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综合质量检测考前模拟练习卷(试题)(含答案)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期末综合质量检测考前模拟练习卷(试题)(含答案)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7-08 19:33: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期末综合质量检测考前模拟练习卷(试题)-2024-2025学年苏科版(2024)物理八年级下册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地球带到太空中的铅笔能“悬浮”于舱内,是由于质量变小
B.同种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质量和密度均不变
C.将密闭容器中的气体压缩,密度变大,因此其质量增大
D.氧气罐中的氧气用去一半,密度减小一半
2.下列关于粒子和宇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核、中子、电子、原子,是从大到小排列的
B.扫地时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C.地球绕着太阳公转,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D.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
3.下列关于大气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马德堡通过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B.大气压强随海拔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C.水的沸点随大气压强的减小而增大
D.托里拆利在做测量大气压强的实验中,测得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是76mm
4.周末,小伟带着弟弟在公园里玩纸飞机,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用手将纸张折叠成纸飞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B.离开手的纸飞机能继续向前飞行是由于纸飞机受到惯性的作用
C.纸飞机在空中飞行时,若所有外力都消失,纸飞机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D.落地后,静止在草坪上的纸飞机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5.2024年7月30日,在巴黎奥运会乒乓球混双决赛中,中国组合王楚钦/孙颖莎4比2战胜朝鲜组合李正植/金琴英,获得冠军。关于乒乓球比赛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击球时,球拍对球有力的作用,球对球拍没有力的作用
B.球在空中飞行时不受力的作用
C.乒乓球离开球拍后继续运动是因为乒乓球具有惯性
D.王楚钦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力和他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6.自2022年5月以来,全球范围不断有猴疫病例报告。如图是在电子显微镜下拍摄到的猴痘病毒,该病毒直径在200mm左右,可通过飞沫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病毒是分子,它可以用肉眼直接看到
B.病毒随飞沫的运动是杂乱无章的分子运动
C.口罩材料的分子之间没有空隙,佩戴口罩可预防病毒感染
D.病毒由分子组成,且这些分子之间有引力也有斥力
7.篮球是同学们喜爱的体育项目之一,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接球时,手会感觉到疼,表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运球时,球碰撞地面反向弹起,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传球时,球在空中继续运动,表明球仍然受到推力作用
D.投篮时,球在空中会下落,表明球受到重力作用
8. 古代劳动人民巧妙地利用水来开山采石。冬季,在白天给石头打一个洞,再往洞里灌满水并封实,待晚上降温,水结冰后石头就裂开了,石头裂开是由于水结冰后
A.密度不变,体积增大 B.质量不变,体积增大
C.密度增大,体积增大 D.质量增大,体积增大
9. 艾伍里在重庆一中优美的校园内散步,下列有关他看到的现象和说法正确的是(  )
A.一阵微风吹过,鲜艳的五星红旗风飘动是因为受到了力的作用
B.静止在乒乓球台上的球拍,其受到的重力和对台面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C.足球场上奔跑的同学们都换上了钉鞋,是为了减小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
D.被斜向上抛出的篮球,在上升过程中若一切外力突然消失则会保持静止状态
10.如图所示,将一个未装水的厚底圆柱形水杯放在方形容器底部,已知水杯的外底面积为,内底面积为,容器的底面积为,现缓慢向容器内注水,当水深为6cm时,水杯对容器底的压力刚好为0;继续向容器中注水,当水深为12cm时,停止注水;用轻质细竹签缓慢向下压水杯,水杯始终竖直,当杯口与水面相平时,水深为13cm;再向下压水杯,使水杯沉入容器底部,此时水深为11cm。则下列结果中正确的是(  )
A.水杯的质量为200g
B.水杯的材料密度为
C.水杯沉底后对容器底的压强为400Pa
D.水杯沉底后,水对水杯内底面的压强为800Pa
二、填空题
11.某水上运动项目使用的长方体水上标志物,经测量其质量为100kg、体积为0.2m3,它的密度为    kg/m3.它漂浮在平静的水面上受到的浮力为    N.(g=9.8N/kg)
12.诗人陆游用“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水结冰的过程中温度    、质量   (前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质量为450g的水全部结成冰后的体积为    cm3。(ρ冰=0.9×103kg/m3)
13.如图所示,是太阳系模拟图,行星们在各自的固定轨道上围绕恒星太阳运转,这与原子的   结构模型十分相似,其中,原子核相当于太阳,绕核运动的   就相当于行星。
14.2020年6月4日至10日,第21届国际泳联跳水世界杯在武汉体育中心游泳馆举行。如图所示,跳板被跳水运动员压弯的过程中,施力物体是    。此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继而运动员被跳板弹起说明力还可以改变物体的    ,同时也说明    。但最终运动员会落到水里是受    作用。
15.如图所示,手握着一个质量为2kg的瓶子保持悬空静止,则瓶子受到重力大小为   N;瓶子所受的摩擦力方向将   ;手对瓶子的握力是由于   形变产生的。
16. 如图所示,底面积为容器装有重的液体,其底部三处受到水的压强分别为,则      (选填“>”,“<”或“=”),若A点的液体压强为,则B点的液体压强为   。
三、实验探究题
17.小明想知道樱桃的密度,于是进行了如下实验,请你将实验补充完整。
(1)小明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发现天平指针已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如图甲所示,此时小明应先将游码移至标尺   处,再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使天平横梁平衡。
(2)天平调平后,小明将三颗樱桃放入左盘,并通过加减砝码、移动游码使天平恢复了平衡,如图乙所示。将量筒中装入适量水如图丙①所示,将三颗樱桃轻轻放入量筒内的水中,沉底后液面的位置如图丙②所示,樱桃的密度为   。
(3)实验后小明还想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他选取了一个平底薄壁透明塑料瓶(瓶盖、瓶壁的体积和质量均忽略不计)、圆柱形透明大容器、一把刻度尺(体积可忽略不计),设计了如图丁的方案,请把他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在瓶内装适量的被测液体密封后,用刻度尺测出瓶内液面的高度为;
②将瓶子倒置在盛有水的容器中漂浮,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   为;
③利用以上测量数据可以计算出液体的密度,表达式   (用字母表示,水的密度用表示)。
18.为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1)肖明向图1中的左盘和右盘同时加入一个质量相等的砝码,此时木块两边受到的拉力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当他把左盘中砝码换成一个质量更大的砝码时,木块仍处于静止状态,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2)李亮对肖明的实验进行了改进,利用如图2所示的装置继续实验。往两盘中加入质量相等的砝码,将小车在水平桌面上扭转一个角度后释放,小车将   (选填“运动”或“静止”)。进行这个操作是为了探究   ;
(3)李老师看完他们的实验后,对他们表示了赞扬,并让他们尝试用轻质硬纸片代替小车,用如图甲中的装置进行实验。请你写出图甲中的装置的两个优点:①   ;②   ;
(4)在轻质硬纸片两端细线上挂上相同的钩码,如图乙所示,此时硬纸片   (选填“能”或“不能”)平衡。
19.下面是小明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将一个木块放在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   拉动,根据   原理可以测出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   N;
(2)如图乙所示,在木块上放一个重物,重复上面的操作,比较甲、乙两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   的关系;
(3)为了操作方便,小明对实验进行了如图丙所示的改进,将弹簧测力计固定,拉动木块下的毛巾,木块相对地面保持静止,这样改进后   (填“需要”或“不需要”)匀速拉动毛巾。比较甲、丙两图可得出:压力相同时,   ,滑动摩擦力越大;
(4)本次实验采用的方法为   。
20.小林同学游泳潜水时,感觉潜水越深,耳膜越痛。他关于“液体压强的规律”进行了一系列探究:
(1)本实验根据U形管中两边液面的    来判断液体压强的大小;
(2)如果所用的压强计U形管中可选择装染色的酒精、水以及水银中的一种液体,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小林应该选择三种液体中的    装入U形管中(ρ水银>ρ水>ρ酒精);
(3)比较图甲和乙,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中,液体    越大,液体压强越大;保持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不变,如图乙、丙所示,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
(4)小林将U形管中装入清水,为了便于读数,在U形管上标了刻度值,在U形管右管有一个指示液面位置的实心红色浮标,如图丁。未测量时,U形管内水面刚好与a相平,某次实验中当探头放入某液体中,浮标指示在b处,ab之间的距离为3cm,则此时U形管左右液面上方气体压强差为    Pa;
(5)小林取下液体压强计的U形管,将不相容的油和水装入其中。待液体稳定后,液面有明显分界线,则油的密度为    g/cm3。
四、作图题
21.如题图所示,一烧杯静止在斜面上,烧杯内的水面上漂浮着一小球。请在图中作出小球受到的重力G和浮力F浮及烧杯对斜面的压力F压的示意图。
22.如图所示,一个小球静止在斜面上的一个盛水容器里,画出小球所受重力与浮力的示意图。
五、计算题
23.某智能机器人的质量为60kg,其轮子与水平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5×10-4m2,在水平地面上工作时,该机器人匀速直线移动的速度为0.5m/s,所受阻力是机器人重力的0.05倍。求:
(1)机器人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机器人在水平地面上匀速直线移动时的牵引力;
(3)机器人在水平地面上匀速直线移动30s,此过程中牵引力做的功。
24.小明同学设计了一个体验压强和浮力的实验装置,其剖面图如图甲所示,容器的立体图如图乙所示。薄壁容器由上下两个柱状体组合而成,下部分容器高度,横截面积,上部分容器高度,横截面积,容器的质量为,另有一圆柱形实心铁棒,铁棒横截面积,长度。用细绳绕过定滑轮连接铁棒,控制铁棒的升降与暂停。铁棒先静置于容器口的上方,向容器内注入深度的水后,缓慢让铁棒下降,待浸没后铁棒停止下降;铁棒始终保持竖直且未与容器底部接触(,g取)。求:
(1)注入的水质量;
(2)静止时铁棒所受浮力;
(3)铁棒浸没后桌面所受的压力;
(4)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25.2014年4月14日,为寻找失联的MH370航班,启用了“蓝鳍金枪鱼-21”(简称“金枪鱼”)自主水下航行器进行深海搜寻。其外形与潜艇相似(如图甲所示),相关标准参数为:体积1m3、质量750kg,最大潜水深度4500m,最大航速7.4km/h航行器在下潜时,要在它周围固定上配重铁,当它要停留在海水某个深度时,会把固定的配重铁抛掉(不考虑海水密度变化,密度ρ取,g取10N/kg)。
(1)假设“金枪鱼”上有面积为20cm2的探测窗口,当它下潜至最大潜水深度处进行搜寻任务时,问该探测窗口承受海水的压力为多少?
(2)“金枪鱼”搜寻任务完成后,把配重铁全部丢掉,航行器会上浮,航行器从开始上浮到露出海面之前(航行器的高度忽略不计),浮力做的功为多少?
(3)“金枪鱼”搜寻任务完成后,把配重铁全部丢掉,航行器会上浮,最终静止漂浮在海面上,此时航行器露出海面的体积为多大?
答案
1.D
2.D
3.B
4.B
5.C
6.D
7.C
8.B
9.A
10.D
11.500 ;980 
12.不变;不变;500
13.核式;电子
14.运动员;形状;运动状态;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重力
15.20;竖直向上;手
16.<;=;
17.0刻度线处;右;;瓶内液面到水面的高度;
18.(1)相等;桌面与木块之间有摩擦力
(2)运动;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是否平衡
(3)可忽略硬纸片重力对实验的影响;可以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
(4)能
19.匀速直线;二力平衡;2.6;压力大小;不需要;接触面越粗糙;控制变量法
20.高度差;酒精;深度;相等;600;0.8
21.
22.
23.(1)1.2×106Pa;(2)30N;(3)450J
24.(1)解: 容器内水的体积
注入水的质量
答:注入水的质量为2kg;
(2)解: 铁棒的体积
浸没时,铁棒排开水的体积等于自身的体积,所以静止时铁棒所受的浮力
答:静止时铁棒所受浮力F浮为12N;
(3)解: 容器的重力G容器=m容器g=0.2kg×10N/kg=2N
注入水的重力G水=m水g=2kg×10N/kg=20N
铁棒浸没后,对水的压力等于所受的浮力,所以铁棒浸没后,桌面所受的压力F1=G容器+G水+F浮=2N+20N+12N=34N
答:铁棒浸没后桌面所受的压力F1为34N;
(4)解: 铁棒浸没后,水在下部分容器上升的高度h下=h1-h水=0.12m-0.10m=0.02m
此部分排开水的体积
水在上部分容器中排开的体积
水在上部分容器中上升的高度
水的深度h=h1+h上=0.12m+0.08m=0.2m
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答: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2为40N。
25.(1);(2);(3)0.25m3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