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医学、数学、文学,传统工艺等
中国传统工艺种类
1、青铜器
2、陶器
3、漆器
4、玉器
5、金银器 等
15.中西传统工艺美术掇英
第一课时 青铜器
学习目标:
通过对中西传统工艺美术的了解,深化对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含义的认识。了解不同民族的文明传统和审美理想在工艺美术中的表现。开阔眼界、陶冶情操?提高艺术素养,培养学生欣赏工艺美术作品的感知能力。
学习重难点:
1、本课重点是对中国传统青铜器的介绍、欣赏。
2、了解中国工艺美术青铜器的的纹饰特点。
中国先秦著名的工艺著作《考工记》中说“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可以为良”。智慧的艺人是那些善于“因材施艺”而巧夺天工的人
一、青铜器艺术
讨论一下:青铜是怎样被人们发现的呢?
在距今4500年前,古人在烧制陶器时,发现在高温条件下低熔点的金属会发生变化,便把铜、锡、铅等金属和陶器一起熔烧,从而发现了青铜合金。
四羊方尊
一、青铜器代表作
口宽30.5厘米
每边边长为52.4 厘米,高58.3厘米,重量34.5公斤
重64.28公斤,口为方形,长30.5厘米,宽54厘米
莲鹤方壶
莲鹤方壶是春秋中期的青铜制盛酒或盛水器,壶上有冠盖,器身长颈、垂腹、圈足。该壶造型宏伟气派,装饰典雅华美。壶冠呈双层盛开的莲瓣形,中间平盖上立一展翅欲飞之鹤;壶颈两侧用附壁回首之龙形怪兽为耳;器身满饰蟠螭纹,腹部四角各攀附一立体小兽,圈足下有两个侧首吐舌的卷尾兽,倾其全力承托重器,张口咋舌,更托青铜器的威严之感。其构思新颖,设计巧妙,融清新活泼和凝重神秘为一体,被郭沫若先生誉为时代精神之象征。
。
青铜器标志性代表作是鼎。
大禹在位铸造九鼎 即冀州鼎、兖州鼎、青州鼎、徐州鼎、扬州鼎、荆州鼎、豫州鼎、梁州鼎、雍州鼎。鼎上铸着各州的山川名物、禽异兽。九鼎象征着九州,其中豫州鼎为中央大鼎,豫州即为中央枢纽。九鼎集中到夏王朝都城阳城,借以显示夏王大禹成了九州之主,天下从此一统。
九鼎继而成为“天命”之所在,是王权至高无上、国家统一昌盛的象征。大禹把九鼎称为镇国之宝,各方诸侯来朝见时,都要向九鼎顶礼膜拜
1939年,在河南省安阳县发现了商朝时期一件特大的青铜鼎。
此鼎是商王为祭祀其母“戊”而铸造的,所以取名为司母戊鼎。鼎身以雷纹为地,四周用浮雕刻出夔龙、饕餮纹样,衬托出一种狰狞、庄重、威严、神秘和狞厉的气氛和审美感受,也是商代王权统治的象征。
司母戊大方鼎呈长方形,口长112厘米、口宽79.2厘米,壁厚6厘米,连耳高133厘米,重达832.84公斤。
1、关于鼎的成语你知道哪些?
2、青铜器按功能大体来分为几类?
食器,祭祀用品,兵器,车马器,礼器,生产工具等
问鼎中原 一言九鼎 鼎鼎大名 人声鼎沸
鼎力合作 三足鼎立
觚(gu
古代
酒器)
簋(Guǐ盛饭的器皿
鬲(gé古代煮饭用的炊器)
豆(盛肉的器皿)
长信宫灯(西汉)
伯丰爵 西周
越王勾践 剑
三人一牛铜饰扣(战国)
三轮盘(春秋)
人形双灯(战国)
二、主题纹饰——饕餮tāotiè纹
饕餮纹
讨论一下:
司母戊大方鼎的纹饰与特点
口宽30.5厘米
四边上装饰有
蕉叶纹、
三角夔纹、
兽面纹
鼎身云雷纹为地,四周浮雕刻出盘龙及饕餮纹样,器厚立耳,折沿,腹部呈长方形,下承四柱足。器腹四转角、上下缘中部、足上部均置扉棱。以云雷纹为地,器耳上饰一列外侧饰浮雕式双虎食人首纹,腹部周缘饰饕餮纹,柱足上部饰浮雕式饕餮纹。
反映了中国青铜铸造的超高工艺和艺术水平,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现为国家一级文物
讨论:在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上为什么要用如此狰狞的动物纹样进行装饰,而不用一些人物 ?
1、威严、神秘、神圣、狞厉,为维护王权统治,国家政体的象征。
2、古代与现代人们的审美感受的不同
1、铸造方法
陶范法——先用黏土塑造成模型,再翻制成内空的陶范,再在内空的陶范内浇注上青铜溶液。
二、制作方法
第一步:塑制泥模
第二部:翻外范
第三步:制内范
陶范法的模和范只能使用一次,青铜器上会留下一些工艺痕迹,这是陶范法的特点。
第四步:取物
四羊方尊
口宽30.5厘米
据考古学者分析,四羊方尊是用两次分铸技术铸造的,即先将羊角与龙头单个铸好,然后将其分别配置在外范内,再进行整体浇铸。整个器物用块范法浇铸,一气呵成,鬼斧神工,显示了高超的铸造水平 ,被史学界称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位列十大传世国宝之一 。
尝试用线的形式画一下司母戊大方鼎
-
1、青铜器代表作
2、青铜器的功能
3、青铜器的装饰纹样
4、青铜器的制作方法
无法取代的中西传统工艺美术
虽然今天高度发达的科技文明使人类的制造能力空前强大,但传统工艺美术作品所呈现的美,却是任何先进技术设备都无法完全复制取代的。因为那上面有着过去时代生活的印痕,有着中外勤劳工匠们手的“温度”。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