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数智作业(4)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与规律----《高考快车道》2026版高三一轮总复习化学

文档属性

名称 课时数智作业(4)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与规律----《高考快车道》2026版高三一轮总复习化学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64.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7-08 14:11:59

文档简介

课时数智作业(四)
1.D [向NaHSO4溶液中加入少量BaCl2溶液,发生反应NaHSO4+BaCl2===BaSO4↓+NaCl+HCl,不是氧化还原反应,A项错误;向NaOH和Fe(OH)2的悬浊液中通入空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4Fe(OH)2+2H2O+O2===4Fe(OH)3,溶剂减少,c(OH-)增大,pH增大,B项错误;向NaHCO3溶液中加入少量CuSO4溶液,发生反应2Cu2++4HC===Cu2(OH)2CO3↓+H2O+3CO2↑,不是氧化还原反应,C项错误;向H2S溶液中通入氯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H2S+Cl2===2HCl+S↓,且c(H+)增大,pH减小,D项正确。]
2.C [,被氧化的原子(H)与被还原的原子(H)质量比为1∶1,C错误。]
3.D [由反应
可知,只有碳元素被氧化,A错误;未指明气体所处状态,无法计算,B错误;由A中分析知,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C错误;1 mol C参与反应时,共转移4 mol电子,其中 mol S参与反应,转移 mol电子,所以被S氧化生成的CO2的物质的量为 mol= mol≈0.17 mol,D正确。]
4.C [Cu2O为还原产物,N2为氧化产物,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C错误。]
5.C [向PbO2中滴加浓盐酸,出现黄绿色气体,说明氯元素化合价升高,则铅元素化合价降低,PbO2具有氧化性,A项正确;向KI溶液中滴加几滴NaNO2溶液,再滴加淀粉溶液后变蓝色,说明有I2生成,则N的氧化性强于I2,B项正确;向FeSO4溶液中先加入KSCN溶液,再加入H2O2溶液,溶液变成红色,说明亚铁离子被氧化成铁离子,不能说明亚铁离子具有氧化性,C项错误;向KI溶液中滴入少量新制氯水和四氯化碳,振荡、静置,溶液下层呈紫红色,说明生成了I2,则I-的还原性强于Cl-,D项正确。]
6.D [由题干标准数据可知,PbO2 / PbSO4(或Pb2+)的电极电势大于Fe3+ / Fe2+的电极电势,说明PbO2的氧化性强于Fe3+,则向含0.2 mol FeCl2的溶液中加0.1 mol PbO2,Fe2+被氧化,故滴加KSCN溶液,可观察到溶液变红,A正确;由题干标准数据可知,I2 / I-的电极电势大于Sn4+ / Sn2+的电极电势,则往淀粉 KI溶液中滴加SnCl4溶液,I-不能被Sn4+氧化,故溶液不变蓝,B正确;电极电势:Cl2 / Cl->Fe3+ / Fe2+>Sn4+ / Sn2+,故可得出还原性:Sn2+>Fe2+>Cl-,C正确;电极电势:Mn/ Mn2+ >Cl2 / Cl-,即高锰酸根离子能够将Cl-氧化为Cl2,故酸化高锰酸钾溶液时,不可使用盐酸,应该使用硫酸,D错误。]
7.B [反应Ⅰ中Cl得电子,Cl-失电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A正确;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根据离子方程式可知在酸性条件下,反应Ⅰ中氧化性:Cl>Cl2,反应Ⅲ中氧化性:NaBiO3>Mn,反应Ⅱ在碱性条件下的氧化性:Cl2>NaBiO3,不能说明酸性条件下氧化性:Cl>Cl2>NaBiO3>Mn,B错误;在酸性条件下,氧化性:Mn>Cl2,由Ⅲ中氧化性:NaBiO3>Mn可知,氧化性:NaBiO3>Cl2,NaBiO3可与盐酸发生反应生成氯气:NaBiO3+6H++2Cl-===Bi3++Cl2↑+3H2O+Na+,C正确;28.4 g NaMnO4的物质的量为0.2 mol,根据题给离子方程式可知Cl~5Cl2~5NaBiO3~2Mn,制得0.2 mol NaMnO4时,理论上消耗氯酸钠的物质的量为 mol,D正确。]
8.(1)+6 (2)还原 Fe3+ 物理 (3)①+1 -1 > 
②2Fe(OH)3+3ClO-+4OH-===2Fe+3Cl-+5H2O
9.解析:(1)B中的Fe2+被氧化为Fe3+,在Fe3+中通入二氧化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Fe3++SO2+2H2O===2Fe2++S+4H+;检验硫酸根离子,先用稀盐酸酸化排除碳酸根离子和亚硫酸根离子的干扰,再加入BaCl2溶液,如果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有S,反之无S。(2)SO2、Fe2+和Cl-还原性强弱的顺序为SO2>Fe2+>Cl-。
答案:(1)2Fe3++SO2+2H2O===2Fe2++S+4H+ 取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先加入足量稀盐酸酸化,再滴加少量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含有S,反之无S 
(2)SO2>Fe2+>Cl-
10.(1)Na2O2 Na2O2、FeSO4  1∶5 10NA (2)高铁酸钾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消毒过程中自身被还原为Fe3+,Fe3+水解生成的Fe(O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杂质而沉降 
1/1课时数智作业(四)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与规律
(建议用时:40分钟 总分: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3分,共21分)
1.下列物质混合后,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溶液pH减小的是(  )
A.向NaHSO4溶液中加入少量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B.向NaOH和Fe(OH)2的悬浊液中通入空气,生成红褐色沉淀
C.向NaHCO3溶液中加入少量CuSO4溶液,生成蓝绿色沉淀[Cu2(OH)2CO3]
D.向H2S溶液中通入氯气,生成黄色沉淀
2.氢化钠(NaH)可在野外用作生氢剂,有关的化学反应为NaH+H2O===NaOH+H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H2既是氧化产物,也是还原产物
B.还原性:NaH>H2
C.被氧化的原子与被还原的原子质量比为1∶2
D.转移1 mol电子时,消耗的氢化钠的质量为24 g
3.(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内容改编)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黑火药是由硫黄粉、硝酸钾和木炭粉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爆炸时的反应为S+2KNO3+3C===K2S+N2↑+3CO2↑,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有S和C
B.每生成22.4 L N2,转移12 mol电子
C.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
D.当有1 mol C参与反应时,被S氧化生成的CO2约为0.17 mol
4.以肼(N2H4)为原料与醋酸铜反应制取Cu2O的反应为4Cu(CH3COO)2+N2H4+2H2O===2Cu2O↓+N2↑+8CH3COOH。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u(CH3COO)2是氧化剂
B.还原性:N2H4>Cu2O
C.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D.生成0.5 mol Cu2O时转移1 mol电子
5.常温下进行下列实验,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实验结论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PbO2中滴加浓盐酸,出现黄绿色气体 PbO2具有氧化性
B 向KI溶液中滴加几滴NaNO2溶液,再滴加淀粉溶液后变蓝色 的氧化性强于I2
C 向FeSO4溶液中先加入KSCN溶液,再加入H2O2溶液,溶液变成红色 Fe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D 向KI溶液中滴入少量新制氯水和四氯化碳,振荡、静置,溶液下层呈紫红色 I-的还原性强于Cl-
6.(2025·武汉模拟)已知:氧化还原反应可看成由两个半反应组成,每个半反应具有一定的电极电势(用“E”表示),E越高则该电对中氧化型物质的氧化性越强,E越低则该电对中还原型物质的还原性越强。下表为部分电极的电极电势。
氧化还原电对(氧化型/还原型) 电极电势(E/V) 氧化还原电对(氧化型/还原型) 电极电势(E/V)
Fe3+/Fe2+ 0.77 Cl2 / Cl- 1.36
PbO2/PbSO4(或Pb) 1.69 Sn4+ / Sn2+ 0.151
/Mn2+ 1.51 I2 / I- 0.54
根据表格数据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向含0.2 mol FeCl2的溶液中加0.1 mol PbO2,滴加KSCN溶液,可观察到溶液变红
B.往淀粉-KI溶液中滴加SnCl4溶液,溶液不变蓝
C.还原性:Sn2+>Fe2+>Cl-
D.酸化高锰酸钾溶液时,可使用盐酸
7.(2024·玉林模拟)实验室利用Bi(OH)3制取高锰酸钠的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
Ⅰ:+6H++5Cl-===3Cl2↑+3H2O;
Ⅱ:Bi(OH)3+3OH-+Cl2+Na+===NaBiO3+2Cl-+3H2O;
Ⅲ:5NaBiO3+2Mn2+++5Bi3++5Na++7H2O。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反应Ⅰ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
B.酸性条件下的氧化性:
C.NaBiO3可与盐酸发生反应:NaBiO3+6H++2Cl-===Bi3++Cl2↑+3H2O+Na+
D.制得28.4 g高锰酸钠时,理论上消耗氯酸钠的物质的量为 mol
8.(9分)高铁酸钾(K2FeO4,极易溶于水)是常见的水处理剂,其原理如图所示。
【查阅资料】向胶体中加入电解质后,胶体因失去稳定性而发生离子的聚集以至沉淀,称为电解质对胶体的聚沉作用,简称胶体的聚沉。
请回答下列问题:
(1)K2Fe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1分)
(2)过程①中活细菌表现了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性,该过程的还原产物是________(填离子符号);过程③属于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3分)
(3)制备高铁酸钾常用的反应原理为Fe(OH)3+KClO+KOH―→K2FeO4+KCl+H2O(反应未配平)。
①该反应中,Cl元素的化合价由________变为________;通过该反应说明在碱性条件下,氧化性:ClO-________(填“>”“=”或“<”)。
②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9.(8分)某探究学习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SO2、Fe2+和Cl-还原性强弱比较实验,实验过程如下:
Ⅰ.先向B中的FeCl2溶液(约10 mL)中通入Cl2,当B中溶液变黄时,停止通气。
Ⅱ.打开活塞b,使约2 mL的溶液流入D试管中,检验取出溶液中的离子。
Ⅲ.接着再向B中通入一定量的SO2气体。
Ⅳ.更新试管D,重复过程Ⅱ,检验取出溶液中的离子。
(1)过程Ⅲ中一定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程Ⅳ中检验取出溶液中是否含有硫酸根离子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2)该小组对SO2、Fe2+和Cl-还原性强弱比较期望达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0.(12分)利用绿矾(FeSO4·5H2O)可制备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绿色水处理剂高铁酸钾(K2FeO4)。
已知:高铁酸钾氧化性比Cl2、O2、ClO2、KMnO4更强;主要反应:2FeSO4+6Na2O2===2Na2FeO4+2Na2O+2Na2SO4+O2↑。
(1)该反应中的氧化剂是________,还原剂是________________;被氧化的Na2O2与被还原的Na2O2的质量比为________;当生成1 mol O2时,该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同)。(9分)
(2)简要说明K2FeO4作为水处理剂时所起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