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新课预习衔接 人口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根据目前我国劳动人口增长率的变化趋势,下列采取的措施中最有效的是( )
A.继续实施一对夫妇只生一孩政策
B.调整人口生育政策
C.鼓励劳动人口到国外就业
D.大量引进国外劳动力
2.胡焕庸线是中国地理学家胡焕庸在1935年提出的划分中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该线又被称为( )
A.秦岭——淮河线 B.黑河——海口线
C.漠河——腾冲线 D.黑河——腾冲线
3.我国上海、北京、广东等省份目前已先后开展“时间银行”服务。时间银行,是指志愿者将自己向老人提供服务的时间储存进去,未来需要别人向自己提供服务时,用储存的时间兑换,存“时间”兑“养老钱”。“时间银行”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B.人口老龄化
C.人口总数庞大 D.性别结构失衡
4.我国上海、北京、广东等省份目前已先后开展“时间银行”服务。时间银行,是指志愿者将自己向老人提供服务的时间储存进去,未来需要别人向自己提供服务时,用储存的时间兑换,存“时间”兑“养老钱”。“时间银行”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分布不均 B.人口老龄化
C.人口总数庞大 D.性别结构失衡
5.我国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三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主要目的在于( )
①迅速提高人口素质
②解决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
③解决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下降的问题
④加快资源的开采
⑤缓解人口老龄化
A.①③ B.②⑤ C.①② D.③⑤
6.我国地理学家胡焕庸提出了一条著名的人口地理界线是( )
A.秦岭——淮河 B.黑河——腾冲
C.长城沿线 D.0℃等温线
7.我国不断调整计划生育政策,主要是为了( )
A.调整人口性别比例
B.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发展
C.均匀人口分布
D.适应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8.下列不是人口老龄化造成的社会问题是( )
A.就业困难 B.社会养老压力增大
C.劳动力短缺 D.国防兵源不足
9.读中国人口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图中所示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是( )
A.黑河—昆明 B.黑河—腾冲 C.漠河—腾冲 D.漠河—南宁
10.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人口比2021年减少85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这是我国人口自1962年以来第一次出现负增长,同时进入老年人口高速增长时期。读2015—2022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状况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趋势是先升高后下降
B.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是2021年
C.人口老龄化是我国目前面临的人口问题之一
D.针对人口现状,我国应该取消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11.2011﹣2022年期间,我国先后四次进行了人口政策的调整。双独二孩单独二孩——全面二孩——三孩政策,这些措施的变化( )
A.对人口发展没有产生影响
B.扭转了目前人口增长率低的现状
C.解决了人口老龄化的问题
D.促进未来人口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12. 2023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人口数据显示,2022年末全国人口(不含港澳台)为14.11亿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中国人口出现近61年来的首次人口负增长。如图为2022年各省份常住人口增长情况,据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2022年东北三省的常住人口均为负增长
B.湖南省常住人口长期负增长可能导致劳动力不足
C.对于浙江省的人口增长趋势,我国政策应该无限制鼓励
D.我国“三孩”人口政策是为了促进人口增长
二.解答题(共3小题)
1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先进农业设备与耕种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的应用,我国已逐渐步入农业现代化,然而人口老龄化给农业发展带来了许多挑战。如图示意我国2000~2020年60岁以上人口占比。
(1)指出我国2000~2020年60岁以上人口占比的变化特征,并分析原因。
(2)说出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1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为中国的人口地理界线,其中A所在的省级行政区是最早见到日出的地方,主要是受到了 影响;B地所在省区的简称是 。
(2)根据图一中简要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
(3)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人口密度最少的两个省区是 (自治区)和青海省。从自然因素影响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
(4)2021年5月31日,我国正式放开“三孩”政策,是应对现阶段我国人口存在的什么问题?
15.读“我国人口垂直分布状况和人口密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人口地理界线的两个端点城市分别是黑龙江省的A 和云南省的B 。该线东部人口稠密,西部人口稀疏。
(2)从地形类型上看,我国约65%的人口主要分布在 地区。
(3)从海陆位置上看,我国人口主要分布在 、沿江、沿湖地区。
(4)从纬度位置上看,我国人口大部分位于降水较多、气温适宜的 (中低、中高)纬度地区。
(5)目前,我国人口增长速度放缓,人口增长过慢会引发 等社会问题(答出一条即可),为缓解人口问题,我国自2021年开始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
新课预习衔接 人口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根据目前我国劳动人口增长率的变化趋势,下列采取的措施中最有效的是( )
A.继续实施一对夫妇只生一孩政策
B.调整人口生育政策
C.鼓励劳动人口到国外就业
D.大量引进国外劳动力
【考点】人口政策.
【专题】示意图;中国的人口与民族.
【答案】B
【分析】目前我国的人口增长实现“三低”,即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但是人口问题也非常突出,主要有:①因为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增人口多;②性别比例失调;③老龄化现象严重。
【解答】解:读图可知,图中横坐标代表年代,纵坐标代表每五年劳动人口增长率的变化,可见劳动人口增长率大致呈下降趋势,我国劳动人口数量在减少,应调整人口生育政策,实施三孩政策。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的人口政策,读图解答即可。
2.胡焕庸线是中国地理学家胡焕庸在1935年提出的划分中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该线又被称为( )
A.秦岭——淮河线 B.黑河——海口线
C.漠河——腾冲线 D.黑河——腾冲线
【考点】人口分布状况与人口增长的变化.
【专题】地理探究类开放题;中国的人口与民族.
【答案】D
【分析】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并不均衡,一般来说,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
【解答】解:“胡焕庸线”即“黑河—腾冲线”,是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该线揭示的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分布不均匀,东多西少;秦岭—淮河线是我国南方北方分界线,不是人口分界线。
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我国的人口分布特点,要理解记忆。
3.我国上海、北京、广东等省份目前已先后开展“时间银行”服务。时间银行,是指志愿者将自己向老人提供服务的时间储存进去,未来需要别人向自己提供服务时,用储存的时间兑换,存“时间”兑“养老钱”。“时间银行”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B.人口老龄化
C.人口总数庞大 D.性别结构失衡
【考点】人口分布状况与人口增长的变化.
【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中国的人口与民族.
【答案】B
【分析】时间银行是指志愿者将参与公益服务的时间存进时间银行,当自己遭遇困难时就可以从中支取“被服务时间”。
【解答】解:根据材料,“时间银行,是指志愿者将自己向老人提供服务的时间储存进去,未来需要别人向自己提供服务时,用储存的时间兑换“,可知时间银行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快速的人口老龄化(即老年型的人口年龄结构),通过存“时间”兑“养老钱”,来为老年人口提供必要的服务。
故选:B。
【点评】本题以时间银行材料为背景,考查了我国的人口问题,读材料分析解决问题。
4.我国上海、北京、广东等省份目前已先后开展“时间银行”服务。时间银行,是指志愿者将自己向老人提供服务的时间储存进去,未来需要别人向自己提供服务时,用储存的时间兑换,存“时间”兑“养老钱”。“时间银行”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分布不均 B.人口老龄化
C.人口总数庞大 D.性别结构失衡
【考点】人口分布状况与人口增长的变化.
【专题】地理探究类开放题;中国的人口与民族.
【答案】B
【分析】时间银行是指志愿者将参与公益服务的时间存进时间银行,当自己遭遇困难时就可以从中支取“被服务时间”。
【解答】解:由材料可知,“时间银行”就是存“时间”兑“养老钱”,主要是因为老年人口比重大,需要的服务时间较多,年轻时为老人提供服务,年老时就可以用其来兑换别人给自己服务,所以“时间银行”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老龄化;“时间银行”与人口分布不均、人口总数庞大、性别结构失衡关联不大。
故选:B。
【点评】本题以时间银行材料为背景,考查了我国的人口问题,读材料分析解决问题。
5.我国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三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主要目的在于( )
①迅速提高人口素质
②解决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
③解决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下降的问题
④加快资源的开采
⑤缓解人口老龄化
A.①③ B.②⑤ C.①② D.③⑤
【考点】人口政策.
【专题】人口问题;中国的人口与民族.
【答案】D
【分析】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在控制人口数量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时也出现劳动力减少、社会养老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解答】解:我国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主要目的在于解决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下降和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逐步调整完善现行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③⑤正确。该人口生育政策并不能迅速提高人口素质,也不能加快资源的开采,①④错误;我国目前人口增加缓慢,不存在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②错误。
故选:D。
【点评】考查我国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三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的主要目的,理解解答。
6.我国地理学家胡焕庸提出了一条著名的人口地理界线是( )
A.秦岭——淮河 B.黑河——腾冲
C.长城沿线 D.0℃等温线
【考点】人口分布状况与人口增长的变化.
【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人口与人种.
【答案】B
【分析】我国人口分布地区不均,东北地区地形平坦,交通便利,人口多;西部地区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交通不便,经济落后,人口少。
【解答】解:我国著名的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早在1935年就发现并提出:从黑龙江瑷珲(今黑河)到云南腾冲之间连接的直线,是我国人口分布的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中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一般来说,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该线以东部分地区的面积是全国面积的43%,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94%,该线以西部分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57%,人口只占全国总人口的6%。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人口地理界线,要理解记忆。
7.我国不断调整计划生育政策,主要是为了( )
A.调整人口性别比例
B.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发展
C.均匀人口分布
D.适应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考点】人口政策.
【专题】人口问题;中国的人口与民族.
【答案】D
【分析】人口问题是人口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矛盾的统称。泛指影响人口生存和发展的各种问题。包括人口自身的发展以及人口与社会、人口与经济、人口与自然相互作用过程中所产生的生存、发展问题。
【解答】解:我国依据人口发展变化形势,先后作出实施单独两孩、全面两孩政策。近年来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为了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有利于改善我国人口结构、更好的适应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故选:D。
【点评】考查我国的人口政策,要理解记忆。
8.下列不是人口老龄化造成的社会问题是( )
A.就业困难 B.社会养老压力增大
C.劳动力短缺 D.国防兵源不足
【考点】人口分布状况与人口增长的变化;世界人口的增长和人口问题.
【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中国的人口与民族.
【答案】A
【分析】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空间同样是有限的。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空前的压力,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解答】解:人口增长过多过快,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压力,使居民的就业困难、住房紧张、教育医疗落后等问题难以解决,还有一部分国家则长期处于贫困状态;欧洲的一些国家,如德国、意大利,近年来人口一直处于负增长状态,引起人口老龄化等问题,导致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养老压力增大等。
故选:A。
【点评】考查世界的人口问题,要理解记忆。
9.读中国人口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图中所示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是( )
A.黑河—昆明 B.黑河—腾冲 C.漠河—腾冲 D.漠河—南宁
【考点】人口分布状况与人口增长的变化.
【专题】示意图.
【答案】B
【分析】中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一般来说,以黑龙江省的黑河﹣云南省的腾冲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稠密),西部地区人口少(稀疏);此线以东人口稠密,面积仅占全国总面积的43%,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94%,此线以西人口稀疏,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57%,人口只占总人口的6%。
【解答】解:读图可得,图中所示的我国人口地理界线是黑河﹣腾冲线,该线以东人口稠密,以西人口稀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的人口地理界线,属于基础题,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解答即可。
10.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人口比2021年减少85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这是我国人口自1962年以来第一次出现负增长,同时进入老年人口高速增长时期。读2015—2022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状况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趋势是先升高后下降
B.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是2021年
C.人口老龄化是我国目前面临的人口问题之一
D.针对人口现状,我国应该取消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考点】人口分布状况与人口增长的变化;人口政策.
【专题】地理探究类开放题;中国的人口与民族.
【答案】D
【分析】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与2010年的133972万人相比,增加了7206万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为0.53%,比2000年到201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0.57%下降0.04个百分点。数据表明,我国人口10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
【解答】解:读图可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趋势是2015﹣2016年上升,2016之后持续下降,2022年出现负增长;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零的时候人口数量最多,2022年出现负增长,故推测处的人口数量最多年份是2021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降低,人口老龄化是我国目前面临的人口问题之一;计划生育为我国基本国策,不应该取消。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的人口特点以及应对目前面临人口问题的措施,理解解答。
11.2011﹣2022年期间,我国先后四次进行了人口政策的调整。双独二孩单独二孩——全面二孩——三孩政策,这些措施的变化( )
A.对人口发展没有产生影响
B.扭转了目前人口增长率低的现状
C.解决了人口老龄化的问题
D.促进未来人口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考点】人口政策.
【专题】人口问题;中国的人口与民族.
【答案】D
【分析】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在控制人口数量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时也出现劳动力减少、社会养老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世界上的人口不能无节制地增长,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中国是人口控制的成功典范。中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人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
【解答】解: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2011﹣2022年期间,我国先后四次进行了人口政策的调整。我国人口政策的调整,使得出生人口有一定的增加,A错误;但目前人口增长率依然较低,B错误;人口政策的调整可以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但不能解决人口老龄化的问题,C错误;但对未来人口与经济发展相协调有促进作用,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人口国情及人口政策调整的原因,理解解答即可。
12. 2023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人口数据显示,2022年末全国人口(不含港澳台)为14.11亿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中国人口出现近61年来的首次人口负增长。如图为2022年各省份常住人口增长情况,据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2022年东北三省的常住人口均为负增长
B.湖南省常住人口长期负增长可能导致劳动力不足
C.对于浙江省的人口增长趋势,我国政策应该无限制鼓励
D.我国“三孩”人口政策是为了促进人口增长
【考点】人口分布状况与人口增长的变化;人口政策;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位置.
【专题】人口问题;中国的人口与民族.
【答案】C
【分析】浙江省户籍人口和差值增大,说明,可见当地劳动密集型企业集聚,吸引大量外来劳工,故选B。当地吸引大量外来人口就业,说明浙江省就业岗位多,A错误。人口迁入,C错误。经济增长快,外来劳动力拉力增大,D错误。
【解答】解:读图可知,2022年东北三省的常住人口均为负增长;湖南省常住人口长期负增长可能导致劳动力不足;浙江省常住人口增长快,意味着有大量人口迁入,“无限制鼓励”不符合该地人口现状;我国“三孩”人口政策是为了促进人口增长,缓解人口老龄化。故ABD说法正确,C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该题考查我国2022年各省份常住人口增长情况以及应对措施,理解解答。
二.解答题(共3小题)
1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先进农业设备与耕种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的应用,我国已逐渐步入农业现代化,然而人口老龄化给农业发展带来了许多挑战。如图示意我国2000~2020年60岁以上人口占比。
(1)指出我国2000~2020年60岁以上人口占比的变化特征,并分析原因。
(2)说出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考点】人口分布状况与人口增长的变化.
【专题】人口问题;中国的人口与民族.
【答案】(1)特征:占比不断增长;农村比城市增长快,差距变大。原因:近年来人口出生率下降,青少年人口占比下降;生活、医疗水平提高,人口寿命延长,老年人口数量增加;城乡差距使年轻人由乡村流向城市,且规模不断加大;
(2)农民劳动力短缺;农产品生产能力降低;劳动力年龄偏大,对先进农业机械、技术理解接受能力有限,导致农村信息化水平低下;导致农村经济转型难度增大等。
【分析】自20世纪70年代初期我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全国大约少生了约4亿人,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特别是近十年来,人口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青少年的比重高,在今后一段较长的时期内,人口总量还将持续增长。
【解答】解:(1)由图可知,根据我国2000~2020年60岁以上人口占比示意图,可以判断出我国2000~2020年60岁以上人口占比的变化特征主要有:占比不断增长;农村比城市增长快,差距变大。导致该特征出现的原因主要有:近年来人口出生率下降,青少年人口占比下降;生活、医疗水平提高,人口寿命延长,老年人口数量增加;城乡差距使年轻人由乡村流向城市,且规模不断加大。
(2)由题可知,我国已逐渐步入农业现代化,然而人口老龄化给农业发展带来了许多挑战,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有:农民劳动力短缺;农产品生产能力降低;劳动力年龄偏大,对先进农业机械、技术理解接受能力有限,导致农村信息化水平低下;导致农村经济转型难度增大等。
故答案为:
(1)特征:占比不断增长;农村比城市增长快,差距变大。原因:近年来人口出生率下降,青少年人口占比下降;生活、医疗水平提高,人口寿命延长,老年人口数量增加;城乡差距使年轻人由乡村流向城市,且规模不断加大;
(2)农民劳动力短缺;农产品生产能力降低;劳动力年龄偏大,对先进农业机械、技术理解接受能力有限,导致农村信息化水平低下;导致农村经济转型难度增大等。
【点评】本题以我国2000~2020年60岁以上人口占比示意图为材料,共设2个小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的人口变化特征、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等相关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1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为中国的人口地理界线,其中A所在的省级行政区是最早见到日出的地方,主要是受到了 地球自转 影响;B地所在省区的简称是 云或滇 。
(2)根据图一中简要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东南多、西北少 。
(3)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人口密度最少的两个省区是 西藏自治区 (自治区)和青海省。从自然因素影响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这两个省区都位于青藏高原上,海拔高,气温低,高寒缺氧,不利于生产和生活,人口稀少 。
(4)2021年5月31日,我国正式放开“三孩”政策,是应对现阶段我国人口存在的什么问题?
【考点】人口分布状况与人口增长的变化;人口政策.
【专题】地理探究类开放题;中国的人口与民族.
【答案】(1)地球自转;云或滇;
(2)东南多、西北少;
(3)西藏自治区;这两个省区都位于青藏高原上,海拔高,气温低,高寒缺氧,不利于生产和生活,人口稀少;
(4)人口老龄化。
【分析】中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一般来说,以黑龙江省的黑河﹣云南省的腾冲线为界,东南部地区人口多(稠密),西北部地区人口少(稀疏);此线以东人口稠密,面积仅占全国总面积的43%,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94%,此线以西人口稀疏,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57%,人口只占总人口的6%。
【解答】解:(1)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大致从黑龙江黑河﹣﹣云南腾冲,A为黑龙江省的黑河市,我国领土的最东端位于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由于地球自转,位置较东的地方总是先看到日出,故黑龙江省是我国最早见到日出的地方。B为云南的腾冲,云南省的简称是云或滇。
(2)根据上题可以得知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是黑龙江省的黑河到云南省的腾冲一线,因为该线是我国近现代人文地理学家——胡焕庸发现的,所以又被称作胡焕庸线,此线以东、以南面积占全国土地面积的43%,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94%,人口密度大。以西以北面积占全国57%,人口仅占6%,所以我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东南多、西北少。
(3)从左图可以看出,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两个省区是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简称藏),这两个省区都位于青藏高原上,海拔高,气温低,高寒缺氧,不利于生产和生活,人口稀少。
(4)目前我国存在人口老龄化问题,老龄化严重,人口出生率低,人口增长慢,劳动力短缺;老龄化严重导致的社会和青壮年劳动力负担加重。
故答案为:
(1)地球自转;云或滇;
(2)东南多、西北少;
(3)西藏自治区;这两个省区都位于青藏高原上,海拔高,气温低,高寒缺氧,不利于生产和生活,人口稀少;
(4)人口老龄化。
【点评】该题以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以及放开“三孩”政策为材料,涉及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我国人口的分布、我国的疆域四至,我国的人口问题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以及对相关知识的识记能力。
15.读“我国人口垂直分布状况和人口密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人口地理界线的两个端点城市分别是黑龙江省的A 黑河 和云南省的B 腾冲 。该线东部人口稠密,西部人口稀疏。
(2)从地形类型上看,我国约65%的人口主要分布在 平原 地区。
(3)从海陆位置上看,我国人口主要分布在 沿海 、沿江、沿湖地区。
(4)从纬度位置上看,我国人口大部分位于降水较多、气温适宜的 中低 (中低、中高)纬度地区。
(5)目前,我国人口增长速度放缓,人口增长过慢会引发 人口老龄化 等社会问题(答出一条即可),为缓解人口问题,我国自2021年开始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
【考点】人口分布状况与人口增长的变化;人口政策.
【专题】地理图像材料题;中国的人口与民族.
【答案】(1)黑河;腾冲;(2)平原;(3)沿海;(4)中低;(5)人口老龄化。
【分析】我国人口地理的重要分界线是黑龙江的黑河市到云南省的腾冲县。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以黑龙江的黑河至云南省的腾冲一线为界,此线以东人口稠密,此线以西人口稀疏。近年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下降,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为了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长期均衡发展,国家不断调整计划生育政策。我国从2016年起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2021年开始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并配套支持措施。据题干中信息解答。
【解答】解:(1)图中的人口地理界线的两个端点城市分别是黑龙江省的A黑河和云南省的B腾冲。该线东部人口稠密,西部人口稀疏。
(2)从地形类型上看,我国约65%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该地区地形平坦。
(3)从海陆位置上看,我国人口主要分布在沿海、沿江、沿湖地区,该地区交通运输便利、水资源丰富。
(4)从纬度位置上看,我国人口大部分位于降水较多、气温适宜的中低纬度地区,该地区气候比较温和。
(5)目前,我国人口增长速度放缓,人口增长过慢会引发人口老龄化等社会问题,为缓解人口问题,我国自2021年开始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
故答案为:(1)黑河;腾冲;(2)平原;(3)沿海;(4)中低;(5)人口老龄化。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的人口分布特点及人口政策,结合所学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