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学案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具体情景中,知道合运动、分运动分别是什么,知道其同时性和独立性。
(2)知道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理解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
(3)会用作图和计算的方法,求解位移和速度的合成与分解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抛体运动的观察和思考,了解一个运动可以与几个不同的运动效果相同,体会等效替代的方法。
(2)通过观察和思考演示实验,知道运动独立性,学习化繁为简的研究方法。
(3)掌握用平行四边形法则处理简单的矢量运算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观察,培养观察能力。
(2)通过讨论与交流,培养勇于表达的习惯和用科学语言严谨表达的能力
【学习重点】
矢量的运算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
【知识要点】
1、什么是合运动和分运动?举例说明。
答:物体实际发生的运动就是合运动,合运动在某两个方向上产生的效果就是分运动。例如:一个物体向东南方向运动,这是实际发生的运动,为合运动;也可以认为,物体向东运动的同时,向南运动,这两个方向上的运动为分运动。
2、合运动和分运动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分运动和合运动的关系(1)等效性:分运动和合运动是一种等效替代关系,即各分运动叠加起来与合运动有完全相同的效果。(2)等时性:分运动和合运动是同时开始,同时进行,同时结束。(3)独立性:一个物体同时参与几个分运动时,各分运动是各自独立的,互不干扰,任何一个方向的运动都不会因为其他方向运动的存在而受影响。
3、如何确定一个运动的分运动
答:(1)根据运动的效果确定分运动方向;(2)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画出运动分解图;(3)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三角形,应用数学知识求解。
【问题探究】
【疑难解析】
运动合成的典型问题——渡河问题
如图1-2-1所示,船过河时,船的实际运动(即相对于河岸的运动)可以看成是随水以速度v1漂流的运动和以v2相对于静水的划行运动的合运动.
(1)船横渡过河时间最短
如图1-2-1所示,船的实际速度即合速度:
图1-2-1
v=
合位移:
s=
此时小船不能到达正对岸的B点,而是运动到B下游的C点.由于划行速度v2是个定值,只要船相对静水的这个分运动的位移s2最短即为河宽d,船过河时间即为最短.最短时间:
tmin=d/v2
但此时实际位移s不是最短,s>d.
(2)船头偏向上游一定角度时,船通过的实际位移最短.
当小船划行速度为v2>v1时,若要使小船到达正对岸,即以最小位移渡河,应使合运动的速度方向垂直河岸,如图1-2-2所示,合运动速度v垂直河岸,但合速度v=v2sinθ<v2,所以此时合位移最小为河宽d,但过河时间t不是最短,为
t=d/v=d/v2sinθ>tmin
并且要求角度θ合适,由图1-2-2可知
sinθ=v/v2
图1-2-2
当小船划行速度为v2<v1时,无论小船的航向如何,合速度均不可能垂直于河岸,小船不可能到达正对岸B点,无论如何均会冲向下游.分析发现,当v2⊥v时,v与v1的夹角最大,此时小船渡河的位移最短,如图1-2-3所示.
此时,sinθ=v2/v1
位移为最短:s=d/sinθ
不管如何调整航向,小船均不可能到达正对岸,并且小船实际位移不可能比d/sinθ还短.
图1-2-3
【典型例题】
【例1】渡河问题:河宽H,船速为v船,水流速度为v水,船速与河岸的夹角为θ。
①求渡河所用的时间,并讨论θ=?时渡河时间最短。
②怎样渡河,船的合位移最小?
点评:(1)通过此例让学生明确运动的独立性及等时性的问题,即每一个分运动彼此独立,互不干扰;合运动与每一个分运动所用时间相同。(2)关于速度的说明,在应用船速这个概念时,应注意区别船速v船及船的合运动速度v合。前者是发动机产生的分速度,后者是合速度,由于不引入相对速度概念,使上述两种速度容易相混。
【例2】如图2所示,在河岸上用绳拉船,拉绳的速度是V,当绳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时,船的速度为多大?
解析:船的实际运动为水平向左,实际运动为合运动,它所产生的两个实际效果分别是:使绳子缩短和使绳子绕滑轮顺时针旋转,设船速为V船,沿绳子方向的分速度为V1,垂直绳子的分速度为V2
,如图3所示。
V船=
V1/cosθ,
而V1=V
得
V船=V/
cosθ
点评:运动的合成是唯一的,而运动的分解是无限的,在实际问题中通常按效果来进行分解。
【当堂反馈】
【反思】
收获
疑问
图2
θ
v
θ
EMBED
Equation.3
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