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数智作业(10) 铁及其重要化合物----《高考快车道》2026版高三一轮总复习化学

文档属性

名称 课时数智作业(10) 铁及其重要化合物----《高考快车道》2026版高三一轮总复习化学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8.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7-08 14:11:59

文档简介

课时数智作业(十) 铁及其重要化合物
(建议用时:30分钟 总分: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3分,共18分)
1.《天工开物》中“冶铁”原典中记载:“凡冶铁成器,取已炒熟铁为之……凡炉中炽铁用炭,煤炭居十七,木炭居十三……即用煤炭,也别有铁炭一种,取其火性内攻、焰不虚腾者,与炊炭同形而有分类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熟铁是纯净的铁单质,生铁是铁和碳的混合物
B.冶铁过程只涉及化合反应与置换反应
C.铁炭和炊炭均为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D.冶铁用到的煤炭和木炭均可还原铁的氧化物
2.我国早期科技丛书《物理小识·金石类》提到“青矾厂气熏人,衣服当之易烂,栽木不茂……”,备注为“青矾(FeSO4·7H2O)强热,得赤色固体,气凝得矾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久置的青矾溶液可变为黄色
B.赤色固体为Fe2O3,为碱性氧化物
C.青矾强热时,发生了化学变化
D.矾油与赤色固体反应可制得青矾溶液
3.(2024·沈阳模拟)下列各组物质中,X是主体物质,Y是少量杂质,Z是为除去杂质所要加入的试剂,其中所加试剂正确的一组是 (  )
选项 X Y Z
A FeCl2溶液 FeCl3 Cl2
B FeCl3溶液 CuCl2 Fe
C Fe Al NaOH溶液
D FeSO4溶液 Fe2(SO4)3 Cu
4.(2025·吉林模拟)中药材铁华粉的主要成分是(CH3COO)2Fe,其检测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刺激性气体为SO2
B.铁华粉中可能含有铁单质
C.向滤液中滴加酸性KMnO4溶液,一定能证明Fe2+具有还原性
D.滤液中加入K3[Fe(CN)6]溶液,产生蓝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Fe3+
5.(2025·济南模拟)某小组同学向pH=1的0.5 mol·L-1的FeCl3溶液中分别加入过量的Mg粉、Zn粉和Cu粉,探究溶液中的氧化剂及其还原产物,实验记录如下表所示。
实验 金属 操作、现象及产物
Ⅰ 过量Mg 有大量气泡产生,pH逐渐增大,产生大量红褐色沉淀后,持续产生大量气泡,当溶液pH为3~4时,取出固体,检测到Fe单质
Ⅱ 过量Zn 一段时间后有少量气泡产生,pH逐渐增大,产生大量红褐色沉淀后,无气泡冒出,此时溶液pH为3~4,取出固体,未检测到Fe单质
Ⅲ 过量Cu 一段时间后,溶液逐渐变为蓝绿色,固体中未检测到Fe单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Ⅰ中检测到Fe单质的原因是实验中产生大量气泡使镁粉不易被沉淀包裹
B.实验Ⅱ中Zn与溶液中的H+反应使pH升高,生成红褐色沉淀Fe(OH)3
C.实验Ⅲ中蓝绿色溶液为CuCl2与FeCl2的混合溶液
D.Cu和Zn都不能将Fe3+还原为Fe
6.在铁粉与水蒸气反应后的残留固体X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得到溶液Y。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X中含有铁,则反应时一定有气泡产生
B.若向Y中滴入KSCN溶液显红色,则X中无铁
C.Y一定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Y中滴入NaOH溶液,一定有沉淀产生
7.(12分)(2025·南昌模拟)某研究小组利用如图装置探究温度对氨气还原Fe2O3的影响(固定装置略)。
(1)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装置E中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某研究小组按上述装置进行对比实验,甲组用酒精灯,乙组用酒精喷灯对装置C加热,反应产物均为黑色粉末(纯净物),两组分别用各自的产物进行以下探究实验。
步骤 操作 甲组现象 乙组现象
1 取黑色粉末加入稀盐酸 溶解,无气泡 溶解,有气泡
2 取步骤1中溶液,滴加KSCN溶液 变红色 无现象
3 向步骤2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 红色先变深后褪去 先变红后褪色
(4)甲组得到的黑色粉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5)乙组步骤3中,溶液变红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e3++3SCN- Fe(SCN)3(用相应离子方程式表示)。(2分)
(6)溶液褪色可能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验证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8.(10分)实验小组研究Fe2+的还原性,设计如下实验。
序号 实验方案 现象
Ⅰ 现象a:生成白色沉淀,3 min后沉淀基本变为红褐色
Ⅱ 现象b:生成白色沉淀,3 min后沉淀颜色几乎不变
(1)实验所用的FeSO4溶液由Fe2(SO4)3溶液和足量铁粉反应制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实验Ⅰ中白色沉淀变为红褐色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关于实验Ⅱ中白色沉淀的组成,小组同学展开研究。
①已知Fe(HCO3)2在水中不存在。对沉淀组成做出如下假设,请补充完整。
假设a:依据NaHCO3溶液显________性,推测白色沉淀可能为Fe(OH)2;
假设b:白色沉淀可能为________。
②研究白色沉淀组成的实验如下:
ⅰ.取少量白色沉淀,充分洗涤,向其中加入稀硫酸,沉淀完全溶解,产生无色气泡;
ⅱ.向所得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溶液几乎不变红;
ⅲ.向ⅱ溶液中再滴入少量H2O2溶液,溶液立即变为红色。
由此说明,白色沉淀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离子)。
③研究过程中发现白色沉淀在空气中久置,最终变为红褐色。则该沉淀比实验Ⅰ中所得的________(填“难”或“易”)被空气氧化。(6分)
1/1课时数智作业(十)
1.D [A项,生铁是铁合金,属于混合物,生铁的含碳量为2%~4.3%,熟铁指的是钢,也是铁合金,属于混合物,钢的含碳量为0.03%~2%,错误;B项,冶铁过程中CO与铁的氧化物反应生成铁和CO2,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错误;C项,铁炭和炊炭不互为同素异形体,铁炭指铁合金,为混合物,错误。]
2.D [青矾溶液久置时,Fe2+会被氧化为Fe3+,溶液呈黄色,A正确;赤色固体为Fe2O3,为碱性氧化物,B正确;青矾强热时,有硫的氧化物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C正确;矾油为硫酸,赤色固体为Fe2O3,二者反应生成Fe2(SO4)3,D错误。]
3.C [Cl2与FeCl2反应,A错误;Fe与FeCl3、CuCl2均反应,B错误;有新的杂质CuSO4生成,D错误。]
4.B [铁华粉中的醋酸亚铁可以和稀硫酸发生复分解反应,得到醋酸,醋酸易挥发,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醋酸气体,A错误;铁华粉可以和盐酸发生反应产生氢气,则其中可能含有铁单质,B正确;酸性滤液中氯离子、亚铁离子均具有还原性,都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向滤液中滴入酸性KMnO4溶液,不能证明是Fe2+具有还原性,C错误;K3[Fe(CN)6]溶液遇Fe2+生成蓝色沉淀,可以用来检验Fe2+,D错误。]
5.D [由于镁的活泼性较强,与溶液中的氢离子反应速率较快,产生大量气泡,气泡上逸,使镁粉不易被沉淀包裹,因此镁能置换出Fe,A正确;实验Ⅱ中Zn与H+反应使pH升高,促进Fe3+水解,从而生成红褐色沉淀Fe(OH)3,B正确;实验Ⅲ中主要反应为2FeCl3+Cu===2FeCl2+CuCl2,因此溶液中溶质为FeCl2、CuCl2,C正确;由于铜的活泼性弱于铁,因此铜无法置换出铁,而实验Ⅱ中锌粉被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铁沉淀包裹,阻碍了锌与溶液中铁离子反应生成铁,D错误。]
6.C [铁和水蒸气反应生成Fe3O4和氢气,残留固体为Fe3O4或Fe3O4和Fe的混合物。加入足量的稀硫酸,Fe3O4和稀硫酸反应:Fe3O4+4H2SO4===FeSO4+Fe2(SO4)3+4H2O,若有铁剩余,由于氧化性:Fe3+>H+,所以还会依次发生反应:Fe+Fe2(SO4)3===3FeSO4、Fe+H2SO4===FeSO4+H2↑。若X中含有铁,但铁全部和Fe2(SO4)3反应,则没有气泡产生,A错误;若向Y中滴入KSCN溶液显红色,说明Y中含有Fe3+,可能X中无铁,也可能X中铁不足以将Fe2(SO4)3全部转化为FeSO4,B错误;不论X是Fe3O4,还是Fe3O4和Fe的混合物,和稀硫酸反应后都有Fe2+生成,所以一定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正确;若稀硫酸过量,向Y中滴入NaOH溶液,硫酸消耗了NaOH,则没有沉淀产生,D错误。]
7.解析:(1)装置A中发生NH4Cl和Ca(OH)2的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2)装置E为尾气吸收装置,由于氨气极易溶于水,容易发生倒吸,则装置D作安全瓶,防止倒吸。(3)装置E为氨气的吸收装置,试剂为硫酸。(4)甲组得到的黑色粉末加入稀盐酸,溶解,无气泡,说明不是Fe,加入KSCN溶液后变红色,说明含有Fe3+,加入氯水后红色变深,说明还含有Fe2+,又因为该黑色粉末为纯净物,所以黑色粉末为Fe3O4。(5)乙组得到的黑色粉末加入稀盐酸,溶解,有气泡,则黑色粉末为Fe,加入稀盐酸后,Fe转化为Fe2+,滴加KSCN溶液,不变红,说明没有Fe3+,滴加新制氯水,溶液变红,是因为有Fe3+生成,发生反应:2Fe2++Cl2===2Fe3++2Cl-。(6)溶液褪色可能是氯水将SCN-氧化。
答案:(1)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2)作安全瓶,防倒吸 (3)硫酸 (4)Fe3O4 (5)2Fe2++Cl2===2Fe3++2Cl- (6)SCN-被氯水氧化 向溶液中再加入KSCN溶液,若出现红色,则SCN-被氯水氧化
8.解析:(1)Fe2(SO4)3与Fe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2+。(2)实验Ⅰ中的白色沉淀为Fe(OH)2,其变为红褐色的化学方程式为4Fe(OH)2+O2+2H2O===4Fe(OH)3。(3)①NaHCO3溶液显碱性,故可推测沉淀可能为Fe(OH)2;另一种猜测是生成了FeCO3沉淀。②由ⅰ、ⅱ、ⅲ实验现象可证明白色沉淀中一定含有Fe2+和C。③由于白色沉淀久置后才变为红褐色,故该沉淀难被空气氧化。
答案:(1)2Fe3++Fe===3Fe2+
(2)4Fe(OH)2+2H2O+O2===4Fe(OH)3
(3)①碱 FeCO3 ②Fe2+和C ③难
1/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