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数智作业(3) 离子共存与推断----《高考快车道》2026版高三一轮总复习化学

文档属性

名称 课时数智作业(3) 离子共存与推断----《高考快车道》2026版高三一轮总复习化学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5.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7-08 14:11:59

文档简介

课时数智作业(三) 离子共存与推断
(建议用时:30分钟 总分: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3分,共18分)
1.(2025·北京海淀区模拟)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遇酚酞变红的溶液中:Na+、K+、、F-
B.无色透明溶液中:Cu2+、Al3+、、
C.能使品红褪色的溶液中:、Mg2+、I-、Ca2+
D.与Al反应能生成氢气的溶液中:、Fe3+、、
2.(2025·南昌模拟)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麦芽糖溶液:、Na+、、H+
B.该溶液加水后的值变大:K+、Cu2+、Br-、
C.lg <0的溶液:CH3COO-、Ba2+、、Br-
D.能使pH试纸变深蓝色的溶液:K+、Na+、、
3.下列有关粒子大量共存的分析正确的是(  )
选项 限定条件及粒子组 判断与分析
A 透明溶液中:Fe2+、Na+、S2-、Cl- 能大量共存,透明溶液可能是有色溶液
B pH=1的溶液中:Ba2+、Cl-、ClO-、Na+ 不能大量共存,发生反应:ClO-+Cl-+2H+===Cl2↑+H2O
C 硫酸钠溶液中:Mg2+、、Cl-、 不能大量共存,会产生白色沉淀
D 常温下,pH=7的溶液中:Al3+、Fe3+、、Cl- 能大量共存,因为它们之间不反应
4.根据下列实验内容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内容 结论
A 某物质的水溶液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该物质中一定含有OH-,而且一定是碱
B 向废液中加入少量的葡萄糖溶液,无砖红色沉淀产生 废液中不含Cu2+
C 向某物质的水溶液中加入盐酸能产生无色无味气体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D 向某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 该溶液中可能含有Al3+
5.(2025·安顺模拟)X溶液中含有下表离子中的某5种,且其浓度均为0.1 mol·L-1(不考虑水的电离与离子水解)。向X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无色气体生成,经分析,反应前后阴离子种类没有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阳离子 阴离子
Na+、Fe3+、Ca2+、Fe2+、Mg2+、Al3+ OH-、、、、、Cl-
A.X溶液中含有2种阳离子和3种阴离子
B.X溶液中不可能含有或
C.生成的无色气体是NO
D.根据电荷守恒,原溶液中一定含Ca2+
6.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加入(或通入)试剂X后仍能大量共存的是(  )
选项 粒子组 试剂X
A K+、Mg2+、Br-、I- NaHSO4溶液
B Na+、Al3+、Cl-、 NH3
C H+、Fe3+、、Cl- 过量铜粉
D Na+、K+、、 稀盐酸
7.(6分)有一无色透明溶液,欲确定是否含有下列离子:K+、Mg2+、Al3+、Fe2+、Ba2+、、、Cl-、I-、,实验如下: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用玻璃棒蘸取少量该溶液,点在pH试纸中部 试纸变为红色
②取少量该溶液,加入铜片和浓硫酸,加热 有无色气体产生,气体遇空气可以变成红棕色
③取少量该溶液,加入BaCl2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④取③中反应后的上层清液,加入AgNO3溶液 有稳定的白色沉淀生成,且不溶于稀硝酸
⑤取少量该溶液,加入NaOH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当NaOH过量时,沉淀部分溶解
(1)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溶液中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2分)
(2)写出实验步骤②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为了进一步确定其他离子,应该补充的实验及对应欲检验离子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8.(5分)在Na+浓度为0.5 mol ·L-1的某澄清溶液中,还可能含有下表中的若干种离子(已知H2SiO3为不溶于水的胶状沉淀,加热时易分解为两种氧化物)。
阳离子 K+ Ag+ Ca2+ Ba2+
阴离子
现取该溶液100 mL进行如下实验(气体体积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
序号 实验内容 实验结果
Ⅰ 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产生白色胶状沉淀并放出标准状况下0.56 L气体
Ⅱ 将Ⅰ的反应混合液过滤,将沉淀洗涤、灼烧至恒重,称量所得固体质量 固体质量为2.4 g
Ⅲ 向Ⅱ的滤液中滴加BaCl2溶液 无明显现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Ⅰ能确定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1分)
(2)实验Ⅰ中生成气体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通过实验Ⅰ、Ⅱ、Ⅲ和必要计算,填写下表中阴离子的浓度(能计算出的,填写计算结果,一定不存在的离子填“0”,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填“?”)。(2分)
阴离子
c/(mol·L-1)
9.(11分)(2025·信阳模拟)有一未知的无色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H+、、K+、Mg2+、Cu2+、Al3+、、、,现取三份100 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①第一份加入足量AgNO3溶液后,有白色沉淀产生。
②第二份加入足量BaCl2溶液后,有白色沉淀产生,经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6.99 g。
③第三份逐滴滴加NaOH溶液,测得沉淀与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原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图中25~35 mL阶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图中35~40 mL阶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实验所加的NaOH溶液的浓度为________。(3分)
(5)原溶液中的物质的量为,根据提供的图像和数据,试计算每份溶液中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_。(3分)
1/1课时数智作业(三)
1.A [遇酚酞变红的溶液显碱性,碱性条件下,Na+、K+、S、F-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A项正确;Cu2+在水溶液中显蓝色,且Cu2+和HC、Al3+和HC均能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B项错误;能使品红褪色的溶液可能含有SO2或Cl2等,SO2可与Mn反应,Cl2可氧化I-,且Mn与I-也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C项错误;铝与强酸、强碱反应均能产生氢气,强碱性条件下,Fe3+、N都不能大量存在,D项错误。]
2.C [麦芽糖具有还原性,酸性条件下能被Mn氧化,A项错误;加水后的值变大的溶液呈碱性,Cu2+不能大量存在,B项错误;lg <0,即c(H+)3.B [透明溶液可能是有色溶液,但溶液中Fe2+与S2-会发生反应生成黑色沉淀,离子方程式为Fe2++S2-===FeS↓,所以不能大量共存,故A项错误;pH=1的溶液中,因为发生反应:ClO-+Cl-+2H+===Cl2↑+H2O,所以不能大量共存,故B项正确;硫酸钠溶液中,Mg2+、N、Cl-、N之间均不发生化学反应,所以可以大量共存,故C项错误;常温下,pH=7的溶液中,Fe3+会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所以不能大量存在,故D项错误。]
4.D [显碱性的盐溶液也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如Na2CO3溶液,A项错误;若废液呈酸性,即使含Cu2+,加入少量的葡萄糖溶液也无砖红色沉淀产生,B项错误;若该溶液中含有HC,加入盐酸也能产生无色无味气体,C项错误。]
5.D [向X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阴离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说明X溶液中含有Cl-,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产生,该气体不能是CO2,气体如果是CO2,则X溶液中含有C或HC,X溶液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导致阴离子种类减少,因此无色气体为NO,X溶液中含有N,N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转化成NO,X溶液中应含有还原性离子,即Fe2+,X溶液中有5种离子,离子浓度均为0.1 mol·L-1,溶液呈电中性,另外两种为Mg2+和S。A项,含有的离子是N、Fe2+、Cl-、Mg2+、S,3种阴离子和2种阳离子,正确;B项,X溶液中一定不含有HC或C,正确;C项,无色气体为NO,正确;D项,X溶液中有S,能与Ca2+反应生成硫酸钙沉淀,因此X溶液中一定不含有Ca2+,错误。]
6.A [A项,加入NaHSO4溶液,与K+、Mg2+、Br-、I-均不会发生反应,能大量共存;B项,通入NH3生成NH3·H2O,溶液显碱性,发生反应:Al3++3NH3·H2O===3N+Al(OH)3↓,不能大量共存;C项,加入过量铜粉,会先与N、H+反应:3Cu+8H++2N===3Cu2++2NO↑+4H2O,过量的铜会与Fe3+反应:2Fe3++Cu===2Fe2++Cu2+,不能大量共存;D项,稀盐酸会与Si发生反应:2H++Si===H2SiO3↓,不能大量共存。]
7.解析:因为是无色透明溶液,则Fe2+不能大量存在;步骤①pH试纸变为红色,说明溶液显酸性,HC不能大量存在;步骤②说明有N,在酸性条件下N有强氧化性,因此还原性的I-就不能大量存在;步骤③说明有S,Ba2+就不能大量存在;步骤④不能说明有Cl-,因为步骤③中引入了Cl-;步骤⑤说明有Mg2+和Al3+。
答案:(1)N、S、Mg2+、Al3+ Fe2+、HC、I-、Ba2+
(2)3Cu+8H++2N===3Cu2++2NO↑+4H2O
(3)K+的检验可以用焰色试验;Cl-的检验:取少量该溶液,向溶液中加足量的Ba(NO3)2溶液,过滤后向滤液中加AgNO3溶液,再加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溶解,可证明有Cl-存在
8.解析:(1)由实验Ⅰ可知,该溶液一定含有C,则一定没有Ag+、Ca2+、Ba2+,由生成的白色胶状沉淀判断溶液中一定含有Si,生成H2SiO3沉淀,所以由实验Ⅰ可知,该溶液一定含有C、Si,一定没有Ag+、Ca2+、Ba2+。(2)由实验Ⅰ可知,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阴离子为C,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2H+===H2O+CO2↑。(3)由实验Ⅰ、Ⅱ可知,n(C)=0.025 mol,c(C)=0.25 mol·L-1,n(Si)=0.04 mol,c(Si)=0.4 mol·L-1,由实验Ⅲ可知溶液中不含S,由电荷守恒知,溶液中一定含有K+,不能确定N是否存在。
答案:(1)Ag+、Ca2+、Ba2+
(2)C+2H+===H2O+CO2↑
(3)  0.25 0.4 0
9.解析:根据无色溶液可知,一定不含Cu2+;①第一份加入足量AgNO3溶液后,有白色沉淀产生,所以至少有C、S两种离子中的一种;②第二份加入足量BaCl2溶液后,有白色沉淀产生,经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6.99 g,则推断至少有C、S两种离子中的一种;③第三份逐滴滴加NaOH溶液,由题图可知,开始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立即有沉淀生成,说明不含有H+;沉淀物质的量最大时,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沉淀不溶解,说明含有铵根离子,继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沉淀部分溶解,最后溶液中仍然有沉淀,推断一定含有Mg2+、Al3+,Mg2+、Al3+和碳酸根离子不共存,所以溶液中一定不含碳酸根离子,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硫酸钡的物质的量是=0.03 mol,则每一份溶液中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是0.03 mol。根据题图可知与铵根离子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10 mL,溶解氢氧化铝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5 mL,则沉淀Al3+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15 mL,所以沉淀Mg2+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25 mL-15 mL=10 mL。最终得到氢氧化镁沉淀是0.01 mol,所以每一份溶液中Mg2+的物质的量是0.01 mol,与Mg2+反应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是0.02 mol,则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是=2 mol·L-1,所以每一份溶液中铵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是0.01 L×2 mol·L-1=0.02 mol,与氢氧化铝反应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是2 mol·L-1×0.005 L=0.01 mol,则每一份溶液中Al3+的物质的量是0.01 mol。根据电荷守恒可知溶液中一定存在硝酸根离子,而钾离子不能确定。(5)如果存在钾离子,则忽略水的电离,依据电荷守恒可知每一份溶液中N的物质的量n(N)≥0.02 mol+0.01 mol×2+0.01 mol×3-0.03 mol×2=0.01 mol。
答案:(1)Cu2+、C、H+ (2)N+OH-===NH3·H2O (3)Al(OH)3+OH-===[Al(OH)4]- (4)2 mol·L-1 (5)n(N)≥0.01 mol
1/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