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研究闭合电路
INCLUDEPICTURE
"F:\\2015赵瑊\\同步\\成盘\\物理创新
粤教3-1\\《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Word版文档\\第二章
电路
第一至五节+习题课\\课前预习练.TIF"
\
MERGEFORMAT
1.闭合电路由两部分组成:其中电源外部的电路叫________,其电阻称为外电阻;电源内部的电路叫内电路,其电阻称为内电阻.
2.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用________描述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大小.
3.闭合电路中的电流跟电源的电动势成________,跟内、外电路的电阻之和成________,表达式为____________,适用于外电路是________的电路.
4.路端电压是指外电路两端的电压,即电源的输出电压U=E-Ir.
(1)当外电阻R增大时,I
,内电压
,路端电压U增大,当R→∞时,内电压为零,路端电压等于
。
(2)当外电阻R减小时,I________,内电压________,路端电压U减小,当电源两端短路时,外电阻R=0,I=____________,U=0.
5.由U外=E-Ir可知,U外 I是一条斜向下的直线,直线斜率的绝对值等于__________,直线在纵轴上的截距表示________,直线在横轴上的截距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有两个相同的电阻R,串联起来接在电动势为E的电源上,通过每个电阻的电流为I,若将这两个电阻并联起来,仍接在该电源上,此时通过一个电阻R的电流为2I/3,则该电源的内阻是( )
A.R
B.R/2
C.4R
D.R/8
7.一太阳能电池板,测得它的开路电压为800
mV,短路电流为40
mA.若将该电池板与一阻值为20
Ω的电阻器连成一闭合电路,则它的路端电压是( )
A.0.10
V
B.0.20
V
C.0.30
V
D.0.40
V
8.某电池当外电路断开时的路端电压为3
V,接上8
Ω的负载电阻后其路端电压降为2.4
V,则可以判定该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阻r为( )
A.E=2.4
V,r=1
Ω
B.E=3
V,r=2
Ω
C.E=2.4
V,r=2
Ω
D.E=3
V,r=1
Ω
INCLUDEPICTURE
"F:\\2015赵瑊\\同步\\成盘\\物理创新
粤教3-1\\《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Word版文档\\第二章
电路
第一至五节+习题课\\课堂探究练.TIF"
\
MERGEFORMAT
【概念规律练】
知识点一 电动势的概念
1.关于电源的电动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某电池的电路中每通过2
C的电荷量,电池提供的电能是4
J,那么这个电池的电动势是0.5
V
B.电源的电动势越大,电源所提供的电能就越多
C.电源接入电路后,其两端的电压越大,电源的电动势也越大
D.无论电源接入何种电路,其电动势是不变的
2.关于电源电动势,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源两极间电压总等于电动势
B.电动势越大的电源,将其他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越大
C.电路接通后,电源的电压小于它的电动势
D.电动势只由电源性质决定,与外电路无关
知识点二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3.
如图1所示,当开关S断开时,电压表示数为3
V,当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示数为1.8
V,则外电阻R与电源内阻r之比为( )
INCLUDEPICTURE
"F:\\2015赵瑊\\同步\\成盘\\物理创新
粤教3-1\\《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Word版文档\\第二章
电路
第一至五节+习题课\\265.TIF"
\
MERGEFORMAT
图1
A.5∶3
B.3∶5
C.2∶3
D.3∶2
4.
如图2所示,电源电动势E=30
V,内阻r=1
Ω,灯泡上标有“6
V 12
W”字样,直流电动机线圈电阻R=2
Ω,若灯泡恰好能正常发光,求电动机输出的机械功率.
INCLUDEPICTURE
"F:\\2015赵瑊\\同步\\成盘\\物理创新
粤教3-1\\《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Word版文档\\第二章
电路
第一至五节+习题课\\266.TIF"
\
MERGEFORMAT
图2
知识点三 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
5.(双选)若E表示电动势,U表示外电压,U′表示内电压,R表示外电路的总电阻,r表示内电阻,I表示电流,则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U′=IR
B.U′=E-U
C.U=E+Ir
D.U=·E
6.(双选)
如图3所示为两个独立电路A和B的路端电压与其总电流I的关系图线,则( )
INCLUDEPICTURE
"F:\\2015赵瑊\\同步\\成盘\\物理创新
粤教3-1\\《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Word版文档\\第二章
电路
第一至五节+习题课\\267.TIF"
\
MERGEFORMAT
图3
A.路端电压都为U1时,它们的外电阻相等
B.电流都是I1时,两电源内电压相等
C.电路A的电动势大于电路B的电动势
D.A中电源的内阻小于B中电源的内阻
【方法技巧练】
一、闭合电路动态问题的分析方法
7.如图4所示的电路中,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上端a滑动过程中,两表的示数情况为( )
INCLUDEPICTURE
"F:\\2015赵瑊\\同步\\成盘\\物理创新
粤教3-1\\《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Word版文档\\第二章
电路
第一至五节+习题课\\268.TIF"
\
MERGEFORMAT
图4
A.电压表示数增大,电流表示数减小
B.电压表示数减小,电流表示数增大
C.两电表示数都增大
D.两电表示数都减小
8.在如图5所示的电路中,R1、R2、R3和R4皆为定值电阻,R5为可变电阻,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阻为r,设电流表○A
的读数为I,电压表○V
的读数为U,当R5的滑动触点向图中a端移动时( )
INCLUDEPICTURE
"F:\\2015赵瑊\\同步\\成盘\\物理创新
粤教3-1\\《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Word版文档\\第二章
电路
第一至五节+习题课\\269.TIF"
\
MERGEFORMAT
图5
A.I变大,U变小
B.I变大,U变大
C.I变小,U变大
D.I变小,U变小
二、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方法
9.在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电源的电动势约为6
V,内阻约为0.5
Ω,电流表的内阻为0.5
Ω,电压表的内阻为6
kΩ.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应当采用的电路是选项中的( )
INCLUDEPICTURE
"F:\\2015赵瑊\\同步\\成盘\\物理创新
粤教3-1\\《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Word版文档\\第二章
电路
第一至五节+习题课\\313.TIF"
\
MERGEFORMAT
10.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定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阻r,所用电路如图6(a)所示,一位同学测得的六组数据如下表所示.
组别
1
2
3
4
5
6
电流I/A
0.12
0.20
0.31
0.32
0.50
0.57
电压U/V
1.37
1.32
1.24
1.18
1.10
1.05
(1)试根据这些数据在图(b)中作出U—I图线.
INCLUDEPICTURE
"F:\\2015赵瑊\\同步\\成盘\\物理创新
粤教3-1\\《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Word版文档\\第二章
电路
第一至五节+习题课\\319.TIF"
\
MERGEFORMAT
图6
(2)根据图线求出电池的电动势E=________
V,电池的内阻r=________
Ω.
INCLUDEPICTURE
"F:\\2015赵瑊\\同步\\成盘\\物理创新
粤教3-1\\《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Word版文档\\第二章
电路
第一至五节+习题课\\课后巩固练.TIF"
\
MERGEFORMAT
1.(双选)在闭合电路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闭合电路中的电流跟电源电动势成正比,跟整个电路的电阻成反比
B.当外电路断开时,路端电压等于零
C.当外电路短路时,电路中的电流无穷大
D.当外电阻增大时,路端电压也增大
2.在已接电源的闭合电路里,关于电源的电动势、内电压、外电压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外电压增大,则内电压增大,电源电动势也会随之增大
B.若外电压减小,内电阻不变,内电压也就不变,电源电动势必然减小
C.若外电压不变,则内电压减小,电源电动势也会随内电压减小
D.若外电压增大,则内电压减小,电源的电动势始终等于二者之和
3.(双选)
如图7所示为两个不同闭合电路中两个不同电源的U—I图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INCLUDEPICTURE
"F:\\2015赵瑊\\同步\\成盘\\物理创新
粤教3-1\\《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Word版文档\\第二章
电路
第一至五节+习题课\\273.TIF"
\
MERGEFORMAT
图7
A.电动势E1=E2,短路电流I1>I2
B.电动势E1=E2,内阻r1>r2
C.电动势E1>E2,内阻r1D.当两电源的工作电流变化量相同时,电源2的路端电压变化较大
4.
在如图8所示电路中,当变阻器的滑动头P由a向b端移动时( )
INCLUDEPICTURE
"F:\\2015赵瑊\\同步\\成盘\\物理创新
粤教3-1\\《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Word版文档\\第二章
电路
第一至五节+习题课\\275.TIF"
\
MERGEFORMAT
图8
A.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
B.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
C.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
D.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
5.如图9所示的电路中,灯泡A、灯泡B原来都是正常发光的.现在突然灯泡A比原来变暗了些,灯泡B比原来变亮了些,则电路中出现的故障可能是( )
INCLUDEPICTURE
"F:\\2015赵瑊\\同步\\成盘\\物理创新
粤教3-1\\《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Word版文档\\第二章
电路
第一至五节+习题课\\277.TIF"
\
MERGEFORMAT
图9
A.R1短路
B.R2断路
C.R3断路
D.R1、R2同时短路
6.(双选)
如图10所示,用电池对电容器充电,电路a、b之间接有一灵敏电流表,两极板之间有一个电荷q处于静止状态.现将两极板的间距变大,则( )
INCLUDEPICTURE
"F:\\2015赵瑊\\同步\\成盘\\物理创新
粤教3-1\\《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Word版文档\\第二章
电路
第一至五节+习题课\\278.TIF"
\
MERGEFORMAT
图10
A.电荷将向上加速运动
B.电荷将向下加速运动
C.电流表中将有从a到b的电流
D.电流表中将有从b到a的电流
7.下列给出多种用伏安法测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数据处理方法,其中既能减小偶然误差又直观、简便的是( )
A.测出两组I、U的数据,代入方程组E=U1+I1r和E=U2+I2r,求出E和r
B.多测几组I、U的数据,求出几组E、r,最后分别求出其平均值
C.测出多组I、U的数据,画出U—I图象,再根据图象求E、r
D.多测几组I、U的数据,分别求出I和U的平均值,用电压表测出断路时的路端电压即为电动势E,再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求出内电阻r
8.如图11所示,电动势为E、内阻不计的电源与三个灯泡和三个电阻相接.只合上开关S1,三个灯泡都能正常工作.如果再合上S2,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INCLUDEPICTURE
"F:\\2015赵瑊\\同步\\成盘\\物理创新
粤教3-1\\《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Word版文档\\第二章
电路
第一至五节+习题课\\279.TIF"
\
MERGEFORMAT
图11
A.电源输出功率减小
B.L1上消耗的功率增大
C.通过R1上的电流增大
D.通过R3上的电流增大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答 案
9.如图12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接a点时,标有“5
V 2.5
W”的小灯泡L正常发光,当开关S接b点时,通过电阻R的电流为1
A,这时电阻R两端的电压为4
V.求:
INCLUDEPICTURE
"F:\\2015赵瑊\\同步\\成盘\\物理创新
粤教3-1\\《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Word版文档\\第二章
电路
第一至五节+习题课\\281.TIF"
\
MERGEFORMAT
图12
(1)电阻R的值;
(2)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10.如图13所示电路中,E=10
V,R1=4
Ω,R2=6
Ω,C=30
μF,电池内阻不计,求:
INCLUDEPICTURE
"F:\\2015赵瑊\\同步\\成盘\\物理创新
粤教3-1\\《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Word版文档\\第二章
电路
第一至五节+习题课\\282.TIF"
\
MERGEFORMAT
图13
(1)闭合开关S,稳定后通过R1的电流;
(2)然后将开关S断开,这以后流过R1的总电荷量.
11.在“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已连接好部分实验电路.
(1)按如图14甲所示的实验电路,把图乙中剩余的电路连接起来.
(2)在如图乙所示的电路中,为避免烧坏电表,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________端(填“A”或“B”).
INCLUDEPICTURE
"F:\\2015赵瑊\\同步\\成盘\\物理创新
粤教3-1\\《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Word版文档\\第二章
电路
第一至五节+习题课\\333.TIF"
\
MERGEFORMAT
图14
(3)图15是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U—I图象,由图可知,电源的电动势E=______
V,内阻r=______
Ω.
INCLUDEPICTURE
"F:\\2015赵瑊\\同步\\成盘\\物理创新
粤教3-1\\《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Word版文档\\第二章
电路
第一至五节+习题课\\334.TIF"
\
MERGEFORMAT
图15
实验: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1.(双选)用伏安法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应选用旧的干电池作为被测电源,以使电压表读数变化明显
B.应选用内阻较小的电压表和电流表
C.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时,不能使滑动变阻器短路造成电流表过载
D.使滑动变阻器阻值尽量大一些,测量误差才小
2.(双选)为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待测电源、开关、导线配合下列仪器可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一只电流表和一只电阻箱
B.一只电压表和一只电阻箱
C.一只电流表和一个滑动变阻器
D.一只电压表和
一个滑动变阻器
3.(双选)
用如图16所示的电路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根据测得的数据作出了如图17所示的U—I图象,由图象可知( )
INCLUDEPICTURE
"F:\\2015赵瑊\\同步\\成盘\\物理创新
粤教3-1\\《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Word版文档\\第二章
电路
第一至五节+习题课\\329.TIF"
\
MERGEFORMAT
图16
INCLUDEPICTURE
"F:\\2015赵瑊\\同步\\成盘\\物理创新
粤教3-1\\《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Word版文档\\第二章
电路
第一至五节+习题课\\330.TIF"
\
MERGEFORMAT
图17
A.电源电动势为1.40
V
B.电源内阻值为3.50
Ω
C.外电路短路时的电流为0.40
A
D.电压表的示数为1.20
V时,电流表的示数I′约为0.20
A
4.有三组同学分别测量三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利用图线处理测得的数据,画出U—I图线如图18所示,则三组同学测得的干电池电动势Ea、Eb、Ec大小关系是________,内电阻ra、rb、rc大小的关系是________.(用“>”、“=”或“<”表示)
INCLUDEPICTURE
"F:\\2015赵瑊\\同步\\成盘\\物理创新
粤教3-1\\《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Word版文档\\第二章
电路
第一至五节+习题课\\331.TIF"
\
MERGEFORMAT
图18
5.
用一只高阻值的电压表和电阻箱,可以测得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按图19所示连接电路,实验时先闭合S1,从电压表中读得U1=2
V,再闭合S2,改变电阻箱的电阻,当R=24
Ω时,U2=1
V,由上述数据可知,该电池的电动势E=________,内阻r=________.
INCLUDEPICTURE
"F:\\2015赵瑊\\同步\\成盘\\物理创新
粤教3-1\\《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Word版文档\\第二章
电路
第一至五节+习题课\\332.TIF"
\
MERGEFORMAT
图19
6.(双选)图20是根据某次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记录的数据作出的U-I图象,下列关于这个图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INCLUDEPICTURE
"F:\\2015赵瑊\\同步\\成盘\\物理创新
粤教3-1\\《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Word版文档\\第二章
电路
第一至五节+习题课\\314.TIF"
\
MERGEFORMAT
图20
A.纵轴截距表示待测电源的电动势,即E=3.0
V
B.横轴截距表示短路电流,即I0=0.6
A
C.根据r=,计算出待测电源内阻为5
Ω
D.根据r=||,计算出待测电源内阻为1
Ω
7.如图21所示是测量两节干电池组成的串联电池组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所用器材,用实线将它们连成实验电路.
INCLUDEPICTURE
"F:\\2015赵瑊\\同步\\成盘\\物理创新
粤教3-1\\《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Word版文档\\第二章
电路
第一至五节+习题课\\315.TIF"
\
MERGEFORMAT
图21
8.用如图22所示电路,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电池的内阻较小,为了防止在调节滑动变阻器时造成短路,电路中用一个定值电阻R0起保护作用.除电池、开关和导线外,可供使用的实验器材还有:
INCLUDEPICTURE
"F:\\2015赵瑊\\同步\\成盘\\物理创新
粤教3-1\\《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Word版文档\\第二章
电路
第一至五节+习题课\\318.TIF"
\
MERGEFORMAT
图22
(a)电流表(量程0.6
A、3
A);
(b)电压表(量程3
V、15
V);
(c)定值电阻(阻值1
Ω、额定功率5
W);
(d)定值电阻(阻值10
Ω、额定功率10
W);
(e)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10
Ω、额定电流2
A);
(f)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100
Ω、额定电流1
A).
那么:
(1)要正确完成实验,电压表的量程应选择______
V,电流表的量程应选择________
A;R0应选择________
Ω的定值电阻,R应选择阻值范围是________
Ω的滑动变阻器.
(2)引起该实验系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9.在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用电源、电阻箱、电压表连成如图23所示的电路.一位同学记录的6组数据见下表:
INCLUDEPICTURE
"F:\\2015赵瑊\\同步\\成盘\\物理创新
粤教3-1\\《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Word版文档\\第二章
电路
第一至五节+习题课\\321.TIF"
\
MERGEFORMAT
图23
R/Ω
2.0
3.0
6.0
10
15
20
U/V
1.30
1.36
1.41
1.48
1.49
1.50
根据这些数据选取适当的坐标轴,并在图24所示的方格纸上画出图线,根据图线读出电源的电动势E=________
V,求得电源的内阻r=________
Ω.
INCLUDEPICTURE
"F:\\2015赵瑊\\同步\\成盘\\物理创新
粤教3-1\\《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Word版文档\\第二章
电路
第一至五节+习题课\\322.TIF"
\
MERGEFORMAT
图24
10.在做测干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时备有下列器材可供选用.
A.干电池(电动势约为1.5
V)
B.直流电流表(量程为0~0.6~3
A,0.6
A档内阻为0.10
Ω,3
A档内阻为0.025
Ω)
C.直流电压表(量程为0~3~15
V,3
V档内阻为5
kΩ,15
V档内阻为25
kΩ)
D.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为0~15
Ω,允许最大电流为1
A)
E.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为0~1
000
Ω,允许最大电流为0.5
A)
F.开关
G.导线若干
H.电池夹
(1)将选定的器材按本实验要求的电路(系统误差较小)给图25所示的实物图连线.
INCLUDEPICTURE
"F:\\2015赵瑊\\同步\\成盘\\物理创新
粤教3-1\\《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Word版文档\\第二章
电路
第一至五节+习题课\\324.TIF"
\
MERGEFORMAT
图25
(2)根据实验记录,画出的U—I图象如图26所示,可得待测电池的内阻r=________
Ω.
INCLUDEPICTURE
"F:\\2015赵瑊\\同步\\成盘\\物理创新
粤教3-1\\《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Word版文档\\第二章
电路
第一至五节+习题课\\325.TIF"
\
MERGEFORMAT
图26
第三节 研究闭合电路
课前预习练
1.外电路
2.电动势
3.正比 反比 I= 纯电阻
4.(1)减小 减小 电动势 (2)增大 增大
5.电源内阻 电动势 短路电流I=
6.C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两电阻串联时I=,两电阻并联时I=·,
解得r=4R,故选C.]
7.D [由已知条件得:E=800
mV.
又因I短=,所以r==
Ω=20
Ω.
所以U=IR=R=×20
mV=400
mV
=0.40
V,选项D正确.]
8.B [当电路断开时的路端电压即为电源电动势,
即E=3
V.再由题意知,当R=8
Ω时,U外=2.4
V,回路电流为I==0.3
A.
E=U内+U外=U外+Ir,解得r=2
Ω.]
课堂探究练
1.D 由电动势的定义可知,当通过单位电荷时转化的电能为2
J,即电源的电动势为
2
V,故A错误;电源所能提供的电能与电动势无关,它是由电源中贮存的可转化能量的多少决定的,故B错误;电源的电动势与外电路无关,故C错误.
2.A
3.D [S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等于电源的电动势,即:
E=3
V.S闭合时,U外=1.8
V,所以U内=E-U外=1.2
V.因U外=IR,U内=Ir,
所以R∶r=U外∶U内=1.8∶1.2=3∶2.]
4.36
W
解析 因灯泡正常发光,所以I==
A=2
A
U内=Ir=2×1
V=2
V
所以电动机电压为
UM=E-U内-U=30
V-2
V-6
V=22
V
电动机输出的机械功率为
P机=UMI-I2R=22×2
W-22×2
W=36
W.
5.BD
6.AC [在路端电压与总电流的关系图线(U—I)中,图线在U轴上的截距表示电动势E,图线斜率的绝对值表示电源的内阻,可见EA>EB,rA>rB.图中两直线的交点坐标为(I1、U1),由R=可知,路端电压都为U1时,它们的外电阻相等.由U′=Ir可知,电流都是I1时,因r不相等,故两电源内电压不相等.所以选项A、C正确.]
7.A
8.D [本题考查闭合电路的动态分析.当R5的滑动触点向图中a端移动时,R5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外电路的总电阻就变小,总电流变大,路端电压变小即电压表○V
的读数U变小;由于总电流变大,使得R1、R3两端电压都变大,而路端电压又变小,因此,R2和R4串联两端电压变小,则电流表○A
的读数I变小,故选D.]
方法总结 闭合电路的动态分析是一类非常典型的题目类型,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抓住电源的E、r不变,思路是外电路电阻变化,引起全电路中电流的变化,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公式I=,以及E=U外+U内=IR+Ir进行正确推理,从而判定路端电压U外和内电压U内的变化.然后再应用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判断外电路的电流或某个电阻的变化情况,即应用“部分——整体——部分”这样的顺序分析.
9.A [电流表的内阻与电源的内阻差不多,采用电流表外接法.B图测的实际上是电源内阻和电流表内阻之和,误差较大,故选A、D图错误,C图无法测出.]
10.(1)见解析图 (2)1.45 0.69
解析 本题考查用作图法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作图线时应使尽可能多的点落在直线上,个别偏离太大的点应舍去,图线如下图所示.由图线与纵轴的交点可得电动势E=1.45
V,再读出图线与横轴交点的坐标(1.00,0.65),由E=U+Ir得r=≈0.69
Ω.
INCLUDEPICTURE
"F:\\2015赵瑊\\同步\\成盘\\物理创新
粤教3-1\\《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Word版文档\\第二章
电路
第一至五节+习题课\\320.TIF"
\
MERGEFORMAT
方法总结 在画U—I图象时,要尽量使多数点落在直线上,不在直线上的点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个别偏离直线太远的点可舍去,这样可减少偶然误差,提高测量精度.
课后巩固练
1.AD 2.D
3.AD [由图象可知两电源的U—I图线交纵轴于一点,则说明两电源的电动势相同;交横轴于两不同的点,很容易判断电源1的短路电流大于电源2的短路电流,则A项正确;又由两图线的倾斜程度可知图线2的斜率的绝对值大于图线1的斜率的绝对值,即电源2的内阻大于电源1的内阻,则可知B、C项错误;由图象可判断当两电源的工作电流变化量相同时,电源2的路端电压的变化量大于电源1的路端电压的变化量,可知D项正确.]
4.B 5.C 6.BD
7.C [A中只测两组数据求出E、r,偶然误差较大;B中计算E、r平均值虽然能减小误差,但太繁琐;D中分别求I、U的平均值是错误的做法.]
8.C [合上S2之前,R3与L3串联后与L1、L2并联,最后与R1串联.合上S2之后,在并联电路部分又增加了一个并联的支路,电路的总阻值减小,电路的总电流也即流过R1的电流增大,C正确.因电源的内阻不计,则电源的输出功率P=IE增大,A错误.通过R1中的电流增大时R1两端电压升高,则并联电路部分的两端电压降低,L1消耗的功率降低,通过R3与L3的电流减小,B、D均错误.]
9.(1)4
Ω (2)6
V 2
Ω
解析 (1)电阻R的值为R==
Ω=4
Ω.
(2)当开关接a时,有E=U1+I1r,
又U1=5
V,
I1==
A=0.5
A.
当开关接b时,有E=U2+I2r,
又U2=4
V,I2=1
A,
联立解得E=6
V,r=2
Ω.
10.(1)1
A (2)1.2×10-4
C
解析 (1)闭合S时:I==
A=1
A
(2)设S闭合与断开时C的电荷量分别为Q1、Q2,则:
Q1=CIR2 Q2=CE
所以,断开S后,流过R1的电荷量为:
ΔQ=Q2-Q1=30×10-6×(10-6)
C=1.2×10-4
C
11.(1)见解析 (2)B (3)1.5 1.0
INCLUDEPICTURE
"F:\\2015赵瑊\\同步\\成盘\\物理创新
粤教3-1\\《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Word版文档\\第二章
电路
第一至五节+习题课\\335.TIF"
\
MERGEFORMAT
解析 (1)电路连接如右图.
(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应该最大,故滑片应置于B端.
(3)由图象可知,电源电动势为1.5
V,内阻r=
Ω=1.0
Ω.
实验
1.BD [选用电表时应选用内阻较大的电压表和内阻较小的电流表;同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不能太大,如果太大不便于调节.]
2.AB [由E=IR+Ir知测E、r用一只电流表测电流,用电阻箱改变外电阻并可读出阻值,只要获得两组I、R数据即可求得E、r,用滑动变阻器无法确定接入电路的电阻,故A正确,C不可行;由E=U+·r知测E、r用一只电压表和一只电阻箱可获得两组U、R值求出E、r,故B可行;若用一只电压表和一个滑动变阻器不可以,因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无法确定,故D不能达到目的.]
3.AD [图象与纵坐标的交点为电源的电动势E=1.40
V;电源内阻r=
Ω=1
Ω;
根据E=U+I′r,代入数据得I′==
A=0.20
A.]
4.Ea=Eb>Ec rb>ra>rc
5.2
V 24
Ω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电压表内阻为高阻值,则在先闭合S1时,U1=E=2
V;当再闭合S2且R=24
Ω,U2=1
V时,I==
A,由闭合电路电压关系有U内=E-U2=1
V.则r==24
Ω.
6.AD [由于纵坐标并非从零开始,故横轴截距不是短路电流,内阻r=||=
Ω=1
Ω.]
7.见解析图
解析
INCLUDEPICTURE
"F:\\2015赵瑊\\同步\\成盘\\物理创新
粤教3-1\\《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Word版文档\\第二章
电路
第一至五节+习题课\\316.TIF"
\
MERGEFORMAT
甲
首先画出实验电路图如右图甲所示.依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如图乙所示.因为待测电源电动势约为3
V,所以电压表选用0~3
V的量程;干电池的允许电流一般在0.5
A左右,所以电流表应选用0~0.6
A的量程;还有一点就是注意开关闭合前,要使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尽量大些,保护电流表,以防烧坏.
INCLUDEPICTURE
"F:\\2015赵瑊\\同步\\成盘\\物理创新
粤教3-1\\《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Word版文档\\第二章
电路
第一至五节+习题课\\317.TIF"
\
MERGEFORMAT
乙
方法总结 连接实物电路图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先画出原理图,这是连接实物的依据.
(2)先接干路,再接支路,例如本题中电压表可看做支路,因此先把电源、开关、电流表、滑动变阻器依顺序连成闭合电路,最后再把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连接到相应的位置.
(3)注意电源的正负极、电表的正负接线柱、电表量程的选择以及滑动变阻器接线柱的合理选用.
8.(1)3 0.6 1 0~10 (2)电压表的分流
解析 (1)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为1.5
V,所以电压表量程选择3
V即可,一节干电池的允许电流在0.6
A以下,因此电流表量程选择0.6
A即可.
R0起保护作用使电路中的电流在0.6
A以下,若选用定值电阻10
Ω,估算最大电流为
Imax=<=A=0.3
A
则电流表指针指在半刻度以下,测量误差太大,因此定值电阻应选用1
Ω.
若选用滑动变阻器0~100
Ω的,则使用范围太小,不方便操作,因此选用滑动变阻器0~10
Ω即可.
(2)电流表应测量通过电源的电流,但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电流表实际测量的电流值比通过电源的电流小,所以引起该实验误差的主要原因是电压表的分流.
9.1.53 0.35
解析 由记录的六组数据可求出各电阻值时的电流,由题表可得下表U—I值:
U/V
1.30
1.36
1.41
1.48
1.49
1.50
I/A
0.65
0.45
0.24
0.15
0.10
0.075
用纵轴表示U,横轴表示电流I.用描点法描出U—I图线(如下图所示),纵坐标上截距为1.53
V,所以E=1.53
V.由E=U1+Ir=1.3
V+0.65
A·r=1.53
V,得r=0.35
Ω.
INCLUDEPICTURE
"F:\\2015赵瑊\\同步\\成盘\\物理创新
粤教3-1\\《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Word版文档\\第二章
电路
第一至五节+习题课\\323.TIF"
\
MERGEFORMAT
10.(1)如下图所示 (2)1
INCLUDEPICTURE
"F:\\2015赵瑊\\同步\\成盘\\物理创新
粤教3-1\\《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Word版文档\\第二章
电路
第一至五节+习题课\\326.TIF"
\
MERGEFORMAT
解析 (1)实物连接图如上图所示,首先是仪器选择,只有1节干电池,故电压表选
C(0~3
V);整个实验电路中只要不造成短路现象,在此实验中电池放
INCLUDEPICTURE
"F:\\2015赵瑊\\同步\\成盘\\物理创新
粤教3-1\\《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Word版文档\\第二章
电路
第一至五节+习题课\\327.TIF"
\
MERGEFORMAT
电电流也不宜超过0.6
A为宜,故电流表量程应选B(0~0.6
A);由以上知滑动变阻器应选D(0~15
Ω);还要用开关F、导线G和电池夹H.其次是电路选择,题目要求系统误差较小,应采用右图所示的电路.所以选用器材代号为:A、B(0~0.6
A)、C(0~3
V)、D(0~15
Ω)、F、G、H.
(2)由U—I图象可知E=1.5
V,r=
Ω=1
Ω.
点评 恰当选择器材是做好实验的基础.要遵循科学性、准确性、安全性的原则.此处还应特别注意,图象纵坐标不是从零开始,所以r≠
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