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斜抛运动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5斜抛运动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广东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07-07 16:30: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程标准的要求
会用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抛体运动。
关注抛体运动的规律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
知道斜抛运动的特点是初速度方向斜向上方,只受重力作用,它的运动轨迹是抛物线。
知道斜抛运动可以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合成。
知道什么是斜抛运动的射高、射程,定性地了解它们怎样随初速度和抛射角而改变。
知道什么是弹道曲线,它为什么不同于抛物线。
过程与方法
通过与平抛运动的比较,学会斜抛运动的处理方法——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通过对斜抛运动的分解,结合运动学的知识,得出斜抛运动的公式。
通过有关的阅读,了解弹道曲线。
通过实践与拓展,了解斜抛运动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斜抛运动的分析,体会到斜抛运动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初中中的广泛应用。
通过模拟实验,注意到理想模型与实际问题具有差距。
通过实践与拓展,收集有关的资料,关注抛体运动的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
探究、合作讨论、讲解、理论分析、实验方案设计、演示实验的操作与观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方法
主要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新课
(2min)
观看水火箭发射视频
介绍水火箭的简单原理
1、让学生对斜抛运动形成直观认识;
2、根据前面所学竖直抛体及平抛运动,由学生自行给斜抛运动下定义,培养知识迁移及分析能力。
斜抛运动基本性质
(7min)
提出问题:
水火箭做的是什么运动?
全体回答:斜抛运动
提出问题:
什么是斜抛运动?
全体回答:斜抛运动
个别总结:斜抛运动的特点
板书:斜抛运动的定义(将物体用一定的初速度沿斜上方抛出去,仅在重力作用下物体所做的运动)
提出问题:斜抛运动的轨迹是直线还是曲线的?
通过启发学生运用已学的曲线运动条件,分析斜抛运动的轨迹,起到复习知识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习惯、能力。
个别学生分析
引导
探究斜抛运动规律:理想情况下射程与出射角的关系
(20min)
提出问题:
水火箭的射程与什么因素有关?什么关系?
1、为学生做设计实验表格的示范;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猜想与假设能力、合作能力、表达交流能力;
3、引发学生对斜抛运动规律的探究兴趣。
讨论并回答
收集讨论结果
观看投影
给出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结论:出射角对射程的影响(以10m/s的速度出射,不同出射角的射程)
引导学生围绕出射角与射程的关系设计实验表格
提出问题:
斜抛运动的规律如何?
1、推导并初步应用斜抛运动的规律;探究理想情况下斜抛物体的射程问题;
2、培养学生的数学推导、理论探究能力;
3、强化学生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方法的应用;
提出问题:
斜抛运动怎么分解?
全体学生分析
归纳并板书分解结果
学生独立写出分运动规律(速度公式与位移公式)
例题:
已知抛出速度大小为v0,与水平方向夹角θ,求射程。
学生独立分析求解
引导帮助,分析关键
归纳板书:
飞行时间、射程与射高
应用结论,以验证前面给出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结论:出射角对射程的影响(以10m/s的速度出射,不同出射角的射程)
总结学生的结论:
1、填写数据表格
2、θ=450,射程最远
讨论与交流:影响射程与射高的因素有哪些,什么关系?
总结学生的结论
实践拓展:探究实际情况下射程与什么因素有关
(10分钟)
看资料活页
提出问题:
实际情况下射程还与哪些因素有关?
1、通过演示实验的操作与观察,培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科学探究精神与习惯,培养动手能力、观察能力;
2、重点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七要素中的实验设计能力,并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
两个学生上台演示;
其他学生观察。
演示实验:
实际情况下斜抛运动的轨迹
提出问题:
请设计方案寻找水火箭的最佳射程。
学生分组讨论、设计
个别学生展示方案
点评(数据表格的规范)
布置作业
1、完善设计方案;
2、实践与拓展部分分小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