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数智作业(二十) 气体的制备及性质探究
(建议用时:30分钟 总分: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3分,共15分)
1.(2025·辽阳模拟)已知O2与焦性没食子酸(含KOH)反应很快,利用下列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A.选择①装置制备氧气
B.选择②装置干燥并收集氧气
C.选择③装置探究焦性没食子酸(含KOH)与氧气的反应
D.选择④装置分离MnO2和K2MnO4
2.(2025·广州模拟)实验室用MnO2和浓盐酸反应制备Cl2,按照制备、净化、性质检验、收集及尾气处理的顺序进行实验。下列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B
C D
3.如图为除去气体中少量杂质并收集相应气体的装置,能实现相应目的的是( )
选项 气体(杂质) Q
A SO2(CO2) 碳酸钠溶液
B C2H4(H2S) 氢氧化钠溶液
C C3H8(SO2)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D NO(NO2) 氢氧化钠溶液
4.(2025·丽江模拟)实验室制备下列气体所选试剂、制备装置及收集方法均合理的是( )
选项 气体 试剂 制备装置 收集方法
A CO2 块状石灰石+稀硫酸 c d
B Cl2 MnO2+浓盐酸 a f
C O2 KClO3+MnO2 b f
D NH3 NH4NO3+Ca(OH)2 b e
5.(2025·成都模拟) 已知:NCl3为黄色、油状、易水解的液体,熔点为-40 ℃,沸点为71 ℃,95 ℃以上易爆炸。实验室可用Cl2和NH4Cl溶液反应制取NCl3,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仪器a的名称是蒸馏烧瓶
B.装置B需控制水浴温度为71~95 ℃
C.应先对装置B进行加热,再由仪器b的下口通入冷水
D.装置D的作用只是除去尾气
6.(11分)五氧化二氮(N2O5)是有机合成中常用的绿色硝化剂。N2O5常温下为白色固体,可溶于CH2Cl2等氯代烃溶剂,微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强酸,高于室温时不稳定。
(1)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臭氧(O3)氧化法制备N2O5,反应原理为N2O4+O3===N2O5+O2。实验装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装置C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时,将装置C浸入________(填“热水”或“冰水”)中,打开装置A中分液漏斗的活塞,一段时间后C中液体变为红棕色。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打开活塞K,通过臭氧发生器向装置C中通入含有臭氧的氧气。(8分)
(2)判断C中反应已结束的简单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7.(14分)(2025·南宁模拟)三氯化铬是常用的媒染剂和催化剂,易潮解,易升华,高温下易被氧气氧化。实验室可利用下面装置模拟制取三氯化铬(K1、K2为气流控制开关)。
原理:Cr2O3+3CCl43COCl2+2CrCl3
已知:COCl2气体有毒,遇水发生水解产生两种酸性气体
(1)实验装置合理的连接顺序为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仪器接口字母标号)。(2分)
(2)步骤如下:
ⅰ.连接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装入试剂并通N2;
ⅱ.加热反应管至400 ℃;
ⅲ.控制开关,加热CCl4溶液,温度保持在50~60 ℃;
ⅳ.加热石英管继续升温至650 ℃,直到E装置中反应基本完成,切断管式炉的电源;
ⅴ.停止A装置水浴加热,……;
ⅵ.装置冷却后,结束制备实验。
①步骤ⅰ中,开关K1、K2的状态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
②补全步骤ⅴ的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3)从安全的角度考虑,整套装置的不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D装置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1课时数智作业(二十)
1.D [高锰酸钾固体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可采用“固+固加热”装置(①装置)制备氧气,A能达到实验目的;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不与碱石灰反应,则选择②装置干燥和收集氧气,B能达到实验目的;已知O2与焦性没食子酸(含KOH)反应很快,则可进行喷泉实验,故选择③装置可探究焦性没食子酸(含KOH)与氧气的反应,C能达到实验目的;MnO2和K2MnO4都不升华,不能用④装置分离,D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2.D [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制备氯气,A能达到实验目的;生成的氯气中混有HCl气体和水,用稀硫酸中的水吸收HCl气体,用浓硫酸吸收水,B能达到实验目的;氯气本身没有漂白性,遇水后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所以通过观察到干燥的有色布条不褪色,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可得出相应的结论,C能达到实验目的;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收集时应长口进短口出,D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3.C [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均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不能达到除杂的目的,A不符合题意;硫化氢可以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乙烯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但是乙烯的密度和空气接近,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B不符合题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能够氧化二氧化硫,而丙烷的性质稳定,其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能够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符合题意;一氧化氮的密度与空气接近,且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D不符合题意。 ]
4.C [A.CO2不能用石灰石与稀硫酸反应制备,错误;B.Cl2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错误;D.NH4NO3受热易爆炸,不能用于制NH3,错误。]
5.B [装置A中制备Cl2,装置B中Cl2和NH4Cl溶液反应制取NCl3,装置C中收集NCl3,装置D的作用是除去尾气Cl2和防止空气中的H2O进入装置C使NCl3水解。仪器a的名称是圆底烧瓶,A项错误;NCl3沸点为71 ℃,95 ℃以上易爆炸,为使装置B中生成的NCl3挥发出来而又不发生爆炸,装置B需控制水浴温度为71~95 ℃,B项正确;为防止NCl3损失,应先由仪器b的下口通入冷水,再对装置B进行加热,C项错误;Cl2有毒,NCl3易水解,装置D的作用是除去尾气Cl2和防止空气中的H2O进入装置C使NCl3水解,D项错误。]
6.解析:(1)①由仪器构造可知,装置C为三颈烧瓶;装置D是安全瓶,可以防止倒吸现象的发生;由N2O5“微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强酸”可知,装置E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装置C中。②装置A中Cu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二氧化氮和水,结合守恒原则即可写出化学方程式。③装置C用于制备N2O5,由于N2O5“高于室温时不稳定”,故实验时应将装置C浸入冰水中。(2)装置C中发生反应:2NO2 N2O4、N2O4+O3===N2O5+O2,NO2溶于CH2Cl2,使溶液变为红棕色,N2O4反应生成N2O5时,促进NO2转化为N2O4,平衡正向移动,故当红棕色褪去,可推断NO2完全转化为N2O4,即C中反应已结束。
答案:(1)①三颈烧瓶 防止倒吸 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装置C中 ②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③冰水 (2)红棕色褪去
7.解析:三氯化铬易潮解,易升华,高温下易被氧气氧化,所以实验过程中要确保装置内不能存在氧气和水蒸气。A装置的作用是用N2将CCl4导入装置参与反应,B装置的作用是防止水蒸气进入反应装置,C装置的作用是收集气体,D装置的作用是处理COCl2尾气,E装置是发生装置。整个反应流程先用干燥的N2排除装置内的空气,然后再通入N2将CCl4带入E装置,与E装置中的Cr2O3反应,生成的COCl2有毒,用C装置收集,与D装置中的NaOH溶液反应从而进行吸收处理,为防止D装置中水蒸气进入反应装置,还需在C装置和D装置中间加一个干燥B装置。
答案:(1)h→i(或i→h)→d→e→b→c→f(g)
(2)①K1开,K2关 ②继续通入N2一段时间 将COCl2完全排入D装置被充分吸收
(3)升华的三氯化铬易凝华,堵塞导管
(4)COCl2+4OH-===C+2H2O+2Cl-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