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新课预习 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2024 江干区校级三模)小钱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时,能观察到的结构是( )
A.叶绿体 B.液泡
C.淡紫色的淀粉分子 D.细胞膜
2.(2024 湖州模拟)在观察装片时,在视野从甲到丁的调节过程中,一定不需要调节的显微镜结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2024 余姚市期末)小余在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漱口用的液体、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染色用的液体分别是( )
A.稀碘液、自来水、生理盐水
B.生理盐水、凉开水、稀碘液
C.凉开水、生理盐水、稀碘液
D.自来水、生理盐水、稀碘液
4.(2024 嘉善县一模)小明同学进行临时装片制作,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并绘制细胞模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制作临时装片时应滴加一滴清水,以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B.光线过暗时可通过调节显微镜的结构②,以增加视野亮度
C.从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观察时,需要调节显微镜的结构③
D.细胞结构c内含遗传物质,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5.(2024 余姚市期末)近期,儿童肺炎在全国多地流行,多数是由支原体引起的,国家卫健委专家建议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不扎堆、不聚集。下列判断支原体属于生物的依据是( )
A.能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B.能使人咳嗽
C.个体微小
D.能分裂繁殖
6.(2024 上城区校级二模)关于新陈代谢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新陈代谢一旦停止,生命也就结束
B.新陈代谢是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
C.新陈代谢是先合成身体的组成部分,然后再分解身体的部分物质
D.每一个活着的人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着新陈代谢
7.(2024 慈溪市期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诗句中对“犬”的描写,体现的生物基本特征是( )
A.能进行繁殖
B.具有应激性
C.具有生长和发育的现象
D.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
8.(2024 越城区期末)下列诗句中的描述与生殖现象无关的是( )
A.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B.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C.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9.(2024 上城区二模)小金制作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进行观察。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的①是反光镜,当环境光线较弱时,应选用平面镜对光
B.图乙是给洋葱叶内表皮细胞染色,所用的液体可用碘液或红墨水
C.若要观察到的细胞数量最多,应选择图丙中的镜头组合②和③
D.若要把图丁中观察到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玻片应向左上方移动
10.(2024 诸暨市二模)如图是某同学在生物实验课上使用的显微镜及观察到的不同视野。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③可以调节视野光线强弱
B.转动⑤使镜筒缓慢下降时,眼睛要从侧面注视物镜
C.将图二中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向右方移动玻片
D.从图三到图四,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减少,视野变暗
11.(2024 拱墅区一模)如图所示为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视野,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为了观察到更多的口腔上皮细胞,应选用高倍物镜
B.将①所在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C.①和②是细胞核,能控制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D.乙中细胞比甲中细胞少了液泡和叶绿体
12.(2024 青田县模拟)某同学在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显微镜下看到的细胞视野如图所示,该同学要想把要观察的细胞移到视野中央,则下一步的操作是( )
A.移动装片 B.调节反光镜
C.转动物镜转换器 D.旋动细准焦螺旋
13.(2024 拱墅区月考)小科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发现目镜下的视野区偏暗,他应该调节( )解决问题。
A.调节旋钮 B.目镜 C.反光镜 D.玻片
14.(2024 余姚市模拟)小明双眼注视物镜,将镜筒从高处开始下降,应调节( )
A.粗准焦螺旋 B.细准焦螺旋
C.物镜转换器 D.载玻片
15.(2024 宁波一模)如图所示为显微镜下的番茄果肉细胞,要将I转换成II,可能要进行下面5个操作步骤:①调节粗准焦螺旋;②调节细准焦螺旋;③调节光圈;④转动物镜转换器;⑤移动装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无需进行①操作
B.③应该把小光圈调为大光圈
C.④应该把低倍镜换为高倍镜
D.⑤应该把装片向左移动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6.(2024 杭州二模)小江同学在进行显微镜观察植物装片的实验:
(1)载物台上有待观察的装片时,应用 固定于适当的位置。
(2)若观察到目标细胞在视野左上方,为了使目标细胞处于视野中央,应向 移动装片。
(3)若某细胞正在进行细胞分裂,最明显的现象是细胞核中出现 。
17.(2024 上海)如图1所示是植物细胞的结构图。其中含有遗传信息的结构是 (填字母),名称是 。使用显微镜(如图2所示)观察细胞时,需先转动粗准焦螺旋 (填字母),找到物像后,再转动细准焦螺旋 (填字母),找到清晰物像。
18.(2024 舟山模拟)显微镜是观察细胞形态结构的常用工具,因此我们要学会使用显微镜。小秋想利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临时装片上的细胞来认识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请你指导小秋完成实验。
(1)如图中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正确的是操作顺序是 (填图中序号)。
(2)调距时,先使镜筒下降,再向后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上升到最高点,还是没有找到物像,接下来进行的操作是 (填字母编号)。
A.前后转动粗准焦螺旋,继续寻找物像
B.转动物镜转换器,换用高倍镜继续寻找物像
C.眼睛看着物镜,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降至最低
D.左眼看着目镜,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继续寻找物像
19.(2024 宁波模拟)浙江盛产杨梅,夏至前后,杨梅成熟,其酸酸甜甜的味道深受民众喜爱。
(1)杨梅成熟的季节,地球运行到图甲中的 位置附近;
(2)酸甜可口的杨梅汁主要存在于杨梅果肉细胞的 (填字母)中;
A.细胞壁
B.细胞核
C.液泡
D.叶绿体
(3)不同品种的杨梅的口感和外形都不太一样,这些性状是由 控制的;
(4)果农采取如图乙所示的方法,在生命力,抗病性强的“大叶草杨梅”树上结出果大味甜的“东魁杨梅”;这种培育方法叫 。通常采用塑料袋密封后冷藏的方法来延长杨梅的保存时间,这是抑制了杨梅的 。
20.(2024 金东区期中)如图是某藻类细胞中叶绿体移动路线示意图,视野中的叶绿体位于液泡的下方,并绕液泡按逆时针方向移动,则实际上,该细胞中叶绿体的位置位于液泡的 (填“上方”或”下方”)和移动的方向 (填“顺时针”或”逆时针”)。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21.(2024 余姚市期末)科学观察需要工具,显微镜就是其中一种工具。以下是小余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过程,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小余同学在显微镜的操作中,眼睛需注视物镜的操作是 。
A.移动玻片
B.镜筒下降
C.调节反光镜
D.镜筒上升
(2)小余同学用低倍物镜观察临时装片时,在视野内看到一黑点。当他移动装片时,黑点不动;当他换用高倍物镜观察后,黑点还在原处,这一现象最可能的解释是 。
A.装片上有一小黑点
B.物镜需要清洁
C.目镜需要清洁
D.反光镜上有黑点
(3)小余改进操作后,在显微镜下看到了图甲所示的物像,为了更清晰地观察A细胞,得到图乙所示的物像,则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
①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
②转动转换器,把高倍物镜换成低倍物镜
③将玻片向下方移动使A移至视野中央
④将玻片向上方移动使A移至视野中央
⑤调节细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
⑥调节粗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
22.(2024 上城区校级三模)洋葱叶分为管状叶和鳞片叶两种,管状叶伸展于空中,进行光合作用,鳞片叶层层包裹形成鳞茎,富含营养物质。为研究生物细胞的结构特点,小金同学用显微镜观察自制的洋葱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丙图是小金同学在观察到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后绘制的细胞结构模式图,该模式图中存在诸多错误,其中多画的结构是 (填结构名称)。
(2)用显微镜观察管状叶的下表皮时若要使视野丁变为视野戊,请选择出正确操作步骤并排序(填序号) 。
①向上移动玻片
②向下移动玻片
③调节粗准焦螺旋
④调节细准焦螺旋
⑤转动转换器
(3)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了洋葱鳞片内表皮细胞后,迅速把显微镜移到同组同学面前。结果同学只观察到一个圆形的白亮视野。导致这一结果的最可能原因是下列选项中的 。
A.装片没有压上压片夹
B.反光镜位置改变
C.物镜转换器发生偏转
D.光圈大小发生变化
新课预习 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2024 江干区校级三模)小钱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时,能观察到的结构是( )
A.叶绿体 B.液泡
C.淡紫色的淀粉分子 D.细胞膜
【考点】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植物细胞.
【答案】B
【分析】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液泡。
【解答】解:A、植物体只有绿色部分的细胞才有叶绿体,故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没有叶绿体,A不符合题意。
B、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时,能观察到液泡,B符合题意。
C、普通光学显微镜不能观察到淀粉分子,C不符合题意。
D、细胞膜是紧贴细胞壁内侧的一层膜,非常薄且透明,在光学显微镜下不易看清楚,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2024 湖州模拟)在观察装片时,在视野从甲到丁的调节过程中,一定不需要调节的显微镜结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考点】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植物细胞.
【答案】C
【分析】图中:①转换器、②反光镜、③粗准焦螺旋、④细准焦螺旋。
【解答】解:高倍显微镜的操作顺序:使用高倍物镜之前,必须先用低倍物镜找到观察的物像,并将观察目标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再换上高倍镜,换用高倍镜后,视野内亮度变暗,因此一般选用较大的光圈并使用反光镜的凹面,然后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观察的物像清晰。可见,在观察装片时,在视野从甲到丁的调节过程中,需要:移动玻片(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转动①转换器(换高倍物镜)→转动遮光器和②反光镜(调节视野亮度)→调节④细准焦螺旋(将物像调清晰),不用的是③粗准焦螺旋。
故选:C。
【点评】正确识记并理解显微镜的结构、功能和使用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3.(2024 余姚市期末)小余在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漱口用的液体、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染色用的液体分别是( )
A.稀碘液、自来水、生理盐水
B.生理盐水、凉开水、稀碘液
C.凉开水、生理盐水、稀碘液
D.自来水、生理盐水、稀碘液
【考点】制作临时装片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答案】C
【分析】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操作步骤是:擦→滴→刮→涂→盖→染。
【解答】解: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顺序是:用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放在实验台上备用;滴一滴生理盐水在载玻片中央,目的是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原有形状;用凉开水漱口,以去除口腔中的食物残渣;用消毒的牙签在口腔内侧壁上轻轻刮几下,取得口腔上皮细胞,再在把牙签附有碎屑的一端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滴中均匀涂抹;盖上盖玻片,先用镊子夹起盖玻片的一边,让另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滴;然后轻轻盖上,避免出现气泡;染是指染色,把稀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直到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故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漱口用的液体、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染色用的液体分别是凉开水、生理盐水、稀碘液,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掌握制作临时装片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步骤和操作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2024 嘉善县一模)小明同学进行临时装片制作,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并绘制细胞模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制作临时装片时应滴加一滴清水,以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B.光线过暗时可通过调节显微镜的结构②,以增加视野亮度
C.从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观察时,需要调节显微镜的结构③
D.细胞结构c内含遗传物质,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考点】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植物细胞.
【答案】C
【分析】(1)显微镜的结构:①转换器、②反光镜、③粗准焦螺旋、④细准焦螺旋。
(2)由图可知:a细胞壁、b液泡、c细胞核、d细胞质。
【解答】解:A、由绘制的细胞模型中有液泡可知,观察的是植物细胞,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时,正确的步骤应是先用滴管在洁净的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目的是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A正确。
B、光线过暗时可通过调节显微镜的结构②反光镜,由平面镜换为凹面镜,以增加视野亮度,B正确。
C、从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观察时,需要调节显微镜的结构④细准焦螺旋,C错误。
D、c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内含遗传物质,决定生物性状的遗传信息主要存在于细胞核,所以c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D正确。
故选:C。
【点评】熟练掌握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方法、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细胞的结构及功能是解题关键。
5.(2024 余姚市期末)近期,儿童肺炎在全国多地流行,多数是由支原体引起的,国家卫健委专家建议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不扎堆、不聚集。下列判断支原体属于生物的依据是( )
A.能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B.能使人咳嗽
C.个体微小
D.能分裂繁殖
【考点】生物的基本特征.
【答案】D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解:支原体能分裂繁殖,这是生物的基本特征。而能通过空气、飞沫传播;能使人咳嗽;个体微小都不属于生物的基本特征。
故选:D。
【点评】解答此题要掌握生物的特征。
6.(2024 上城区校级二模)关于新陈代谢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新陈代谢一旦停止,生命也就结束
B.新陈代谢是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
C.新陈代谢是先合成身体的组成部分,然后再分解身体的部分物质
D.每一个活着的人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着新陈代谢
【考点】生物的基本特征.
【答案】C
【分析】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及人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变过程叫做新陈代谢.
【解答】解:A、生物体的新陈代谢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着,新陈代谢一旦停止,生命也就结束了。故A正确;
B、新陈代谢是生物体生存的基本条件,是生命的最基本特征。故B正确;
C、在新陈代谢过程中,既有同化作用又有异化作用。同化作用是指生物体把从外界环境中获取的营养物质转变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并且储存能量的变化过程。异化作用是指生物体能够把自身的一部分组成物质加以分解,释放出其中的能量,并且把分解的终产物排出体外的变化过程。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同时进行。故C错误;
D、生物体的新陈代谢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着,新陈代谢一旦停止,生命也就结束了。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新陈代谢的概念和意义,正确理解新陈代谢的概念,不难判断各选项的正误.
7.(2024 慈溪市期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诗句中对“犬”的描写,体现的生物基本特征是( )
A.能进行繁殖
B.具有应激性
C.具有生长和发育的现象
D.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
【考点】生物的基本特征.
【答案】B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解:“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意思是柴门外忽传来犬吠声声,风雪夜回宿家的家人回来了,“犬”的描写,体现的生物基本特征是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故选:B。
【点评】解答此题要掌握生物的特征知识。
8.(2024 越城区期末)下列诗句中的描述与生殖现象无关的是( )
A.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B.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C.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考点】生物的基本特征.
【答案】C
【分析】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生物都能遗传和变异的特征。
【解答】解:A、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体现了生物用种子繁殖后代的生殖现象;不合题意;
B、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是指野草每年春天依靠种子繁殖后代,体现了生物的生殖现象;不合题意;
C、红豆树发芽长枝、长叶,这是营养生长,属于生长现象;符合题意;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桃花盛开与生殖有关,属于生殖现象。不合题意;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9.(2024 上城区二模)小金制作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进行观察。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的①是反光镜,当环境光线较弱时,应选用平面镜对光
B.图乙是给洋葱叶内表皮细胞染色,所用的液体可用碘液或红墨水
C.若要观察到的细胞数量最多,应选择图丙中的镜头组合②和③
D.若要把图丁中观察到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玻片应向左上方移动
【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植物细胞.
【答案】B
【分析】(1)显微镜的正确操作步骤应该是:取镜和安放、对光、放置玻片标本、调焦、观察、收放和整理。
(2)在显微镜中成的像是倒像,如果发现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上方,它实际上位于玻片标本的左下方,所以要移到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我们可以这样记忆:物像位于视野的哪个方向,就向哪个方向移动,才能移到视野中央。
【解答】解:A.凹面反光镜使光线汇聚,因此观察时,光线较弱,可选用图甲中①反光镜的凹面,A错误。
B.图乙是给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染色,所用的液体是碘液或红墨水,染色的主要目的是将细胞核染成深色,便于观察,B正确。
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因此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较多,应选用放大倍数小的目镜和物镜,①②一端无螺纹为目镜,目镜倍数越小,镜头越长;③④有螺纹为物镜,物镜倍数越小,镜头越短,所以要在视野内看到较多的细胞,宜选用的镜头组合分别是①和④的组合,C错误。
D.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图丁中物像在视野的右下方,玻片标本要往右下方移动,物像会移到视野中央,D错误。
故选:B。
【点评】掌握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是解题关键。
10.(2024 诸暨市二模)如图是某同学在生物实验课上使用的显微镜及观察到的不同视野。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③可以调节视野光线强弱
B.转动⑤使镜筒缓慢下降时,眼睛要从侧面注视物镜
C.将图二中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向右方移动玻片
D.从图三到图四,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减少,视野变暗
【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答案】C
【分析】图中①转换器、②遮光器、③反光镜、④目镜、⑤粗准焦螺旋、⑥细准焦螺旋。
【解答】解:A、光线强时使用③反光镜的平面镜,光线弱时使用③反光镜的凹面镜,因此,③反光镜可以调节视野光线强弱,正确;
B、转动⑤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下降时,眼睛要从侧面注视物镜,以免压坏玻片标本,正确;
C、显微镜成倒立的像,物像的移动方向和装片的移动方向相反。将图二中的物像在视野的左方,要想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向左方移动玻片,错误;
D、从图三到图四,细胞体积变大,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变大,因此,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减少,视野变暗,正确。
故选:C。
【点评】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11.(2024 拱墅区一模)如图所示为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视野,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为了观察到更多的口腔上皮细胞,应选用高倍物镜
B.将①所在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C.①和②是细胞核,能控制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D.乙中细胞比甲中细胞少了液泡和叶绿体
【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动物细胞的结构.
【答案】B
【分析】(1)在观察物像时,物像移动的方向与标本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所以把视野中偏右上方的物像移动正中央的话,玻片标本应往右上方移动。
(2)图中①②都是细胞核。
【解答】解:A、在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时,显微镜放大倍数较小才能观察到更多的细胞数目,错误。
B、显微镜呈倒像,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所以图中1染色体要移至视野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装片,正确。
C、①和②是细胞核。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因此,能控制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阻挡有害物质进入细胞,错误。
D、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无叶绿体,乙中细胞比甲中细胞少了液泡和细胞壁,错误。
故选:B。
【点评】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点是解题的关键。
12.(2024 青田县模拟)某同学在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显微镜下看到的细胞视野如图所示,该同学要想把要观察的细胞移到视野中央,则下一步的操作是( )
A.移动装片 B.调节反光镜
C.转动物镜转换器 D.旋动细准焦螺旋
【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答案】A
【分析】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取镜安放、对光、安放玻片、调焦、观察、清洁收镜等。
【解答】解:玻片移动的方向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显微镜下看到的细胞位于视野的左方,所以该同学要想把要观察的细胞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左方移动,A正确。
故选:A。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13.(2024 拱墅区月考)小科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发现目镜下的视野区偏暗,他应该调节( )解决问题。
A.调节旋钮 B.目镜 C.反光镜 D.玻片
【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答案】C
【分析】在显微镜的结构中,能够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遮光器和反光镜,遮光器上有大小光圈,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反光镜上有两个面:平面镜和凹面镜,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光线弱时用凹面镜。
【解答】解: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小科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发现目镜下的视野区偏暗,这时他应该调节反光镜(用凹面镜)和遮光器(用大光圈)。
故选:C。
【点评】理解反光镜的反光镜和遮光器的作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4.(2024 余姚市模拟)小明双眼注视物镜,将镜筒从高处开始下降,应调节( )
A.粗准焦螺旋 B.细准焦螺旋
C.物镜转换器 D.载玻片
【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答案】A
【分析】显微镜机构图
【解答】解:镜臂上装有两种可以转动的螺旋,能使镜筒上升或下降,称为准焦螺旋。大的螺旋转动一圈。镜筒升降10毫米,用于调节低倍镜焦距,叫做粗准焦螺旋。小的螺旋围动一圈,镜筒升降0.1毫米。主要用于调节高倍镜焦距,叫做细准焦螺旋。要将镜筒从最低处开始上升,首先应调节粗准焦螺旋。
故选:A。
【点评】本题结合显微镜结构图考查了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做好本类型题目的关键是要多练习使用显微镜,熟练其操作。
15.(2024 宁波一模)如图所示为显微镜下的番茄果肉细胞,要将I转换成II,可能要进行下面5个操作步骤:①调节粗准焦螺旋;②调节细准焦螺旋;③调节光圈;④转动物镜转换器;⑤移动装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无需进行①操作
B.③应该把小光圈调为大光圈
C.④应该把低倍镜换为高倍镜
D.⑤应该把装片向左移动
【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答案】D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用临时装片观察植物细胞的实际操作能力的题。
【解答】解:此题由于考查的是实际操作能力的题,故难度稍大一点,不过平时多操作显微镜积累经验的话,也不是很难。
首先分析题干中给出的图示,I图所示四个番茄细胞,而II图所示四个番茄细胞中其中右上角那个放大的细胞。可以判断,是在使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观察的结果。但由于四个番茄细胞中,右上角的番茄细胞并没有在视野中央,而II图却在视野中央,故在换用高倍镜前需要将要观察的右上角的细胞移到视野中央,因此需要将装片向右上角移动,这样物像移入视野中央;然后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物镜;由于换上高倍物镜后,视野变窄,所以视野光线会变暗,因此需要换用较大的光圈或使用反光镜的凹面镜,使视野光线变亮;换上高倍镜的视野内的细胞会变得模糊,所以不用调节粗准焦螺旋,只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变得更加清晰即可。
由以上分析得知:⑤应该把装片向左移动右上角。
故选:D。
【点评】做此题有个诀窍就是,使用显微镜低倍镜换用高倍镜后,不用调节粗准焦螺旋,只调节细准焦螺旋就可以使物像变得清晰,而题干中惟独C选项没有用到粗准焦螺旋,用排除法即可得出正确答案了。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6.(2024 杭州二模)小江同学在进行显微镜观察植物装片的实验:
(1)载物台上有待观察的装片时,应用 压片夹 固定于适当的位置。
(2)若观察到目标细胞在视野左上方,为了使目标细胞处于视野中央,应向 左上方 移动装片。
(3)若某细胞正在进行细胞分裂,最明显的现象是细胞核中出现 染色体 。
【考点】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植物细胞.
【答案】(1)压片夹。
(2)左上方。
(3)染色体。
【分析】(1)显微镜的使用:1、取镜与安放;2、对光;3、观察;4、整理与存放。
(2)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分裂时先是细胞核一分为二,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两个细胞。
【解答】解:(1)安放装片时,把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要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2)显微镜成倒像,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若观察到目标细胞在视野左上方,为了使目标细胞处于视野中央,应向左上方移动装片。
(3)细胞核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是明显,染色体的数量在细胞分裂时已经复制加倍,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因此,正在进行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最明显的现象是细胞核中出现了染色体。
故答案为:(1)压片夹。
(2)左上方。
(3)染色体。
【点评】掌握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及细胞的分裂是解题关键。
17.(2024 上海)如图1所示是植物细胞的结构图。其中含有遗传信息的结构是 B (填字母),名称是 细胞核 。使用显微镜(如图2所示)观察细胞时,需先转动粗准焦螺旋 b (填字母),找到物像后,再转动细准焦螺旋 c (填字母),找到清晰物像。
【考点】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答案】B;细胞核;b;c。
【分析】(1)图1中的A细胞壁、B细胞核、C细胞膜、D细胞质;
(2)图2中的a目镜、b粗准焦螺旋、c细准焦螺旋、d物镜。
【解答】解:细胞中内含遗传物质,传递遗传信息的是图1中的B细胞核;观察下降镜筒时,一定要从侧面注视物镜,转动图2中的b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看到物像后,为了使物像更清晰,应调节图二中的c细准焦螺旋。
故答案是:B;细胞核;b;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植物细胞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了解显微镜的使用。
18.(2024 舟山模拟)显微镜是观察细胞形态结构的常用工具,因此我们要学会使用显微镜。小秋想利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临时装片上的细胞来认识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请你指导小秋完成实验。
(1)如图中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正确的是操作顺序是 ③④②① (填图中序号)。
(2)调距时,先使镜筒下降,再向后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上升到最高点,还是没有找到物像,接下来进行的操作是 C (填字母编号)。
A.前后转动粗准焦螺旋,继续寻找物像
B.转动物镜转换器,换用高倍镜继续寻找物像
C.眼睛看着物镜,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降至最低
D.左眼看着目镜,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继续寻找物像
【考点】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植物细胞.
【答案】(1)③④②①;
(2)C。
【分析】1、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步骤简单概括为:擦、滴、撕、展、盖、染。
2、粗准焦螺旋的作用是升降镜筒,找到物像。
【解答】解:(1)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步骤简单概括为:擦、滴、撕、展、盖、染。分析图中序号所示的步骤可知正确的操作顺序应为:③④②①;
(2)粗准焦螺旋的作用是大幅度的升降镜筒,以便找到物像。所以先使镜筒下降,再向后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上升到最高点,还是没有找到物像,接下来进行的操作是:眼睛看着物镜,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降至最低,然后再寻找物像。
故答案为:(1)③④②①;
(2)C。
【点评】本题考查:1.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2.显微镜的使用。
19.(2024 宁波模拟)浙江盛产杨梅,夏至前后,杨梅成熟,其酸酸甜甜的味道深受民众喜爱。
(1)杨梅成熟的季节,地球运行到图甲中的 B 位置附近;
(2)酸甜可口的杨梅汁主要存在于杨梅果肉细胞的 C (填字母)中;
A.细胞壁
B.细胞核
C.液泡
D.叶绿体
(3)不同品种的杨梅的口感和外形都不太一样,这些性状是由 基因 控制的;
(4)果农采取如图乙所示的方法,在生命力,抗病性强的“大叶草杨梅”树上结出果大味甜的“东魁杨梅”;这种培育方法叫 嫁接 。通常采用塑料袋密封后冷藏的方法来延长杨梅的保存时间,这是抑制了杨梅的 呼吸作用 。
【考点】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答案】(1)B。
(2)C。
(3)基因;
(4)嫁接;呼吸作用。
【分析】(1)嫁接是把一种植物的枝或芽,嫁接到另一种植物的茎或根上,使接在一起的两个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
(2)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解答】解:(1)由题干可知,夏至前后杨梅成熟,夏至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所以地球运行到图甲中B位置附近。
(2)液泡内含有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酸甜可口的杨梅汁主要存在于杨梅果肉细胞的液泡中,故选:C。
(3)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不同品种的杨梅口感、外形都不太一样,这些性状主要是由基因控制的。
(4)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梅农想要改善杨梅的品种,通过嫁接的方法获得的,用抗病性强的“大叶草杨梅”作为砧木,果大味甜的“东魁杨梅”作为接穗,结出的果实是果大味甜的“东魁杨梅”。通常采用塑料袋密封后冷藏的方法来延长杨梅的保存时间,这是抑制了杨梅的呼吸作用。
故答案为:
(1)B。
(2)C。
(3)基因;
(4)嫁接;呼吸作用。
【点评】解答此题要掌握细胞的结构功能、嫁接技术、基因的作用等知识。
20.(2024 金东区期中)如图是某藻类细胞中叶绿体移动路线示意图,视野中的叶绿体位于液泡的下方,并绕液泡按逆时针方向移动,则实际上,该细胞中叶绿体的位置位于液泡的 上方 (填“上方”或”下方”)和移动的方向 逆时针 (填“顺时针”或”逆时针”)。
【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显微镜成倒立的像,简便方法写纸上到过来看,解答即可。
【解答】解: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视野中的叶绿体位于液泡的下方,细胞质环流方向为逆时针。因此,藻类细胞中叶绿体的位置是位于液泡上方;细胞质环流的方向是逆时针。
故答案为:上方;逆时针。
【点评】熟练掌握显微镜的结构及其操作技巧。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21.(2024 余姚市期末)科学观察需要工具,显微镜就是其中一种工具。以下是小余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过程,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小余同学在显微镜的操作中,眼睛需注视物镜的操作是 B 。
A.移动玻片
B.镜筒下降
C.调节反光镜
D.镜筒上升
(2)小余同学用低倍物镜观察临时装片时,在视野内看到一黑点。当他移动装片时,黑点不动;当他换用高倍物镜观察后,黑点还在原处,这一现象最可能的解释是 C 。
A.装片上有一小黑点
B.物镜需要清洁
C.目镜需要清洁
D.反光镜上有黑点
(3)小余改进操作后,在显微镜下看到了图甲所示的物像,为了更清晰地观察A细胞,得到图乙所示的物像,则操作顺序是 ④①⑤ 。(填序号)
①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
②转动转换器,把高倍物镜换成低倍物镜
③将玻片向下方移动使A移至视野中央
④将玻片向上方移动使A移至视野中央
⑤调节细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
⑥调节粗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
【考点】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植物细胞.
【答案】(1)B;
(2)C;
(3)④①⑤。
【分析】显微镜是科学探究,科学观察的重要工具,要熟练使用。实验室使用显微镜观察的顺序是:取镜和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观察,收镜,整理实验台。
【解答】解:(1)观察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2)若显微镜视野中出现污点,则污点只可能在玻片、物镜、目镜上。移动装片时,黑点不动,则说明黑点不在玻片上;换用高倍物镜观察后,黑点还在原处,则说明黑点在目镜上,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3)物镜有螺纹,安装在装换器上;细准焦螺旋能小幅度的升降镜筒,使物像更清晰;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因此玻片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图甲中物像位于视野中央上方,要得到图乙所示的物像,主要操作步骤是:
④将玻片向上方移动使A移至视野中央。
①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
⑤调节细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
故答案为:(1)B;
(2)C;
(3)④①⑤。
【点评】掌握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2.(2024 上城区校级三模)洋葱叶分为管状叶和鳞片叶两种,管状叶伸展于空中,进行光合作用,鳞片叶层层包裹形成鳞茎,富含营养物质。为研究生物细胞的结构特点,小金同学用显微镜观察自制的洋葱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丙图是小金同学在观察到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后绘制的细胞结构模式图,该模式图中存在诸多错误,其中多画的结构是 叶绿体 (填结构名称)。
(2)用显微镜观察管状叶的下表皮时若要使视野丁变为视野戊,请选择出正确操作步骤并排序(填序号) ②⑤④ 。
①向上移动玻片
②向下移动玻片
③调节粗准焦螺旋
④调节细准焦螺旋
⑤转动转换器
(3)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了洋葱鳞片内表皮细胞后,迅速把显微镜移到同组同学面前。结果同学只观察到一个圆形的白亮视野。导致这一结果的最可能原因是下列选项中的 A 。
A.装片没有压上压片夹
B.反光镜位置改变
C.物镜转换器发生偏转
D.光圈大小发生变化
【考点】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植物细胞.
【答案】(1)叶绿体;
(2)②⑤④;
(3)A。
【分析】(1)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为:擦、滴、撕、展、盖、染、吸,植物细胞有细胞壁,为保持植物细胞正常形态可以滴清水,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无色素,需要用碘液反复染色才能看清楚结构。
(2)植物细胞基本结构为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为植物绿色细胞特有。⑤液泡、⑥细胞核。
(3)图乙为显微镜,①粗准焦螺旋、②细准焦螺旋、③载物台、④反光镜。
【解答】解:(1)并不是所有植物细胞都具备叶绿体,植物绿色部位的细胞才可能有叶绿体存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无叶绿体。
(2)图丁到图戊,需要先将气孔移动到视野中央,图丁气孔在视野下方,显微镜呈倒像,应该向下移动。然后转动转换器,使用高倍镜,最后调节细准焦螺旋使得物像更加清晰。
(3)移动过程中转换器、光圈一般不会分生变化,题干中同学能观察到圆形的明亮的视野,证明对光也没有问题,排除B、C、D选项,只可能是装片是没压压片夹,装片发生移动,故选:A。
故答案为:(1)叶绿体;
(2)②⑤④;
(3)A。
【点评】掌握植物细胞的结构和显微镜的使用步骤是解题关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