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原子核 章末整合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章原子核 章末整合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广东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07-07 18:27: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9张PPT。专题一 天然放射现象及三种放射线的比较1.天然放射现象 (1)物体放出射线的性质称为放射性,具有放射性的元素称
为放射性元素,放射性元素自发的放出射线的现象,叫做天然
放射现象.(2)发现天然放射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①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
②原子核是可以再分的.实际上,人们研究原子结构就是从天然放射性开始的. 2.放射性元素放出的射线有α射线、β射线、γ射线.
(1)α粒子是氦原子核,α射线是高速α粒子流,相比之下α粒
子的速度较小,约为光速的十分之一,因而贯穿本领很小,一
薄纸就可以把它挡住,电离能力很强; (2)β射线是高速电子流,它是从原子核内放射出来的,而
不是原子核外电子电离形成的,电离能力较弱,穿透能力较强;
(3)γ射线是电磁波,一般伴随α射线或β射线产生,其速度等于光速,因而穿透能力很强,电离能力很弱. 【例题】 如图 4-1 所示,x 为一未知放射源,P 为薄铝箔,
当 x 放射源稳定时,计数器的计数率(单位时间内接受射线的次
数)稳定.现在将磁场移开,发现计数器的计数率没有什么变化,)然后抽走 P,则计数器的计数率大幅上升,说明 x 为(
图 4-1A.纯β粒子放射源
B.纯γ粒子放射源C.α粒子和β粒子的混合放射源
D.α粒子和γ粒子的混合放射源 解析:薄铝箔完全可以阻挡α粒子,所以能进入计数器的一
定没有α粒子;β粒子和γ粒子都可以穿透薄铝箔,但由于β粒子
是电子,在磁场的作用下会发生偏转,将磁场移开,发现计数
器的计数率没有什么变化,说明一定没有β粒子;抽走 P,则计
数器的计数率大幅上升,说明一定有其他的粒子进入了计数器,
而这种粒子一定不是β粒子,只能是α粒子,所以 D 正确.答案:D专题二 α、β衰变规律和原子核的半衰期 1.衰变是指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放出某种粒子后变成新的
原子核的变化.衰变现象说明原子核有复杂的内部结构. 2.衰变的实质:因为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它们
会相互作用,就会产生作用力,就会有与势能,某些原子核中
的粒子就有可能处于较高的能量状态,它就不稳定,就要向低
能量状态变化,该原子核就会变成其他原子的原子核了.这就
发生了衰变.3.衰变的规律 4.对一个特定的放射性核素,其衰变的精确时间是无法预
测的,但对足够多的放射性核素的集合,其衰变规律是确定的,
并服从量子力学的统计规律.一个原子核在单位时间内发生衰
变的几率与外界条件(温度、压力、磁场等)几乎无关. 【例题】若元素 A 的半衰期为 4 天,元素 B 的半衰期为 5
天,则相同质量的 A 和 B,经过 20 天后,剩下两元素的质量之)C比 mA∶mB 为(
A.30∶31
C.1∶2B.31∶20
D.2∶1专题三 原子核的人工转变与核反应方程 在核物理中,原子核在其他粒子的轰击下产生新原子核的
过程称为核反应.原子核的人工转变、衰变、聚变、裂变,核
反应过程都遵循质量数和电荷数的守恒.AA.α粒子和电子
C.电子和α粒子B.α粒子和正电子
D.质子和正电专题四 核力与核能 1.核力:组成原子核的核子之间有很强的相互作用力,使
核子能够克服库仑斥力而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种力称为核力.
核力有着完全不同于静电力和万有引力的一些性质.
2.结合能:由于核子之间存在着强大的核力,要把原子核
拆成核子,需要克服核力做功,也就是说需要提供一定的能量.
反过来,根据能量守恒,核子结合成原子核时,也会放出一定
能量.我们把这个能量叫做结合能.结合能越大,将原子核拆
散需要的能量越多,说明原子核稳定.核反应过程中往往伴随
着能量关系. 1.(2011 年重庆卷)核电站核泄漏的污染物中含有碘 131 和
铯 137.碘 131 的半衰期约为 8 天,会释放β射线;铯 137 是铯
133 的同位素,半衰期约为 30 年,发生衰变时会辐射γ射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碘 131 释放的β射线由氦核组成
B.铯 137 衰变时辐射出的γ光子能量小于可见光光子能量
C.与铯 137 相比,碘 131 衰变更慢
D.铯 133 和铯 137 含有相同的质子数2.(2011 年上海卷)天然放射性元素放出的三种射线的穿透能力实验结果如图 4-2 所示,由此可推知()D 图 4-2
A.②来自于原子核外的电子
B.①的电离作用最强,是一种电磁波
C.③的电离作用较强,是一种电磁波
D.③的电离作用最弱,属于原子核内释放的光子3.(双选,2010 年广东卷)关于核衰变和核反应的类型,下列表述正确的有()AC解析:B 为人工核转变,D 为衰变,选项 AC 正确.D A.A=2,Z=1
B.A=2,Z=2
C.A=3,Z=3
D.A=3,Z=2 5.(2010 年北京卷)太阳因核聚变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同时
其质量不断减少.太阳每秒钟辐射出的能量约为 4×1026 J,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太阳每秒钟减少的质量最接近()A.1036 kg
C.1013 kgB.1018 kg
D.109 kgD6.(2010 年上海卷)某放射性元素经过 11.4 天有 7/8 的原子核发生了衰变,该元素的半衰期为()DB.7.6 天
D.3.8 天 A.11.4 天
C.5.7 天7.(2010 年上海卷)现已建成的核电站发电的能量来自于()CA.天然放射性元素衰变放出的能量
B.人工放射性同位素放出的能量
C.重核裂变放出的能量
D.化学反应放出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