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四川省成都市高考历史适应性试卷(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四川省成都市高考历史适应性试卷(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7-10 15:28: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年四川省成都市高考历史适应性试卷(二)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分。
1.中国目前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有1万多处,分布广泛。这些文化遗存既各具特色,又具有相似之处。如北方辽河上游的红山文化和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并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这说明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是(  )
A. 历史悠久 B. 世界领先 C. 各自发展 D. 多元一体
2.《淮南子 要略》记载,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后来则认为儒家“其礼烦扰”,且“厚葬靡财而贫民”,所以墨子“背周道而用夏政”。由此可以推知,墨家与儒家的关系是(  )
A. 意见相左 B. 另辟蹊径 C. 辩证否定 D. 全面改造
3.有学者指出:“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顺应历史和时代潮流”,其时代潮流是指(  )
A. 北方游牧民族内迁,建立起本民族政权 B. 以武力建国,相互之间征战不断
C. 顺应民族交融的趋势,实行汉化政策 D. 摒弃北方上都,迁都中原洛阳
4.“月令”是华夏先民对自然长期观察和生产生活的经验总结。西汉《四时月令诏条》中有“禁止伐木”“毋杀孩虫”“毋麑(幼兽)”“毋卵”“毋焚山林”等内容。这反映了当时(  )
A. 有完善的环境保护法 B. 佛教思想的影响
C. 用养结合的生态观念 D. 尊崇儒术的践行
5.观察右图。明朝对于图中甲地所采取的治理措施有(  )
A. 设奴儿干都司招抚当地百姓 B. 设北庭都元帅府掌军政大权
C. 册封其首领并与之互市贸易 D. 封授该地宗教领袖法王称号
6.据统计,1936年全国工业职工中,近代工厂工人170万,手工工场工人254万,个体手工业者7579万,后两项合计为前者的46倍。这表明当时中国(  )
A. 无产阶级力量亟待加强 B. 经济结构地域分布失衡
C. 近代化受制于内在因素 D. 手工生产仍具传统优势
7.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在中国有“独大”之势。战后华盛顿会议确立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受到列强普遍欢迎,以致于列强由争夺在华利益转而相互合作。这反映了,一战后(  )
A. 日本认同美国的外交原则 B. 美国已确立了霸主地位
C. 华盛顿会议带来远东和平 D. 列强在亚太的竞争激烈
8.1920年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创立的《劳动界》周刊首次出版,它采用了生动活泼的版式,内容包括演讲、时事分析、调查、通讯、国内外劳动动态、读者投稿、小说和趣闻等多样化栏目。此外,还有北京的《劳动者》,广州的《劳动者》《劳动与妇女》等等。这些刊物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和具体案例向工人阐释劳动创造价值。这说明(  )
A. 马克思主义学说得到了初步实践 B. 劳工的社会地位明显提高
C. 舆论宣传成为劳工运动主要方式 D. 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9.1950年6月中央政府决定拨款修筑成渝铁路。为了加快筑路速度,在原有军工筑路的基础上,又投入民工2.8万、失业工人1.9万,修筑所需的钢轨、道钉等器材主要委托重庆的公私厂矿加工。据此可知,成渝铁路的修建(  )
A. 改变了西南地区交通落后的状况 B. 有助于成渝地区经济恢复发展
C. 开启了“一五计划”的建设局面 D. 使国营经济成分占据主导地位
10.2019年,京张高铁正式通车运营,为北京冬奥会增添了色彩,京张高铁在全球首次全线、全专业采用BIM技术,首次采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世界上第一列投入运营的智能高铁列车,这一成就体现了(  )
A. 中国铁路精心探索的工匠精神 B. 高速铁路拉动了沿线地区经济增长
C. 人工智能提高了公共服务水平 D. 现代交通技术改变了社会发展趋势
11.公元2世纪,罗马帝国就全国普查出台如下规定:居民在申报房舍时,要说明房舍的坐落、结构、格局、所有权及来源等。在申报土地时,则要说明土地位置、类型、面积、四至以及土地上的农作物及植株数量、从事农业劳作的奴隶、租种者、土地上饲养的牲畜等情况。据此推断,当时罗马(  )
A. 将商品买卖纳入政府管理 B. 以财产为征税重要的依据
C. 尽力防止社会阶层的分化 D. 重视保护居民的个体利益
12.中世纪,君主是其封臣的一个封建宗主,他与他们以互惠的忠诚纽带约束在一起,而不是封臣的最高君主。君主的经济来源实际上全部来自他作为领主的个人领地,他对封臣的要求基本上是军事性质的。材料旨在说明,封君封臣制度之下 ( )
A. 封臣地位低下毫无权力可言 B. 封君是事实上的最高统治者
C. 以契约关系明确权利和义务 D. 封君封臣以土地关系为纽带
13.明清时期,地方市镇由宋代的草市逐渐演变为完整的商业市镇,而每个市镇都有一定范围的四乡村落作为相对固定的“乡脚”,形成城乡互补的商业格局。这主要反映了(  )
A. 城市职能格局的演变 B. 市镇空间的相对独立
C. 政府放松商业的控制 D. 农产品的商品化趋势
14.如图为“东南亚地区出土汉朝文物地点示意图”,该图可用来佐证(  )
A. 物质交流促进文明审美趋同 B. 越南是贸易的主要对象
C. 汉文化迈向世界的历史图景 D. 西汉大一统的强盛气象
15.1919年,列宁提出:“我们的国家机关,除了外交人民委员部,在很大程度上是旧事物的残余,极少有重大的改变。这些机关仅仅在表面上稍微粉饰了一下,而从其他方面来看,仍然是一些最典型的旧式国家机关。”这说明列宁旨在(  )
A. 推翻临时政府的统治 B. 进一步发展马克思主义
C. 加强苏维埃政权建设 D. 总结社会主义革命经验
16.1954年美国制订《480公法》,根据该法,美国以援助的名义向缺粮的不发达国家出口剩余农产品。1959年改称《粮食用于和平计划》,并补充规定:出口粮食获得的外国通货,可用于一个国家的国内安全和反颠覆措施。1966年又改称《粮食用于自由计划》,取消了原来规定的外销农产品必须是剩余农产品的限制。美国对粮食公法的制定和修改旨在(  )
A. 根除本国农产品危机 B. 加强对亚非拉国家渗透
C. 促进受援国农业发展 D. 更好地实施马歇尔计划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17.[西医东渐与中医的发展]
材料一:中医的学术传承一直恪守着师徒相授的模式,薛福成在欧洲考察西洋医学后,指出“惟中国名医,数世之后往往失其真传。外洋医家得一良法,报明国家,考验确实,给以凭照,即可传授广远。”这一状况在近代医院制度引进之后,才发生巨大变革。在中国传统医学里,诊断、医疗、配药几乎都是由医生一人负责,一医多能。西方医院则有合理的专业化倾向,除了传统的内外科之分,还出现了更多的如产科、神经科等非常细化的专业分工。医院制度的确立还有助于提高医疗器械的利用率,也为医疗科技的进步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新的发现和发明会不断地用于临床,从而改变了中医那种数百年难以更新药物与设备的状况。西医的一整套规范的医护体系和富有人文关怀的医病关系也使中医体系相形见绌,对中医以家庭为空间的诊疗程序和护理手段形成冲击。
——摘编自郝先中《西医东渐与中国近代医疗卫生事业的肇始》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基于现有的医疗卫生资源,确立了四项卫生工作基本方针,切实保护人民健康,为这一时期医疗卫生工作的推进理清思路,为新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指明方向。为更好地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国家加大了财政投入力度,以有限的经济基础发展医疗事业,逐渐把以区域防疫为重点的医疗卫生工作方向转移到开展全国性医疗卫生工作上来。在第一届全国卫生大会的报告中正式提出新的高等医学教育制度,并要求在各地修建中医学校,培养中医人才,让中医在新中国贫瘠的现实资源条件下发挥重要作用。1951年4月,中央卫生部正式颁布《关于健全和发展全国基层卫生组织的决定》,其内容明确对增补医疗机构提出相关要求,规定了各地方要有计划地改进和完善基层医疗卫生组织。
——摘编自李想《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医疗卫生事业研究》
(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医发展的特点,分析近代西医迅速发展的原因。
(2)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中国成立初期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举措。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制针不仅形成了专业化生产,还派生出许多部门,而这些部门中的大多数工作也同样是专门的职业。一个人抽铁丝,一个人拉直,一个人切截,一个人削针尖,一个人磨圆,另一端以便装上针头。如此一来,制针的流程就包含了大约18项操作。平均下来每人每天产针4800枚。假如让他们在没有经过全程职业技能培训的情况下独立工作,别说一天造20枚针,恐怕连一枚也造不出来。分工使同样人数的劳动者得以完成远超从前的工作量,其原因有三:第一、每一个特定环节的工人技能得到提升;第二、免除了在不同类型工作之间来回转换耗损的时间;第三、大量精减劳动的机械的发明,使一个人能够胜任多个人的工作。
——摘编自【英】亚当 斯密《国富论》
材料二:与工业化一起到来的是人口的大量增长、大规模移民与迅速的城市化,劳工阶层的壮大增加了对工业产品的需求。……然而,工业化有收益也有代价,它带来了无法解决的社会问题。在工业社会,家庭生活急剧变化,男人、妇女和儿童逐渐离开家庭到工厂和矿井里工作,常常面临恶劣的条件。社会主义者主张建立更为公正平等的社会,政府减轻了早期工业时代最严重的一些弊端。
——摘编自【美】杰里 本特利等《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1) 概括材料一的主要观点,并结合所学归纳“工厂制度”的特点。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工人阶级为工业化付出的代价,请分别从理论和实践角度,列举20世纪前50年社会主义者为“建立更为公正平等的社会”而做的具有世界意义的努力。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宋期间,丝绸之路被金、西夏等所阻,对外贸易只好集中在东南沿海的海路进行。当时与宋朝通商的海外国家,共 50多国,总称为“海南诸国”。中国过去的海外贸易,主要为统治阶层带来珍贵的奢侈品,整体经济收益不大。然而,宋朝的海外贸易不仅在规模上远超过前朝,而且为政府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收益。宋朝因此设机构负责管理和推广海外贸易。
——摘编自杭侃《两宋:在繁华中沉没》
材料二胡椒原产于印度……对胡椒味道的迷恋,让西方国家大力支持海外探险,开拓水上贸易线路……从达 伽马开启欧洲到印度的海上线路、郑和下西洋多次到达胡椒港,到英国、荷兰相继在东南亚建立殖民地,再到美国建国初期依靠香料贸易充实国库,胡椒的流通见证了大航海时代帝国的崛起与世界贸易的发展。围绕小小胡椒,一部纷繁的贸易史就此展开。
——摘编自【美】玛乔丽 谢弗《胡椒的全球史:财富、冒险与殖民》
材料三随着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世界市场于 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得以最终确立,市场的扩大势必促进社会分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同时,世界市场将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展到地球的各个角落,冲击着落后的社会经济结构,加速了资本主义因素的孕育和成长。
——摘编自孙明《概述近代世界市场的形成及其经济意义》
(1) 根据材料一、概括两宋时期海外贸易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出现这些特点的原因。
(2) 根据材料二、概括“胡椒的全球史”所带来的影响。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1.【答案】D
2.【答案】B
3.【答案】C
4.【答案】C
5.【答案】C
6.【答案】C
7.【答案】D
8.【答案】A
9.【答案】B
10.【答案】A
11.【答案】B
12.【答案】C
13.【答案】D
14.【答案】C
15.【答案】C
16.【答案】B
17.【答案】【小题1】特点:以师徒相授模式传授医学;医学技术得不到推广和延续;强调医生一人多能;医药理念长久得不到更新;以家庭为单位进行诊疗护理。原因:西方医院则有合理的专业化分工;医院制度的确立;西医的一整套规范的医护体系和富有人文关怀。
【小题2】举措:确立医疗卫生发展方针;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财政投入;积极培养中西医的医疗人才;增设医疗卫生机构。
18.【答案】【小题1】工厂制度特点:倒班制;严格的规章制度;流水线生产;原料由工厂统一供应、合理调配。
【小题2】代价:劳动时间过长;工作与生活环境恶劣;传染病与职业病严重危害工人健康。努力:列宁主义的形成;十月革命胜利,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中国共产党成立;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毛泽东思想;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二战胜利前后,东欧建立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
19.【答案】【小题1】特点:参与海外贸易的国家数量多;海外贸易规模大;外贸税收成为政府重要财源;政府增设机构(市舶司)掌管对外贸易。
原因:宋朝因北方陆路交通受阻,海路交通渐趋发达;两宋商品经济发展
【小题2】影响:胡椒贸易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推动了海上探险和殖民掠夺;充实了国库,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推动了荷、英等国家经济的崛起;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小题3】意义:促进了世界整体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加强了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确立
第1页,共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