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数智作业(二十九)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建议用时:30分钟 总分: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3分,共18分)
1.(2024·唐山模拟)我国首创光伏发电——固态储氢技术,解决了“绿电”与“绿氢”灵活转换的难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该技术直接将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起来
B.规模化使用氢能有助于实现“碳达峰”
C.“绿电”电解水制氢成本比煤炭等化石燃料制氢成本低
D.固态储氢技术使新能源汽车电池加氢更加便捷
2.(2024·安徽卷,T10)某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X(g),发生下列反应:X(g) Y(g)(ΔH1<0),Y(g) Z(g)(ΔH2<0),测得各气体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反应进程示意图符合题意的是( )
A B
C D
3.丙烷与溴原子能发生以下两种反应:
①CH3CH2CH3(g)+Br·(g)―→CH3CH2CH2·(g)+HBr(g)
②CH3CH2CH3(g)+Br·(g)―→CH3HCH3(g)+HBr(g)
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①与②均为吸热反应
B.反应②使用了催化剂
C.产物中CH3CH2CH2·(g)的含量比CH3HCH3(g)低
D.CH3CH2CH2·(g)转变为CH3HCH3(g)放出热量
4.(2025·邵阳模拟)反应物(S)转化为产物(P或P·Z)的能量与反应进程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四种不同反应进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进程Ⅰ是放热反应
B.平衡时P的产率:Ⅱ=Ⅰ
C.生成P的速率:Ⅲ>Ⅱ
D.进程Ⅳ中,Z没有催化作用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2(g)+Cl2(g)===2HCl(g)要在光照或点燃条件下才反应,所以ΔH>0
B.由C(石墨,s)===C(金刚石,s) ΔH=+1.19 kJ·mol-1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若将0.5 mol·L-1的H2SO4溶液与1 mol·L-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则放出的热量等于57.3 kJ
D.已知乙醇的燃烧热ΔH=-1 366.8 kJ·mol-1,在25 ℃、101 kPa条件下,92 g乙醇充分燃烧后放出2 733.6 kJ热量
6.(2025·合肥模拟)乙烯和氧气在Ag催化下生成环氧乙烷(EO)和乙醛(AA)的机理如图所示。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粒子用 标注,TS表示过渡态(TS2和TS3的能量相差不大)。
注:表示Ag催化剂表面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2H4(g)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过程需要吸收能量
B.OM→EO(g)和OM→AA(g)的过程中均形成了碳氧σ键
C.测得平衡产率:AA>EO,其主要原因是AA比EO更稳定
D.EO(g) AA(g)的平衡常数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7.(10分)(2024·南昌模拟)(1)以NH3、CO2为原料生产重要的高效氮肥——尿素[CO(NH2)2],涉及反应的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如图1所示。
写出第一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两步反应中第二步反应是生产尿素的决速步骤,可判断Ea1________(填“>”“<”或“=”)Ea3。(4分)
(2)我国学者结合实验与计算机模拟结果,研究了丙烷在六方氮化硼催化剂表面氧化脱氢制丙烯的反应历程,部分历程如图2所示,其中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物种用*标注。
该历程中决速步骤的能垒(活化能)为________eV。
该历程中最低能垒对应步骤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历程之后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8.(12分)二十世纪初,工业上以CO2和NH3为原料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合成尿素。反应分两步:
ⅰ.CO2和NH3生成NH2COONH4;
ⅱ.NH2COONH4分解生成尿素。
结合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请回答:
(1)ⅰ、ⅱ的焓变ΔHⅰ________(填“>”或“<”,下同)0,ΔHⅱ________0。(4分)
(2)活化能:反应ⅰ________反应ⅱ,决速步骤是________(填“ⅰ”或“ⅱ”)。(4分)
(3)CO2(l)+2NH3(l)===CO(NH2)2(l)+H2O(l) ΔH=________________(用E1、E2、E3、E4表示)。(4分)
1/1课时数智作业(二十九)
1.A [光伏发电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利用光伏发电产生的电能电解水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而不是将光能直接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A错误。]
2.B [由题图可知,反应初期随着时间的推移X的浓度逐渐减小、Y和Z的浓度逐渐增大,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X和Y的浓度逐渐减小、Z的浓度继续逐渐增大,说明X(g) Y(g)的反应速率大于Y(g) Z(g)的反应速率,则反应X(g) Y(g)的活化能小于反应Y(g) Z(g)的活化能,排除C、D。X(g) Y(g)和Y(g) Z(g)的ΔH都小于0,再排除A,B项符合题意。]
3.B [反应①、②的原理不同,产物不同,无法确定反应②是否使用了催化剂,B错误。]
4.C [由图中信息可知,进程Ⅰ中S的总能量大于产物P的总能量,因此进程Ⅰ是放热反应,A说法正确;进程Ⅱ中使用了催化剂X,但是催化剂不能改变平衡产率,因此在两个进程中平衡时P的产率相同,B说法正确;进程Ⅲ中由S·Y转化为P·Y的活化能高于进程Ⅱ中由S·X转化为P·X的活化能,由于这两步反应分别是两个进程的决速步骤,因此生成P的速率为Ⅲ<Ⅱ,C说法不正确;由图中信息可知,进程Ⅳ中S与Z生成S·Z,然后S·Z转化为产物P·Z,由于P·Z没有转化为P+Z,因此,Z没有表现出催化作用,D说法正确。]
5.D [ΔH与反应条件无关,题中反应的ΔH<0,A项错误;ΔH>0,说明石墨能量低,则石墨更稳定,B项错误;溶液体积未知,不能计算放出的热量,C项错误;92 g(即2 mol)乙醇充分燃烧放出的热量为2 mol×1 366.8 kJ·mol-1=2 733.6 kJ,D项正确。 ]
6.B [C2H4 (g)吸附在催化剂表面能量升高,该过程需要吸收能量,A正确;从环氧乙烷和乙醛的结构可知,OMC→EO (g)的过程中形成了碳氧σ键,而OMC→AA (g)的过程中形成了碳氧π键,B错误;EO (g)能量高于AA(g),所以AA比EO更稳定,平衡产率:AA>EO,C正确; EO(g)能量高于AA(g),则EO(g) AA(g)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D正确。]
7.解析:(1)由第一步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可知,第一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NH3(g)+CO2(g)===H2NCOONH4(s) ΔH=Ea1-Ea2。两步反应中第二步反应是生产尿素的决速步骤,说明第二步反应是慢反应,故第二步反应的活化能比第一步反应的活化能大。(2)该反应历程中的决速步骤为慢反应,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越小,根据图2,活化能最大的为生成过渡态Ⅰ的反应,能垒(活化能)为1.73 eV。该历程中最低能垒对应步骤的化学方程式为H*+===H或C3+H*+===H+C3。该历程的产物之一为过氧化氢,其不稳定易分解,故可能发生的反应为2H2O2===2H2O+O2↑。
答案:(1)2NH3(g)+CO2(g)===H2NCOONH4(s) ΔH=Ea1-Ea2 < (2)1.73 H*+===H(或C3+H*+===H+C3) 2H2O2===2H2O+O2↑
8.解析:(2)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越慢,慢反应决定速率。
答案:(1)< > (2)< ⅱ (3)E1+E3-E2-E4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