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数智作业(37) 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的图像----《高考快车道》2026版高三一轮总复习化学

文档属性

名称 课时数智作业(37) 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的图像----《高考快车道》2026版高三一轮总复习化学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7-08 14:11:59

文档简介

课时数智作业(三十七)
1.B [温度T下,密度是不变的量,不能判定平衡状态,A错误;d点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Q(d)2.B [在反应Ⅰ中,若p1>p2,由题图可知,温度相同时,增大压强,A的平衡转化率增大,说明平衡正向移动,则a+1>c,即此反应的ΔS<0,A项错误;在反应Ⅲ中,同一温度下,增大压强,A的转化率不变,说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相等,则a+1=c,可认为反应前后熵不变,若T1>T2,由题图可知,升高温度,A的平衡转化率降低,说明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ΔH<0,则ΔG=ΔH-TΔS<0,反应能自发进行,B项正确;在反应Ⅱ中,在T1温度下反应先达到平衡,说明T1>T2,升高温度,C的物质的量减少,则平衡逆向移动,说明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C项错误;在反应Ⅱ中,无法确定化学反应的熵变,因此无法判断反应自发进行的条件,D项错误。]
3.C [由图1可知,x点尚未平衡,此压强下平衡时B的百分含量比x点时的要小,则体系处于从正反应建立平衡的过程中,则x点的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故A错误;该反应是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由图2可知,t1时刻条件改变时,正、逆反应速率增大,但依然相等,说明平衡不移动,则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加入催化剂,也可能是增大压强,故B错误;由图3可知,M点时A的百分含量最低,说明M点反应达到平衡,M点前为平衡的形成过程,M点后为平衡移动过程,由M点后,温度升高,A的百分含量增大可知,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该反应为放热反应,ΔH<0,故C正确;图4中的阴影部分面积表示反应物浓度和生成物浓度的改变值的差值,即(v正-v逆)t,故D错误。]
4.C [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甲醇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大,则曲线a表示T=250 ℃时x(CH3OH)随压强的变化,曲线b表示p=5×105 Pa时x(CH3OH)随温度的变化,由图可知,升高温度,x(CH3OH)减小,说明平衡逆向移动,该反应ΔH<0,A错误;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由图可知,a、b交点处,b曲线对应反应温度小于250 ℃,则a、b交点处化学平衡常数值不相同,B错误; 设起始二氧化碳和氢气的物质的量为1 mol和3 mol,平衡时生成甲醇为a mol,由题意可建立如下三段式:
     CO2(g)+3H2(g) CH3OH(g)+H2O(g)
起始/mol 1 3 0 0
转化/mol a 3a a a
平衡/mol 1-a 3-3a a a
当x(CH3OH)=0.10时,可得:=0.1,解得a= mol,则氢气的转化率为×100%≈33%,C正确;由图可知,p=5×105 Pa,T=250 ℃时,达平衡后x(CH3OH)>0.05,D错误。]
5.C [由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随着温度的升高,SO2的平衡转化率减小;由于反应混合物与催化剂层的接触时间较少,在实际的反应时间内反应还没有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故在相应温度下SO2的转化率低于其平衡转化率。因此,反应2SO2(g)+O2(g) 2SO3(g)的转化率与最适宜温度(曲线Ⅰ)、平衡转化率与温度(曲线Ⅱ)的关系曲线示意图可表示如下:
。]
6.C [图中曲线可以看出加入B溶液200 mL和220 mL时放出的热量相同,则可以判定此时A溶液已经反应完全,则该反应的ΔH=-=-100.0 kJ·mol-1,故A正确;滴入等体积的B溶液时T1释放的热量更多,该反应正向放热,则T1      A(aq)+ B(aq)   AB(aq)
起始/mol 10-4 2×10-4 0
变化/mol 5×10-5 5×10-5 5×10-5
平衡/mol 5×10-5 1.5×10-4 5×10-5
平衡时溶液体积为0.3 L,则平衡常数K==2 000,故C错误;T1时,初始投料100 mL 0.001 mol·L-1 A溶液、100 mL 0.001 mol·L-1 B溶液与初始投料200 mL 0.000 5 mol·L-1 AB溶液达到的平衡是等效的,后者平衡时吸收的热量为10 J-5.7 J=4.3 J,将200 mL 0.000 5 mol·L-1 AB溶液浓缩为100 mL 0.001 mol·L-1 AB溶液,题述平衡正向移动,故T1时,100 mL 0.001 mol·L-1的AB溶液达到平衡时,吸收热量Q<4.3 J,故D正确。]
7.C [由图像可知,温度升高到630 ℃左右时,苯乙烯的体积分数较大,温度继续升高,采用700 ℃获得更多的苯乙烯,苯乙烯的体积分数变化不明显,但耗能较大,故宜采用630 ℃获得较多的苯乙烯,C错误。]
8.D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两个反应中A都是反应物、B都是生成物,则L2代表A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L1代表B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由图2可知,温度为T2时,平衡常数k19.解析:(1)①由题意列三段式:
     CO(g)+H2O(g) CO2(g)+H2(g)
起始/mol 0.10 0.40 0 0
转化/mol x x x x
平衡/mol 0.10-x 0.40-x x x
=0.08,解得x=0.04,CO的平衡转化率α=×100%=40%;T1 ℃时,反应平衡常数K=≈0.074;②对于反应CO(g)+H2O(g) CO2(g)+H2(g) ΔH=-41.2 kJ·mol-1,平衡时CO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12,升高温度时,正、逆反应速率均加快,因此排除F点。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再次平衡时CO的物质的量分数大于0.12,因此排除D点,故选E点;对于反应CO(g)+H2O(g) CO2(g)+H2(g) ΔH=-41.2 kJ·mol-1,平衡时H2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8,升高温度时,正、逆反应速率均加快,因此排除A点。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再次平衡时H2的物质的量分数减小,结合再次平衡时CO的物质的量分数为E点,因此排除C点,故选B点。(2)已知Arrhenius经验公式为Rln k=-+C,根据图像可得①63.0×10-3=-3.0×10-3Ea+C,②33.0×10-3=-4.0×10-3Ea+C,联立方程解得Ea=30.0 kJ·mol-1,则反应的活化能为30.0 kJ·mol-1。
答案:(1)①40 0.074 ②E B (2)30.0
10.解析:(2)Tav正(a),故v逆(a)     CO2(g)+3H2(g) CH3OH(g)+H2O(g)
n(始)/mol 2 3 0 0
Δn/mol 0.8 2.4 0.8 0.8
n(平)/mol 1.2 0.6 0.8 0.8
,p平=1.7 MPa。 
平衡时各组分物质的量分数CO2:,H2:,CH3OH:,H2O:,则Kp= MPa-2≈9.88 MPa-2。
答案:(1)m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的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 (2)< 9.88
11.解析:(1)由题给信息可知,生成C6H5CH→CH2的反应为主反应,则C6H5CH→CH2的选择性最高,曲线a代表C6H5CH→CH2,主反应生成的氢气能使副反应②的平衡正向移动,则甲苯的选择性大于苯的选择性,则曲线b代表甲苯。(2)X射线衍射技术利用衍射原理精确测定物质的晶体结构,A描述正确;Fe2O3为催化剂,催化剂不能改变平衡转化率,B描述错误;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C描述正确;改变催化剂颗粒的大小,即改变催化剂的表面积,影响反应速率,D描述错误。
答案:(1)甲苯 主反应生成的氢气能使副反应②的平衡正向移动,甲苯的选择性大于苯的选择性
(2)BD
12.解析:(1)已知三个反应:
Ⅰ.C(s)+H2O(g) CO(g)+H2(g)
Ⅱ.CO(g)+H2O(g) CO2(g)+H2(g)
Ⅲ.CaO(s)+CO2(g) CaCO3(s)
设目标反应C(s)+CaO(s)+2H2O(g) CaCO3(s)+2H2(g)为Ⅳ,根据盖斯定律,Ⅳ=Ⅰ+Ⅱ+Ⅲ,所以ΔH=ΔH1+ΔH2+ΔH3。
(2)图示温度范围内C(s)已完全反应,则反应Ⅰ已经进行完全,反应Ⅱ和Ⅲ均为放热反应,从开始到T1,温度不断升高,反应Ⅱ和Ⅲ逆向移动,依据反应Ⅱ,H2量减小,摩尔分数减小,CO量升高,摩尔分数增大,且二者摩尔分数变化斜率相同,所以a曲线代表H2的摩尔分数随温度的变化,则c曲线代表CO2的摩尔分数随温度的变化,开始到T1,CO2的摩尔分数升高,说明在这段温度范围内,反应Ⅲ占主导,当温度高于T1,CaCO3(s)已完全分解,只发生反应Ⅱ,所以CO2的摩尔分数减小。
(3)①压力p下、温度为T0时,H2、CO、CO2的摩尔分数分别为0.50、0.15、0.05,则H2O(g)的摩尔分数为1-0.5-0.15-0.05=0.3,则反应CO(g)+H2O(g) CO2(g)+H2(g)的平衡常数Kp=。
②设起始状态1 mol C(s)、x mol H2O(g),反应Ⅰ进行完全,反应Ⅱ转化了a mol CO,反应Ⅲ转化了b mol CO2。
则列出三段式:
C(s)+H2O===CO+H2
起/mol 1 x 0 0
转/mol 1 1 1 1
平/mol 0 x-1 1 1
CO+H2O CO2+H2
转/mol a a a a
CaO(s)+CO2 CaCO3(s)
转/mol b  b
根据平衡时H2、CO、CO2的摩尔分数分别为0.50、0.15、0.05,则有=0.5、=0.15、=0.05,解出x=,a=,b=,则n(总)=x+1-b=+1-,而由于平衡时n(总)=4 mol,则n(CaCO3)=× mol=0.5 mol。
③若向平衡体系中通入少量CO2(g),重新达平衡后,反应CaO(s)+CO2(g)===CaCO3(s)的Kp=,温度不变,Kp不变,则分压p(CO2)不变;体系中增加了CO2(g),若反应Ⅱ逆向移动,在CO2分压不变的前提下,CO、H2O的分压增大,H2分压减小,则反应Ⅱ的Kp将会发生变化,与事实不符,所以为了保证Ⅱ的Kp也不变,最终所有物质的分压均不变,即p(CO)不变。
答案:(1)ΔH1+ΔH2+ΔH3
(2)H2 当温度高于T1,CaCO3(s)已完全分解,只发生反应Ⅱ,温度升高,反应Ⅱ逆向移动,所以CO2的摩尔分数减小
(3) 0.5 不变 不变
1/1课时数智作业(三十七) 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的图像
(建议用时:45分钟 总分: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3分,共24分)
1.(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内容改编)汽车尾气中产生NO的反应为N2(g)+O2(g) 2NO(g),一定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N2(g)和O2(g)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如图,曲线a表示该反应在温度T下N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b表示该反应在某一起始反应条件改变时N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T下,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
B.温度T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C.曲线a对应条件下,Q(d)>K
D.曲线b对应的条件改变一定是升高温度
2.其他条件不变时,只改变某一条件,化学反应aA(g)+B(g) cC(g)的变化图像如下(图中p表示压强,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α表示转化率)。据此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反应Ⅰ中,若p1>p2,则此反应的ΔS>0
B.在反应Ⅲ中,若T1>T2,则该反应能自发进行
C.由反应Ⅱ可知,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D.由反应Ⅱ可知,该反应在任意温度下均可自发进行
3.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
A.图1表示反应:mA(s)+nB(g) pC(g) ΔH>0,在一定温度下,平衡时B的百分含量(B%)随压强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x点的正反应速率小于逆反应速率
B.图2是可逆反应:A(g)+B(s) C(s)+D(g) ΔH>0的速率-时间图像,在t1时刻改变条件一定是加入催化剂
C.图3表示对于化学反应:mA(g)+nB(g) pC(g)+qD(g),A的百分含量与温度(T)的变化情况,则该反应的ΔH<0
D.图4所示图中的阴影部分面积的含义是v正-v逆
4.(2025·北京朝阳模拟)CO2催化加氢制甲醇,在减少CO2排放的同时实现了CO2的资源化,该反应可表示为CO2(g)+3H2(g) CH3OH(g)+H2O(g),保持起始反应物n(H2)∶n(CO2)=3∶1,T=250 ℃时x(CH3OH)随压强变化的曲线和p=5×105 Pa时x(CH3OH)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已知:x(CH3OH)表示平衡体系中甲醇的物质的量分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ΔH>0
B.a、b交点处化学平衡常数值相同
C.当x(CH3OH)=0.10时,H2的平衡转化率约为33%
D.当p=5×105 Pa,T=250 ℃时,达平衡后x(CH3OH)<0.05
5.(2024·邯郸一模)对于放热的可逆反应,某一给定转化率下,最大反应速率对应的温度称为最适宜温度。反应2SO2(g)+O2(g) 2SO3(g) ΔH<0在催化剂作用下原料的总转化率与最适宜温度(曲线Ⅰ)、原料的总平衡转化率与温度(曲线Ⅱ)的关系曲线示意图最合理的是(  )
A        B
C        D
6.(2024·青岛一模)向100 mL 0.001 mol·L-1A溶液中逐滴加入等浓度B溶液,反应为A(aq)+B(aq) AB(aq) ΔH<0。不同温度下充分反应的放热情况如图所示(忽略溶液混合过程中的体积变化,不考虑温度对ΔH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ΔH=-100.0 kJ·mol-1
B.T1C.T2时,该反应平衡常数约为667
D.T1时,100 mL 0.001 mol·L-1的AB溶液达到平衡时,吸收热量Q<4.3 J
7.(2024·滁州一模)工业上用乙苯与CO2生产苯乙烯,主要反应:
①(g) (g)+H2(g) ΔH1=125 kJ·mol-1
②H2(g)+CO2(g) CO(g)+H2O(g) ΔH2=41 kJ·mol-1
在一定压强和催化剂作用下,向恒容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乙苯和CO2。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体积分数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液化的方法除去水,有利于提高苯乙烯的平衡转化率
B.苯乙烯和H2的体积分数变化差异的主要原因是CO2消耗H2
C.乙苯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宜采用700 ℃获得更多的苯乙烯
D.当反应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8.(2024·黄山一模)室温下,某溶液初始时仅溶有A,同时发生两个反应:①A B+C;②A B+D,反应①的速率可表示为v1=k1c(A),反应②的速率可表示为v2=k2c(A)(k1、k2为速率常数),图1为T2温度时,该体系中A、B、C、D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2为反应①和②的ln k~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L4表示D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B.t1=2 s时曲线L1表示的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为2 mol·L-1·s-1
C.T2温度时,反应①的活化能比反应②的活化能小
D.若图1的温度降低,t0时刻体系中值变大
9.(11分)(2025·岳阳模拟)氢能是最具应用前景的绿色能源,下列反应是目前大规模制取氢气的方法之一:
CO(g)+H2O(g) CO2(g)+H2(g) ΔH=-41.2 kJ·mol-1
回答下列问题:
(1)在T1 ℃时,将0.10 mol CO与0.40 mol H2O(g)充入5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H2的物质的量分数x(H2)=0.08。
①CO的平衡转化率α=________%;T1 ℃时,反应平衡常数K=________(保留2位有效数字)。
②由T1 ℃时上述实验数据计算得到v正~x(CO)和v逆~x(H2)的关系如图1所示。若升高温度,反应重新达到平衡,则v正~x(CO)相应的点变为________、v逆~x(H2)相应的点变为________(填图中字母)。(8分)
(2)反应CO(g)+H2O(g) CO2(g)+H2(g)的Arrhenius经验公式的实验数据如图2中曲线所示,已知经验公式为Rln k=-+C(其中Ea为活化能,k为速率常数,R和C为常数)。该反应的活化能Ea=____________ kJ·mol-1。(3分)
10.(8分)(2024·大连模拟)在一定条件下,向某0.5 L 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x mol CO2和y mol H2,发生反应CO2(g)+3H2(g) CH3OH(g)+H2O(g) ΔH=-50 kJ·mol-1。
(1)图甲中能表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与温度T之间的变化关系的是曲线________(填“m”或“n”),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若x=2、y=3,测得在相同时间内,不同温度下H2的转化率如图乙所示,v逆(a)________(填
“>”“<”或“=”)v逆(c);T2 K时,起始压强为2.5 MPa,Kp=______MPa-2(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2位;Kp为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4分)
11.(5分)(2023·湖南卷,T16节选)(1)在913 K、100 kPa下,以水蒸气作稀释气、Fe2O3作催化剂,乙苯除脱氢生成苯乙烯外,还会发生如下两个副反应:
①C6H5C2H5(g) C6H6(g)+CH2CH2(g)
②C6H5C2H5(g)+H2(g) C6H5CH3(g)+CH4(g)
以上反应体系中,芳香烃产物苯乙烯、苯和甲苯的选择性S(S=×100%)随乙苯转化率
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曲线b代表的产物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关于本反应体系中催化剂Fe2O3的描述错误的是________(填字母)。(2分)
A.X射线衍射技术可测定Fe2O3晶体结构
B.Fe2O3可改变乙苯平衡转化率
C.Fe2O3降低了乙苯脱氢反应的活化能
D.改变Fe2O3颗粒大小不影响反应速率
12.(12分)(2024·山东卷,T20)水煤气是H2的主要来源。研究CaO对C-H2O体系制H2的影响,涉及主要反应如下:
C(s)+H2O(g) CO(g)+H2(g) (Ⅰ)
ΔH1>0
CO(g)+H2O(g) CO2(g)+H2(g) (Ⅱ)
ΔH2<0
CaO(s)+CO2(g) CaCO3(s) (Ⅲ)
ΔH3<0
回答下列问题:
(1)C(s)+CaO(s)+2H2O(g) CaCO3(s)+2H2(g)的焓变ΔH=______________(用含ΔH1、ΔH2、ΔH3的代数式表示)。(2分)
(2)压力p下,C-H2O-CaO体系达平衡后,图示温度范围内C(s)已完全反应,CaCO3(s)在T1温度时完全分解。气相中CO、CO2和H2摩尔分数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a曲线对应物质为__________(填化学式)。当温度高于T1时,随温度升高c曲线对应物质摩尔分数逐渐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3分)
(3)压力p下、温度为T0时,图示三种气体的摩尔分数分别为0.50、0.15、0.05,则反应CO(g)+H2O(g) CO2(g)+H2(g)的平衡常数Kp=________;此时气体总物质的量为4.0 mol,则CaCO3(s)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若向平衡体系中通入少量CO2(g),重新达平衡后,分压p(CO2)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p(CO)将________。(7分)
1/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