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新课预习衔接 土地资源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图片中反映的问题是( )
A.牧业发达 B.耕地面积减少
C.草场超载 D.森林破坏
2.下列地形区与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搭配正确的是( )
A.东北平原——耕地 B.塔里木盆地——耕地
C.华北平原——草地 D.内蒙古高原——林地
3.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有( )
A.地大物博,耕地、林地资源十分丰富
B.目前我国大量开垦荒地,土地资源越来越多
C.人均土地资源贫乏,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D.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挖掘土地资源的潜力无限
4.土地利用因地制宜,下列有关我国土地资源利用合理的是( )
A.大兴安岭主要发展种植业
B.新疆主要发展渔业
C.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发展林业
D.内蒙古高原主要发展畜牧业
5.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显示,近10年间,全国耕地减少1.13亿亩,主要流向林地和园地。如图示意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构成。随着工业化、城市化水平持续上升,我国耕地总面积有所减少,但粮食总产量连年增长,主要原因是( )
A.气象灾害减少 B.交通运输条件改善
C.市场需求量增加 D.农业技术水平提高
6.下列关于我国的自然资源说法错误的是( )
A.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
B.我国耕地的主要分布在东部湿润和半湿润的平原和丘陵
C.我国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其解决措施是跨流域调水
D.土地的基本国策是“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林地。”
7.2023年第33个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为“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如图揭示的土地问题是( )
A.乱占耕地 B.耕地污染
C.土地利用率低 D.土地荒漠化
8.下列地区中适宜发展林业的是( )
A.内蒙古呼伦贝尔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东北大兴安岭 D.甘肃敦煌
9.我国耕地总面积居世界( )
A.第三位 B.第四位 C.第五位 D.第六位
10.为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①保护耕地,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要求
②加大农业科技投入,藏粮于技
③合理用地,实行土地休耕,提高土地生产力
④大力开垦荒地,增加耕地面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2023年6月25日是第33个全国“土地日”,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希望全社会树立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意识,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让每一寸土地都成为丰收的沃土。读“中国土地资源分布图”(如图),下列地区与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
A.内蒙古高原——林地
B.长江中下游平原——草地
C.华北平原——旱地
D.大兴安岭——水田
12.一年之计在于春,做好春耕备耕生产是确保全年农作物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的关键。下列关于春耕备耕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确保春耕土地面积,严守耕地红线
B.确保春耕土地质量,合理施肥
C.春耕灌溉用水可以随意取用
D.耕地资源是可再生资源
二.解答题(共3小题)
13.图甲示意“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乙示意“抢耕”漫画。读下图回答问题。
(1)耕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部地区,是我国 业、林业、渔业的主要分布区。
(2)林地主要分布在 、 和东南地区的地区。
(3)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内陆地区。目前,由于过度放牧和垦荒,造成土壤沙化,生态环境恶化,你认为应该如何治理? 。
(4)“抢耕”漫画,反映了当前 是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一大问题。因此,我国把 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14.读“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农业分布特点图中A、B所示为 分布区,其中A为 ,B为 。(后两个空填土地利用类型)
(2)区域A和B大致以 为分界线,这条线与我国1月 ℃等温线及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3)从气候上看,我国水田主要分布在 、 (温度带)和 (干湿地区)。
(4)说明C、D两处的地形区及土地利用类型。
C (地形区), (土地利用类型);D (地形区), (土地利用类型)。
15.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设立土地日的国家,每年6月25日是全国土地日。如图是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是以 为主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 (填干湿区)区。
(2)在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中,②是 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等山区。
(3)③是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根据因地制宜原则,主要发展 业(填农业类型)。
(4)⑤是难以利用的土地,主要是荒漠、戈壁,自然环境恶劣,但是 资源丰富(写出一种即可)。
新课预习衔接 土地资源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图片中反映的问题是( )
A.牧业发达 B.耕地面积减少
C.草场超载 D.森林破坏
【考点】草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中国的自然资源.
【答案】C
【分析】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干旱、半干旱的西北内陆地区。
【解答】解:从漫画中可以看出,其反映了草地因超载放牧而退化的问题,草场超载放牧,草地生产力大幅度下降,我们要保护草原,依法管理,限制对天然草场的过度使用。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读图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读图分析解答即可。
2.下列地形区与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搭配正确的是( )
A.东北平原——耕地 B.塔里木盆地——耕地
C.华北平原——草地 D.内蒙古高原——林地
【考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
【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中国的自然资源.
【答案】A
【分析】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这有利于因地制宜,进行多样化的开发利用。然而,我国各类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其中草地面积较广,占的比重大,而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
【解答】解:东北平原以耕地为主,塔里木盆地主要是难利用土地,华北平原以耕地为主,内蒙古高原以草地为主。
故选:A。
【点评】考查我国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理解记忆。
3.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有( )
A.地大物博,耕地、林地资源十分丰富
B.目前我国大量开垦荒地,土地资源越来越多
C.人均土地资源贫乏,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D.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挖掘土地资源的潜力无限
【考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
【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中国的自然资源.
【答案】C
【分析】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是: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小;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各类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总量中的比例是不同的,耕地林地比重小,草地面积较大,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解答】解:我国地大物博,耕地、林地比重较小;目前,我国土地资源越来越少;我国土地资源的发展潜力较小;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很小,“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土地资源的相关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点和自己的生活常识解答即可。
4.土地利用因地制宜,下列有关我国土地资源利用合理的是( )
A.大兴安岭主要发展种植业
B.新疆主要发展渔业
C.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发展林业
D.内蒙古高原主要发展畜牧业
【考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
【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中国的自然资源.
【答案】D
【分析】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地形陡峭的山区适宜发展林业,这可以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降水充足的地方应该发展种植业。
【解答】解:根据因地制宜原则,大兴安岭主要发展林业,新疆主要发展畜牧业,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发展种植业,内蒙古高原主要发展畜牧业。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农业的有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
5.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显示,近10年间,全国耕地减少1.13亿亩,主要流向林地和园地。如图示意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构成。随着工业化、城市化水平持续上升,我国耕地总面积有所减少,但粮食总产量连年增长,主要原因是( )
A.气象灾害减少 B.交通运输条件改善
C.市场需求量增加 D.农业技术水平提高
【考点】耕地的分布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中国的自然资源.
【答案】D
【分析】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是土地类型齐全,草地、林地和难利用土地比重大,耕地比重小;土地资源分布不均;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小;耕地总体质量较差;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
【解答】解:根据所学可知,我国人均耕地少,可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不多,工业、交通和城镇的发展占用了一部分耕地,加上使用不合理,乱占耕地的现象十分严重,造成耕地面积日益减少。近年来,我国耕地有所减少,但粮食总产量却连续增长,表明粮食单产上升,其主要原因是加大了农业科技投入,提高耕地的生产水平,变低产田为高产田,高产田更高产,D正确;近年来气象灾害并未明显减少,A错误;交通运输条件和市场需求量对粮食单产影响不大,BC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农业的有关知识,要分析理解解答。
6.下列关于我国的自然资源说法错误的是( )
A.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
B.我国耕地的主要分布在东部湿润和半湿润的平原和丘陵
C.我国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其解决措施是跨流域调水
D.土地的基本国策是“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林地。”
【考点】耕地的分布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专题】地理探究类开放题;中国的自然资源.
【答案】D
【分析】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的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我国拥有辽阔的国土,无论蓝色的海洋,还是浩瀚的沙漠,无论绵延的山区,还是奔腾的江河,都蕴藏着多种多样的自然资源。自然资源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以及海洋资源等。
【解答】解: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不足,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湿润和半湿润的平原和丘陵;我国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其解决措施是跨流域调水;我国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故D符合题意;ABC与题意不符。
故选:D。
【点评】考查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及分布状况,要理解记忆。
7.2023年第33个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为“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如图揭示的土地问题是( )
A.乱占耕地 B.耕地污染
C.土地利用率低 D.土地荒漠化
【考点】耕地的分布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专题】示意图;中国的自然资源.
【答案】A
【分析】我国土地资源类型齐全,拥有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这有利于因地制宜,对土地进行多样化的开发利用。然而,中国各类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其中草地面积较广,所占比重大,而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难以利用的土地资源比较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因此,我国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解答】解:读图可知,漫画揭示的土地问题是违规建房,乱占耕地,造成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故选:A。
【点评】该题考查我国存在的土地问题,理解解答。
8.下列地区中适宜发展林业的是( )
A.内蒙古呼伦贝尔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东北大兴安岭 D.甘肃敦煌
【考点】林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中国的自然资源.
【答案】C
【分析】我国的三大林区是东北林区、西南林区和东南林区,其中最大的天然林区是东北林区,第二大天然林区是西南林区,东南林区是人工林区。
【解答】解: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场广布,适宜发展畜牧业,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适宜发展种植业,东北大兴安岭适宜发展林业,甘肃敦煌气候干旱,荒漠广布,可以适当发展畜牧业。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结合不同地区的自然特点,分析后解答即可。
9.我国耕地总面积居世界( )
A.第三位 B.第四位 C.第五位 D.第六位
【考点】耕地的分布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专题】生态环境类简答题;中国的自然资源.
【答案】B
【分析】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这有利于因地制宜,进行多样化的开发利用.然而,我国各类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其中草地面积较广,占的比重大,而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
【解答】解:我国土地总面积居世界第三位,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我国的耕地总面积居世界第四位,仅次于美国、俄罗斯和印度。
故选:B。
【点评】该题考查我国耕地总面积.
10.为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①保护耕地,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要求
②加大农业科技投入,藏粮于技
③合理用地,实行土地休耕,提高土地生产力
④大力开垦荒地,增加耕地面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考点】耕地的分布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中国的自然资源.
【答案】A
【分析】在全世界27个人口5000万以上的国家中,我国的人均耕地数量居于后几位。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因此,我国将“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解答】解:为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其措施有:保护耕地,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要求,加大农业科技投入,落实藏粮于技,合理用地,实行土地休耕,提高土地生产力等,大力开垦荒地,增加耕地面积是错误的做法。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为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采取的措施,理解回答即可。
11.2023年6月25日是第33个全国“土地日”,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希望全社会树立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意识,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让每一寸土地都成为丰收的沃土。读“中国土地资源分布图”(如图),下列地区与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
A.内蒙古高原——林地
B.长江中下游平原——草地
C.华北平原——旱地
D.大兴安岭——水田
【考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
【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中国的自然资源.
【答案】C
【分析】我国土地资源分布不均,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湿润、半湿润区的平原及低缓的丘陵地区,其中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以旱地为主,以南地区以水田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的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北部和西部地区;沙漠、戈壁等难利用的土地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解答】解:内蒙古高原辽阔坦荡,草场广布,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草地;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河网密布,盛产稻米和淡水鱼,被称为“鱼米之乡”,其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耕地;华北平原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旱地;大兴安岭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林地。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
12.一年之计在于春,做好春耕备耕生产是确保全年农作物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的关键。下列关于春耕备耕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确保春耕土地面积,严守耕地红线
B.确保春耕土地质量,合理施肥
C.春耕灌溉用水可以随意取用
D.耕地资源是可再生资源
【考点】耕地的分布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中国的自然资源.
【答案】C
【分析】我国土地资源人均占有量少,所以要确保春耕土地面积,严守耕地红线、确保春耕土地质量,合理施肥,耕地资源是可再生资源,也要合理利用。
【解答】解:我国土地资源人均占有量少,所以要确保春耕土地面积,严守耕地红线、确保春耕土地质量,合理施肥,耕地资源是可再生资源,也要合理利用;春耕灌溉用水不能随意取用,因为我国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缺水严重,要合理使用水资源,节约水资源。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土地资源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解答。
二.解答题(共3小题)
13.图甲示意“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乙示意“抢耕”漫画。读下图回答问题。
(1)耕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东 部地区,是我国 种植 业、林业、渔业的主要分布区。
(2)林地主要分布在 东北 、 西南 和东南地区的地区。
(3)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内陆地区。目前,由于过度放牧和垦荒,造成土壤沙化,生态环境恶化,你认为应该如何治理? 植树种草,建防护林,合理放牧,划区轮牧等 。
(4)“抢耕”漫画,反映了当前 乱占耕地 是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一大问题。因此,我国把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考点】耕地的分布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林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保护土地资源的基本国策.
【专题】地理探究类开放题;中国的自然资源.
【答案】(1)东;种植;
(2)东北;西南;
(3)植树种草,建防护林,合理放牧,划区轮牧等;
(4)乱占耕地;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分析】我国人均耕地少,可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不多,工业、交通和城镇的发展占用了一部分耕地,加上使用不合理,乱占耕地的现象十分严重,造成耕地面积日益减少。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半湿润、湿润的平原、盆地和丘陵地区,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山区和丘陵地区。我国的草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原的东部、青藏高原的东部和南部。
【解答】解:(1)由图可知,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部地区,该地区是我国种植业、林业、渔业的主要分布区。其中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山区和丘陵地区,渔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和河流湖泊附近。
(2)我国的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地区的地区,其中东北林区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
(3)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内陆地区。目前,由于过度放牧和垦荒,造成土壤沙化,生态环境恶化,其治理措施是:植树种草、建防护林、合理放牧、划区轮牧、退耕还植、加强草场管理等。
(4)“抢耕”漫画,反映了当前乱占耕地是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一大问题,把耕地作为建设用地,乱占耕地。因此,我国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保证十八亿亩耕地红线。
故答案为:
(1)东;种植;
(2)东北;西南;
(3)植树种草,建防护林,合理放牧,划区轮牧等;
(4)乱占耕地;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土地资源的分布及土地资源的基本国策,结合所学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
14.读“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农业分布特点图中A、B所示为 耕地 分布区,其中A为 水田 ,B为 旱地 。(后两个空填土地利用类型)
(2)区域A和B大致以 秦岭一淮河 为分界线,这条线与我国1月 0 ℃等温线及 8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3)从气候上看,我国水田主要分布在 热带 、 亚热带 (温度带)和 湿润区 (干湿地区)。
(4)说明C、D两处的地形区及土地利用类型。
C 内蒙古高原 (地形区), 草地 (土地利用类型);D 青藏高原 (地形区), 草地 (土地利用类型)。
【考点】耕地的分布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
【专题】示意图;中国的自然资源.
【答案】(1)耕地;水田;旱地;
(2)秦岭一淮河;0;800;
(3)热带;亚热带;湿润区;
(4)内蒙古高原;草地;青藏高原;草地。
【分析】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半湿润、湿润的平原、盆地和丘陵地区,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山区。我国的草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原的东部、青藏高原的东部和南部。
【解答】解:(1)读图可知,图中A位于南方地区,B位于北方地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为耕地种植业分布区,其中A为南方地区的水田,B为北方地区的旱地。
(2)读图可知,区域A南方地区和B北方地区大致以秦岭—淮河为分界线,这条线与我国1月0℃等温线及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秦岭—淮河南北两侧自然条件存在明显的差异。
(3)秦岭淮河一线是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是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从气候上看,我国水田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和湿润区
(4)读图可知,图中C是内蒙古高原,位于非季风区,降水较少,草原广布,土地类型是草地;D是青藏高原,属于高原山地气候,气候高寒,草原面积广大,土地类型是草地。
故答案为:
(1)耕地;水田;旱地;
(2)秦岭一淮河;0;800;
(3)热带;亚热带;湿润区;
(4)内蒙古高原;草地;青藏高原;草地。
【点评】本题以中国土地资源分布图为材料,涉及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温度带、干湿地区、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等 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读图分析能力。
15.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设立土地日的国家,每年6月25日是全国土地日。如图是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是以 旱地 为主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 半湿润 (填干湿区)区。
(2)在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中,②是 林 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等山区。
(3)③是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根据因地制宜原则,主要发展 畜牧 业(填农业类型)。
(4)⑤是难以利用的土地,主要是荒漠、戈壁,自然环境恶劣,但是 风能 资源丰富(写出一种即可)。
【考点】耕地的分布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草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专题】示意图;中国的自然资源.
【答案】(1)旱地;半湿润;(2)林;(3)畜牧;(4)风能。
【分析】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半湿润、湿润的平原、盆地和丘陵地区,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山区。我国的草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原的东部、青藏高原的东部和南部。据图中信息解答。
【解答】解:(1)①是以旱地为主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半湿润区,其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小麦。
(2)在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中,②是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等山区。
(3)③是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该地适宜发展畜牧业。
(4)⑤是难以利用的土地,主要是荒漠、戈壁,自然环境恶劣,但是风能、太阳能资源丰富。
故答案为:(1)旱地;半湿润;(2)林;(3)畜牧;(4)风能。
【点评】本题以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示意图为背景材料,涉及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及分布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