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2025年中考物理真题
一、主题一 物理与农业生产。
1.(2025·深圳)民为国垒,谷为民命,粮食事关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如图是两台收割机正在收割小麦的场景。完成1-4题
(1) 德顺同学和紫琦同学分别驾驶甲乙收割机以同一速度同一方向运动,判断甲收割机里面的德顺同学静止所选的参照物是( )
A.车前小麦 B.地面
C.远处的树 D.乙收割机的紫琦同学
(2) 善于思考的索希同学和赢胜同学发现收割机上有很多花纹,收割机轮胎上设有凹凸不平花纹的目的是( )
A.增大摩擦力 B.减小摩擦力 C.增大压力 D.减小压力
(3)炎丽同学和悦悦同学发现小麦在进仓前需要烘干,炎丽同学提出思考:烘干使小麦中的水( )
A.液化 B.熔化 C.汽化 D.升华
(4)晓凤同学提出问题:收割机用四冲程柴油机提供动力,其中压缩冲程过程中,柴油机气缸内气体( )
A.质量变大 B.内能减小 C.体积变大 D.温度升高
【答案】(1)D
(2)A
(3)C
(4)D
【知识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热机的四个冲程;摩擦力的大小;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解析】【解答】(1)据题分析可知, 德顺同学和紫琦同学二者的运动状态相同,所以二者相对运动,D正确,ABC错误;
综上选D。
(2)收割机轮胎上设有凹凸不平花纹的目的是在压力相同的情况下,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进而增加摩擦力,A正确,BCD错误;
综上选A。
(3)烘干是将小麦的水分变为气体,该过程为汽化,需要吸热,C正确,ABD错误;
综上选C。
(4)热机的压缩冲程,活塞压缩气缸内部气体,机械能转换为内能,使得气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D正确,ABC错误;
综上选D。
【分析】1、物体相对运动:物体与参照物运动状态不一致,所以物体相对参照物运动,物体与参照物运动状态不一致,所以物体相对参照物静止;
2、滑动摩擦力影响因素:控制压力相等的情况下,接触面表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等的情况下,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汽化为液态变为气态,会吸收热量,如:蒸发;
4、压缩冲程:进气后关闭,排气口关闭,活塞上移,能量转化为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气缸内空气内能增加。
(1)据题分析可知, 德顺同学和紫琦同学二者的运动状态相同,所以二者相对运动,D正确,ABC错误;
综上选D。
(2)收割机轮胎上设有凹凸不平花纹的目的是在压力相同的情况下,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进而增加摩擦力,A正确,BCD错误;
综上选A。
(3)烘干是将小麦的水分变为气体,该过程为汽化,需要吸热,C正确,ABD错误;
综上选C。
(4)热机的压缩冲程,活塞压缩气缸内部气体,机械能转换为内能,使得气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D正确,ABC错误;
综上选D。
二、主题二 物理与传统文化。
2.(2025·深圳)春节申遗成功后,潮汕英歌舞登上春晚舞台,让世界看到中华文化“燃”到骨子里的生命力。如图所示,完成5-6题:
(1)志豪同学和铭泽同学听到“鼓声”和“英歌(潮汕英歌舞)鼓槌打声”的碰撞,分辨原因是( )
A.音调 B.音色 C.频率 D.响度
(2)演员对着镜子画脸谱,镜子里面呈现出了演员的像,大圣同学和吴斌同学对此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光沿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答案】(1)B
(2)B
【知识点】光的反射;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解析】【解答】(1)要分辨出不同乐器的声音,需使用音色进行分辨的,故B正确,ACD错误;
综上选B。
(2)演员对着镜子画脸谱,镜子里面呈现出了演员的像 ,应用的是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故B正确,ACD错误;
综上选B。
【分析】声音的特点:不同材料决定音色不同;振幅决定响度;振动频率决定音频;振动频率决定音频,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光的反射:光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中,遇到反射面,将一部分光反射回来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常见例子有:平面镜反射,湖面反射。
(1)解:分辨出不同乐器的声音,使用过音色进行分辨的,故B正确,ACD错误;
综上选B。
(2)演员对着镜子画脸谱,镜子里面呈现出了演员的像 ,应用的是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故B正确,ACD错误;
综上选B。
三、主题三 物理与科技创新
3.(2025·深圳)
(1)AI机器人逐渐进入我们的生活,如图为月月同学购买的某款机器人站立在水平地面上,在图中画出月月同学买的机器人受到的重力的示意图。(点O为机器人的重心);
(2)金辉同学若通过三孔插座给机器入充电,插座由单独的开关控制。请在图中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将三孔摇座和开关连接在家庭电路中。
【答案】(1)
(2)
【知识点】重力示意图;家庭电路的组成
【解析】【解答】重力方向竖直向下,作用于物体重心,据此作图:
(2)插座遵循左零右火中接地,开关连接在火线和用电器之间,据此作图:
【分析】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大小为自身重力、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位于物体重心。
电灯和开关的接法:零线直接进入灯泡的螺旋套;火线先接入开关,再进入灯泡顶端的金属点;三孔插座的接法:上孔接地线,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
4.(2025·深圳)5月29日,我国探月工程天宫一号顺利升空,琴琴和小林同学一起观看了这一过程,琴琴同学提出:火箭加速上升过程中,燃料燃烧放出热量 (全部/部分)转化为机械能,天宫一号进入轨道后, (有/无)惯性。
【答案】部分;有
【知识点】能量的转化或转移;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 火箭加速上升过程中,燃料燃烧放出热量 部分转化为机械能,原因为存在热量损耗,物体只要有质量,存在惯性。
【分析】惯性是物体的基本属性,只有物体重力有关,当物体速度发生变化时,由于惯性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属性,利用惯性的实例:运动员助跑起跳,乘车系安全带可以降低司机惯性带来的伤害,惯性不是力,不能用受到惯性、惯性力的作用进行表述
由于能量损耗,所以燃料燃烧放出热量 部分转化为机械能。
5.(2025·深圳)如图所示,第九届亚洲冬奥会,擅于思考的欣航同学发现用阳光点燃火炬使用的是 (凸透镜/凹透镜),太阳是 (可再生能源/不可再生能源),凸透镜的直径是60 (填写单位)。
【答案】凸透镜;可再生能源;cm
【知识点】透镜及其特点与分类;太阳能及其利用与转化;长度的估测
【解析】【解答】据图可知,透镜具有会聚作用,所以为凸透镜,太阳能可以从自然界源源不断的获取,属于可再生资源,据图分析可知,透镜的之间和火炬的长度相似,所以透镜的直径为60cm。
【分析】透镜成像规律:凸透镜对光线有汇聚作用,平行光入射凸透镜会聚焦在焦点,经过光心的光线不发生偏折。
可再生能源:使用后短期可以恢复的能源、如风能、太阳能、不可再生能源:使用内短期不能再生的能源,如核能、化石能源。
6.(2025·深圳)全磁悬浮“人工心脏”已研发成功,其核心部件是个带有叶轮的泵,通电后叶轮可高速旋转,带动血液流动。图乙是叶轮悬浮原理简化图,元元同学思考后发现:螺线管通电后,周围存在 ,叶轮受斥力悬浮,叶轮下端的磁极是 极。
【答案】磁场;N
【知识点】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安培定则
【解析】【解答】根据奥斯特发现的电流的磁效应可知,螺线管周围存在磁场,根据安培定则可知,通电螺线管上端为N,所以 叶轮下端的磁极是 N极。
【分析】通电螺线管:由通电线圈组成,磁性方向可通过安培定则判断:用右手握住通电螺线管,让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那么大拇指所指的那一端就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磁性与电流、线圈匝数有关;
磁极相互作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四、主题四 物理与工程实践
7.(2025·深圳)枧枧同学用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注:实验中所用钩码的规格相同)
(1)实验前,枧枧同学将组装好的杠杆放在水平桌面上,她发现杠杆静止时情况如图6所示,此时枧枧同学判断杠杆处于 (填“平衡”或“非平衡”)状态。
(2)欣月同学指出:在探究实验的过程中,必须把杠杆调到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测量 。
(3)龙龙同学在杠杆两侧挂上钩码,设右侧钩码对杠杆施加的力为动力 左侧钩码对杠杆施加的力为阻力 测出杠杆平衡时的动力臂l1和阻力臂l2;多次换用不同数量的钩码,并改变钩码在杠杆上的位置,得到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动力 动力臂 阻.力 阻力臂
1 0.5 20.0 1.0 10.0
2 1.0 20.0 1.0 20.0
3 1.5 10.0 1.0 15.0
4 2.0 15.0 0.5 20.0
龙龙同学通过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得到杠杆的平衡条件。
龙龙同学说:生活中用钢丝钳剪钢丝,与实验 中原理相同。
(4)一鸣同学认为,仅用人眼来确定杠杆是否水平,这样做不够科学。请任选实验器材,运用物理知识,写出判断杠杆水平的实验过程和方法。 。
(5)《墨经》中记载了杠杆的平衡条件,如图,已知 ,秤砣质量为100g,则重物所受的重力为 N。(g取10N/ kg)
【答案】(1)平衡
(2)力臂
(3)1
(4)将重垂线固定在杠杆的支点上方,使重垂线自然下垂。观察杠杆,若杠杆与重垂线垂直,则杠杆处于水平位置;若不垂直,则杠杆不水平
(5)4.5
【知识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解析】【解答】(1)杠杆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平衡,处于平衡状态;
(2) 把杠杆调到水平位置平衡, 使得力臂垂直于力,便于测量力臂;
(3) 用钢丝钳剪钢丝 ,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动力小阻力,和1相似;
(4)由于重力的方向为竖直向下,所以将重垂线固定在杠杆的支点上方,观察杠杆,若杠杆与重垂线垂直,则杠杆处于水平位置;若不垂直,则杠杆不水平;
(5)根据杠杆平衡可知, 重物所受的重力.
【分析】1、 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原理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首先对杠杆进行调平:调平原理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当指针偏左表明左侧较重,所以需要增加右侧力和力臂;调平的原因为:减小杠杆自重对杠杆平衡试验的影响;
2、其次不断改变钩码重力以及钩码的位置,记录多组试验数据,分析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其中动力大于阻力此时杠杆为费力杠杆,反之属于在省力杠杆;
3、最后,使用弹簧测力计对杠杆的平衡进行动态分析,改变拉力的方向,实质为改变动力臂的大小,动力臂变小,则动力变大.
8.(2025·深圳)小虞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1)在如图所示的虚线框内,小虞同学应填入 (填一种用电器)。
(2)在开关闭合前,俊俊同学指出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最 (填“左”或“右”)端。
(3)在闭合开关后,志诚同学发现电流表指针无偏转,电压表指针有较大偏转,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则可能是 。
实验次数 1 2 3 4
电流I/A 1 1.6 2.4 2.8
电压U/V 0.2 0.32 0.48 0.56
(4)由上面表格数据可知,电压与电流的比值 ,小虞由此得出结论,“在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5)分析如上坐标图,小虞同学发现导致丙组数据与甲和乙不同的原因是 。
【答案】(1)定值电阻
(2)右
(3)定值电阻断路
(4)不变
(5)选用的定值电阻阻值不同
【知识点】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
【解析】【解答】(1)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需要控制电阻不变,所以需要定值电阻;
(2)为了保护电路,连接电路时,需要将滑片移动到最大阻值处,即右端;
(3) 电流表指针无偏转,电压表指针有较大偏转 ,所以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所以定值电阻断路;
(4)据表分析可知,电压和电流的比值为定值所以不变。
(5)图中,图像的斜率不同,是由于电阻的阻值不同。
【分析】1、欧姆定律:公式为U=IR,所以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其电阻成反比.
2、电路连接的基本操作:连接电路时,为保护电路开关应断开,变阻器调节至最大阻值处,对电表进行试触,根据电表偏转角度选择合适的电表量程;同时电表的正负极接线柱要符合电流的正进负出;
3、电路的故障分析: 题目中电流表指针几乎没有偏转,电压表指针迅速偏转到满偏刻度外 ,表明电压表接入电路,所以和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断路。
五、主题五 物理与生活运用
9.(2025·深圳)某简易植物工厂,为了给植物提供光和热,君君、辉辉、阳阳共同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电路图。小灯泡L的规格是“12V,6W”。电源电压为12V,R为加热电阻,阻值大小为6Ω,求:
(1)请帮助君君同学算出只闭合 通过R的电流;
(2)请帮助辉辉同学算出只闭合 灯泡L的电阻;
(3)阳阳同学闭合 后,通电10min,求R 产生的热量和电路消耗的总电能。
【答案】(1)只闭合S2通过R的电流为:
答:只闭合 S2通过 R的电流是2A;
(2)只闭合S1灯泡L的电阻为:
答:只闭合S1灯泡L的电阻为24Ω;
(3)解: 阳阳同学闭合S1、S2后,通电10min,R产生的热量为:
灯泡支路的电流为:
干路中的电流为:I=IL+ Ir=0.5A+2A=2.5A;
电路消耗的总电能为: W=UIt=12V×2.5A×10×60s=1.8×104J。
答:闭合S1、S2后, 通电10min, R产生的热量是 电路消耗的总电能是
【知识点】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功的计算;电功率的计算
【解析】【分析】(1) R为加热电阻,阻值大小为6Ω ,电源电压为12V,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可知只闭合S2通过R的电流;
(2)小灯泡L的规格是“12V,6W”,根据计算只闭合S1灯泡L的电阻。
(3)闭合S1、S2后,根据焦耳定律计算通电10min,R产生的热量,根据电功率公式计算灯泡支路的电流;结合并联电路电流公式I=IL+ Ir 计算干路中的电流;电路消耗的总电能为: W=UIt。
10.(2025·深圳)如图是深圳号在海上航行,田田同学乘坐了这艘船出海游玩。田田发现这艘船最大吃水高度是9米,最大排水量是70000吨,船上一汽车用钢打造,钢的体积0.1立方米。(已知:钢的密度是 海水密度
求
(1)钢的质量,
(2)求轮船所受的浮力,
(3)船底面积是 ,求轮船底部受到的压力。
【答案】(1)钢的质量:
答: 钢的质量为790kg;
(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得,轮船满载时所受的浮力:
答: 轮船满载时所受的浮力为
(3)解:轮船底部受到的海水压强:
根据 可得,轮船底部受到的压力:
答: 轮船底部受到的压力为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液体压强的计算;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m=ρv计算钢的质量;
(2)船只漂浮,所以重力等于浮力,即轮船满载时所受的浮力: ;
(3)根据P=ρgh计算轮船底部受到的海水压强,根据 计算轮船底部受到的压力。
11.(2025·深圳)蓄冷剂是食品运输和保险过程中的重要降温试剂。现有A、B两种蓄冷剂,财财同学和明海同学为了探究其蓄冷效果,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财财首先将质量均为100g的两种蓄冷剂分别装入完全相同的冰袋中,标明A、B,放入冰箱中冷冻为温度相同的固体。在容器1、2中分别加入质量为500g且温度相同的水,将冰袋从冰箱中拿出放入水中,并用隔热材料密封。明海同学通过温度传感器每隔一定时间测量蓄冷剂及水的温度,如图是明海记录的A、B两蓄冷剂及容器1、2中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1)露露同学发现:蓄冷剂熔化前温度在升高,其分子热运动速度变 ;
(2)0~t1,水和蓄冷剂之间发生热传递,宇婷同学说其热传递方向为 ;
(3)0~t1, 蓄冷剂 吸热更快;
(4)t1~t2,容器1中水的温度降低10℃,若热量全部被冰袋吸收,经过计算,汉欢同学发现每克蓄冷剂 A 吸收的热量为 ;
(5)汉欢同学在深圳市内配送蛋糕时,选择蓄冷剂 更好,理由是
【答案】(1)大
(2)从水到蓄冷剂
(3)A
(4)210J
(5)B
【知识点】比热容;热量的计算;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1)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大;
(2)热传递的方向为高温传到低温,蓄冷剂的温度低于水的温度,所以热传递方向为水到蓄冷剂;
(3) 0~t1, A的温度变化更快,所以A吸热更快;
(4)根据Q=cmΔt可知, A 吸收的热量Q=4.2×103J/(kg·℃)×0.5kg×10℃=210J;
(5)相同温度下,B的温度变化慢,所以B的比热容,所以选择B,蓄冷时间长。
【分析】1、分子热运动的特点:分子无规则运动,肉眼无法观察,常见例子有:气体颜色的改变,味道的扩散;且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速度越快;
2、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原理为Q=cmΔt,在控制材料不同的前提下,保证质量、吸收热量相同,根据加热时间代表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加热时间越长表明吸收热量越大),当加热时间相同时,温度变化少,物质的比热容大(吸热能力强);加热时间过长,表明吸收热量较大,所以水的质量较多或者初温较低,或者没有加盖三种原因。
12.(2025·深圳)深圳大力推动无人机事业发展,已经将无人机用于运送急救AED装置
苏华同学发现无人机搭配北斗卫星导航,有四个旋翼,每个旋翼搭配独立的电动机驱动,相邻旋翼之间旋转方向相反;无人机空载总质量(含电池,不含AED)为9kg,电池能量密度为200W·h/kg,(质量能量密度是指满电时电池能量与电池质量之比),
俊宇同学购买了一个无人机,无人机满电开始测试;飞行分为前往过程和返回过程,前往和返回过程都分为竖直上升过程,水平匀速运动过程,竖直下降过程,且消耗能量相同;无人机前往过程中竖直上升和竖直下降过程消耗的总能量为3.2×109 J,水平匀速移动过程飞行每秒消耗的能量为2500J,总用时160s,无人机用于驱动飞行的电能转化效率为60%,无人机竖直下降后电池剩于总容量的50%,测试结束。
(1)璐璐同学指出:无人机的信号传输是通过 传递;
(2)粤鹏同学说ADE 电击时为什么不能碰人,因为人体 ;
(3)当俊宇购买的无人机空载时匀速向下降落2m,重力做功 J;
(4)无人机螺旋桨飞行时向下,无人机向上飞,善于思考的苏华同学发现通过桨叶旋转空气提供升力,这体现了力的作用是 ;
(5)顺顺同学经过观察,指出无人机各电动机之间是 联的;
(6)满电时,无人机的电池质量占空载质量的百分比 (保留一位小数);
(7)为了更快运送急救 AED装置,请你帮助璐璐同学对无人机设计提出一条建议 ;如何去更改螺旋桨的旋转方向
【答案】(1)电磁波
(2)是导体,容易导电
(3)180
(4)相互的
(5)并
(6)22.2
(7)增大电动机的功率;改变通过电动机的电流方向
【知识点】力作用的相互性;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安全用电原则;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解析】【解答】(1)远距离信息传播是通过电磁波进行传递的;
(2) 电击时为什么不能碰 人,是由于人为导体,容易导电;
(3) 无人机空载时 重力G=mg=9kg×10N/kg=90N,做功为W=Gh=90N×2m=180J;
(4) 无人机螺旋桨飞行时向下,无人机向上飞 ,是由于螺旋桨飞行时向下,给与空气向下的力,根据力作用的相互性,空气会为无人机提供向上的力;
(5) 每个旋翼搭配独立的电动机驱动,所以无人机电动机之间是并联的;
(6) 无人机前往过程中竖直上升和竖直下降过程消耗的总能量为3.2×109/J,水平匀速移动过程飞行每秒消耗的能量为2500J,总用时160s , 无人机用于驱动飞行的电能转化效率为60%, 所以消耗的能量, 无人机竖直下降后电池剩于总容量的50%, 所以电池的储电量为400W·h,电池能量密度为200W·h/kg ,所以电池的质量为2kg, 无人机的电池质量占空载质量的百分比
(7) 更快运送急救 AED装置 ,则需要在更短的时间做更多的功, 所以需要增加电动机的动力,螺旋桨的原理为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的力的作用,所以改变电流方向可以改变螺旋桨的旋转方向。
【分析】1、家庭安全用电原则:不同时使用功率较大的电器,避免电路中功率较大导致电流较大,引发火灾、不湿手接触用电器开关、不在电线上上晾衣服,金属外壳要接地,避免发生触电;
2、信息的传递:无线网络通信依靠电磁波来传递信息;
3、相互作用力:作用力是相互的,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特点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4、电路的串并联:串联:电路元件首位相连,用电器相互干扰,并联:电路元件首首相连,用电器互不干扰,开关在干路上控制整个电路的通断,开关在支路上控制单个支路的通断;家庭、公共场所的电路为并联电路;
5、功的计算:总功为W=Fs,总功包括两部分,有用功和额外功,其中有用功就本题目来说是克服重力做功即W有=Gh;
6、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实例有:电动机。
1 / 1广东省深圳市2025年中考物理真题
一、主题一 物理与农业生产。
1.(2025·深圳)民为国垒,谷为民命,粮食事关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如图是两台收割机正在收割小麦的场景。完成1-4题
(1) 德顺同学和紫琦同学分别驾驶甲乙收割机以同一速度同一方向运动,判断甲收割机里面的德顺同学静止所选的参照物是( )
A.车前小麦 B.地面
C.远处的树 D.乙收割机的紫琦同学
(2) 善于思考的索希同学和赢胜同学发现收割机上有很多花纹,收割机轮胎上设有凹凸不平花纹的目的是( )
A.增大摩擦力 B.减小摩擦力 C.增大压力 D.减小压力
(3)炎丽同学和悦悦同学发现小麦在进仓前需要烘干,炎丽同学提出思考:烘干使小麦中的水( )
A.液化 B.熔化 C.汽化 D.升华
(4)晓凤同学提出问题:收割机用四冲程柴油机提供动力,其中压缩冲程过程中,柴油机气缸内气体( )
A.质量变大 B.内能减小 C.体积变大 D.温度升高
二、主题二 物理与传统文化。
2.(2025·深圳)春节申遗成功后,潮汕英歌舞登上春晚舞台,让世界看到中华文化“燃”到骨子里的生命力。如图所示,完成5-6题:
(1)志豪同学和铭泽同学听到“鼓声”和“英歌(潮汕英歌舞)鼓槌打声”的碰撞,分辨原因是( )
A.音调 B.音色 C.频率 D.响度
(2)演员对着镜子画脸谱,镜子里面呈现出了演员的像,大圣同学和吴斌同学对此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光沿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三、主题三 物理与科技创新
3.(2025·深圳)
(1)AI机器人逐渐进入我们的生活,如图为月月同学购买的某款机器人站立在水平地面上,在图中画出月月同学买的机器人受到的重力的示意图。(点O为机器人的重心);
(2)金辉同学若通过三孔插座给机器入充电,插座由单独的开关控制。请在图中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将三孔摇座和开关连接在家庭电路中。
4.(2025·深圳)5月29日,我国探月工程天宫一号顺利升空,琴琴和小林同学一起观看了这一过程,琴琴同学提出:火箭加速上升过程中,燃料燃烧放出热量 (全部/部分)转化为机械能,天宫一号进入轨道后, (有/无)惯性。
5.(2025·深圳)如图所示,第九届亚洲冬奥会,擅于思考的欣航同学发现用阳光点燃火炬使用的是 (凸透镜/凹透镜),太阳是 (可再生能源/不可再生能源),凸透镜的直径是60 (填写单位)。
6.(2025·深圳)全磁悬浮“人工心脏”已研发成功,其核心部件是个带有叶轮的泵,通电后叶轮可高速旋转,带动血液流动。图乙是叶轮悬浮原理简化图,元元同学思考后发现:螺线管通电后,周围存在 ,叶轮受斥力悬浮,叶轮下端的磁极是 极。
四、主题四 物理与工程实践
7.(2025·深圳)枧枧同学用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注:实验中所用钩码的规格相同)
(1)实验前,枧枧同学将组装好的杠杆放在水平桌面上,她发现杠杆静止时情况如图6所示,此时枧枧同学判断杠杆处于 (填“平衡”或“非平衡”)状态。
(2)欣月同学指出:在探究实验的过程中,必须把杠杆调到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测量 。
(3)龙龙同学在杠杆两侧挂上钩码,设右侧钩码对杠杆施加的力为动力 左侧钩码对杠杆施加的力为阻力 测出杠杆平衡时的动力臂l1和阻力臂l2;多次换用不同数量的钩码,并改变钩码在杠杆上的位置,得到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动力 动力臂 阻.力 阻力臂
1 0.5 20.0 1.0 10.0
2 1.0 20.0 1.0 20.0
3 1.5 10.0 1.0 15.0
4 2.0 15.0 0.5 20.0
龙龙同学通过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得到杠杆的平衡条件。
龙龙同学说:生活中用钢丝钳剪钢丝,与实验 中原理相同。
(4)一鸣同学认为,仅用人眼来确定杠杆是否水平,这样做不够科学。请任选实验器材,运用物理知识,写出判断杠杆水平的实验过程和方法。 。
(5)《墨经》中记载了杠杆的平衡条件,如图,已知 ,秤砣质量为100g,则重物所受的重力为 N。(g取10N/ kg)
8.(2025·深圳)小虞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1)在如图所示的虚线框内,小虞同学应填入 (填一种用电器)。
(2)在开关闭合前,俊俊同学指出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最 (填“左”或“右”)端。
(3)在闭合开关后,志诚同学发现电流表指针无偏转,电压表指针有较大偏转,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则可能是 。
实验次数 1 2 3 4
电流I/A 1 1.6 2.4 2.8
电压U/V 0.2 0.32 0.48 0.56
(4)由上面表格数据可知,电压与电流的比值 ,小虞由此得出结论,“在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5)分析如上坐标图,小虞同学发现导致丙组数据与甲和乙不同的原因是 。
五、主题五 物理与生活运用
9.(2025·深圳)某简易植物工厂,为了给植物提供光和热,君君、辉辉、阳阳共同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电路图。小灯泡L的规格是“12V,6W”。电源电压为12V,R为加热电阻,阻值大小为6Ω,求:
(1)请帮助君君同学算出只闭合 通过R的电流;
(2)请帮助辉辉同学算出只闭合 灯泡L的电阻;
(3)阳阳同学闭合 后,通电10min,求R 产生的热量和电路消耗的总电能。
10.(2025·深圳)如图是深圳号在海上航行,田田同学乘坐了这艘船出海游玩。田田发现这艘船最大吃水高度是9米,最大排水量是70000吨,船上一汽车用钢打造,钢的体积0.1立方米。(已知:钢的密度是 海水密度
求
(1)钢的质量,
(2)求轮船所受的浮力,
(3)船底面积是 ,求轮船底部受到的压力。
11.(2025·深圳)蓄冷剂是食品运输和保险过程中的重要降温试剂。现有A、B两种蓄冷剂,财财同学和明海同学为了探究其蓄冷效果,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财财首先将质量均为100g的两种蓄冷剂分别装入完全相同的冰袋中,标明A、B,放入冰箱中冷冻为温度相同的固体。在容器1、2中分别加入质量为500g且温度相同的水,将冰袋从冰箱中拿出放入水中,并用隔热材料密封。明海同学通过温度传感器每隔一定时间测量蓄冷剂及水的温度,如图是明海记录的A、B两蓄冷剂及容器1、2中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1)露露同学发现:蓄冷剂熔化前温度在升高,其分子热运动速度变 ;
(2)0~t1,水和蓄冷剂之间发生热传递,宇婷同学说其热传递方向为 ;
(3)0~t1, 蓄冷剂 吸热更快;
(4)t1~t2,容器1中水的温度降低10℃,若热量全部被冰袋吸收,经过计算,汉欢同学发现每克蓄冷剂 A 吸收的热量为 ;
(5)汉欢同学在深圳市内配送蛋糕时,选择蓄冷剂 更好,理由是
12.(2025·深圳)深圳大力推动无人机事业发展,已经将无人机用于运送急救AED装置
苏华同学发现无人机搭配北斗卫星导航,有四个旋翼,每个旋翼搭配独立的电动机驱动,相邻旋翼之间旋转方向相反;无人机空载总质量(含电池,不含AED)为9kg,电池能量密度为200W·h/kg,(质量能量密度是指满电时电池能量与电池质量之比),
俊宇同学购买了一个无人机,无人机满电开始测试;飞行分为前往过程和返回过程,前往和返回过程都分为竖直上升过程,水平匀速运动过程,竖直下降过程,且消耗能量相同;无人机前往过程中竖直上升和竖直下降过程消耗的总能量为3.2×109 J,水平匀速移动过程飞行每秒消耗的能量为2500J,总用时160s,无人机用于驱动飞行的电能转化效率为60%,无人机竖直下降后电池剩于总容量的50%,测试结束。
(1)璐璐同学指出:无人机的信号传输是通过 传递;
(2)粤鹏同学说ADE 电击时为什么不能碰人,因为人体 ;
(3)当俊宇购买的无人机空载时匀速向下降落2m,重力做功 J;
(4)无人机螺旋桨飞行时向下,无人机向上飞,善于思考的苏华同学发现通过桨叶旋转空气提供升力,这体现了力的作用是 ;
(5)顺顺同学经过观察,指出无人机各电动机之间是 联的;
(6)满电时,无人机的电池质量占空载质量的百分比 (保留一位小数);
(7)为了更快运送急救 AED装置,请你帮助璐璐同学对无人机设计提出一条建议 ;如何去更改螺旋桨的旋转方向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D
(2)A
(3)C
(4)D
【知识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热机的四个冲程;摩擦力的大小;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解析】【解答】(1)据题分析可知, 德顺同学和紫琦同学二者的运动状态相同,所以二者相对运动,D正确,ABC错误;
综上选D。
(2)收割机轮胎上设有凹凸不平花纹的目的是在压力相同的情况下,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进而增加摩擦力,A正确,BCD错误;
综上选A。
(3)烘干是将小麦的水分变为气体,该过程为汽化,需要吸热,C正确,ABD错误;
综上选C。
(4)热机的压缩冲程,活塞压缩气缸内部气体,机械能转换为内能,使得气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D正确,ABC错误;
综上选D。
【分析】1、物体相对运动:物体与参照物运动状态不一致,所以物体相对参照物运动,物体与参照物运动状态不一致,所以物体相对参照物静止;
2、滑动摩擦力影响因素:控制压力相等的情况下,接触面表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等的情况下,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汽化为液态变为气态,会吸收热量,如:蒸发;
4、压缩冲程:进气后关闭,排气口关闭,活塞上移,能量转化为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气缸内空气内能增加。
(1)据题分析可知, 德顺同学和紫琦同学二者的运动状态相同,所以二者相对运动,D正确,ABC错误;
综上选D。
(2)收割机轮胎上设有凹凸不平花纹的目的是在压力相同的情况下,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进而增加摩擦力,A正确,BCD错误;
综上选A。
(3)烘干是将小麦的水分变为气体,该过程为汽化,需要吸热,C正确,ABD错误;
综上选C。
(4)热机的压缩冲程,活塞压缩气缸内部气体,机械能转换为内能,使得气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D正确,ABC错误;
综上选D。
2.【答案】(1)B
(2)B
【知识点】光的反射;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解析】【解答】(1)要分辨出不同乐器的声音,需使用音色进行分辨的,故B正确,ACD错误;
综上选B。
(2)演员对着镜子画脸谱,镜子里面呈现出了演员的像 ,应用的是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故B正确,ACD错误;
综上选B。
【分析】声音的特点:不同材料决定音色不同;振幅决定响度;振动频率决定音频;振动频率决定音频,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光的反射:光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中,遇到反射面,将一部分光反射回来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常见例子有:平面镜反射,湖面反射。
(1)解:分辨出不同乐器的声音,使用过音色进行分辨的,故B正确,ACD错误;
综上选B。
(2)演员对着镜子画脸谱,镜子里面呈现出了演员的像 ,应用的是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故B正确,ACD错误;
综上选B。
3.【答案】(1)
(2)
【知识点】重力示意图;家庭电路的组成
【解析】【解答】重力方向竖直向下,作用于物体重心,据此作图:
(2)插座遵循左零右火中接地,开关连接在火线和用电器之间,据此作图:
【分析】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大小为自身重力、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位于物体重心。
电灯和开关的接法:零线直接进入灯泡的螺旋套;火线先接入开关,再进入灯泡顶端的金属点;三孔插座的接法:上孔接地线,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
4.【答案】部分;有
【知识点】能量的转化或转移;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 火箭加速上升过程中,燃料燃烧放出热量 部分转化为机械能,原因为存在热量损耗,物体只要有质量,存在惯性。
【分析】惯性是物体的基本属性,只有物体重力有关,当物体速度发生变化时,由于惯性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属性,利用惯性的实例:运动员助跑起跳,乘车系安全带可以降低司机惯性带来的伤害,惯性不是力,不能用受到惯性、惯性力的作用进行表述
由于能量损耗,所以燃料燃烧放出热量 部分转化为机械能。
5.【答案】凸透镜;可再生能源;cm
【知识点】透镜及其特点与分类;太阳能及其利用与转化;长度的估测
【解析】【解答】据图可知,透镜具有会聚作用,所以为凸透镜,太阳能可以从自然界源源不断的获取,属于可再生资源,据图分析可知,透镜的之间和火炬的长度相似,所以透镜的直径为60cm。
【分析】透镜成像规律:凸透镜对光线有汇聚作用,平行光入射凸透镜会聚焦在焦点,经过光心的光线不发生偏折。
可再生能源:使用后短期可以恢复的能源、如风能、太阳能、不可再生能源:使用内短期不能再生的能源,如核能、化石能源。
6.【答案】磁场;N
【知识点】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安培定则
【解析】【解答】根据奥斯特发现的电流的磁效应可知,螺线管周围存在磁场,根据安培定则可知,通电螺线管上端为N,所以 叶轮下端的磁极是 N极。
【分析】通电螺线管:由通电线圈组成,磁性方向可通过安培定则判断:用右手握住通电螺线管,让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那么大拇指所指的那一端就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磁性与电流、线圈匝数有关;
磁极相互作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7.【答案】(1)平衡
(2)力臂
(3)1
(4)将重垂线固定在杠杆的支点上方,使重垂线自然下垂。观察杠杆,若杠杆与重垂线垂直,则杠杆处于水平位置;若不垂直,则杠杆不水平
(5)4.5
【知识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解析】【解答】(1)杠杆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平衡,处于平衡状态;
(2) 把杠杆调到水平位置平衡, 使得力臂垂直于力,便于测量力臂;
(3) 用钢丝钳剪钢丝 ,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动力小阻力,和1相似;
(4)由于重力的方向为竖直向下,所以将重垂线固定在杠杆的支点上方,观察杠杆,若杠杆与重垂线垂直,则杠杆处于水平位置;若不垂直,则杠杆不水平;
(5)根据杠杆平衡可知, 重物所受的重力.
【分析】1、 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原理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首先对杠杆进行调平:调平原理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当指针偏左表明左侧较重,所以需要增加右侧力和力臂;调平的原因为:减小杠杆自重对杠杆平衡试验的影响;
2、其次不断改变钩码重力以及钩码的位置,记录多组试验数据,分析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其中动力大于阻力此时杠杆为费力杠杆,反之属于在省力杠杆;
3、最后,使用弹簧测力计对杠杆的平衡进行动态分析,改变拉力的方向,实质为改变动力臂的大小,动力臂变小,则动力变大.
8.【答案】(1)定值电阻
(2)右
(3)定值电阻断路
(4)不变
(5)选用的定值电阻阻值不同
【知识点】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
【解析】【解答】(1)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需要控制电阻不变,所以需要定值电阻;
(2)为了保护电路,连接电路时,需要将滑片移动到最大阻值处,即右端;
(3) 电流表指针无偏转,电压表指针有较大偏转 ,所以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所以定值电阻断路;
(4)据表分析可知,电压和电流的比值为定值所以不变。
(5)图中,图像的斜率不同,是由于电阻的阻值不同。
【分析】1、欧姆定律:公式为U=IR,所以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其电阻成反比.
2、电路连接的基本操作:连接电路时,为保护电路开关应断开,变阻器调节至最大阻值处,对电表进行试触,根据电表偏转角度选择合适的电表量程;同时电表的正负极接线柱要符合电流的正进负出;
3、电路的故障分析: 题目中电流表指针几乎没有偏转,电压表指针迅速偏转到满偏刻度外 ,表明电压表接入电路,所以和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断路。
9.【答案】(1)只闭合S2通过R的电流为:
答:只闭合 S2通过 R的电流是2A;
(2)只闭合S1灯泡L的电阻为:
答:只闭合S1灯泡L的电阻为24Ω;
(3)解: 阳阳同学闭合S1、S2后,通电10min,R产生的热量为:
灯泡支路的电流为:
干路中的电流为:I=IL+ Ir=0.5A+2A=2.5A;
电路消耗的总电能为: W=UIt=12V×2.5A×10×60s=1.8×104J。
答:闭合S1、S2后, 通电10min, R产生的热量是 电路消耗的总电能是
【知识点】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功的计算;电功率的计算
【解析】【分析】(1) R为加热电阻,阻值大小为6Ω ,电源电压为12V,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可知只闭合S2通过R的电流;
(2)小灯泡L的规格是“12V,6W”,根据计算只闭合S1灯泡L的电阻。
(3)闭合S1、S2后,根据焦耳定律计算通电10min,R产生的热量,根据电功率公式计算灯泡支路的电流;结合并联电路电流公式I=IL+ Ir 计算干路中的电流;电路消耗的总电能为: W=UIt。
10.【答案】(1)钢的质量:
答: 钢的质量为790kg;
(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得,轮船满载时所受的浮力:
答: 轮船满载时所受的浮力为
(3)解:轮船底部受到的海水压强:
根据 可得,轮船底部受到的压力:
答: 轮船底部受到的压力为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液体压强的计算;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m=ρv计算钢的质量;
(2)船只漂浮,所以重力等于浮力,即轮船满载时所受的浮力: ;
(3)根据P=ρgh计算轮船底部受到的海水压强,根据 计算轮船底部受到的压力。
11.【答案】(1)大
(2)从水到蓄冷剂
(3)A
(4)210J
(5)B
【知识点】比热容;热量的计算;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1)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大;
(2)热传递的方向为高温传到低温,蓄冷剂的温度低于水的温度,所以热传递方向为水到蓄冷剂;
(3) 0~t1, A的温度变化更快,所以A吸热更快;
(4)根据Q=cmΔt可知, A 吸收的热量Q=4.2×103J/(kg·℃)×0.5kg×10℃=210J;
(5)相同温度下,B的温度变化慢,所以B的比热容,所以选择B,蓄冷时间长。
【分析】1、分子热运动的特点:分子无规则运动,肉眼无法观察,常见例子有:气体颜色的改变,味道的扩散;且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速度越快;
2、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原理为Q=cmΔt,在控制材料不同的前提下,保证质量、吸收热量相同,根据加热时间代表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加热时间越长表明吸收热量越大),当加热时间相同时,温度变化少,物质的比热容大(吸热能力强);加热时间过长,表明吸收热量较大,所以水的质量较多或者初温较低,或者没有加盖三种原因。
12.【答案】(1)电磁波
(2)是导体,容易导电
(3)180
(4)相互的
(5)并
(6)22.2
(7)增大电动机的功率;改变通过电动机的电流方向
【知识点】力作用的相互性;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安全用电原则;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解析】【解答】(1)远距离信息传播是通过电磁波进行传递的;
(2) 电击时为什么不能碰 人,是由于人为导体,容易导电;
(3) 无人机空载时 重力G=mg=9kg×10N/kg=90N,做功为W=Gh=90N×2m=180J;
(4) 无人机螺旋桨飞行时向下,无人机向上飞 ,是由于螺旋桨飞行时向下,给与空气向下的力,根据力作用的相互性,空气会为无人机提供向上的力;
(5) 每个旋翼搭配独立的电动机驱动,所以无人机电动机之间是并联的;
(6) 无人机前往过程中竖直上升和竖直下降过程消耗的总能量为3.2×109/J,水平匀速移动过程飞行每秒消耗的能量为2500J,总用时160s , 无人机用于驱动飞行的电能转化效率为60%, 所以消耗的能量, 无人机竖直下降后电池剩于总容量的50%, 所以电池的储电量为400W·h,电池能量密度为200W·h/kg ,所以电池的质量为2kg, 无人机的电池质量占空载质量的百分比
(7) 更快运送急救 AED装置 ,则需要在更短的时间做更多的功, 所以需要增加电动机的动力,螺旋桨的原理为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的力的作用,所以改变电流方向可以改变螺旋桨的旋转方向。
【分析】1、家庭安全用电原则:不同时使用功率较大的电器,避免电路中功率较大导致电流较大,引发火灾、不湿手接触用电器开关、不在电线上上晾衣服,金属外壳要接地,避免发生触电;
2、信息的传递:无线网络通信依靠电磁波来传递信息;
3、相互作用力:作用力是相互的,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特点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4、电路的串并联:串联:电路元件首位相连,用电器相互干扰,并联:电路元件首首相连,用电器互不干扰,开关在干路上控制整个电路的通断,开关在支路上控制单个支路的通断;家庭、公共场所的电路为并联电路;
5、功的计算:总功为W=Fs,总功包括两部分,有用功和额外功,其中有用功就本题目来说是克服重力做功即W有=Gh;
6、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实例有:电动机。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