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滨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08 16:38: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试卷类型:A
高二语文试题
2025.7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认真
核准准考证号条形码上的以上信息,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自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
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
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
一、阅读(72分】

(一)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随着电视剧《长安的荔枝》的热播,“‘一骑红尘妃子笑?读音”这个话题直接冲上了热搜
榜首。主持人康辉给出了解释:查阅《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骑”字在表示“骑兵”或“骑马
的人”时,只有“q”这一个读音,“被明确标注为“旧读”。原来,早在1985年,国家公布的
《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就对这个字的读音做了规范,“一骑红尘妃子笑”里的“骑”正式读
“q”,不再读“”。这一规范也被运用到现在出版的语言工具书、教材以及播音人员参考手
册中。但这个改变,让不少网友瞬间陷入“知识盲区”,直呼接受不了,好好的诗词,读音
改,感觉韵味都没了,这背后到底有什么原因呢?
(摘编自《“一骑红尘”读错?那些被颠覆的读音真相》)
材料二:
01
从语言演进规律看,“骑”读“q”是普通话规范化的必然结果。作为动词,“骑马”“骑行”
p
中的“骑”读“q”早已深入人心;而作为名词“一骑”的“”音,在日常交流中逐渐式微。1985
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将“骑”统读为“q”,正是基于现代汉语使用场景的科学调整。
这种调整并非“拍脑门决定”,而是历经专家调研、公众意见征集等严谨程序,如2016
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修订稿)》修订时,曾通过座谈会、网络调查等方式收集五万余人
意见,体现了“约定俗成”的语言发展规律。
规范化的核心在于提升交际效率。将读音进行简化,有助于降低记忆难度,也降低整
体的社会沟通成本,不需要记住过多的读音,对于文字普及有重要意义。以“骑”字为例,除
了古诗文,日常语言中几乎无人会用“一人一马”的意思,川这个音事实上已从现代语言场景
中消失了。因此,就像“确凿”改读“zo”、“呆板”改读“dāi”一样,“骑”读“q”是为了让语言
更简洁、更易普及。
语言学家王洪君表示:“审音表的目的是为了语言生活的简练和小学生认字方便。”当
高二语文试题第1页(共8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