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综合质量检测考前模拟练习卷(试题)-2024-2025学年苏科版(2024)物理八年级下册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大气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B.大气压强随海拔高度的增大而增大
C.水的沸点随大气压强的减小而增大
D.托里拆利在做测量大气压强的实验中,测得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是76mm
2.下列关于力和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力推桌子,桌子静止不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B.鸡蛋磕到碗边上鸡蛋破了,是因为碗对鸡蛋的力大于鸡蛋对碗的力
C.推出去的铅球可以在空中继续运动,是因为铅球仍受到手对它的作用力
D.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最终会停下来,是因为足球受到了草地对它的摩擦力
3.下列关于粒子和宇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核、中子、电子、原子,是从大到小排列的
B.扫地时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C.地球绕着太阳公转,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D.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
4.浙江大学的科学家制作出了一种新型防菌“纳米纸”,这种纸“油水不沾”,细菌也无法停留在上面(如图),则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纳米纸”的分子不可再分
B.“纳米纸”的分子不能做无规则热运动
C.“油水不沾”的原因是分子间无空隙
D.纳米纸上互相靠得很近的两滴水能自动结合成一滴是因为分子引力的缘故
5.2028年沈阳将承办冬运会,这点燃了全国人冰雪运动的激情。下列有关冬运会说法正确的是( )
A.冰壶运动中,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后继续滑行
B.跳台滑雪运动员升至最高点时,受到平衡力
C.短道速滑运动员匀速转弯时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D.滑冰运动员在加速滑行的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减小
6. 2025年春晚节目《秧BOT》是机器人和舞蹈演员一起表演的创意融合舞蹈,整个表演令人眼前一亮。在喜庆的氛围中也彰显了我国极为先进的人工智能算法和精确的运动控制技术。下列有关机器人表演说法错误的是( )
A.地面对机器人的支持力就是地面产生的弹力
B.机器人一只脚悬空表演与两只脚站立表演,它对地面产生的压力大小不变
C.机器人静止时,它受到的重力和机器人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机器人手中的手绢不断翻飞,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7. 古代劳动人民巧妙地利用水来开山采石。冬季,在白天给石头打一个洞,再往洞里灌满水并封实,待晚上降温,水结冰后石头就裂开了,石头裂开是由于水结冰后
A.密度不变,体积增大 B.质量不变,体积增大
C.密度增大,体积增大 D.质量增大,体积增大
8.2023年3月19日,重庆马拉松比赛在南滨路举行,如图。运动员在比赛中涉及的物理知识,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跑鞋底部有凹凸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B.冲过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作用
C.起跑前静止时所受重力和人对地的压力相互平衡
D.通过弯道和加速快跑说明力可以改变人的运动状态
9.被网友称为“胖妞”的国产最大型军用运输机Y-20(如图),适合在复杂地形和气候条件下,执行各种物资和人员的长距离航空运输任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Y-20飞行时,上表面与下表面相比空气流速小,压强小
B.Y-20运输救灾物资从平原到高原,物资质量减小
C.为使Y-20坚固耐用,可完全采用密度较大的钢材料制作
D.Y-20在运输物资时,油箱内燃油质量减小,密度不变
10.如图所示,在盛有水的圆柱形容器内,体积为实心物块甲放在实心木块乙上,木块乙漂浮在水面上,现将甲取下并放在水中沉底,静止时,容器对甲的支持力为2N,已知木块乙的质量为400g,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将甲放入水中沉底,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大
B.容器内水面高度变化2cm
C.甲的密度为
D.乙物体受到的浮力将变化3N
二、填空题
11.诗人陆游用“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水结冰的过程中温度 、质量 (前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质量为450g的水全部结成冰后的体积为 cm3。(ρ冰=0.9×103kg/m3)
12.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是不断进步的,汤姆生在1889年发现电子,认识到 是可分的,进而提出原子结构的“枣糕”模型(如图甲);1911年, 通过实验发现原子核的存在,进而建立类似行星绕日结构(如图乙)的 结构模型。
13.用下列方法制作如图所示的“喷气火箭”:①将气球吹大,并用夹子把口封紧;②从一根吸管上剪取一小段,用胶带把它固定在气球上;③将一根细绳穿过吸管,并水平拉直,作为“喷气火箭”运动的轨道,把封口的夹子松开,气球就会向 (“左”或“右”)运动,使气球由静止变为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随着气球的运动,球内气体的温度会 (“升高”“降低”或“不变”)。
14.如图所示,手握着一个质量为2kg的瓶子保持悬空静止,则瓶子受到重力大小为 N;瓶子所受的摩擦力方向将 ;手对瓶子的握力是由于 形变产生的。
15.注射器针头做得很尖,其目的是 (填“增大”或“减小”)压强;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下潜海底的过程中,它受到海水的压强将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当潜入海面下6000m深处时受到海水的压强是 Pa(ρ海水=1.0×103kg/m3,g取10N/kg)。
16.将一块冰放入装有足量水的容器中漂浮,此时冰露出水面的体积与冰的总体积之比为 ( )。待冰熔化后,相比较冰熔化前,液面 (选填“上升”、“不变”或“下降”)
三、实验探究题
17.小明在“测量浓盐水的密度”实验中,进行如下操作:
(1)将浓盐水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其总质量,天平平衡时,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烧杯和浓盐水的总质量为 g。将浓盐水倒入量筒,测出浓盐水的体积为40cm3。
(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 30g,则浓盐水的密度为 g/cm3,
(3)小明用水(密度为ρ0)、刻度尺、薄壁轻质塑料瓶测桃的密度,设计了如图乙所示方案,请帮他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在薄壁轻质塑料瓶中装适量的水,用刻度尺测出瓶中水的深度为h1;
②用双面胶把桃粘在瓶底,将瓶子放入水中,瓶子恰好在竖直方向漂浮,用刻度尺测出瓶子没入水中的深度为h2。
③将瓶子上下对调,测出 的高度为h3,桃的密度表达式为ρ= 。(用ρ0及测得的物理量字母表示)
18.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实验中(图甲)选择质量较小的卡片目的是 。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卡片旋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 (选塆“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不在 的两个力能否平衡;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 。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____(单选);
A.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小书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转
(5)小明同学也对二力平衡条件进行了探究,但他在左右支架上装配两个滑轮时没有安装成相同高度(图丙),你认为 (选填“能”或“不能”》用小明的装置进行实验。
19.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某小组用同一物块按照图甲、乙、丙进行了三次实验。
(1)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必须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所依据的原理是 。
(2)进行甲丙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 之间的关系;
(3)实验发现丙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比甲图中的大,由此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4)在交流评估环节中,某同学认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还与接触面积有关,于是他进行了如下设计:将甲图中的物块竖直切掉一半重新进行实验,测得物块所受摩擦力与甲图中测得的数据进行比较,从而得出结论。请对该同学的设计方案进行评估 。
20.某同学用下列器材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
(1)如图丁所示,将有橡皮膜的薄壁玻璃管竖直插入水槽中,发现橡皮膜向内部凹陷,此现象说明:液体有向 的压强(选填“上”或“下”);
(2)他向图甲的U型管内注入适量的红墨水,红墨水静止时,U型管两侧液面高度 ;
(3)图乙压强计通过U型管两侧液面的 来反映橡皮膜所受压强的大小,用手指按压橡皮膜发现U型管中的液面升降灵活,说明该装置 ;(填“漏气”或“不漏气”)
(4)他把探头放入水面下6cm处,探头受到水的压强是 Pa;继续向下移动探头,会看到U型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变大,说明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 有关;
(5)为了检验“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这一结论,他用图丙的装置,在容器的左右两侧分别装入深度相同的不同液体,看到橡皮膜向左侧凸起,则 侧液体的密度较大。(填“左”或“右”)
四、作图题
21.如图所示,质量为0.3kg的小球漂浮在水面上,请画出小球所受重力和浮力的示意图。
22.把金属球放入装有清水的容器中,金属球加速下沉。用相机拍摄获得一张金属球下沉时的照片如图所示。请你尝试画出金属球下沉时所受浮力和重力的示意图。
五、计算题
23.一辆四轮小货车满载后总质量是5×103kg,轮胎与地面总接触面积为0.5m2。在平直的公路上以6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20min。货车受到的阻力是总重的0.05倍。求:
(1)满载后小货车的总重;
(2)满载后小货车静止时对路面的压强;
(3)小货车匀速行驶过程中牵引力做的功。
24.如图所示,质量分布均匀的圆柱形木块用与薄壁圆柱形容器乙放置于水平桌面上,已知木块甲的密度为0.8×103kg/m3,高为0.5m,底面积为8×10-3m2;乙容器的底面积为2×10-2m2,高为0.4m,容器内盛有体积为6×10-3m3的水,g取10N/kg。
(1)求此时乙容器中水的质量;
(2)若甲沿着竖直方向切去,则木块甲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
(3)不考虑第二问、仅在甲上方沿水平方向切去△h的高度,并将切去部分竖直放入容器乙内,请计算当Δh=0.4m时,容器乙对桌面的压强增加量△p容。
25.如图甲所示,为了打捞铁牛,有个名叫怀丙的和尚让人们用两艘大船装满泥沙,用铁索将铁牛拴到大船上,然后卸掉船里的泥沙,随着船逐渐上浮,铁牛在河底淤泥中便被拉出来了,其简化模型如图乙所示。已知容器的底面积为0.06m2,容器中装有水,装有适量小石块的直柱体小桶A(足够高)的底面积为0.02m2,边长为0.1m的正方体物体B的质量为4kg,AB间用细线连接,此时不可伸缩的细线刚好被拉直但无拉力,水深40cm。(已知小石块的密度为2.5×103kg/m3)求:
(1)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2)细线刚好被拉直但无拉力时,物体B对容器底的压强;
(3)需将多少千克的小石块卸入水中才能使物体B刚好被拉起。
答案
1.A
2.D
3.D
4.D
5.C
6.C
7.B
8.D
9.D
10.D
11.不变;不变;500
12.原子;卢瑟福;核式
13.右;空气;降低
14.20;竖直向上;手
15.增大;变大;6×107
16.1:10;不变
17.(1)74
(2)1.1
(3)瓶内水面到瓶外水面;
18.(1)忽略小卡片的重力对实验的影响
(2)不能;;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能否平衡
(3)将卡片从中间剪断
(4)A
(5)能
19.(1)二力平衡
(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3)在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4)将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压力也变为原来的一半,没有控制对接触面的压力不变,故探究过程不正确
20.上;相同;高度差;不漏气;600;深度;右
21.
22.
23.(1)5×104N;(2)1×105Pa;(3)5×107J
24.(1)解:乙容器中水的质量
答: 乙容器中水的质量为6kg;
(2)解:质量分布均匀的圆柱体对水平面的压强
当甲沿着竖直方向切去三分之一,则剩余的木块甲对桌面的压强不变,压强为
答: 剩余的木块甲对桌面的压强为4000Pa;
(3)解:甲切去部分的重力
由于木块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木块放入水中后漂浮,F浮=ΔG,木块排开水的体积
容器乙的总容积
容器乙中未放入木块时空余部分的体积
所以把切去的木块放入水中时,有水溢出
溢出水的重力
容器乙底部压力变化量
容器乙底部压强变化量
答:把切去的木块放入容器乙中,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增加量Δp空是1000Pa。
25.解:(1)水深h=40cm=0.4m,则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
(2)物体B的重力为;
物体B的体积为;
物体B受到的浮力为;
则细线刚好被拉直但无拉力时,物体B对容器底的压力为;
则物体B对容器底的压强为;
(3)假设小桶A及石头的总质量为M,投出去的石头质量为m,在细绳刚好拉直时,小桶A受到的浮力和自身重力相等,则有;物体B刚好被拉起时,绳子的拉力为
;
假设小桶A受到的浮力变化量为,小桶A此时的浮力为,剩下石块的重力为,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则有;
即 ①
由密度公式可得投出石块的体积即水上升的体积,则小桶A浸入水中的深度变化量,则小桶A排开水的体积变化量为
②
联立①②,解得,即扔出去的石头质量至少为。
答:(1)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4000Pa;
(2)细线刚好被拉直但无拉力时,物体B对容器底的压强为3000Pa;
(3)需将2.5千克的小石块卸入水中才能使物体B刚好被拉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