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第1课 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预习衔接.含解析)-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统编版(2024)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第1课 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预习衔接.含解析)-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统编版(2024)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7-08 16:37: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新课预习衔接 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
一.选择题(共22小题)
1.(2024 香洲区校级月考)课后,某班同学开展了模仿“北京人一天的生活”的体验活动。在活动的场景中,与史实相符的是(  )
A.早晨,大家围在一起喝小米粥
B.上午,大家用磨制石器射死了一头野兽
C.下午,大家动手钻木取火,烧烤野兽
D.晚上,大家睡在洞穴里,洞口燃火以驱赶野兽和照明
2.(2024 桐柏县期中)现代人的审美水平不断提高,很多的女人都有一条自己钟爱的项链,你知道我国最早佩戴项链的远古人类吗?(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
3.(2021秋 周至县月考)以下是某同学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看到的展品及其简介。据此判断当时生活在这里的远古人类(  )
名称:鹿角铲 年代:距今约1.4万年 时间及地点:1975年贵州省兴义县猫猫洞出土 材质与制作工艺:用裁断的鹿角制成。先在鹿角的一端刮出一个45度的刃口,再加以磨制。
A.已掌握磨制技术 B.能够制造陶器
C.已掌握雕刻技术 D.尚未使用石器
4.(2024 榆树市期中)根据下列与北京人有关的图片,分析、推断的结论,不正确的一项(  )
A.化石是我们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
B.北京人和我们现代人没有什么区别
C.北京人以采集、狩猎为生,过群居生活
D.北京人已经会使用火
5.(2024 高要区二模)磨刀山遗址是广东省目前确认的年代最早的古人类文化遗存,并将广东人类活动史推至“北京人”时代。遗址出土石器近400件。这些石器最有可能产生于(  )
A.旧石器时代 B.新石器时代
C.青铜时代 D.铁器时代
6.(2024 栖霞市期中)“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的灰烬……”这(  )
A.是我国最早的古人类
B.是世界最早的古人类
C.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D.证明了青铜时代的到来
7.(2024 平顶山期末)某历史社团在筹备“北京人遗址”专刊时,搜集到了头盖骨化石、动物烧骨、灰烬堆等图片作为素材。以下图片也能作为此专刊素材的是(  )
A.打制石锤 B.磨制骨针
C.碳化稻粒 D.彩绘陶盘
8.(2024 黄石港区期末)我的家乡是黄石,其实她的历史非常悠久。1971年冬天,在大冶章山石龙头发现了旧石器时代古人类生活的遗址。经考古鉴定,确认她距今约三、四十万年。请问大家,她与闻名于世的_____原始人时间相当呢?(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蓝田人
9.在山顶洞人的洞穴里,发现了一些有孔兽骨、海蚶壳和磨光石珠。这些物件可以说明山顶洞人已经(  )
A.学会制作工具 B.用火烤熟食物
C.掌握狩猎技术 D.懂得打扮修饰
10.(2024 简阳市期末)科学家通过对北京人的骨骼化石的分析发现,“北京人头骨的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他们平均身高约157厘米。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上肢略长,能够直立行走。”这段材料说明(  )
A.北京人已经学会用火
B.北京人已能制造工具
C.北京人完全具备现代人的特征
D.北京人兼具古猿和现代人特征
11.(2024 顺平县期中)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北京人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使用打制石器,用火、防寒、烧烤食物,改善了生存条件,北京人在用火方面与其他远古人类的不同之处(  )
A.知道用火 B.学会用火 C.人工取火 D.天然火
12.(2024 蓬莱区期中)央视《探索 发现》专题片《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介绍了中国远古时期人类的生活。为专题片内容提供最可靠依据的是(  )
A.神话传说 B.专家介绍 C.化石遗址 D.史书记载
13.(2024 通州区期中)山顶洞人遗址出土的很多穿孔动物牙齿饰物,穿孔不甚整齐。有的因经常穿系挂戴,孔变得光滑。据此可知,山顶洞人(  )
A.学会保存火种 B.使用打制石器
C.懂得饲养动物 D.懂得爱美装扮
14.良渚文化显示了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与它同一时期,我国的辽河流域有红山文化,黄河中下游地区有龙山文化。这些考古发现共同证实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发展(  )
A.具有多元一体特征
B.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
C.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
D.水平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地区
15.(2024 昆都仑区期末)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如图是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生活在(  )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16.(2024 苏州模拟)如图关于北京人的考古发现,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北京人使用石器进行农业生产
B.北京人大脑容量比现代人小
C.北京人已经学会人工取火
D.北京人开始饲养家禽和家畜
17.(2024 沂源县期中)山顶洞人遗址出土了很多穿孔动物牙齿的饰物,其中有的因经常穿系挂戴,孔变得光滑。据此可知,山顶洞人(  )
A.学会保存火种 B.使用打制石器
C.懂得饲养动物 D.具有爱美意识
18.(2024 金安区校级期中)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以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第二手史料是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下列可以作为研究当时社会发展状况的第一手史料的(  )
①北京人复原头像
②山顶洞人遗址出土的石器
③半坡人面鱼纹彩陶盆
④元谋人遗址出土的炭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2024 冠县期末)“……最先于1921年被发现,后来人类学家根据在遗址中发现的3颗牙齿化石……1929年又发现用火遗址。”据此可知,相关的远古人类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20.(2024 滨海县校级三模)北京猿人不管是在体形上还是在脑容量方面都更接近现代人。其上肢骨和现代人的接近程度甚于下肢骨,这表明北京猿人的下肢在长期直立行走和辅助性劳动中日趋完善,上肢在长期的劳动中为适应日益复杂的动作而变得十分灵巧。这表明猿人到现代人转变的关键是(  )
A.能够直立行走 B.形态样貌变化
C.长期劳动结果 D.生存技能增强
21.据测定,活动在今北京周口店龙骨山一带的原始居民——北京人,生活年代距今约70至20万年。学者研究北京人的特征和生活状况,主要依靠(  )
A.出土的古人类化石和石器
B.有关伏羲女娲的神话传说
C.远古历史文献的有关记载
D.出土的磨制石器
22.(2024 渝北区期末)遗址能为已经消逝的文明或者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北京人遗址为我们提供的历史见证是,北京人已经(  )
A.出现聚落 B.学会用火 C.种植粮食 D.饲养家畜
二.材料题(共1小题)
23.(2017秋 赣榆区校级月考)材料题
阅读材料一、二、三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1)在材料一所述的险恶环境下,北京人只能过什么样的生活?
材料二:“在北京人生活的洞穴里,用火遗迹十分集中。灰烬堆积很厚,最厚处有6米。”
(2)材料二证明了什么?它所证明的史实有什么意义?
材料三:“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3)材料三反映了原始社会生活的一个什么重大变化?从什么时代开始出现这种现象?
新课预习衔接 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2小题)
1.(2024 香洲区校级月考)课后,某班同学开展了模仿“北京人一天的生活”的体验活动。在活动的场景中,与史实相符的是(  )
A.早晨,大家围在一起喝小米粥
B.上午,大家用磨制石器射死了一头野兽
C.下午,大家动手钻木取火,烧烤野兽
D.晚上,大家睡在洞穴里,洞口燃火以驱赶野兽和照明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北京人的生活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北京人食物、使用的生产工具、火的使用的相关史实。
【解答】A.半坡原始居民才会种植粟,北京人不可能喝到小米粥,A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B.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而不是磨制石器,B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C.懂得人工取火的是山顶洞人,而不是北京人,C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D.北京人会使用天然火,火可以驱赶野兽、照明等,D项与史实相符,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北京人的生活的相关史实。
2.(2024 桐柏县期中)现代人的审美水平不断提高,很多的女人都有一条自己钟爱的项链,你知道我国最早佩戴项链的远古人类吗?(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山顶洞人的相关史实,“我国最早佩戴项链的远古人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约三万年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山顶洞人依然使用打制石器,但已经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山顶洞人有爱美意识。山顶洞人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所以我国最早佩戴项链的远古人类是山顶洞人,C项正确;ABD项不正确,可排除。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山顶洞人的相关史实。
3.(2021秋 周至县月考)以下是某同学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看到的展品及其简介。据此判断当时生活在这里的远古人类(  )
名称:鹿角铲 年代:距今约1.4万年 时间及地点:1975年贵州省兴义县猫猫洞出土 材质与制作工艺:用裁断的鹿角制成。先在鹿角的一端刮出一个45度的刃口,再加以磨制。
A.已掌握磨制技术 B.能够制造陶器
C.已掌握雕刻技术 D.尚未使用石器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鹿角铲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磨制技术的相关史实。
【解答】据题干“用裁断的鹿角制成。先在鹿角的一端刮出一个45度的刃口,再加以磨制”可知,当时的远古人类已掌握磨制技术,A项正确;陶器、雕刻技术、尚未使用石器在题干材料中未有体现,排除BCD项。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磨制技术的相关史实。
4.(2024 榆树市期中)根据下列与北京人有关的图片,分析、推断的结论,不正确的一项(  )
A.化石是我们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
B.北京人和我们现代人没有什么区别
C.北京人以采集、狩猎为生,过群居生活
D.北京人已经会使用火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北京人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图片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根据题干图片“北京人头骨化石及复原头像”可知,北京人还保留猿的某些特征,B项分析错误,但符合题意;根据北京人头骨化石复原出北京人头像可知,这说明化石是我们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A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据“北京人狩猎想象图”和“北京人的生活场景”可知,这说明北京人以采集、狩猎为生,过群居生活,C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据“北京人遗址洞里挖掘的含灰烬炭屑沉积物”可知,这表明北京人已经会使用火,D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北京人的相关史实。
5.(2024 高要区二模)磨刀山遗址是广东省目前确认的年代最早的古人类文化遗存,并将广东人类活动史推至“北京人”时代。遗址出土石器近400件。这些石器最有可能产生于(  )
A.旧石器时代 B.新石器时代
C.青铜时代 D.铁器时代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旧石器时代的相关史实,“将广东人类活动史推至‘北京人’时代”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据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人用石块、兽骨和鹿角制作各类工具。他们制作石器的技术比较成熟,采用不同的打制方法,制作成不同类型的工具,如尖状器、刮削器、石锤和石砧等。使用这种打制石器的时代,叫作“旧石器时代”。据题干“将广东人类活动史推至‘北京人’时代”及所学知识可知,题干中这些石器最有可能产生于旧石器时代,A项正确;新石器时代大约从一万多年前开始,中国青铜时代始于4000多年以前,中国在春秋(公元前五世纪)末年步入铁器时代,而北京人生活的年代距今约70万—20万年,时间不符,排除BCD项。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旧石器时代的相关史实。
6.(2024 栖霞市期中)“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的灰烬……”这(  )
A.是我国最早的古人类
B.是世界最早的古人类
C.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D.证明了青铜时代的到来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北京人遗址的考古发现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据“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的灰烬……”可知,这些考古发掘的化石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C项正确;是我国最早的古人类、是世界最早的古人类和证明了青铜时代的到来在题干材料中未有体现,排除ABD项。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北京人遗址的考古发现的相关史实。
7.(2024 平顶山期末)某历史社团在筹备“北京人遗址”专刊时,搜集到了头盖骨化石、动物烧骨、灰烬堆等图片作为素材。以下图片也能作为此专刊素材的是(  )
A.打制石锤
B.磨制骨针
C.碳化稻粒
D.彩绘陶盘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北京人遗址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原始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相关史实。
【解答】据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他们使用打制的石器,过群居生活,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成果。北京人会使用天然火,他们用火烧烤食物、驱赶野兽,照明、防寒。打制石锤也能作为“北京人遗址”专刊的素材,A项正确;磨制的骨针属于山顶洞人的物品,排除B项;碳化稻粒与河姆渡原始居民有关,排除C项;彩绘陶盘最早属于龙山文化,属于新石器时代的物品,排除D项。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和准确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北京人的生产和生活的相关史实。
8.(2024 黄石港区期末)我的家乡是黄石,其实她的历史非常悠久。1971年冬天,在大冶章山石龙头发现了旧石器时代古人类生活的遗址。经考古鉴定,确认她距今约三、四十万年。请问大家,她与闻名于世的_____原始人时间相当呢?(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蓝田人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北京人的相关史实,“距今约三、四十万年”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据题干“经考古鉴定,确认她距今约三、四十万年”并结合所学可知,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北京人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手脚分工明显,能打制和使用工具,会使用天然火。题干中的“她”与闻名于世的北京人时间相当,B项符合题意;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排除A项;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约三万年,排除C项;蓝田人生活在距今约115万年到70万年前,排除D项。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北京人的相关史实。
9.在山顶洞人的洞穴里,发现了一些有孔兽骨、海蚶壳和磨光石珠。这些物件可以说明山顶洞人已经(  )
A.学会制作工具 B.用火烤熟食物
C.掌握狩猎技术 D.懂得打扮修饰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山顶洞人的生产生活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的相关史实。
【解答】山顶洞人依然使用打制石器,但已经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有爱美意识,也会埋葬逝者。据“在山顶洞人的洞穴里,发现了一些有孔兽骨、海蚶壳和磨光石珠。”可知,这些物件可以说明山顶洞人已经懂得打扮修饰,D项正确;学会制作工具、用火烤熟食物和掌握狩猎技术与题干材料内容无关,排除ABC项。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山顶洞人的生产生活的相关史实。
10.(2024 简阳市期末)科学家通过对北京人的骨骼化石的分析发现,“北京人头骨的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他们平均身高约157厘米。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上肢略长,能够直立行走。”这段材料说明(  )
A.北京人已经学会用火
B.北京人已能制造工具
C.北京人完全具备现代人的特征
D.北京人兼具古猿和现代人特征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北京人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据“北京人头骨的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可知,北京人具有古猿的特征;据“他们平均身高约157厘米。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上肢略长,能够直立行走。”可知,北京人具有现代人的特征。故题干这段材料说明北京人兼具古猿和现代人特征,D项正确;“北京人已经学会用火”“北京人已能制造工具”在题干材料中未有提及,排除AB项;“北京人完全具备现代人的特征”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北京人的相关史实。
11.(2024 顺平县期中)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北京人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使用打制石器,用火、防寒、烧烤食物,改善了生存条件,北京人在用火方面与其他远古人类的不同之处(  )
A.知道用火 B.学会用火 C.人工取火 D.天然火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北京人在用火方面与其他远古人类的不同之处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北京人使用火的相关史实。
【解答】据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他们会使用天然火,用火烧烤食物、驱赶野兽,照明、防寒,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北京人遗址中发现有灰烬、烧石和烧骨等,这反映出北京人已经学会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B项正确;云南元谋人时期已经知道使用火,排除A项;山顶洞人时期才懂得人工取火,排除C项;元谋人和北京人使用的都是天然火,排除D项。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北京人在用火方面与其他远古人类的不同之处的相关史实。
12.(2024 蓬莱区期中)央视《探索 发现》专题片《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介绍了中国远古时期人类的生活。为专题片内容提供最可靠依据的是(  )
A.神话传说 B.专家介绍 C.化石遗址 D.史书记载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为中国远古时期人类的生活提供的最可靠依据,重点掌握史料的来源的相关史实。
【解答】历史史料的来源大致有化石遗址、神话传说、专家介绍、史书记载等。关于远古原始人类生产、生活的情况,最真实的史料是化石遗址。远古时期没有文字记载,甚至连语言都是非常简单的,那时的历史只能靠科学家根据遗址发掘出来的化石、使用过的工具以及遗留物等进行科学研究来得知。为题干专题片内容提供最可靠依据的是化石遗址,C项正确;AB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为中国远古时期人类的生活提供的最可靠依据的相关史实。
13.(2024 通州区期中)山顶洞人遗址出土的很多穿孔动物牙齿饰物,穿孔不甚整齐。有的因经常穿系挂戴,孔变得光滑。据此可知,山顶洞人(  )
A.学会保存火种 B.使用打制石器
C.懂得饲养动物 D.懂得爱美装扮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山顶洞人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约三万年,已经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用骨针缝制衣服,懂得爱美。据“山顶洞人遗址出土的很多穿孔动物牙齿饰物,穿孔不甚整齐。有的因经常穿系挂戴,孔变得光滑。”可知,山顶洞人懂得爱美装扮,选项D符合题意;学会保存火种和使用打制石器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AB项;山顶洞人不懂得饲养动物,排除C项。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山顶洞人的相关史实。
14.良渚文化显示了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与它同一时期,我国的辽河流域有红山文化,黄河中下游地区有龙山文化。这些考古发现共同证实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发展(  )
A.具有多元一体特征
B.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
C.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
D.水平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地区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良渚文化遗址分布于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良渚文化显示了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大约与良渚文化同一时期,我国的辽河流域有红山文化,黄河中下游地区有龙山文化,这些都证实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发展具有多元性、一体性的特征。A项正确;BC项说法片面,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在题干中未有体现,排除D项。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的相关史实。
15.(2024 昆都仑区期末)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如图是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生活在(  )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元谋人的相关史实,“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生活在云南省元谋县,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观察题干图片可知,A处是北京人和山顶洞人遗址,B处是蓝田人遗址,C处是云南省元谋县,是元谋人遗址,D处是河姆渡遗址,C项正确;排除ABD项。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元谋人的相关史实。
16.(2024 苏州模拟)如图关于北京人的考古发现,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北京人使用石器进行农业生产
B.北京人大脑容量比现代人小
C.北京人已经学会人工取火
D.北京人开始饲养家禽和家畜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北京人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北京人的考古发现的相关史实。
【解答】据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地区,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已经会使用天然火,会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观察题干图片,由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可知,北京人大脑容量比现代人小,B项正确;北京人不会农业生产,排除A项;北京人不会人工取火,排除C项;北京人没有饲养家禽和家畜,排除D项。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和准确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北京人的相关史实。
17.(2024 沂源县期中)山顶洞人遗址出土了很多穿孔动物牙齿的饰物,其中有的因经常穿系挂戴,孔变得光滑。据此可知,山顶洞人(  )
A.学会保存火种 B.使用打制石器
C.懂得饲养动物 D.具有爱美意识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山顶洞人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约三万年,已经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用骨针缝制衣服,懂得爱美。据“山顶洞人遗址出土的很多穿孔动物牙齿饰物,穿孔不甚整齐。有的因经常穿系挂戴,孔变得光滑。”可知,山顶洞人懂得爱美装扮,选项D符合题意;学会保存火种和使用打制石器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AB项;山顶洞人不懂得饲养动物,排除C项。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山顶洞人的相关史实。
18.(2024 金安区校级期中)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以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第二手史料是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下列可以作为研究当时社会发展状况的第一手史料的(  )
①北京人复原头像
②山顶洞人遗址出土的石器
③半坡人面鱼纹彩陶盆
④元谋人遗址出土的炭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研究当时社会发展状况的第一手史料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史料的来源的相关史实。
【解答】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以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第二手史料是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北京人复原头像属于第二手史料,山顶洞人遗址出土的石器、半坡人面鱼纹彩陶盆和元谋人遗址出土的炭屑是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属于第一手史料,②③④正确,D项符合题意;排除包含①的ABC项。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研究当时社会发展状况的第一手史料的相关史实。
19.(2024 冠县期末)“……最先于1921年被发现,后来人类学家根据在遗址中发现的3颗牙齿化石……1929年又发现用火遗址。”据此可知,相关的远古人类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北京人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这处遗址最先于1921年被发现,后来人类学家根据遗址中发现的3颗牙齿化石,将活动在这里的古人类命名为“北京直立人”或“北京人”,1929年又发现用火遗址。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与题干相关的远古人类是北京人,B项正确;元谋人是在1965年的时候,在云南省的元谋县被发现的,当时是出土了两颗门齿化石,排除A项;河姆渡文化最早在1973年被发现,遗址中发现大量干栏式建筑的遗迹,排除C项;半坡遗址是1953年发现的,排除D项。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的相关史实。
20.(2024 滨海县校级三模)北京猿人不管是在体形上还是在脑容量方面都更接近现代人。其上肢骨和现代人的接近程度甚于下肢骨,这表明北京猿人的下肢在长期直立行走和辅助性劳动中日趋完善,上肢在长期的劳动中为适应日益复杂的动作而变得十分灵巧。这表明猿人到现代人转变的关键是(  )
A.能够直立行走 B.形态样貌变化
C.长期劳动结果 D.生存技能增强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猿人到现代人转变的关键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据“这表明北京猿人的下肢在长期直立行走和辅助性劳动中日趋完善,上肢在长期的劳动中为适应日益复杂的动作而变得十分灵巧”可知,这表明猿人到现代人转变的关键是长期劳动的结果,C项正确;能够直立行走对题干理解片面,排除A项;形态样貌变化和生存技能增强不是猿人到现代人转变的关键,排除BD项。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猿人到现代人转变的关键的相关史实。
21.据测定,活动在今北京周口店龙骨山一带的原始居民——北京人,生活年代距今约70至20万年。学者研究北京人的特征和生活状况,主要依靠(  )
A.出土的古人类化石和石器
B.有关伏羲女娲的神话传说
C.远古历史文献的有关记载
D.出土的磨制石器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者研究北京人的特征和生活状况的主要依据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了解历史的主要途径。
【解答】据所学可知,原始人类时期,没有文字,研究原始人类历史的主要依据的是化石和遗物。学者可以通过出土的古人类化石和石器来研究北京人的特征和生活状况,A项正确;神话传说不能作为研究北京人的主要依据,排除B项;远古历史文献的有关记载可靠性不如出土的古人类化石和石器,排除C项;北京人只会打制粗糙的石器,不会磨制石器,排除D项。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学者研究北京人的特征和生活状况的主要依据的相关史实。
22.(2024 渝北区期末)遗址能为已经消逝的文明或者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北京人遗址为我们提供的历史见证是,北京人已经(  )
A.出现聚落 B.学会用火 C.种植粮食 D.饲养家畜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北京人遗址为我们提供的历史见证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北京人的生产生活。
【解答】据所学可知,北京人遗址中发现有灰烬、烧石和烧骨等,这反映出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北京人用火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从而改善了生存条件。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北京人遗址为我们提供的历史见证是,北京人已经学会用火,B项正确;聚落的出现意味着人类走向定居生活,而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排除A项;种植粮食和饲养家畜出现在新石器时代,而北京人生活在旧石器时代,排除CD项。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的相关史实。
二.材料题(共1小题)
23.(2017秋 赣榆区校级月考)材料题
阅读材料一、二、三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1)在材料一所述的险恶环境下,北京人只能过什么样的生活?
材料二:“在北京人生活的洞穴里,用火遗迹十分集中。灰烬堆积很厚,最厚处有6米。”
(2)材料二证明了什么?它所证明的史实有什么意义?
材料三:“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3)材料三反映了原始社会生活的一个什么重大变化?从什么时代开始出现这种现象?
【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北京人群居生活的知识点。北京人使用天然火,过群居生活。
(2)本题考查的是北京人用火的知识点。北京人使用天然火,过群居生活。
(3)本题考查的是人工取火的知识点。山顶洞人已会人工取火。
【解答】(1)材料“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不胜禽兽虫蛇。”反映北京人生活环境十分恶劣。为适应环境,北京人往往几十个人在一起,过群居生活。
(2)由材料“在北京人生活的洞穴里,用火遗迹十分集中。灰烬堆积很厚,最厚处有6米。”可知北京人已知道用火,知道用火可以烧烤食物、照明、御寒驱赶野兽。火的使用,提高了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促进了体质的发展和脑的进化。
(3)材料“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关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反映的是原始人类人工取火的状况。山顶洞人已会人工取火。
故答案为:
(1)群居生活。
(2)北京人已经知道用火;用火可以烧烤食物、照明、御寒驱赶野兽。火的使用,提高了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促进了体质的发展和脑的进化。
(3)从使用自然火到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
【点评】注意对材料的解读,识记北京人的生活状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