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科学测量(预习衔接.含解析)-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册科学浙教版(2024)

文档属性

名称 1.2 科学测量(预习衔接.含解析)-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册科学浙教版(2024)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96.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7-08 20:49: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新课预习 科学测量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2024 余姚市期末)小余在实验室发现一支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的温度计,在1标准大气压下把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为4℃。当冰融化后,水温度升高到x℃时,发现它的示数恰好与真实温度相等。让水温再增加10℃,温度计的示数只增加了8℃。用此温度计去测量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其示数为y℃。则x、y的值分别为(  )
A.20、80 B.20、84 C.40、84 D.40、94
2.(2024 余姚市期末)小余在建立健康档案时,用到以下几个数据,其中换算正确的是(  )
A.身高:1.79米=1.79×1000=1790毫米
B.肺活量:3800毫升=3800毫升÷1000升=3.8升
C.体重:56千克=56千克×1000=56000克
D.平均每日睡眠时间:7.8小时=7.8×3600秒=28080秒
3.(2024 慈溪市期末)某同学将示数为37℃的体温计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测得结果是(  )
A.体温计的示数是37℃
B.体温计的示数是35℃
C.温度太低,超出测量范围,体温计损坏
D.体温计的示数降到35℃以下,无法读数
4.(2024 路桥区一模)下列情况与实际最相符的是(  )
A.人体最舒适的气温是37℃
B.成年人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Pa
C.人正常行走速度约为10m/s
D.一个中学生受到的重力约为500N
5.(2024 余姚市期末)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小余同学整理的“错误操作”与“测量结果”汇总表,符合实际情况的选项是(  )
选项 错误操作 测量结果
A 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俯视读数 偏小
B 用未调平的天平测量物体质量 偏小
C 用测过发烧病人的体温计,未甩直接测正常人的体温 偏小
D 用吸水后膨胀的木质米尺测量课桌长度 偏小
A.A B.B C.C D.D
6.(2024 嵊州市期末)如图是家用水表,从图中可知,他测量的物理量是水的(  )
A.温度 B.质量 C.体积 D.密度
7.(2024 义乌市期末)下列是用于表示距离的单位是(  )
A.光年 B.牛 C.米/秒 D.帕
8.(2024 海曙区期末)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B.发现火灾时,在确认自己安全的前提下,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
C.发生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火灾现场
D.高楼住宅发生火灾时,如果楼内有电梯,则迅速使用电梯逃生
9.(2024 绍兴三模)生物体结构复杂,有些需要制成装片进行放大研究。下列操作方法和对应目的均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名称 操作方法 实验目的
A 制作蚕豆片叶下表皮临时装片 用解剖针把它展平 避免看到黑色圆圈
B 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滴一滴生理盐水 保持细胞原有的形状
C 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用碘液染色 更清晰地观察到细胞
D 制作人的血涂片 将盖玻片盖在血滴上 避免血滴受到污染
A.A B.B C.C D.D
10.(2024 拱墅区月考)小科看到餐桌上有三只空杯子,分别是纸杯、玻璃杯和不锈钢杯。下列有关这三只杯子温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三只杯子温度相同 B.玻璃杯温度最低
C.不锈钢杯温度最低 D.纸杯温度最低
11.(2024 余姚市期末)某科学家致力于研究“通过一段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之间的关系”,后人将其名字作为电阻的单位,这位物理学家是(  )
A.法拉第 B.安培
C.欧姆 D.赫兹
12.(2024 宁波自主招生)用一个测量仪器测量某物理量时得到的数据跟物理量之间满足最简单的函数关系。下表所示是该测量仪器测量某物理量时的一组测量值(表中已知量的单位和仪器刻度读数的单位相同):
已知物理量Q 0.00 1.00 2.00 4.00 6.00
仪器刻度读数S 0.00 0.50 2.00 8.00 18.00
由上表可以推断,若用这个测量仪器去测量一个5.00单位的已知物理量时,仪器的读数是(  )
A.10.0 B.12.5 C.13.0 D.16.5
13.(2024 滨江区二模)如图所示中实验操作与对应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  )
A.甲图用手取蒸发皿,烫伤手
B.乙图检验装置气密性,无法判断
C.丙图稀释浓硫酸,硫酸飞溅
D.丁图测量液体的体积,结果偏大
14.(2024 江北区期末)如图所示,下列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
A.测正方体的棱长 B.测圆锥的高
C.测圆的直径 D.测量铅笔的长度
15.(2024 江北区期末)有甲、乙两支合格的温度计,它们的玻璃泡容积和最小刻度都相同,但甲温度计的管内径比乙粗,现将它们插入同种液体中,待液面稳定后,则(  )
A.甲温度计的最小刻度间的间距较乙温度计大,但示数相同
B.甲温度计的最小刻度间的间距较乙温度计小,但示数相同
C.甲温度计的最小刻度间的间距与乙温度计相同,甲温度计示数较大
D.甲温度计的最小刻度间的间距与乙温度计相同,乙温度计示数较大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6.(2024 慈溪市期末)温度计是根据液体    的性质制成的。一支水银温度计连水银泡总长10厘米,最大刻度A处离顶部2厘米。将此温度计放入35℃的温水中,液面升到B处,B离顶部6.2厘米,如图所示。再将此温度计放入40℃的热水中,液面升至离顶部3.2厘米处。表示人体正常体温37℃的刻度值位置距顶部    厘米。
17.(2024 余姚市期末)在“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实验中,小余和小姚两位同学用刻度尺测量同一木块的长度,分别如图所示。
(1)从刻度尺的放置而言,   同学的测量方法不正确(选填“小余”或“小姚”)。
(2)小余同学测得木块的长度为    cm。
(3)小余另取一刻度尺测量小姚的身高,五次结果分别为160.2cm,160.0cm,166.2cm,160.1cm,159.9cm。则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最终的测量结果应记作    cm。
18.(2024 嵊州市期末)学习了温度的测量之后,小明决定自制一支温度计,他找来一只带塞子的密封性很好的小玻璃瓶,在瓶塞上插进一根细玻璃管,小玻璃瓶装满滴加红墨水的水(如图所示),然后在细玻璃管上标上刻度即可。
(1)这支温度计是根据    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
(2)他先把自制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标记液面的位置为A点;然后把温度计放在沸水中(当天气压为一个标准大气压),标记液面的位置为B点。用刻度尺测得AB标记间的距离为5厘米。小科将AB间的距离分成50等份标记刻度,则他标定的温度计最小刻度是    ℃。
(3)利用该温度计测室内温度时,液柱刚好升到离A点1.2厘米处,则此时室内的温度为    ℃。
(4)小明同学发现,该温度计的精确度不高,为了让温度计的液柱升降变化更明显,可采取的措施有    。
19.(2024 拱墅区模拟)如图为世界上第一支温度计——伽利略温度计。它的一端是敞口的玻璃管,另一端带有核桃大的玻璃泡。把玻璃管插入水中,随着温度的变化,瓶内气体压强发生改变,玻璃管中的水面就会上下移动。
(1)一天内发现液面由B下降到A位置,则表明气温    (填“上升”或“下降”)。
(2)法国物理学家雷伊第一个改进了伽利略温度计,他将伽利略的装置倒转过来,将水注入玻璃泡内,而将空气留在玻璃管中,仍然用玻璃管内水柱的高低来表示温度的高低。该装置是利用    (填“液体”或“气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
20.(2024 西湖区期末)如图是粉尘爆炸模拟装置,连接好装置,在敞口小塑料瓶中放入干燥面粉,点燃蜡烛,盖上塑料盖,再快速鼓入大量空气,不久便会看到爆炸的气浪将金属筒上的塑料盖掀起。
(1)“快速鼓入大量的空气”可以使面粉即刻充斥整个金属筒,从而增大面粉与空气的    。
(2)下列情况下,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填序号)。
①金属筒不加盖
②蜡烛没有点燃
③小塑料瓶中改装干燥煤粉
21.(2024 东阳市月考)下表是几种原子的构成情况,三位同学认真思考后,提出了各自的观点.
原子种类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
氢 1 0 1 1
碳 6 6 6 12
氧 8 8 8 16
钠 11 12 11 23
镁 12 12 12 24
小光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小红: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小伟: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老师听了三位同学提出的观点后说:“大家总结得非常好,都开动了脑筋体现了良好的求知态度.但有一位同学的结论不准确,需要加以修正,而且表中还隐藏着其他的一些结论.”
请你认真思考三位同学的观点,并对照上表回答下列问题:
(1)三位同学的结论中,不准确的是   ,理由是   .
(2)从上表中,你还能得出的结论有:      至少提出两条).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22.(2024 宁波期末)肾上腺素和药物“心得安”都可以影响心理活动,从而影响动物的代谢水平。研究人员用肾上腺素和“心得安”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目的】探究“心得安”和肾上腺素对小白鼠代谢水平的影响。
【实验材料】小白鼠若干只,肾上腺素,“心得安”,生理盐水,注射器,检测耗氧量的装置。
【实验步骤】
组别 心得安 肾上腺素 耗氧量(×103mL)
A + 1.7
B + 2.5
C + + 2.1
D 2.0
①用生理盐水配制一定浓度的肾上腺素和“心得安”剂。
②选出大小、生长状况相同的小白鼠20只,平均分成4组,A、B、C组小白鼠按表所示注射等量药剂(用+表示),D组为对照组。
③将小白鼠分别置入检测耗氧量的装置中,将装置放在相同环境中,10分钟后记录每只小白鼠的耗氧量并求出各组的平均值,结果如表所示。
(1)研究人员通过    来比较“心得安”和肾上腺素对小白鼠代谢水平的影响。
(2)D组作为对照组应注射    。
(3)实验表明,“心得安”对动物代谢水平具有    (填“促进”“抑制”或“无”)作用,因此“心得安”对肾上腺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都有很好的疗效。
23.(2024 鄞州区模拟)科学小组开展了“自制温度计”的项目化学习。
【项目任务】自制温度计,并用于温度测量。
【项目准备】基础材料:塑料瓶、吸管、水、橡皮泥、刻度尺、记号笔。
优化材料:自选。
【评价量规】在老师的指导下,小组同学制定了评价量规,表中为部分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指标一:装置结构 结构完整,能较为直观地显示温度变化 结构完整 结构密闭性较差,无法显示温度变化
指标二:最小刻度 达到1℃ 达到5℃ 达到10℃
【项目制作】小组同学使用水进行温度计的制作。将组装好的自制温度计与标准温度计一起放入水中,根据温度变化,标记好刻度。
【小组研讨】(1)小科认为,用红墨水来制作效果会更好,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
【组间研讨】(2)小组展示时发现,用同种材料制成的温度计,放入相同温度的水中,液面上升的速度和最终液柱高度都不同(如图所示,液柱高度:甲<乙<丙),试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
【项目评价】(3)根据评价表,甲温度计“指标一”被评为“优秀”,“指标二”被评为“合格”。为使该温度计的“指标二”达到“优秀”水平,请你对该温度计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
新课预习 科学测量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2024 余姚市期末)小余在实验室发现一支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的温度计,在1标准大气压下把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为4℃。当冰融化后,水温度升高到x℃时,发现它的示数恰好与真实温度相等。让水温再增加10℃,温度计的示数只增加了8℃。用此温度计去测量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其示数为y℃。则x、y的值分别为(  )
A.20、80 B.20、84 C.40、84 D.40、94
【考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
【答案】B
【分析】因为温度计的刻度是均匀的,所以读数准确的温度计100格代表100摄氏度,根据“现在让水温增加10℃,而温度计的示数只增加了8℃”,所以一个格就表示 ℃,计算出温度的变化从0℃到100℃温度计的示数升高几个格,再根据用它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示数是4℃,从而计算出用此温度计去测量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温度时的示数。
【解答】解:因为温度计的刻度是均匀的,所以100格代表100摄氏度,而现在水温增加10℃,温度计的示数只增加了8℃,所以一个格就表示 ℃;
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温度是100℃,不准的温度计随着温度的增加升高了100×=80个刻度的高度,
由于用不准的温度计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温度计的示数是4℃,用此温度计测得的温度值在读数时都要用上升的刻度加上4℃,因此用此温度计去测量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温度时的示数为:y=80℃+4℃=84℃。
设温度计的示数与实际温度相等时温度为t,则(t﹣4)×℃=t,
解得:t=20℃。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摄氏温度的规定,属于基础题。
2.(2024 余姚市期末)小余在建立健康档案时,用到以下几个数据,其中换算正确的是(  )
A.身高:1.79米=1.79×1000=1790毫米
B.肺活量:3800毫升=3800毫升÷1000升=3.8升
C.体重:56千克=56千克×1000=56000克
D.平均每日睡眠时间:7.8小时=7.8×3600秒=28080秒
【考点】估值;物理量的单位及其换算.
【答案】D
【分析】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乘以进率;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除以进率。换算过程中只能有一个单位,写在进率的后面。
【解答】解:A.换算过程中没有单位,故A错误;
B.换算过程中不能用÷号,故B错误;
C.换算过程中的单位为g,故C错误;
D.小时化秒,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乘以进率3600,将换算成的单位秒写在进率的后面,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无论什么物理量的单位换算,前面的数都表示倍数,不进行换算,只是把后面的单位进行换算。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单位换算。
3.(2024 慈溪市期末)某同学将示数为37℃的体温计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测得结果是(  )
A.体温计的示数是37℃
B.体温计的示数是35℃
C.温度太低,超出测量范围,体温计损坏
D.体温计的示数降到35℃以下,无法读数
【考点】温度计与体温计的异同.
【答案】A
【分析】体温计的玻璃泡上方有一段很细的缩口,遇热液柱可以通过缩口上升,遇冷液柱会在缩口处断开而不能自行下降,使用之前必须用手向下甩,才能使停在玻璃管内的水银回到玻璃泡内。
【解答】解:因为体温计的玻璃泡上方有一段很细的缩口,遇热液柱可以通过缩口上升,遇冷液柱会在缩口处断开而不能自行下降,故示数仍为37℃。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体温计的有关问题,相对比较简单,是一道基础题。
4.(2024 路桥区一模)下列情况与实际最相符的是(  )
A.人体最舒适的气温是37℃
B.成年人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Pa
C.人正常行走速度约为10m/s
D.一个中学生受到的重力约为500N
【考点】估值.
【答案】D
【分析】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能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一些物理量。例如:长度、质量、时间、温度、力、速度、电功率、电流、电压等。解答估测选择题的方法:利用生活中我们熟悉的一些数据作为根据,进行单位换算,有时要利用基本公式求未知物理量。
【解答】解:A、人体感觉舒适的气温是23℃,故A错误;
B、一个成年人的体重大约是50kg,重力G=mg=50kg×10N/kg=500N,双脚的面积约为S=500cm2=0.05m2,则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p====1×104Pa,故B错误;
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4km/h=4×m/s≈1.1m/s,故C错误;
D、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受到的重力约为G=mg=50kg×10N/kg=500N,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物理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多了解一些生活中的常见量的值可帮助我们更好地学好物理,同时也能让物理更好地为生活服务。
5.(2024 余姚市期末)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小余同学整理的“错误操作”与“测量结果”汇总表,符合实际情况的选项是(  )
选项 错误操作 测量结果
A 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俯视读数 偏小
B 用未调平的天平测量物体质量 偏小
C 用测过发烧病人的体温计,未甩直接测正常人的体温 偏小
D 用吸水后膨胀的木质米尺测量课桌长度 偏小
A.A B.B C.C D.D
【考点】实验数据处理或者误差分析.
【答案】D
【分析】根据对液体体积测量、天平使用、体温测量和长度测量的认识判断。
【解答】解:A.读取量筒内液体体积时,俯视读数偏大,故A不合题意;
B.用未调平的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测量结果可能偏大,也可能偏小,故B不合题意;
C.发热病人体温较高,用测过发烧病人的体温计,未甩几下直接测正常人的体温,测量结果会偏大,故C不符合题意;
D.吸水后膨胀的木质米尺,它的刻度间距变大,则测量课桌长度时偏小,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涉及对液体体积测量、天平使用、体温测量和长度测量的认识,难度较小。
6.(2024 嵊州市期末)如图是家用水表,从图中可知,他测量的物理量是水的(  )
A.温度 B.质量 C.体积 D.密度
【考点】体积的测量.
【答案】C
【分析】根据水表上的单位,结合生活经验可做出判断。
【解答】解:观察水表的表盘可知,其标注的单位是“m3”,结合生活经验可知,测量的物理量是水的体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家庭水表的认识,对物理量单位的了解,属基础题。
7.(2024 义乌市期末)下列是用于表示距离的单位是(  )
A.光年 B.牛 C.米/秒 D.帕
【考点】物理量的单位及其换算.
【答案】A
【分析】根据对常见物理量的单位的了解,可选出正确答案。
【解答】解:光年是距离单位;牛是力的单位;米/秒是速度的单位;帕是压强的单位;故BCD错误,A正确;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常见物理量单位的掌握,属于识记性知识,难度较小,容易解答。
8.(2024 海曙区期末)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B.发现火灾时,在确认自己安全的前提下,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
C.发生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火灾现场
D.高楼住宅发生火灾时,如果楼内有电梯,则迅速使用电梯逃生
【考点】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答案】D
【分析】生活中的安全小常识里面所包含的物理知识。
【解答】解:A.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阻断了天然气的继续增加;开窗通风,降低了天然气的浓度。降低了天然气参与燃烧反应的可能,故A正确;B.火灾时在确认自己安全的前提下,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可以尽快的获得救援,也有利于尽快灭火,故B正确;C.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有利于过滤有害气体,保护呼吸道。因为热空气会上升,所以蹲下靠近地面更安全。故C正确;
D.一般普通的电梯不具备消防安全的条件。火灾难免会影响到电梯供电,发生故障或者停电,如果这时候坐电梯容易困在里面,非常危险,故D错误。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安全小常识中的物理知识,属于基础题。
9.(2024 绍兴三模)生物体结构复杂,有些需要制成装片进行放大研究。下列操作方法和对应目的均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名称 操作方法 实验目的
A 制作蚕豆片叶下表皮临时装片 用解剖针把它展平 避免看到黑色圆圈
B 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滴一滴生理盐水 保持细胞原有的形状
C 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用碘液染色 更清晰地观察到细胞
D 制作人的血涂片 将盖玻片盖在血滴上 避免血滴受到污染
A.A B.B C.C D.D
【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答案】C
【分析】(1)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滴、撕、展、盖、染。
(2)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记为:擦→滴→刮→涂→盖→染。
【解答】解:A、制作蚕豆片叶下表皮临时装片,用解剖针把材料展平,目的是防止细胞重叠影响观察,如果出看到黑色圆圈,说明有气泡,是盖盖玻片不当造成的,A错误。
B、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目的是保持细胞原有形状,B错误。
C、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用碘液进行染色,能更清晰地观察细胞的结构,C正确。
D、制作人的血涂片时,应该用另一载玻片把血滴推成一层薄膜后,再将盖玻片盖上,而不能直接将盖玻片盖在血滴上,D错误。
故选:C。
【点评】正确领会实验的要领和注意事项是做好此类实验题目的关键,平时注意强化训练和实际操作。
10.(2024 拱墅区月考)小科看到餐桌上有三只空杯子,分别是纸杯、玻璃杯和不锈钢杯。下列有关这三只杯子温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三只杯子温度相同 B.玻璃杯温度最低
C.不锈钢杯温度最低 D.纸杯温度最低
【考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
【答案】A
【分析】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
【解答】解:根据对热传递的认识,不锈钢杯、玻璃杯、纸杯与周围温度发生热传递,与环境温度相同,所以它们三个杯子的温度一样,故A正确;
故选:A。
【点评】掌握对热传递的认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1.(2024 余姚市期末)某科学家致力于研究“通过一段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之间的关系”,后人将其名字作为电阻的单位,这位物理学家是(  )
A.法拉第 B.安培
C.欧姆 D.赫兹
【考点】物理量的单位及其换算.
【答案】C
【分析】探究电流和电压、电阻关系并总结规律的人是欧姆,据此回答即可。
【解答】解:欧姆探究了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之间的关系,C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理常识,属于基础题。
12.(2024 宁波自主招生)用一个测量仪器测量某物理量时得到的数据跟物理量之间满足最简单的函数关系。下表所示是该测量仪器测量某物理量时的一组测量值(表中已知量的单位和仪器刻度读数的单位相同):
已知物理量Q 0.00 1.00 2.00 4.00 6.00
仪器刻度读数S 0.00 0.50 2.00 8.00 18.00
由上表可以推断,若用这个测量仪器去测量一个5.00单位的已知物理量时,仪器的读数是(  )
A.10.0 B.12.5 C.13.0 D.16.5
【考点】物理量的单位及其换算.
【答案】B
【分析】首先根据表格中数据分析得出已知物理量和刻度之间的关系,然后求出当用这个测量仪器去测量一个5.00单位的已知物理量时,仪器的读数。
【解答】解:由表格中数据知,已知物理量每增加n倍,仪器的读数便增加为原来的n的平方倍,5.00是1.00的5倍,则仪器刻度读数S是0.50的25倍,即0.50×25=12.5。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对数据的分析,在物理实验中,经常要测量一组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在解决此类题目时首先要观察两组数据的大小变化(定性分析),后具体找出两者的关系(定量分析)。
13.(2024 滨江区二模)如图所示中实验操作与对应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  )
A.甲图用手取蒸发皿,烫伤手
B.乙图检验装置气密性,无法判断
C.丙图稀释浓硫酸,硫酸飞溅
D.丁图测量液体的体积,结果偏大
【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答案】D
【分析】A、根据蒸发操作的方法、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仰视读数,读数偏小,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正在加热的蒸发皿温度较高,为防止烫伤手,不能用手直接拿热的蒸发皿,应用坩埚钳夹取;甲图用手取蒸发皿,会烫伤手,故选项实验操作与对应可能产生的后果一致。
B、该装置未构成封闭体系,即右边的导管与大气相通;无论该装置气密性是否良好,当用注射器向瓶内打气时试管内都有气泡产生,不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故选项实验操作与对应可能产生的后果一致。
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慢慢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散失;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否则会造成酸液飞溅,故选项实验操作与对应可能产生的后果一致。
D、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仰视读数,读数偏小,即结果偏小,故选项实验操作与对应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方法、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14.(2024 江北区期末)如图所示,下列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
A.测正方体的棱长
B.测圆锥的高
C.测圆的直径
D.测量铅笔的长度
【考点】长度的测量.
【答案】C
【分析】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之前,要明确其分度值;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刻度线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
【解答】解:A、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刻度线没有紧贴被测物体,故A错误;
B、由图可知,刻度尺测量的时锥体的斜边长,故B错误;
C、测量圆直径方法正确,故C正确;
D、刻度尺零刻度线没有与被测物体对齐,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刻度尺的使用,使用基本技能的考查。
15.(2024 江北区期末)有甲、乙两支合格的温度计,它们的玻璃泡容积和最小刻度都相同,但甲温度计的管内径比乙粗,现将它们插入同种液体中,待液面稳定后,则(  )
A.甲温度计的最小刻度间的间距较乙温度计大,但示数相同
B.甲温度计的最小刻度间的间距较乙温度计小,但示数相同
C.甲温度计的最小刻度间的间距与乙温度计相同,甲温度计示数较大
D.甲温度计的最小刻度间的间距与乙温度计相同,乙温度计示数较大
【考点】温度计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答案】B
【分析】把甲乙插入同一种液体中,它们的环境温度相同,则它们的示数相同,均为液体温度;甲管内径粗,所以甲温度计内液柱高度小,最小刻度间距离比乙小。
【解答】解:AB、放在同种液体中,两个温度计的示数是相同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在测变化相同温度的情况下,甲、乙温度计内水银变化体积相同的,甲管内径粗,所以甲温度计内液柱高度小,最小刻度间距离比乙小,故B正确,A错误。
CD、将它们插入同种液体中,同种液体的温度是一样的,待液面稳定后,两个温度计的示数是相同的,故C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温度计的使用,是基础题目。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6.(2024 慈溪市期末)温度计是根据液体  热胀冷缩 的性质制成的。一支水银温度计连水银泡总长10厘米,最大刻度A处离顶部2厘米。将此温度计放入35℃的温水中,液面升到B处,B离顶部6.2厘米,如图所示。再将此温度计放入40℃的热水中,液面升至离顶部3.2厘米处。表示人体正常体温37℃的刻度值位置距顶部  5 厘米。
【考点】温度计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答案】热胀冷缩;5。
【分析】(1)液体温度计工作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
(2)因为温度计的刻度是均匀的,将此温度计放入35℃的温水中,液面升到B处,表示B处代表35℃.B离顶部6.2厘米,再将此温度计放入40℃的热水中,液面升至离顶部3.2厘米处。可以得到,温度升高5℃时,液柱升高3cm,即1cm代表的温度是 ℃,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37℃,再以B处的35℃为起点,求出37℃处距离顶端的距离。
【解答】解:(1)温度计的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制成的;
(2)B处代表35℃,B离顶部6.2cm,再将此温度计放入40℃的热水中,液面升至离顶部3.2cm处,由此可知,温度升高5℃时,液柱升高3cm,即1cm代表的温度是℃,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37℃,37℃与B处的距离:,B处离顶部6.2cm,所以37℃与顶部的距离为6.2cm﹣1.2cm=5cm。
故答案为:热胀冷缩;5。
【点评】本题考查了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温度的计算,关键是求出1cm所代表的温度值,再根据离起点的距离来进行相关的计算即可,难度较大。
17.(2024 余姚市期末)在“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实验中,小余和小姚两位同学用刻度尺测量同一木块的长度,分别如图所示。
(1)从刻度尺的放置而言, 小姚 同学的测量方法不正确(选填“小余”或“小姚”)。
(2)小余同学测得木块的长度为  3.80 cm。
(3)小余另取一刻度尺测量小姚的身高,五次结果分别为160.2cm,160.0cm,166.2cm,160.1cm,159.9cm。则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1cm ,最终的测量结果应记作  160.1 cm。
【考点】长度的测量.
【答案】( 1 )小姚;(2)3.80;(3)1cm;160.1。
【分析】(1)根据刻度尺的使用方法解答;
(2)刻度尺上最小的一格代表的长度是此刻度尺的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3)长度测量结果的倒数第二位所在的单位为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计算出所有数据的平均值即可。
【解答】解:(1)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紧贴被测部分,则小姚同学的测量方法不正确;
(2)图中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则木块的长度为3.80cm;
(3)根据160.2cm可知,数字“0”所在的单位cm是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那么最终的测量结果为:。
故答案为:( 1 )小姚;(2)3.80;(3)1cm;160.1。
【点评】本题考查了刻度尺的使用和减小误差的方法,属于基础题。
18.(2024 嵊州市期末)学习了温度的测量之后,小明决定自制一支温度计,他找来一只带塞子的密封性很好的小玻璃瓶,在瓶塞上插进一根细玻璃管,小玻璃瓶装满滴加红墨水的水(如图所示),然后在细玻璃管上标上刻度即可。
(1)这支温度计是根据  液体的热胀冷缩 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
(2)他先把自制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标记液面的位置为A点;然后把温度计放在沸水中(当天气压为一个标准大气压),标记液面的位置为B点。用刻度尺测得AB标记间的距离为5厘米。小科将AB间的距离分成50等份标记刻度,则他标定的温度计最小刻度是  2 ℃。
(3)利用该温度计测室内温度时,液柱刚好升到离A点1.2厘米处,则此时室内的温度为  24 ℃。
(4)小明同学发现,该温度计的精确度不高,为了让温度计的液柱升降变化更明显,可采取的措施有  更换更细的细管 。
【考点】温度计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答案】(1)液体的热胀冷缩;(2)2;(3)24;(4)更换更细的细管。
【分析】(1)温度计的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
(2)温度计的定标,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为100℃,然后等分为100份,每份就是1℃,根据题目中的定标方法计算温度。
(3)温度计示数的计算;
(4)让温度计的液柱升降变化更明显,可采取的措施由更换更细的细管。
【解答】解:(1)温度计的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温度计是根据这一原理工作的;
(2)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为0℃,标记液面的位置为A点;然后把温度计放在沸水中(当天气压为一个标准大气压)温度为100℃,标记液面的位置为B点。用刻度尺测得AB标记间的距离为5厘米。小科将AB间的距离分成50等份标记刻度,则每一份代表的温度为2℃,所以他标定的温度计最小刻度是2℃;
(3)刻度尺测得AB标记间的距离为5厘米,每厘米代表着20℃,液柱刚好升到离A点1.2厘米处,则此时室内的温度为1.2cm×20℃=24℃;
(4)让温度计的液柱升降变化更明显,可采取的措施是更换更细的细管。
故答案为:(1)液体的热胀冷缩;(2)2;(3)24;(4)更换更细的细管。
【点评】本题考查了温度计的工作原理,较为简单,难度较小。
19.(2024 拱墅区模拟)如图为世界上第一支温度计——伽利略温度计。它的一端是敞口的玻璃管,另一端带有核桃大的玻璃泡。把玻璃管插入水中,随着温度的变化,瓶内气体压强发生改变,玻璃管中的水面就会上下移动。
(1)一天内发现液面由B下降到A位置,则表明气温  上升 (填“上升”或“下降”)。
(2)法国物理学家雷伊第一个改进了伽利略温度计,他将伽利略的装置倒转过来,将水注入玻璃泡内,而将空气留在玻璃管中,仍然用玻璃管内水柱的高低来表示温度的高低。该装置是利用  液体 (填“液体”或“气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
【考点】温度计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答案】(1)上升;(2)液体。
【分析】(1)该温度计的测温物质为气体,是利用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工作的;
(2)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解答】解:(1)当空气温度发生变化时,球形容器内的气体的温度也会随之发生变化。由于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所以容器内的气体的体积会随着温度而发生变化,只要我们能找出其体积的变化规律,就可以利用气体的热胀冷缩制成温度计。当温度升高时,容器内气体体积增大,将管内水柱压下;当温度降低时,容器内气体体积减小,管外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管中,使得管中液面上升;
(2)用玻璃管内水柱的高低来表示温度的高低。该装置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
故答案为:(1)上升;(2)液体。
【点评】本题考查了气体温度计和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属于基础题。
20.(2024 西湖区期末)如图是粉尘爆炸模拟装置,连接好装置,在敞口小塑料瓶中放入干燥面粉,点燃蜡烛,盖上塑料盖,再快速鼓入大量空气,不久便会看到爆炸的气浪将金属筒上的塑料盖掀起。
(1)“快速鼓入大量的空气”可以使面粉即刻充斥整个金属筒,从而增大面粉与空气的  接触面积 。
(2)下列情况下,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①② (填序号)。
①金属筒不加盖
②蜡烛没有点燃
③小塑料瓶中改装干燥煤粉
【考点】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识.
【答案】(1)接触面积;
(2)①②。
【分析】根据燃烧和发生爆炸的条件(在有限的空间内,可燃气体或粉尘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遇到明火剧烈燃烧)解答此题。
【解答】解:(1)根据可燃性气体或易燃物的粉尘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爆炸极限时,遇到明火就会剧烈燃烧,导致有限空间里气体的体积急剧膨胀,从而引起爆炸。鼓入空气的作用是:使面粉充满金属筒,与空气混合均匀,增大面粉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2)根据燃烧和发生爆炸的条件:在有限的空间内,可燃气体或粉尘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遇到明火,可知①金属筒不加盖时,不是有限空间,不会发生爆炸;②蜡烛没有点燃时,没有遇明火不会爆炸。
故选:(1)接触面积;
(2)①②。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燃烧和爆炸实验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21.(2024 东阳市月考)下表是几种原子的构成情况,三位同学认真思考后,提出了各自的观点.
原子种类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
氢 1 0 1 1
碳 6 6 6 12
氧 8 8 8 16
钠 11 12 11 23
镁 12 12 12 24
小光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小红: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小伟: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老师听了三位同学提出的观点后说:“大家总结得非常好,都开动了脑筋体现了良好的求知态度.但有一位同学的结论不准确,需要加以修正,而且表中还隐藏着其他的一些结论.”
请你认真思考三位同学的观点,并对照上表回答下列问题:
(1)三位同学的结论中,不准确的是 小伟 ,理由是 氢原子只有质子、电子,没有中子. .
(2)从上表中,你还能得出的结论有: 不同原子的质子数不同  同一原子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至少提出两条).
【考点】实验数据处理或者误差分析.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根据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相互间的数字比较找出表中的信息.从中子数数据,碳、氧、钠、镁原子中包含质子、中子、核外电子而氢原子没有中子.
【解答】解:(1)小伟: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构成的.结论不正确,因为根据图表中数据氢原子中只有质子,没有中子,
故答案为:小伟;氢原子只有质子、电子,没有中子.
(2)①从氢、碳、氧、钠、镁原子的质子数分析得出结论:不同原子的质子数不同;
②从氢原子的质子数为1,中子数为0,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中子数为析可得出结论:同一原子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③从钠原子的中子数为12,镁原子的中子数也为析可得出结论:不同种的原子,中子数可能相同;
④从有的原子有中子,有的原子(氢原子)没有中子分析可得出结论:原子中可能不含有中子;
⑤从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分析可得出结论:不同原子其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故答案为:不同原子的质子数不同;同一原子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点评】构成原子的粒子有三种:电子、质子、中子,但并不是所有原子都是由这三种粒子构成的,如有一种氢原子只有质子和电子,没有中子.我们要掌握原子的构成及粒子间的相互联系,发散思维,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22.(2024 宁波期末)肾上腺素和药物“心得安”都可以影响心理活动,从而影响动物的代谢水平。研究人员用肾上腺素和“心得安”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目的】探究“心得安”和肾上腺素对小白鼠代谢水平的影响。
【实验材料】小白鼠若干只,肾上腺素,“心得安”,生理盐水,注射器,检测耗氧量的装置。
【实验步骤】
组别 心得安 肾上腺素 耗氧量(×103mL)
A + 1.7
B + 2.5
C + + 2.1
D 2.0
①用生理盐水配制一定浓度的肾上腺素和“心得安”剂。
②选出大小、生长状况相同的小白鼠20只,平均分成4组,A、B、C组小白鼠按表所示注射等量药剂(用+表示),D组为对照组。
③将小白鼠分别置入检测耗氧量的装置中,将装置放在相同环境中,10分钟后记录每只小白鼠的耗氧量并求出各组的平均值,结果如表所示。
(1)研究人员通过  耗氧量 来比较“心得安”和肾上腺素对小白鼠代谢水平的影响。
(2)D组作为对照组应注射  生理盐水 。
(3)实验表明,“心得安”对动物代谢水平具有  抑制 (填“促进”“抑制”或“无”)作用,因此“心得安”对肾上腺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都有很好的疗效。
【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答案】(1)耗氧量;
(2)生理盐水;
(3)抑制。
【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解:(1)研究人员通过耗氧量来比较“心得安”和肾上腺素对小白鼠代谢水平的影响,耗氧量高的说明代谢快。
(2)根据题干信息:A组注射心得安,B组注射肾上腺素,C组注射肾上腺素和心得安,D组作为对照组,应注射生理盐水。
(3)实验表明,“心得安”耗氧量氏的说明代谢慢,对动物代谢水平具有抑制作用,因此“心得安”对肾上腺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都有很好的疗效。
故答案为:(1)耗氧量;
(2)生理盐水;
(3)抑制。
【点评】掌握对照实验的原则是解题的关键。
23.(2024 鄞州区模拟)科学小组开展了“自制温度计”的项目化学习。
【项目任务】自制温度计,并用于温度测量。
【项目准备】基础材料:塑料瓶、吸管、水、橡皮泥、刻度尺、记号笔。
优化材料:自选。
【评价量规】在老师的指导下,小组同学制定了评价量规,表中为部分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指标一:装置结构 结构完整,能较为直观地显示温度变化 结构完整 结构密闭性较差,无法显示温度变化
指标二:最小刻度 达到1℃ 达到5℃ 达到10℃
【项目制作】小组同学使用水进行温度计的制作。将组装好的自制温度计与标准温度计一起放入水中,根据温度变化,标记好刻度。
【小组研讨】(1)小科认为,用红墨水来制作效果会更好,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同意,红墨水能使现象更明显 。
【组间研讨】(2)小组展示时发现,用同种材料制成的温度计,放入相同温度的水中,液面上升的速度和最终液柱高度都不同(如图所示,液柱高度:甲<乙<丙),试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空气的受热膨胀比水明显,丙中空气多,故液柱上升最高 。
【项目评价】(3)根据评价表,甲温度计“指标一”被评为“优秀”,“指标二”被评为“合格”。为使该温度计的“指标二”达到“优秀”水平,请你对该温度计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换用直径更细的吸管 。
【考点】温度计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答案】(1)同意,红墨水能使现象更明显;(2)空气的受热膨胀比水明显,丙中空气多,故液柱上升最高;(3)换用直径更细的吸管。
【分析】(1)用红墨水来制作效果会更好,因为红墨水能使现象更明显;
(2)空气的受热膨胀比水明显,据此分析;
(3)换用直径更细的吸管或换用更大的塑料瓶,可使液柱变化明显。
【解答】解:(1)小科认为,用红墨水来制作效果会更好,这个观点正确,因为红墨水能使现象更明显;
(2)用同种材料制成的温度计,放入相同温度的水中,液面上升的速度和最终液柱高度都不同,液柱高度:甲<乙<丙,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空气的受热膨胀比水明显,丙中空气多,故液柱上升最高;
(3)为使该温度计的“指标二”达到“优秀”水平,改进建议:换用直径更细的吸管或换用更大的塑料瓶。
故答案为:(1)同意,红墨水能使现象更明显;(2)空气的受热膨胀比水明显,丙中空气多,故液柱上升最高;(3)换用直径更细的吸管。
【点评】本题考查有关温度计的知识,掌握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解题关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