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竽充数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故事内容,懂得故事所包含的深刻道理。
3、发挥想象,给故事续写结尾。
2学情分析
本课属于寓言故事,内容较短,学生比较好理解,也很感兴趣,教学时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包含的深刻道理,通过续写故事达到深化寓意的目的。21cnjy.com
3重点难点
理解故事内容,懂得故事所包含的深刻道理。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激趣导入
1、看图猜成语引出寓言故事。课件出示:守株待兔......
2、回顾什么是寓言?
3、导入新课,板书滥竽充数,理解课题。
活动2【活动】小组讨论
小组活动,讨论交流以下问题:
①南郭先生为什么能滥竽充数?
②南郭先生是怎样滥竽充数的?
③南郭先生滥竽充数的结果怎样?
活动3【讲授】精读课文,理解故事
(一)探讨为什么能滥竽充数。
①战国时候,齐宣王喜欢听吹竽,又喜欢讲排场,他手下吹竽的乐队就有三百人。他常常叫这三百人一齐吹竽给他听。21·cn·jy·com
a根据上下文理解什么是讲排场?形容铺张的场面。
b齐宣王是怎样排场的?三百人一齐吹给他听。 这种演奏效果一定很气派,很隆重。请同学们把齐宣王讲排场,以及三百人吹竽的盛大场面读出来。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②齐宣王爱讲排场,为南郭先生滥竽充数提供了条件,同学们还能从书上找到别的理由吗?
出示:有个南郭先生,本来不会吹竽,看到这个情况,就到齐宣王那里,自称技艺高超,请求参加吹竽队。齐宣王把他编在吹竽队里,给他很高的待遇。www.21-cn-jy.com
a齐王用人不严,不加考核就录用。
b发挥想象填空,把南郭先生的心里活动挖出来。
(课件出示)
看到这个情况,南郭先生想:(),于是,他向齐宣王吹嘘道:“ ”。
探讨如何吹竽?
正因为齐宣王的原因,让南郭先生混进了吹竽队里,那么,他是如何吹竽的呢?
①同学找句子,老师课件出示。
②联系上下文理解“装腔作势”南郭先生不会吹竽,装作会吹的样子。找近义词。装模作样
③他是怎样装的呢? 找句子——看图片——学生表演——配上朗诵表演谢谢同学们的精彩表演,现在我明白了,南郭先生就是这样一个装腔作势,没有真本领,靠欺骗混饭吃的人。
④齐宣王对南郭先生使用的办法用一个字说就是:
(三)探讨结果怎样?
①课件出示句子。板书一个一个地吹。逃
②乐师们听到命令后,都积极训练,想一展身手,只有南郭先生像热锅上的蚂蚁,他为什么那么着急?请同学们发挥想像补全下面的情境。21教育网
南郭先生听到这个消息,心里想(),于是急忙偷偷地逃走了。
(四) 感悟寓意。
1、如果你遇到南郭先生,你会对他说什么?
2、总结寓意
活动4【练习】拓展练习
1.了解滥竽充数的其它用法。(幻灯片出示题目)
2、联系实际,理解滥竽充数。
你们身边有没有滥竽充数的现象?
你有没有见过这样的南郭先生?
活动5【测试】复述故事
指名复述故事,学生评价。
活动6【作业】小练笔
小练笔:南郭先生逃走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