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新课预习 第一单元第二节 地图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如图是北斗系统开发的车载导航示意图,图中箭头所示为汽车行进方向。关于这幅地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的汽车正向东南方向行驶
B.若想扩大呈现范围,了解前方路况,则图幅将变小
C.此图属于电子地图,与纸质地图相比,优点是信息量大,内容更新快
D.电子地图保存时间短,易损坏和变形
2.在一幅分层设色地形图中,周围是一片较深的黄颜色,中间有一片绿颜色,据此判断该区域的地形是( )
A.山地 B.高原 C.盆地 D.丘陵
3.生活中经常用到地图。当车辆行进到某路口时,看到了一张道路指示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山路是南北走向 B.向右转是奉天大街
C.北行是大西路 D.东行是青年大街
4.在一幅比例尺为1:500 000的地图上,量得某条河流的长度为50厘米,则这条河流的实际长度为( )
A.150米 B.200千米 C.250千米 D.250米
5.用A4纸张绘制一幅你校平面图,用下列哪一个比例尺较为合适( )
A.1:1000
B.1:200000
C.1:2000000
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千米
6.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中①~④的地形部位名称依次是( )
A.山脊、山顶、陡崖、山谷 B.山顶、山脊、山谷、陡崖
C.山谷、陡崖、山顶、山脊 D.山顶、山谷、山脊、陡崖
7.10月17~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查找“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地理位置,应选择的地图是( )
A.世界气候图 B.世界河流图
C.世界政区图 D.世界地形图
8.下列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中序号与山体部位名称相符的是( )
A.①—山峰 B.②—陡崖 C.③—山脊 D.④—山脊
9.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 )
A.山地 B.丘陵 C.平原 D.高原
10.能直观地显示垂直方向的地表高低起伏状况的地图是( )
A.分层设色地形图 B.等高线地形图
C.航空影像照片 D.地形剖面图
11.手机导航软件(例如百度地图APP、高德地图APP等)具有搜地点、查公交、找线路等功能,可以帮助我们快速、便捷到达目的地。与传统纸质地图相比,手机导航软件中使用的地图( )
A.不便于携带 B.内容更新较快
C.地理信息较少 D.比例尺大小不能改变
12.2023年8月8日,在中国大陆上映的反诈骗电影《孤注一掷》再次引发人们对跨境电信诈骗的关注,而作为电信诈骗分子“温床”的缅甸也成为众多游客的黑名单。小明想知道缅甸在世界的位置,他应该查找( )
A.世界降水图 B.世界政区图
C.世界地形图 D.世界交通图
二.解答题(共3小题)
13.2023年4月正值春暖花开的时节,某地理兴趣小组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图示地区(如图),体验了一堂真实生动的地理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活动一:“登高望远”
图示区域主要地形类型是 ,观景台海拔为 米之间,地理兴趣小组观察到山下桃花已经部分开放,登上观景台后看到桃花正要含苞待放。请你解释这种现象形成的原因 。
(2)活动二:“激流勇进”。
同学们分成两组沿AB、CD河段漂流,其中漂流速度较慢的是 河段,理由是 ;沿AB河段漂流的方向大致是 。
(3)活动三:“星空露营”。
从安全角度考虑,甲、乙、丙三地中最适宜同学们露营的是 ;图2“小心落石”的标志最有可能出现在甲、乙、丙中的 处。
(4)活动四:“探秘古村”。
同学们在探访中发现,古村分布的共同特点是 。
14.读“我国北方某乡村的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如图1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和泥石流示意图2。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地区,要修一条旅游观光铁路线,经过甲、乙两村,A、B路线中经济、工程量小的是 路线。
(2)图1中C处的山体部位是 。
(3)图1中丁村想要从小河引水,图中③、④线路能实现自流引水的是 ,小河的大致流向是 。
(4)泥石流一般发生在山谷地带,图2中泥石流发生时,有①②两种逃生方向,正确的是 。
15.地理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某中学利用周末开展了一次登山旅行活动。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1:同学们选定A地为出发地,设计三组登山路线:①组登鲁山,锻炼体能;②组徒手攀岩,试试胆量;③组参观古庙,感受历史。三组同学分别按:①②③路线进行活动。
材料2:鲁山周边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1)三组活动中,体力较弱的同学应参加 组,理由是 。
(2)①组同学从出发地沿①线爬山,沿途主要经过了 (山体部位),鲁山山顶与出发地的相对高度是 米。在出发地有同学用手机软件测得当时气温是12℃,由此可算出此时山顶的气温是 。
(3)②组开展徒手攀岩,沿②线到达 (山体部位),③组同学参观古庙,古庙位于出发地的 方向,从出发地到古庙的图上距离为2.5厘米,两地的实地距离为 千米。
(4)王村所处海拔在 米;张村所处海拔在 米,所处的地形类型是 。
新课预习 地图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如图是北斗系统开发的车载导航示意图,图中箭头所示为汽车行进方向。关于这幅地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的汽车正向东南方向行驶
B.若想扩大呈现范围,了解前方路况,则图幅将变小
C.此图属于电子地图,与纸质地图相比,优点是信息量大,内容更新快
D.电子地图保存时间短,易损坏和变形
【考点】电子地图和影像地图;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基本方法及应用.
【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地图的要素.
【答案】C
【分析】打开各种地图,尽管它们所表示的内容不同,却都具备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等要素。因此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构成了地图的三要素。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就是图例,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就是注记。
【解答】解:图中用指向标判断方向,指向标指示北方,这辆汽车正在向东北方向行驶;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若想扩大呈现范围,了解前方路况,则比例尺变小,图幅不变,其内容简略;此图属于电子地图,电子地图信息量大,保存时间长,数据可以随时更新,可以随意改变比例尺大小。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地图的判读,根据所学读图分析解答。
2.在一幅分层设色地形图中,周围是一片较深的黄颜色,中间有一片绿颜色,据此判断该区域的地形是( )
A.山地 B.高原 C.盆地 D.丘陵
【考点】应用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
【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地图的要素.
【答案】C
【分析】在等高线和等深线地图上,按照不同的高度和深度,着上深浅不同的褐色、黄色、绿色、蓝色、白色等颜色,以鲜明的表示地面和海底起伏的形态,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
【解答】解:在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平原,黄色表示低山丘陵,棕褐色表示高山和高原,白色表示雪山。在一幅分层设色地形图中,周围是一片较深的黄颜色,中间有一片绿颜色,说明该区域四周是低山丘陵,海拔高,中间是平原,海拔低,则该区域是盆地地形。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盆地地形的特点.
3.生活中经常用到地图。当车辆行进到某路口时,看到了一张道路指示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山路是南北走向 B.向右转是奉天大街
C.北行是大西路 D.东行是青年大街
【考点】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基本方法及应用.
【专题】示意图;地图的要素.
【答案】A
【分析】地图上的方向有不同的表示方式。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指示方向,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北方;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用经纬网定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没有指向标与经纬网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
【解答】解:根据指向标判定方向,可判定,中山路是南北走向,向右转是青年大街,南行是大西路,东行是奉天街。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地图上方向的判别,读图分析解答即可。
4.在一幅比例尺为1:500 000的地图上,量得某条河流的长度为50厘米,则这条河流的实际长度为( )
A.150米 B.200千米 C.250千米 D.250米
【考点】地图上的比例尺应用.
【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地图的要素.
【答案】C
【分析】比例尺是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可利用比例尺计算实地距离。
【解答】解:由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可得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在一幅比例尺为1:500000的地图上,若量得某条河流的长度为50厘米,则这条河流的实际长度为50×500000厘米=250千米。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比例尺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把握比例尺的计算公式。
5.用A4纸张绘制一幅你校平面图,用下列哪一个比例尺较为合适( )
A.1:1000
B.1:200000
C.1:2000000
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千米
【考点】地图上的比例尺应用.
【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地图的要素.
【答案】A
【分析】比例尺是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比例尺的表示方式有数字式、文字式和线段式。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先把比例尺的文字式和线段式写成统一的数字式,再进行比较,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反之比例尺越大。
【解答】解: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学校平面图范围较小,应选择大比例尺的。比较选项中的四个比例尺,1:1000最大,即该比例尺最适合绘制学校平面图。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比例尺的应用,在比较比例尺时,把文字式、线段式写成数字式进行比较。
6.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中①~④的地形部位名称依次是( )
A.山脊、山顶、陡崖、山谷
B.山顶、山脊、山谷、陡崖
C.山谷、陡崖、山顶、山脊
D.山顶、山谷、山脊、陡崖
【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专题】示意图;地形与等高线地形图.
【答案】B
【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表示坡度越缓。
【解答】解:读图可得,①周围的海拔是中间数值大,四周数值小,故是山顶;②是一连串等高线向坡下方弯曲,故是山脊;③是一连串等高线向坡上方弯曲,故是山谷;④是几条等高线重合的地方,故是陡崖。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掌握各种地形的判读方法后,理解解答即可。
7.2023年10月17~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查找“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地理位置,应选择的地图是( )
A.世界气候图 B.世界河流图
C.世界政区图 D.世界地形图
【考点】根据需要选择适用的地图.
【专题】生活实际类开放题;地图的要素.
【答案】C
【分析】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人们从地图上可以直接获得大量有用的地理信息。我们要掌握使用地图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经常读图、用图和收集地图的好习惯。
【解答】解: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图,查找“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地理位置,应选择的地图是世界政区图,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地图的应用,要理解记忆。
8.下列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中序号与山体部位名称相符的是( )
A.①—山峰 B.②—陡崖 C.③—山脊 D.④—山脊
【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专题】地形图;地形与等高线地形图.
【答案】A
【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
【解答】解:读图可知,①处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是山峰,A正确;
②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B错误;
③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C错误;
④处等高线重合是陡崖,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山体部位的判读,读图结合知识点分析解答即可。
9.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 )
A.山地 B.丘陵 C.平原 D.高原
【考点】应用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
【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地形与等高线地形图.
【答案】C
【分析】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图上,按照不同的高度和深度,着上深浅不同的褐色、黄色、绿色、蓝色等颜色,以鲜明的表示地面和海底起伏的形态,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原,褐色表示高山。
【解答】解: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原,褐色表示高山。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判读,记忆解答即可。
10.能直观地显示垂直方向的地表高低起伏状况的地图是( )
A.分层设色地形图 B.等高线地形图
C.航空影像照片 D.地形剖面图
【考点】应用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
【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地形与等高线地形图.
【答案】D
【分析】地形图分为地形剖面图、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等,其中最能直观表示地形高低起伏状况的是地形剖面图。
【解答】解:地形剖面图是以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转绘成的。它是沿等高线地形图某条直线下切而显露出来的地形垂直剖面。地形剖面图可以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
故选:D。
【点评】地形图是地理学习中一种重要的地图,要结合图例学会读图析图,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1.手机导航软件(例如百度地图APP、高德地图APP等)具有搜地点、查公交、找线路等功能,可以帮助我们快速、便捷到达目的地。与传统纸质地图相比,手机导航软件中使用的地图( )
A.不便于携带 B.内容更新较快
C.地理信息较少 D.比例尺大小不能改变
【考点】比例尺大小与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电子地图和影像地图.
【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地图的要素.
【答案】B
【分析】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人们从地图上可以直接获得大量有用的地理信息。我们要掌握使用地图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经常读图、用图和收集地图的好习惯。
【解答】解:与传统纸质地图相比,手机导航中使用的地图便于携带;内容更新更快,能查到更多的信息;可以任意改变比例尺的大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手机导航软件中使用的地图的优势,理解解答。
12.2023年8月8日,在中国大陆上映的反诈骗电影《孤注一掷》再次引发人们对跨境电信诈骗的关注,而作为电信诈骗分子“温床”的缅甸也成为众多游客的黑名单。小明想知道缅甸在世界的位置,他应该查找( )
A.世界降水图 B.世界政区图
C.世界地形图 D.世界交通图
【考点】电子地图和影像地图.
【专题】生活实际类开放题;地图的要素.
【答案】B
【分析】地图的种类很多,在庞大的地图家族中,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图等,社会经济地图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等,在不同情况下选择要会选择合适的地图。
【解答】解: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图,小明想知道缅甸在世界的位置,他应该查找世界政区图。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地图的应用,要根据不同地图的用途选择。
二.解答题(共3小题)
13.2023年4月正值春暖花开的时节,某地理兴趣小组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图示地区(如图),体验了一堂真实生动的地理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活动一:“登高望远”
图示区域主要地形类型是 丘陵 ,观景台海拔为 400﹣450 米之间,地理兴趣小组观察到山下桃花已经部分开放,登上观景台后看到桃花正要含苞待放。请你解释这种现象形成的原因 山上地势高,气温低,所以桃花开得晚 。
(2)活动二:“激流勇进”。
同学们分成两组沿AB、CD河段漂流,其中漂流速度较慢的是 CD 河段,理由是 CD段等高线较稀疏,坡度较小 ;沿AB河段漂流的方向大致是 自东北向西南 。
(3)活动三:“星空露营”。
从安全角度考虑,甲、乙、丙三地中最适宜同学们露营的是 丙 ;图2“小心落石”的标志最有可能出现在甲、乙、丙中的 乙 处。
(4)活动四:“探秘古村”。
同学们在探访中发现,古村分布的共同特点是 沿河分布 。
【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基本方法及应用.
【专题】示意图;地形与等高线地形图.
【答案】(1)丘陵;400﹣450;山上地势高,气温低,所以桃花开得晚;
(2)CD;CD段等高线较稀疏,坡度较小;自东北向西南;
(3)丙;乙;
(4)沿河分布。
【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地形部位有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可根据等高线排列规律来判断各种地形部位;可依据等高线疏密和坡度陡缓的关系,判断坡度的陡缓,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没有指向标与经纬网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等高距是指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海拔是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可依据等高距估算海拔高度。
【解答】解:(1)图示区域海拔较低,在500米以下,地面有起伏,坡度和缓,主要地形类型是丘陵。图示等高距为50米,可判定,观景台海拔位于400﹣450米之间。地理兴趣小组观察到山下桃花已经部分开放,登上观景台后看到桃花正要含苞待放,原因在于山上地势高,气温低。
(2)同学们分成两组沿AB、CD河段漂流,其中漂流速度较慢的是CD河段,理由是CD段等高线较稀疏,坡度较小。图示没有指向标与经纬网,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可判定,沿AB河段漂流的方向大致是自东北向西南。
(3)从安全角度考虑,甲、乙、丙三地中,丙地地形平坦开阔,最适宜同学们露营;图2“小心落石”的标志最有可能出现在甲、乙、丙中的乙处,原因在于乙处为陡崖。
(4)由图示信息可知,古村分布的共同特点是沿河分布。
故答案为:
(1)丘陵;400﹣450;山上地势高,气温低,所以桃花开得晚;
(2)CD;CD段等高线较稀疏,坡度较小;自东北向西南;
(3)丙;乙;
(4)沿河分布。
【点评】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在把握地形部位和地形类型的判读方法、等高距的含义、海拔的估算、方向的判定、等高线疏密和坡度陡缓的关系等知识的基础上,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14.读“我国北方某乡村的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如图1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和泥石流示意图2。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地区,要修一条旅游观光铁路线,经过甲、乙两村,A、B路线中经济、工程量小的是 B 路线。
(2)图1中C处的山体部位是 陡崖 。
(3)图1中丁村想要从小河引水,图中③、④线路能实现自流引水的是 ④ ,小河的大致流向是 自北向南 。
(4)泥石流一般发生在山谷地带,图2中泥石流发生时,有①②两种逃生方向,正确的是 ① 。
【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专题】示意图;地形与等高线地形图.
【答案】(1)B;
(2)陡崖;
(3)④;自北向南;
(4)①。
【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地形部位有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可根据等高线排列规律来判断各种地形部位;可依据等高线疏密和坡度陡缓的关系,判断坡度的陡缓,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海拔是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据图中信息解答。
【解答】解:(1)图1中要修一条旅游观光铁路线,经过甲、乙两村,A、B路线中经济、工程量小的是B路线,B路线基本沿等高线修建、坡度缓、成本低,A要穿过山脊,成本高。
(2)图1中C处多条等高线重合为陡崖。
(3)图中③、④线路能实现自流引水的是④,取水处高于目的地;图中可根据指向标看出,等高线向北高海拔凸出,为山谷,小河的大致流向是自北向南,因为河流所在的山谷地势是北高南低,水往低处流。
(4)泥石流一般发生在山谷地带,泥石流发生时,应向与泥石流垂直的方向逃生。由图可知,逃生方法①与泥石流运动方向垂直,逃生方法②与泥石流运动方向一致,因此①、②两种逃生方向正确的是①。
故答案为:
(1)B;
(2)陡崖;
(3)④;自北向南;
(4)①。
【点评】本题以等高线地形图为材料,涉及等高线特点、地形部位名称、河流流向、防灾措施等知识,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读图分析能力,综合思维等地理核心素养。
15.地理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某中学利用周末开展了一次登山旅行活动。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1:同学们选定A地为出发地,设计三组登山路线:①组登鲁山,锻炼体能;②组徒手攀岩,试试胆量;③组参观古庙,感受历史。三组同学分别按:①②③路线进行活动。
材料2:鲁山周边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1)三组活动中,体力较弱的同学应参加 ③ 组,理由是 路线③等高线最稀疏,坡度最缓,比较省力 。
(2)①组同学从出发地沿①线爬山,沿途主要经过了 山脊 (山体部位),鲁山山顶与出发地的相对高度是 750 米。在出发地有同学用手机软件测得当时气温是12℃,由此可算出此时山顶的气温是 7.5℃ 。
(3)②组开展徒手攀岩,沿②线到达 陡崖 (山体部位),③组同学参观古庙,古庙位于出发地的 西南 方向,从出发地到古庙的图上距离为2.5厘米,两地的实地距离为 5 千米。
(4)王村所处海拔在 300~400 米;张村所处海拔在 0~100 米,所处的地形类型是 平原 。
【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地图上的比例尺应用;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基本方法及应用.
【专题】地形图;地形与等高线地形图.
【答案】(1)③;路线③等高线最稀疏,坡度最缓,比较省力;
(2)山脊;750;7.5℃;
(3)陡崖;西南;5;
(4)300~400;0~100;平原。
【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
【解答】解:读图可知,(1)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图中路线③经过的等高线稀疏,坡度最缓,比较省力。
(2)路线①经过地区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鲁山山顶的高度海拔为850米,出发地的海拔高度为100米,测得出发地当时的气温是12℃,由此可算出此时山顶的气温是12℃﹣(850﹣100)÷100×0.6℃=7.5℃。
(3)路线②到达地区等高线重叠,为陡崖;图中有指向标,根据指向标判断方向,古庙位于出发地的西南方向;路线②到达地区等高线重叠,为陡崖,根据图中指向标所示,古建筑位于出发地的西南方向,图中比例尺为1:200000,从出发地到古庙的图上距离为2.5厘米,两地的实地距离为2.5厘米×200000=5千米。
(4)王村所处海拔高度在300~400米之间;张村所处海拔高度在0~100米之间,所处的地形类型是平原。
故答案为:
(1)③;路线③等高线最稀疏,坡度最缓,比较省力;
(2)山脊;750;7.5℃;
(3)陡崖;西南;5;
(4)300~400;0~100;平原。
【点评】本题以某中学利用周末开展了一次登山旅行活动为材料,设置4道小题,涉及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海拔和相对高度、比例尺、聚落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