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
初二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本试题共8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位置,并同时将考点、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试题规定的位置。
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 铅笔填涂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修改时,要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号所提示的答题区域作答。直接在试题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16分)
①历史的星空,因有众多杰出人物而光辉灿烂。邓稼先为祖国的两弹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堪称热血殷红的中国好男儿;②闻一多如同照亮黑暗的火炬,深xiāo灯火有他兀兀穷年的身影,专制独裁有他慷慨淋漓的呐喊;袁隆平为研制高产水稻,在田间地头挥汗如雨,绞尽脑汁;黄文秀本可以留在大城市工作赚取高薪,改善自己家毛坯房的贫困环境,但她不忘初心,毅然回到家乡加入脱贫攻jiān的队伍……③让我们感受他们的非凡气质,唤起我们对理想的追求与憧憬。让“杰出”力量激发同学们气冲斗牛的学习热情。④愿我们发扬他们的精神,踌躇满志,共赴美好明天!
1.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和拼音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yīn 深霄 pī 脱贫攻坚 B. yān 深宵 pī 脱贫攻坚
C. yīn 深宵 pēi 脱贫攻艰 D. yān 深霄 pēi 脱贫攻艰
2.文段中加粗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鞠躬尽瘁 B.绞尽脑汁 C.气冲斗牛 D.踌躇满志
3.语段中划线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① B.② C.③ D.④
七年级准备开展"孝亲敬老,从我做起"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题目。
4.请你按照对联知识,从下列词组中选择合适的内容补充为对联的下联,用于本次活动的宣传(3分)
风尚好 国泰民安 脸上开 敬老如花
上联:孝心似籽心里种 下联:
5.孝,上半部分从“老”,下半部分从“子”,子承老也。结合下图谈谈什么是“孝” (4分)
初二语文试题 第1页 (共8页)
二、(36分)
(一)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21分)
[甲]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
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 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①,吾侪②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镭③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然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④。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⑤以守,卒全其城。
(选自《宋史·苏轼传》,有删改)
【注释】①涂潦: 指道路泥泞积水。②侪(chái): 同类的人。③畚锚(běn chā) : 畚, 盛土器; 锸,起土器。④版:古代墙的夹板,中填土石,夯实,垒而成。⑤堵:古墙体单位,长与高各一丈为一堵。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念无与为乐者 念:考虑,想到 B.怀民亦未寝 寝:睡觉
C.水决不能败城 败:打败 D.轼诣武卫营 诣:到
7.下列对文中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相与步于中庭”与“汇于城下”中的两个“于”,意义和用法相同。
B.“念无与为乐者”与“虽禁军且为我尽力”中的两个“为”,意义和用法相同。
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的“耳”和“事急矣”中的“矣”都属于句末语气词。
D.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与苏洵、苏辙并称“三苏”。
初二语文试题 第2页 (共8页)
8.下列对甲、乙两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由甲文“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可见作者与张怀民心有灵犀,友情深厚。
B.甲文“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为写月光的高度传神之笔,全句无一字写月,却无处不是皎洁的月光。
C.乙文开头以动词“决、泛、溢、汇”串联,画面感极强,如镜头推移般展现洪水由近及远、步步紧逼的态势。
D.乙文“城不沉者三版”写了不没入水中的城墙仅有三版,用具体的数据凸显城池濒临毁灭的险境。
9.画线句子的文字断句正确的两处是()(2分)
涨A不时泄B城将败C富民D争出E避水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1)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
(2)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
11.在某短视频平台上,有这么一则热搜“世间文人如此多,为何独爱苏东坡 ”请结合甲乙两文中的具体内容谈谈苏东坡有哪些可贵的品质。(4分)
(二)诗歌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13题。(共7分)
趵突泉
元·赵孟頫①
泺水发源天下无,平地涌出白玉壶。
谷虚久恐元气泄,岁旱不愁东海枯,
云雾润蒸华不注②,波澜声震大明湖。
时来泉上濯尘土,冰雪满怀清兴孤。
【注释】①赵孟頫,宋末元初书法家,1292年任同知济南路总管府事。②华不注:济南市历城区华山。
12.下面对诗歌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A.赵孟頫作为楷书四大家之一,其诗歌中也融入了书法运笔的虚实变化,如“润蒸”二字就颇具圆转笔意和连笔暗示。
B.诗歌运用了比喻、拟人和夸张的手法,生动地将趵突泉的美景展现得淋漓尽致。
C.诗歌语言优美,每一联句尾处押韵,整首诗韵律和谐,富有音乐美。
D.该诗不仅生动描绘了趵突泉的美景,还展现了诗人对济南山水的深厚情感,更蕴含了诗人对人生境界的追求。
13.趵突泉被称为“天下第一泉”,该诗首联“泺水发源天下无”中的“无”字就点出趵突泉举世无双的特点,除此之外,请谈谈诗人笔下的泉水还具有怎样独特的特点 (4分)
初二语文试题 第3页 (共8页)
14.根据原文默写(共8分)
灵魂和身体总要有一个要在路上,亲爱的同学们,暑假即将来临,何不跟着古诗出去看看
我们可以先登泰山,欣赏杜甫笔下“① , ”的神奇壮丽之景;下山途中你就会明白杨万里在《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时“政入万山围子里,② 。”的深意;来到塞外,跟着一身铠甲的岑参体悟“马上相逢无纸笔,③ 。”的纸短情长;游山西村时,不可错过陆游眼中的农家风光,体“④ , ”的哲思;来到秦淮河边,领略“⑤ , 。”的朦胧月夜图。
三、(7分)
15.根据整本书阅读成果,完成以下任务。
A听到枪声,往旁边一闪,回过头来,看见押送兵正狂怒地从保尔手里往回夺枪。那家伙转着枪身,扭绞着少年的双手。但是保尔还是紧紧抓住不放。押送兵简直气疯了,猛一使劲把保尔摔倒在地。就是这样,枪还是没有夺走。保尔摔倒的时候,就势把那个押送兵也拖倒了。在这样的关头,简直没有什么力量能叫保尔撒开手里的武器。
(1)文段中的A是 (人物),该选段作者是 国的 (谁)(3分)
(2)“苦难与成长”一直是让人津津乐道的话题,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关于这一话题,有人说苦难能够磨砺人的性格,使人变得刚强;也有人说苦难会消磨人的意志,使人变得软弱。对此你持何种观点呢 请结合名著《骆驼祥子》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一处具体情节,谈谈你的看法。(4分)
四、(31分)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6~18题。(共12分)
【材料一】
人工智能,英文缩写为 AI ,被认为是二十一世纪三大尖端技术之一,目的就是让机器能够像人一样思考,拥有智能,甚至可能会超过人的智能。人工智能带来的科技产品,将会是人类智慧的"容器”,实现更精准、高效、便捷的服务,人工智能对提升国家战略地位与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材料二】
武汉轻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科研团队在生物材料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成功利用莲藕纤维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出定制化骨支架。该支架不仅能够有效促进骨细胞增殖,还可加速骨组织重建,为骨骼修复和再生医学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这一技术被形象地称为“藕重塑骨架”,其灵感来源于莲藕的天然结构和生物特性,展现了自然材料在医学领域的巨大潜力。
【结构优势】藕纤维具有合适孔径的高孔隙微结构,能够在可控降解过程中支持细胞的黏附和迁移,同时具备适当的机械性能。 【成分优势】藕纤维含12%~15%纤维素,经纳米化处理后可形成直径30——50nm的纤
初二语文试题 第4页 (共8页)
维束,其表面羟基基团可以吸附钙离子,从而促进骨矿化。 【力学适配】藕纤维的压缩强度(10-15MPa) 与人类松质骨(4-12MPa) 匹配, 拉伸延展性达20%,能够模拟骨骼的弹性与韧性。
【材料三】
作为中国现存唯一的元代官式建筑群,永乐宫以精美绝伦的古建筑和壁画闻名天下,然而遗憾的是,许多历史细节随着岁月流逝逐渐模糊。本次展览通过AI技术的深度应用,完整复原了永乐宫的建筑布局与壁画风貌,再现七百年前永乐宫三清殿“三位一体”空间的壮观景象。
该展览特别打造了多个沉浸式互动体验空间,开创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新范式,生动再现三清殿壁画《朝元图》的恢弘场景,AI活化的三清殿286位神祇迎面“飞来”,让观众感受“众神朝元,满壁风动”带来的震撼,畅游专属中国人的神仙宇宙;数字活化的《纯阳帝君神游显化图》更是让观众步入青绿山水画卷中,与吕洞宾一起“游戏世间”,徜徉在科技与艺术交融的沉浸氛围中;结合三清殿琉璃正脊与鸱吻,打造四季更迭的互动投影空间,让观众见证永乐宫春夏秋冬的唯美轮转,领略艺术与自然的融合魅力。
【材料四】
生成式人工智能,是指一类能够自主生成新内容的人工智能技术。我国近年来在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不断取得进展,文心一言、Kimi、通义千问、DeepSeek等软件深受学生青睐,堪称“行走的知识答疑课堂”。3月7 日,北京市教委出台《北京市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工作方案(2025—2027年)》,计划自今年秋季学期起,全市中小学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每学年不少于8课时,覆盖小学至高中全学段。其中,小学阶段以体验式课程为主,重在启蒙学生人工智能思维;初中阶段以认知类课程为主,重在引导学生利用人工智能赋能自身学习和生活;高中阶段以综合性和实践性课程为主,重在强化学生的人工智能应 用能力和创新精神。各学段人工智能课程注重有机衔接,全过程浸润人工智能伦理道德教育,引导学生科学、合理、稳妥、审慎地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
1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工智能,英文缩写为 AI,是二十一世纪最尖端的技术。
B.材料二运用一系列数字,准确地解释了莲藕在众多植物中脱颖而出的原因。
C.材料三“唯一”一词,体现了永乐宫在官式建筑群中的重要地位。
D.北京市教委拟计划每学年安排一定课时,保障从小学到高中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程。
17.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人工智能开发的目的是让机器能够像人一样思考,拥有智能,甚至会超过人的智能。
B.藕纤维经纳米化处理后,可以促进骨矿化,从而可以吸附钙离子促进骨骼生长。
C.利用 Al技术完整复原了永乐宫的建筑布局与壁画风貌,再现永乐宫的壮观景象。
D.生成式人工智能为知识答疑带来便利,深受学生青睐,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全面使用人工智能。
初二语文试题 第5页 (共8页)
18.结合上述材料和自己的理解,谈谈推进人工智能教育的原因。(6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2题。(共19分)
窗前的香椿树
高莹
①我对香椿树的感情,颇有些复杂。
②自有记忆起,老家的窗前就一直矗立着一棵香椿树。初春,在其他生命都还没苏醒时,香椿树顶端的嫩芽就已经伸出触手,迫不及待地想要触碰这个世界了。不过,香椿似乎是个急性子,急急地长出嫩芽,又急急地老去,郁郁葱葱一片绿还没褪去,便急急地带着枝条一并落地。直到叶子尽数凋零,裸露出直挺挺的枝丫,香椿一直是存在感极强的。
③但我向来不喜欢香椿。每年春天最嫩的一茬香椿芽出现在厨房时,便意味着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我家餐桌上都少不了一道香椿芽炒鸡蛋。香椿的味道太过刺鼻,跟树的性子很像,毫无征兆地来,又迫切地想要表现自己,我招架不住。
④春夏秋冬,四季轮转,窗前的香椿树就这样凋零又复苏地陪伴我,一年又一年。直到我像香椿芽那般第一次伸出触手去探索新世界版图,这棵香椿树一直都在。
⑤这些年,我不断遇见各种各样的树。高挺的白杨一到夏天挂上一树梢的苍绿,风一吹,整个天空都是绿色的;成排成片的银杏行道树永远是最出片的,无论是金黄到刺眼还是黄绿交接的绚烂,放到朋友圈都能收获无数点赞。还有柏树栾树海棠树,各有各的品格,各有各的魅力。我很喜欢树,喜欢看夕阳被树叶剪碎,然后落在地上的斑驳,喜欢听风吹过树梢沙沙作响的天籁。大抵是爱屋及乌,我也喜欢上了家里的香椿树,急躁但有用的香椿树,顽固但一直陪伴我的香椿树。
⑥那是3年前的一个端午节假期,我拎着大包小包风尘仆仆回家,却发现老家窗前高高大大的香椿树没了踪影。问了父亲才知道,原来几年前家里人觉得它挡阳光,于是商量着把树给砍了。“香椿芽现在哪里都有卖的,再说也吃不久,砍了屋子里亮堂。”我哑然,心里没来由一阵落寞,似乎我喜欢香椿的最后一点点实用价值也荡然无存。总觉得愧对于它,于是我出门,想要寻找它曾经存在的最后一点踪迹。
⑦我没料到那棵树就在原地,或许是父亲仁慈,保留了它树桩的样子。只是花白的、病恹恹的,跟印象中的树没有一点相像。我沉默地停留在它的身边,什么都没有想。快要离开的时候,竟猛地在树桩边发现了一处绿色。那是自树桩处长出来的新枝,枝条上孤零零荡着一小片叶子,随时都有可能被突如其来的大风刮折。
⑧我小心翼翼地看着它,正如它过往陪伴我那般,一瞬间,我的灵魂被“生命力”3个字击中。原来急躁地赶在春天刚来就发芽,是为了更好的感受生命的精彩纷呈,原来日复一日构成永恒与不朽,是它对生命的颂歌。原来生命真如史铁生先生所言,竟是个不断超越自身局限的过程。原来于裂缝中,正藏着生命的辽阔。后来,我喜欢上了这棵香椿树。
⑨春去秋来,花谢花开,我不知道它的命运如何,但我清晰的感知到,自此我的灵魂与之相连。一
初二语文试题 第6页 (共8页)
年四季,我相信它会等来枝繁叶茂的时候,也相信它有在风中苟延残喘的时候,而我也是。我的四季有喜怒哀乐,有酸甜苦辣,有顺利的做什么都能成功的时候,也在低谷时恨不得喝凉水都塞牙。
⑩因为我是一棵香椿树,所以四季的冷暖变化顺逆与否都是正常的。我全盘接受生命中所有的天气,也相信自己能在下一个春天生生不息。因为我的生命和骨血,像根茎一样,在阴暗潮湿又逼仄的地方,永远波涛汹涌。,
19.下列关于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篇关于香椿树的散文,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作者与树的情感变迁,意蕴深远。
B.文章对白杨、银杏等几种树木的描写,是为了突出作者对香椿树“急躁”“顽固”特质的反感。
C.第②段“香椿树顶端的嫩芽就已经伸出触手”中加点词“触手”以拟物的手法赋予嫩芽主动探索的生命力。
D.文章以香椿树为线索,它的“凋零又复苏”是时间流逝和生命循环的见证者,也是作者生命成长和觉悟的重要参与者。
20.请根据文章内容,梳理“我”对香椿树情感变化的心路历程。(4分)
21.本文既有“诗意的审美”,更有“生命的哲思”。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⑧自然段中画线句子“原来于裂缝中,正藏着生命的辽阔”的理解。(6分)
22.文章②-④段极力渲染“我”对香椿树的不喜,请结合全文分析其写法及表达效果。(6分)
五、(6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从“遇见”到“同行”,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在拉近。近,可能是空间距离的相近,亦可能是情感上的亲近,思想上的贴近……
步入中学阶段以来,谁跟你的距离越来越近 是父母 是师长 是同学……
请以“离我越来越近的人”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写作要求:①不少于600字;
②不得抄袭、套作;
③不得透露个人的身份信息。
初二语文试题 第8页 (共8页)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
初二语文参考答案
1.B 【解析: yān殷红 深宵 毛坯pī 脱贫攻坚 】
评分意见:本题3分。
C 【解析:气冲斗牛 形容怒气和气势很盛。用在这里不恰当。】
评分意见:本题3分。
B 【解析:语序不当,应为“憧憬和追求”。】
评分意见:本题3分。
敬老如花脸上开 结合对联的相关常识,上联一般是仄声,下联一般是平声。
评分意见:本题3分。
子女尊敬和顺从父母,进行奉养。
评分意见:本题4分。
二、(一)课内外文言文阅读
C 【解析:败:这里译为冲毁,冲坏】
评分意见:本题3分。
B 【解析:读音和用法不同 为乐 wéi 一起 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wèi 替】
评分意见:本题3分。
C 【解析:由远及近】
评分意见:本题3分。
BC 【解析: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
评分意见:本题2分。
(1)富民们如果出了城,就会动摇民心,那我和谁来守城呢?
评分意见:本题3分。“出”“守”解释各1分,句意通顺1分。
苏轼住在那上面,路过家门口也不进去。
评分意见:本题3分。“庐”“入”解释各1分,句意通顺1分。
喜欢苏东坡的风雅闲适、乐观豁达;(1分)由【甲】文苏东坡描绘的皎洁明亮空明澄澈的月夜美景图以及最后抒发的关于“闲人”的发问可以看出;(1分)喜欢苏东坡的责任担当、以身作则、智慧果敢、身先士卒、舍己为公;(1分)【乙】文苏东坡在洪水泛滥、富民争出的情况下,带领平民士兵坚持守城等细节,立体地呈现了苏东坡的人格魅力。(1分)
评分意见:本题4分。每点1分。
B 【解析:没有拟人】
评分意见:本题3分。
清澈晶莹;水源充沛;气势磅礴;洗涤心灵。
评分意见:本题4分。每点1分。
14.①造化钟神秀②阴阳割昏晓③一山放出一山拦④山重水复疑无路
⑤柳暗花明又一村⑥烟笼寒水月笼沙⑦夜泊秦淮近酒家⑧凭君传语报平安
评分意见:本题8分。每空1分,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
(1)朱赫来 苏联 奥斯特洛夫斯基
评分意见:以上每空1分
任选一种观点结合名著相关情节分析即可。示例:
我认为:苦难能够磨砺人的性格,使人变得刚强。如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保尔虽然经历了四次死里逃生、全身瘫痪和双目失明等巨大苦难,却成为具有钢铁般意志的革命战士。
我认为:苦难会消磨人的意志,使人变得软弱。如在《骆驼祥子》一书中祥子从一个勤劳、要强的车夫,在经历人生三起三落的打击下,最终变得麻木、堕落。
评分意见:观点态度1分,结合情节分析3分。
A 【解析:材料中为“是二十一世纪三大尖端技术之一”。】
评分意见:本题3分。
C 【解析: A材料表述为“拥有智能,甚至可能会超过人的智能”,并不绝对;B结合材料可知“其表面羟基基团可以吸附钙离子,从而促进骨矿化”,而非“藕纤维”;D结合材料可知要“引导学生科学、合理、稳妥、审慎地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而非全面使用人工智能。】
评分意见:本题3分。
①人工智能对提升国家战略地位与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推进人工智能教育有助于培养相关人才,提升国家竞争力。②人工智能在多个领域(如生物医疗骨支架打印、文化遗产展示等)已有广泛应用,开展人工智能教育能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发展。③利用人工智能能启蒙学生思维,赋能自身学习和生活,强化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
评分意见:本题6分。每点2分
B 【解析:表述错误,是为了引出下文作者说自己大抵爱屋及乌,也喜欢上了家里的香椿树。】
评分意见:本题3分。
A味道刺鼻、性子急 B落寞 C惊讶(震撼) D我的灵魂与之相连
评分意见:每空1分。
答案:"裂缝"表义指“香椿树被砍伐后留下的树桩伤口”,从深层意义上来说象征着人生遭遇的挫折、低谷以及生命的残缺和不完美;(2分)"生命的辽阔"则象征着生命力的顽强与再生以及在接纳苦难后获得的对生命本质的深刻理解的豁达与超越的精神境界,蕴含着"生生不息"的信念以及对未来的希望,对"下一个春天"的期待;(3分)点明中心,升华主旨。(1分)
评分意见:“裂缝”的表义和深义2分;象征意义3分;对中心主旨的作用1分。
运用了先抑后扬/欲扬先抑手法(或对比),先极力渲染香椿树的味道刺鼻与性子急,“我”对它不喜,(2分)后写香椿树即使遭遇挫折,仍焕发新生机,使“我”感到震撼,“我”因此喜欢上香椿树,(2分)前后形成鲜明对比,突出“我”对香椿树的喜爱与赞美,使情节波澜起伏,吸引读者阅读兴趣,更具艺术表现力。(2分)
评分意见:分析“抑”2分;分析“扬”2分;作用2分。
五、(60分)
23.按要求作文
评分意见:
项 目 评分细则
基础等级 一类文 (36—48分) 思想健康,切合题意,内容充实,中心突出,感情真挚,结构完 整,层次清晰,详略得当,语言顺畅,符合文体要求,书写美观,卷面整洁。
二类文 (24—35分) 思想健康,符合题意,内容比较充实,中心明确,感情真实,结构比较完整,层次比较清晰,详略基本得当,语言通顺,基本符合文体要求,书写规范,卷面较整洁
三类文 (0—23) 思想健康,偏离题意,内容比较空泛,中心不够明确,感情虚假, 结构不完整,层次不够清晰,详略不得当,语病较多,文体混乱,书写潦草,卷面不整洁。
发展等级 (0-12分) 选材 文采 创新
素材丰富 素材新鲜 见解新颖 用词贴切 句式灵活 善用修辞 文句有表现力 构思新巧 想象有独到之处 表达有创意 有个性色彩
1. 基础等级从思想、题意、内容、感情、结构、表达、文体(考生所选文体)、书写等方
面综合分类评分;发展等级不求全面,只要具备一项指标以上即可酌情评分;经大组确认为抄 袭的作文,判为三类文,且不给发展等级分。
2. 每份作文实际得分=基础等级分+发展等级分-减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