫星照片,就能看清地球的真实形状。
【解答】解:由于受观测条件和科学技术的限制,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从③天圆地方→②据太阳、月球形状推测→④麦哲伦环球航行→①地球的卫星照片,后来证实了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牢记即可,属于常见的选择题。
2.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是( )
A.20°W B.0°经线
C.160°E D.赤道(0°纬线)
【考点】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专题】地理探究类开放题;地球仪与经纬网.
【答案】D
【分析】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解答】解:20°W和160°E这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是划分东西半球的经线圈,故AC错误;
0°经线又名本初子午线,并不是划分半球的界线,故B错误;
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半球的划分,结合教材知识点分析解答此题。
3.为了更好学习地球知识,同学们把乒乓球穿在铁丝上,自制简易地球仪,制作正确的地球仪是( )
A. B.
C. D.
【考点】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专题】经纬网图;地球仪与经纬网.
【答案】B
【分析】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后,制作成地球模型,这就是地球仪。
【解答】解:在地球仪上,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两个交点是极点,上边为北极点(N),下边为南极点(S);地轴是倾斜的,与水平面呈66.5°夹角。分析可知,B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把握地球仪的特点,对照选项分析选择即可。
4.下列各地的经纬度位置正确的是( )
A.A地(50°S,40°E) B.B地(0°,50°E)
C.C地(40°S,170°E) D.D地(20°S,170°E)
【考点】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
【专题】经纬网图;地球仪与经纬网.
【答案】C
【分析】东西经度的判定方法为:经度度数向东变大为东经,经度度数向西变大为西经;南北纬度的判定:纬度度数向北变大为北纬,纬度度数向南变大为南纬。
【解答】解:据图中经纬度的变化规律可得,A地的经纬度是50°N,40°E,B点的经纬度是0°,50°W,C点的经纬度是40°S,170°E,D点的经纬度是20°S,170°W,故C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经纬网图中经纬度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5.能够证明地球真实形状的地理事实和现象有( )
①日食现象
②月食现象
③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④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考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及球形证据.
【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地球仪与经纬网.
【答案】C
【分析】现在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证据有:站得高看得远(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远离海岸的帆船,船身比桅杆先消失;月食时,月轮缺损的部分为圆弧形;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人造卫星给地球拍摄的照片都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等。
【解答】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站得高、才能看得远,麦哲伦环球航行,月食,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等,②③正确;日食、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①④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例,结合自己的生活常识和所学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
6.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对地球形状认识的过程,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②③①④
【考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及球形证据.
【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地球仪与经纬网.
【答案】D
【分析】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今天,人们通过从宇宙空间发回的地球卫星照片,就能看清地球的真实形状。但是,在此之前,由于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人们无法看到地球的全貌。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
【解答】解: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从②天圆地方→③月食现象→①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④地球的卫星照片,后来证实了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理解解答即可。
7.下列有关东西半球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B.
C. D.
【考点】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专题】示意图;地球仪与经纬网.
【答案】C
【分析】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解答】解:东西半球的划分是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东半球的经度范围为20°W→0°→160°E,西半球的经度范围为160°E←180°←20°W.读图分析可知,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东西半球的划分,理解解答即可。
8.通过精确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 )
A.不规则球体 B.纺锤形球状
C.正圆形球体 D.规则球体
【考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及球形证据.
【专题】示意图;地球仪与经纬网.
【答案】A
【分析】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解答】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根据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地球的形状,此知识点较简单,识记即可。
9.地球仪是为了便于认识地球,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比例缩小、制作的地球模型。在地球仪上( )
A.所有经线互相等长,纬线也互相等长
B.纬线的形状是圆,经线的形状是半圆
C.0°纬线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
D.0°经线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
【考点】经线与纬线的划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地球仪与经纬网.
【答案】B
【分析】经线的形状是半圆,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纬线的形状是圆圈,所有的纬线都互相平行,且不相等。0°纬线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0°经线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
【解答】解: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所有经线等长,纬线长度不等,不符合题意。
B、纬线的形状是圆,经线的形状是半圆,符合题意。
C、0°经线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不符合题意。
D、赤道(0°纬线)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经纬线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解答。
10.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但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诗句能反映出地球是球体的是( )
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B.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C.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D.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考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及球形证据.
【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答案】D
【分析】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知经过了漫长而艰辛的过程。现在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站得高,才能看得远;麦哲伦环球航行;月食、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等。
【解答】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与地形地势有关,与地球形状无关,A错误;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与月亮形状有关,与地球形状无关,B错误;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与地势有关,与地球形状无关,C错误;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说明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可以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实例,结合知识点分析理解解答即可。
11.下列现象可以证明地球的形状是球体的是( )
①月食现象
②远航的船舶逐渐“隐没”
③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④登高望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考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及球形证据.
【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地球仪与经纬网.
【答案】C
【分析】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站得高,才能看得远、麦哲伦环球航行、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解答】解:月食现象、远航的船舶逐渐“隐没”(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登高望远可以证明地球的形状是球体。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不能证明地球的形状是球体。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依据,理解解答即可。
12.2023年8月31日,2023年最大“超级月亮”亮相天宇,如图为一组摄影作品。以下四张照片能够证明地球是球体的照片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考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及球形证据.
【专题】示意图;地球仪与经纬网.
【答案】D
【分析】由于受观测条件和科学技术的限制,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从天圆地方→根据太阳、月亮的形状猜测→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照片,后来证实了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站得高,才能看得远、麦哲伦环球航行、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月食等。
【解答】解:现在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经有了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月食是地球运动到太阳和月球之间且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时,地球挡住太阳射向月球的光,使得月球缺失了一块,月食出现的弧形黑影是地球的影子,证明地球是球体,D正确;
极昼现象是地球南、北两极地区的自然现象,极昼现象发生时该地区24小时全是白昼,没有黑夜,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A错误;
超级月亮是新月或满月时,月球与地球间距离较平常为近,肉眼能看到的最大最圆的月亮,是一种天文现象,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B错误;
光晕指日、月的光辉,在云雾的作用下扩大到四周,形成一种光环作用,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C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形状的实例,熟记知识点分析即可解答。
二.解答题(共3小题)
13.读经纬网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地的经纬度位置是 40°N,60°W 。
(2)从东西半球看,甲地位于 西 半球,乙地位于 东 半球。
(3)从低、中、高纬度看,甲地位于 中 纬度地区,乙地位于 低 纬度地区。
(4)从地球上的五带来看,甲地位于 北温 带,乙地位于 热 带。
【考点】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专题】示意图;地球仪与经纬网.
【答案】(1)40°N,60°W;(2)西;东;(3)中;低;(4)北温;热。
【分析】东西经度的判定方法为:经度度数向东变大为东经,经度度数向西变大为西经;南北纬度的判定:纬度度数向北变大为北纬,纬度度数向南变大为南纬。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20°W经线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160°E经线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据图中信息解答。
【解答】解:(1)读图,根据经纬度的变化规律可知,根据经纬网确定点的位置,首先要通过经纬度的分布规律,确定东西经、南北纬,然后再确定经过该点的经线和纬线的度数;甲地的经纬度是(40°N,60°W)或(60°W,40N)。
(2)东西半球的划分是以西经20°和东经160°组成的经线圈为界,东半球的经度范围20°W→0°→160°E,西半球的经度范围为160°E←180°←20°W;南北半球和南北纬度的界限都是赤道(0°纬线)。甲地位于西半球,乙地位于东半球。
(3)低纬度是0°﹣30°,中纬度是30°﹣60°,高纬度是60°﹣90°。读图可知,甲地位于中纬度地区,乙地位于低纬度地区。
(4)南北纬23.5°之间位于热带,南北纬23.5°﹣66.5°之间属于南北温带,纬度大于66.5°是南北寒带。甲地纬度40N,位于北温带,乙地纬度20°S,位于热带。
故答案为:(1)40°N,60°W;(2)西;东;(3)中;低;(4)北温;热。
【点评】本题以经纬网为材料,设置4道大题,考查经纬网定位、定向和半球的划分和五带的划分,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
14.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海水采样,助力科学研究,中国航海博物馆委托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在不同的海洋采集当地的海水样品。在四大洋海水采集的过程中,人们发现北冰洋海水采集点(约为54°N,179°E)的采集难度最大。
材料二:极地周边经纬网示意图、北冰洋海水采集点(白令海)位置图、海水采集图。
(1)北冰洋海水采集点位于北半球、 西 半球,图中①、②、③、④四点,最接近北冰洋海水采集点的是 ① 地。
(2)图中①、②、③、④四点中位于低纬度的是 ④ ,位于本初子午线上的点是 ② 地。
(3)北冰洋海水采集点位于北极点的 正南 方向。
(4)写出图中③地的经纬度数 (30°N,30°E) 。③、④两地相比日出较晚的是 ③ 地,这种现象是由地球的 自转 运动产生的。
【考点】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经度与纬度的划分;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专题】示意图;地球仪与经纬网.
【答案】(1)西;①;
(2)④;②;
(3)正南;
(4)(30°N,30°E);③;自转。
【分析】(1)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东经160度和与其相对的西经20度所组成的经线圈。
(2)纬度的划分,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3)在北极点上,任何方向都是正南方向。
(4)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地球自转产生了时间差异、昼夜更替。
【解答】解:(1)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东经160度和与其相对的西经20度所组成的经线圈,北冰洋海水采集点(54°N,179°E),位于北半球和西半球。最接近180°经线附近的①地。
(2)纬度的划分,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④地位于23.5°N,位于低纬度地区。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该线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该线以东是东经,以西是西经,图中②地位于本初子午线上。
(3)在北极点上,任何方向都是正南方向,因此,北冰洋海水采集点位于北极点的正南方。
(4)读图可知,图中③地的坐标是(30°N,30°E)。位置较东的点日出较早,③④两地相比日出较早的是④地。
故答案为:
(1)西;①;
(2)④;②;
(3)正南;
(4)(30°N,30°E);③;自转。
【点评】本题以极地经纬网示意图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东西半球的划分、高中低纬度的划分、经纬网定位和定向等相关知识。
15.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中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读图完成下面问题。
(1)写出酒泉的经纬度位置:经度 100°E ,纬度 40°N 。
(2)酒泉位于文昌的 西北 方向,文昌位于地球五带中的 热带 ,气候终年 炎热 。
(3)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中,纬度最高的是 酒泉 ,最先见到日出的是 太原 。
(4)我国拥有四大卫星发射中心,在国际上享誉盛名,请你分析选择卫星发射基地的自然条件。
【考点】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
【专题】示意图;中国的疆域与行政区划.
【答案】(1)100°E;40°N;(2)西北;热带;炎热;(3)酒泉;太原;(4)天气晴朗:地形平坦开阔等。
【分析】(1)东西经度的判定方法为:经度度数向东变大为东经,经度度数向西变大为西经;南北纬度的判定:纬度度数向北变大为北纬,纬度度数向南变大为南纬。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
(2)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据图中信息解答。
【解答】解:(1)在网格状经纬图中,横着的线表示纬线,其中纬度向北(图中一般是向上)增大的为北纬,纬度向南(图中一般是向下)增大的为南纬。竖着的线表示经线,其中经度向东(图中一般是向右)增大的为东经;经度向西(图中一般是向左)增大的为西经,因此酒泉的经纬度位置(40°N,100°E)。
(2)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由此判定,酒泉位于文昌的西北方向。文昌的纬度大约是19°N,文昌位于地球五带中的热带。文昌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3)读图可知,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中,纬度最高的是酒泉(40°N),最先见到日出的是太原,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越靠近东边,日出越早。
(4)结合所学可知,卫星发射基地的自然条件有地势平坦开阔;要有良好的气象条件,如晴天多,风速小等;理论上讲,纬度越低越好,可获得更大的离心力;交通便利。
故答案为:(1)100°E;40°N;(2)西北;热带;炎热;(3)酒泉;太原;(4)天气晴朗:地形平坦开阔等。
【点评】本题以中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经纬度的判读方法、方向、五带的划分、地球运动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运用的素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