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滥竽充数 教学设计 (6)

文档属性

名称 23 滥竽充数 教学设计 (6)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S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06 06:52:52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滥竽充数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理解滥竽充数寓言的寓意,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2.认识“滥、竽”等5个生字,掌握“滥竽充数、高超装腔作势”等词语。
2学情分析
我班学生理解能力一般,大多数同学能抓住重点词语,能深入理解课文,对似懂非懂的字词不会轻易放过。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课文的能力。这是一篇寓言故事,富有情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读书欲望和探究欲望,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与认知活动。2·1·c·n·j·y
3重点难点
理解寓言的寓意。学习灵活运用这个成语。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一、激情导入,板书课题 
1、课件出示情境图,认识寓言故事并理解寓意 
2、板书课题:滥竽充数    
你有那个字不明白? 首先认识“竽”再认识“滥” 
二Ⅰ检查学习生字情况 
(一)学生出示课前小研究 
(二)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三)检查学习情况 
1、课件出示:滥竽充数、技艺高超、腮帮、装腔作势 
2、课件出示:装腔作势并让学生理解词语(对于不理解的词,可用查词典的方法理解) 
3、指导书写“滥” 
三、轻声读课文,整体感知 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想一想这则寓言主要讲了几件事?你能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吗?(这就是抓事件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四、精读课文,品读感悟 过渡:你们可真会读书,
4 个自然段的课文被你们读成了一两句话。 
(一)出示阅读提示: 
1、读一读,画一画,南郭先生刚开始他为什么能滥竽充数,后来为什么不能?做简要的批注。 
2、议一议,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二)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三)学生小组交流,后汇报。 
1、解决“南郭先生为什么能滥竽充数”。关键句:战国时期,齐宣王喜欢听人吹竽,又喜欢讲排场,他手下吹竽的乐队就有三百人。他常常叫这三百人一齐吹竽给他听。 
(1)运用多种方法理解关键词“讲排场”
(①通过“三百人”“一齐”联系上下文理解;②联系生活实际理解) 
(2)突出重读关键词指导朗读。①个别读;②将关键词红色显示后再读;③学生评价;④齐读 过渡:在这么大的排场下,南郭先生还能充数下去,他是怎么滥竽充数的呢? 2、解决“南郭先生是怎么滥竽充数的”。 关键句:每逢吹竽,他也鼓着腮帮捂着竽眼儿,装腔作势,混在队里充数。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创设情境理解关键词“装腔作势”。( 引导学生做动作体会) 
(2)通过读图,寻找南郭先生,再次理解“装腔作势”。预设:眼睛瞪得最大的,腮帮最鼓的,头向上扬的。 21教育网
(4)指导朗读。 
3、解决“南郭先生为什么要逃”和“怎么逃的”。关键句:南郭先生听到
这个消息,只好偷偷地逃走了。 突出弱化关键词“偷偷地”,指导朗读。 五、联系实际,品悟道理 过渡: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管像南郭先生那样没有真本事却混在里面冒充的行为就叫“滥竽充数”。 21cnjy.com
(一)联系生活实际举例。(引导学生从“人的不懂装懂”和“东西的以次充好”两个角度来谈) 
(二)感悟寓意(板书:没有真才实学是不行的。) 六、推荐书目《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七、总结全文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激情导入,板书课题
课件出示情境图,认识寓言故事并理解寓意 板书课题:滥竽充数 你有那个字不明白?
活动2【讲授】轻声读课文,整体感知
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想一想这则寓言主要讲了几件事?你能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吗?(这就是抓事件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21·cn·jy·com
活动3【活动】四、精读课文,品读感悟
过渡:你们可真会读书,4 个自然段的课文被你们读成了一两句话。
出示阅读提示:
读一读,画一画,南郭先生刚开始他为什么能滥竽充数,后来为什么不能?做简要的批注。 议一议,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www.21-cn-jy.com
(二)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三)学生小组交流,后汇报。
1、解决“南郭先生为什么能滥竽充数”。关键句:战国时期,齐宣王喜欢听人吹竽,又喜欢讲排场,他手下吹竽的乐队就有三百人。他常常叫这三百人一齐吹竽给他听。
(1)运用多种方法理解关键词“讲排场”(①通过“三百人”“一齐”联系上下文理解;②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突出重读关键词指导朗读。①个别读;②将关键词红色显示后再读;③学生评价;④齐读
过渡:在这么大的排场下,南郭先生还能充数下去,他是怎么滥竽充数的呢?
2、解决“南郭先生是怎么滥竽充数的”。
关键句:每逢吹竽,他也鼓着腮帮捂着竽眼儿,装腔作势,混在队里充数。
(1)创设情境理解关键词“装腔作势”。( 引导学生做动作体会)
(2)通过读图,寻找南郭先生,再次理解“装腔作势”。预设:眼睛瞪得最大的,腮帮最鼓的,头向上扬的。
(4)指导朗读。
3、解决“南郭先生为什么要逃”和“怎么逃的”。关键句:南郭先生听到这个消息,只好偷偷地逃走了。
突出弱化关键词“偷偷地”,指导朗读。
五、联系实际,品悟道理
过渡: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管像南郭先生那样没有真本事却混在里面冒充的行为就叫“滥竽充数”。
(一)联系生活实际举例。(引导学生从“人的不懂装懂”和“东西的以次充好”两个角度来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