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3)(教案)2025-2026学年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3.3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3)(教案)2025-2026学年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01.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7-08 18:16: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3)
教学内容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材第42~43页内容。
内容简析
教材通过以班级学生课外运动的情况,让学生自己设计调查表,选择合适的问题进行统计,然后根据统计数据做成相关的统计表。
教学目标
能够根据调查问题设计不同方式的调查信息表,并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收集简单的数据、对数据进行简单整理的方法。
根据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结果进行适当的做出评价,并能够根据不同的调查表发现统计结果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会根据调查的问题设计相关的调查表,做出合适的分类。
根据调查结果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法与学法
引导学生根据调查问题设计相关的调查表,根据不同的调查表收集和整理数据。
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优化调查表不足之处,每位同学都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
承前启后链
复习: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过程。
学习:如何根据调查问题设计合适的调查表,并根据自己设计的调查表收集和整理数据。
延学:更多的统计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课外经常运动吗?
如果想要全面了解我们班学生课外运动的情况,要做哪些准备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课外运动的情况,引入今天的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设计调查表。
师:调查班级学生课外运动的情况,为了获得更加全面和准确的信息,我们要设计调查表开展调查,你觉得应该怎样设计意图表?
学生讨论交流。
交流后汇报:
可以设计“你有几个喜欢的运动项目?”这个问题,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的个数,“1~2个、3~5个、超过5个”。
可以设置“你每天课外运动大约用多长时间”?这个问题,让学生选择自己运动的时间,“不足30分、30~60分、超过60分”。
可以设置“你课外经常运动吗?”这个问题,让学生选择“天天运动、经常运动、偶尔运动、从不运动”调查学生运动的情况。
……
观察三个表格,同桌互相交流说一说对表格的理解和自己的情况。
选择调查表进行调查统计。
分组活动:
小组分工,分别选择调查表一、二、三。
根据调查表先收集小组内的数据。
根据各组收集的数据汇总全班数据。
填写汇总统计表。
提醒学生汇总数据要认真,填写好表头和制表日期。
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数据。
观察调查结果,小组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
(1)通过调查,你如何评价全班同学课外运动的情况?
(2)选择不同的调查表获得的数据有什么联系?
交流后汇报,学生回答的合理即可。
【设计意图:活动中让学生自己设置调查表,根据需要设计不同的调查表,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自己设置的调查表完成整个统计活动,参与全过程,了解班级课外运动的情况。】
学以致用,练习巩固
完成想想做做第一题。
让学生说一说选择不同的调查表,能够统计出什么信息?
让学生理解根据不同的调查表能够统计出同一个活动的不同信息。
完成想想做做第二题。
选择一种调查表了解班级学生吃蔬菜的情况。
根据统计结果评价全班同学吃蔬菜的情况。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同一种活动设置不同的调查表之间的联系。在活动中可以根据调查的需要合理选择设置调查表。】
全课总结,融会贯通
今天我们继续一起学习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你有什么收获?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它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问题,今后我们还会学习与统计相关的知识。
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
今天这节课不管是设置调查表,还是根据调查表收集和整理数据,都交给了学生的小组完成。有了前面两节课的基础学生在收集和整理数据时已经很熟练了,教师课堂上要做好学生的小组分工,让每位同学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
有待改进之处:由于整个活动过程都是需要学生全程参与,教师要注意把握好每个环节的进度,让小组活动从设置调查表开始到分析统计结果结束,让学生完整的经历整个活动过程。有了完整的活动经历在生活中才能有效的应用。
我的反思:
我的板书: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3)
设置调查表
收集数据
整理数据
分析数据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