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西营镇红星九年制学校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生物期末试卷 (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西营镇红星九年制学校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生物期末试卷 (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3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7-09 11:30: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生物期末试卷(一)
           (满分:60分)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三月春耕播种时,农民一般会用黑色的塑料薄膜将播种后的土地覆盖,主要是为种子的萌发提供(   )
A.适宜的光照 B.适宜的温度 C.适宜的水分 D.充足的氧气
2.种子在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种子的各部分结构与发生的变化,对应错误的是(   )
A.子叶——为萌发提供营养物质 B.胚根——发育成根
C.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D.胚轴——脱落
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粟的种子脱壳后可得小米。粟的种子萌发过程中,下列变化正确的排序是(   )
①种皮吸水并变软,种子逐渐胀大 ②胚根发育
③子叶里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轴和胚芽 ④胚芽发育
A.①③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② D.②①③④
4.阳光中学为营造浓郁的校园绿色文化氛围,开展了以“植此青绿,共树未来”为主题的植树活动,向同学们普及植树的重要意义,下列不属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是(   )
A.对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发挥着重要作用 B.为生物圈的其他生物提供有机物和氧气
C.对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有促进作用 D.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氮气的平衡
5.银杏叶中存在一种脂质——银杏内酯,具有延长寿命、对抗衰老的潜力。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银杏叶主要由表皮、叶肉和叶脉三部分组成 B.银杏叶的叶肉细胞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
C.银杏内酯在银杏植株内的运输主要借助筛管 D.银杏内酯可以作为银杏的主要能源物质
6.氧气浓度、二氧化碳浓度、温度、湿度等,都会影响植物的呼吸作用。下列有关呼吸作用的原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实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蔬菜大棚施加气肥(二氧化碳)——促进作物的呼吸作用
B.淹水的农田及时排涝——保证根的呼吸作用
C.低温低氧下保存新鲜的水果、蔬菜——抑制果蔬的呼吸作用
D.刚收获的粮食晾晒后保存——抑制粮食的呼吸作用
7.生殖和发育是人类繁衍及发展壮大的基本保障,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卵巢既是女性的性器官、又是内分泌器官 B.胎儿的性别在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时已经确定
C.胚盘是胎儿与母体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 D.胚泡植入子宫内膜的过程叫做怀孕
8.“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你和同龄人都在步入一个重要的发育时期——青春期,这是一个身体上和心理上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对于这些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是青春期发育最突出的特征
B.青春期男孩出现遗精,女孩出现月经,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C.青春期性意识开始萌动,对异性产生好感及朦胧的依恋是不健康的心理
D.进入青春期虽然有了强烈的独立意识,但不可自我封闭,要与老师和家长交流沟通
9.胎儿在母体内发育的场所是(   )
A.卵巢 B.睾丸 C.子宫 D.输卵管
10.下列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可以不经消化直接被吸收的是(   )
A.维生素 B.脂肪 C.蛋白质 D.淀粉
11.中国航天员在太空成功种植了樱桃番茄,引发大家对太空农业的兴趣。番茄营养丰富,含有合成蛋白质、钙、磷、铁及维生素B、维生素C等。下面是同学们有关番茄的讨论,你不认同的是(   )
A.甲同学:食用番茄后,蛋白质最终被消化为氨基酸
B.乙同学:经常食用番茄,可以有效预防夜盲症,主要原因是番茄富含维生素C
C.丙同学:制作番茄果肉细胞临时装片时,可用解剖针挑取少许果肉
D.丁同学:桃、番茄等植物,具有真正的花和果实,花和果实属于器官
12.人体的肺泡是由支气管末端膨大形成的球状结构,数量多,可增加表面积,在其他生物体中也有与其原理类似的结构,其中不包括(   )
A.鱼的鳃丝 B.蝗虫的气门 C.根尖的根毛 D.小肠绒毛
13.下图是某同学利用气球等材料制作的几种生物模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1可以用来模拟鸟的呼吸,大气球表示肺,小气球表示气囊
B.图1中的大气球和小气球都可以进行气体交换,是鸟类特有的呼吸方式
C.图2是植物气孔模型,当充气时气球中间围成的空间变大,此时植物的蒸腾作用增强
D.图3手向上推橡皮膜时,表示呼气过程
14.下列不属于人体呼吸道作用的是( )
A.温暖空气 B.杀死吸入空气中的全部细菌 C.湿润空气 D.清洁空气
15.如图①~④表示呼吸全过程的四个环节,a、b代表气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a气体进入肺泡的过程中, 膈肌收缩 B.经过④过程后血液中的氧气含量减少
七年级生物 第1页,共4页 七年级生物 第2页,共4页
C.图中组织细胞内的二氧化碳含量最低 D.组织细胞利用a气体分解有机物主要在线粒体中进行
16.如下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永久涂片看到的物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能促进止血和凝血 B.②可以运输氧气
C.③可以吞噬病菌 D.④可以运载血细胞
17.小明在打篮球时擦伤手臂,皮肤结痂脱落后长出新皮肤。
下列关于这一修复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修复过程只需细胞分裂,无需细胞分化
主要依靠上皮组织的再生完成
新皮肤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结痂的形成与红细胞的凝血作用有关
18.心肌炎是一种可由病毒性感冒诱发的疾病,会造成心肌细胞受损,严重时会导致心脏衰竭,紧急救治时可使用心脏辅助装置(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左心室心肌细胞受损,致使体循环无法正常进行
B.将微型心脏泵穿过图中的①肺动脉置入患者的左心室
C.心脏泵可以暂代患者心脏,将左心室的动脉血泵向全身
D.感冒病毒经呼吸道进入肺后,最先到达心脏中的左心房,攻击心肌细胞
19.如图所示是有关概念之间的关系图。下列选项中与甲、乙、丙、丁依次对应的是( )
A.肾单位、肾小球、肾小管、肾小囊
B.动物细胞、细胞膜、细胞核、细胞壁
C.呼吸系统、肺、呼吸道、气管
D.种子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蕨类植物
20.红肉火龙果中含有甜菜红素。人在大量食用红肉火龙果后,尿液通常
呈现淡红色。下列关于甜菜红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主要由小肠吸收进入血液 B.原尿中含有甜菜红素
C.经过了心脏的四个腔 D.通过膀胱排出体外
二、资料分析题(每空1分,共20分)
21.(本题6分)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花生又名落花生,属豆科植物,根部有丰富的根瘤,根瘤菌可以固氮。花生的花是雌雄同株花,花苞打开之前花粉破裂,释放精子,授粉后,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地上开花、入地结荚”是落花生的绝活。而花生的种子可以为我们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其结构如图所示。
(1)花生可以自己制造含 的无机盐,从而提高土壤的肥力。
(2)花生的花是雌雄同株花,其花的主要结构是 。
(3)“地上开花,入地结荚”是落花生花的 在土壤中发育成成
熟的果实,因此而得名。
(4)图中,花生种子中的[ ] 将来可以发育成花生幼苗的茎和叶,花生种子萌发初期营养物质由[ ]提供。
22.(本题7分)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身体每时每刻都在通过呼吸系统与周围的空气进行气体交换,空气质量直接影响着我们的健康,请结合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
资料二鼻腔前部生有鼻毛;鼻腔内表面的黏膜可以分泌黏液,黏膜中还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外界寒冷干燥的空气,经过呼吸道到达肺部时温度可升到37℃,湿度也达到饱和。
资料三气管内纤毛向咽喉方向不停地摆动,把外来的尘粒、细菌等和黏
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这就是痰。
资料四如图是人体呼吸系统组成示意图。
根据资料一,呼吸道有骨或软骨支撑,使 敞开,气流通畅。
根据资料二,呼吸道能对进入体内的空气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
空气变得 、 、清洁,减轻了对肺的刺激。但因为呼吸
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 的,特殊工种或疫情期间我们还是要做好个人防护,减少疾病的发生。
(3)由资料三可知,痰形成的场所是 ,其内含大量的细菌、灰尘等,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要做到 。
(4)今年我国大部分城市连续出现雾霾天气,PM2.5指数偏高。PM2.5能穿过鼻腔进入肺部,渗进血液,危害人体健康。PM2.5进入肺的通道: (用资料四图中的数字和箭头表示)。
23.(本题7分)请根据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1:图一是心脏的结构示意图,冠心病是由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导致的心脏病。对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的患者,可在狭窄处植入支架,以扩张血管,如图二所示。
资料2:中国科研团队开发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磁悬浮人工心脏,成功救治多例心衰患者。人工心脏相当于一个新的“泵”,为患者的血液流动提供动力来源,如图三所示。
(1)图一中,血液从D流出,回到A的循环途径称为 。血管d中的血液是 (填“动脉血”或“静脉血”)。
(2)若遇到冠心病患者突发心绞痛,应告知就地休息,并让其在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一种可扩张冠状动脉治疗心绞痛的药物)。药物被舌下毛细血管吸收,到达冠状动脉起作用,至少经过 次右心房。
(3)植入支架时,为了防止支架位置血液凝固,病人需要注射抗凝血剂药物,该药物主要是降低了 (填血细胞种类)的作用。
(4)图三中,人工心脏一端连接在主动脉,另一端连在[M] 处(填心脏腔室名称)。人工心脏通过机械动力模拟心脏的 功能。无论是用捐献心脏做移植,还是用人工心脏做移植,患者体内的免疫系统都
会产生 (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反应。
七年级生物 第3页,共4页 七年级生物 第3页,共4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