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新课预习衔接 太平天国运动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2024 江阴市二模)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如果要再现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中国人民英勇抗击外来侵略的场景,我们可以选择的素材是( )
A.林则徐虎门销烟 B.太平军打败“洋枪队”
C.邓世昌黄海激战 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2.(2024 东湖区期末)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它坚持斗争14年,转战大半个中国,但最终失败了。导致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事件是( )
A.金田起义 B.永安建制 C.天京事变 D.天京沦陷
3.(2024 来宾月考)如表是八年级同学课后总结的知识卡片,内容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的( )
1851年,金田起义 1853年,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1853年,北伐西征 1856年,天京事变 1864年,天京陷落
A.爆发原因 B.兴衰过程 C.主要特点 D.深远影响
4.(2024 南山区校级期末)《天朝田亩制度》规定:“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但是,迟至1861年,太平天国管辖的吴江地区拥有三四千亩土地的大地主柳兆熏,还能收到租米1300余石。这在当时不是个例。这说明太平天国( )
A.缺乏先进的阶级领导 B.土地私有制毫无触动
C.征收租米以充实财政 D.施政纲领的践行有限
5.(2024 建阳区期中)《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妇女和男子同样分配土地和生活资料;妇女可参与军政事务;设置女官,开科取士;禁止缠足和买卖婚姻;等等。这说明,《天朝田亩制度》注重( )
A.提高妇女地位 B.追求绝对平均
C.缩小贫富差距 D.提高教育水平
6.(2024 张家港市校级二模)广西地处边陲,贫瘠穷困,又是多民族杂居的地区,清朝统治力量相对薄弱。清政府裁撤的大批壮勇多流入广西,在这里形成了格外庞大的失业者队伍……这里成了各种矛盾的集合点。这些历史现象反映了( )
A.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B.农民的武装起义即将来临
C.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改变
D.义和团运动得到迅速发展
7.(2024 灯塔市期末)有观点认为:“农民战争从来只是一种改朝换代的工具,太平天国仍是旧式农民战争,但已萌发了一些新苗……”,下列与之结论最为相符的是( )
A.《资政新篇》的出台
B.天京事变成为由盛转衰的标志
C.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D.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8.(2024 阳西县一模)资产阶级革命派曾评价说:“自咸丰以来,中央集权之势,日益衰落,而地方行政官之权日重,此实与道光以前,为一变局,而为之原因者,则在于太平天国一役。”可见,太平天国运动( )
A.削弱了地方权力 B.改变了社会性质
C.加强了中央集权 D.打击了封建统治
9.(2024 官渡区一模)“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同耕。”下列选项中,与材料直接相关的是( )
A.大泽乡起义 B.李自成起义
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
10.(2024 湘潭模拟)太平天国运动中,提出“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理想社会的是( )
A.《资政新篇》 B.《天朝田亩制度》
C.《临时约法》 D.《同盟会章程》
11.(2024 盐都区月考)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根据下面太平天国运动发展示意图,其中①处对应的内容是( )
太平天国运动发展示意图 兴起→发展→全盛→转折①→后期防御失败→失败
A.永安建制 B.定都天京 C.北伐西征 D.天京事变
12.(2024 本溪二模)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须弥座上刻有10幅汉白玉浮雕,其中为纪念近代中国农民阶级所进行的民族抗争而雕刻的是( )
A.虎门销烟 B.金田起义 C.武昌起义 D.南昌起义
13.(2024 天河区期末)1864年洪仁玕被俘后坚称“我朝祸害之源,即洋人助妖之事……如洋人不助敌军,则吾人断可长久支持。”他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领导集团走向分裂 B.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C.中外势力联合绞杀 D.缺乏先进革命纲领
14.(2024 高港区期末)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主动表示愿意协助清政府消灭太平天国。当时新增的通商口岸包括九江汉口、南京、镇江等地,太平天国主要活动区域与此相当。由此可知,列强主动“助剿”的主要目的在( )
A.划长江流域为势力范围
B.保障在议定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C.帮助清廷镇压农民反抗
D.维护其在通商口岸的经济利益
15.(2024 韶关期中)中国最早“提出学习西方,提倡与各国通商,借鉴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主张保护私有财产,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用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等”的是( )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劝世良言》 D.《变法通议》
16.(2024 天心区期末)某学者指出,“爆发于19世纪中期的这场战争夺去了大约2000万人的生命,包括平民和军人,是当时我国最具破坏性的内战。”材料中“这场战争”的领导人是( )
A.林则徐 B.左宗棠 C.洪秀全 D.冯子材
17.(2024 文昌二模)某学者说“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他们从“喜剧”走向“悲剧”的根本原因是( )
A.领导集团的腐败 B.反动势力的镇压
C.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D.革命纲领不切实际
18.(2024 邹城市一模)有学者认为,太平天国起义的时候,正是资本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时候,列强和封建势力结合在一起,就变成了凶恶的敌人。单纯的农民战争遇到这样的敌人,就不能不失败。该观点旨在说明太平天国( )
A.把反侵略作为革命的侧重点
B.肩负反帝反封双重使命
C.缺乏正确的革命理论的指导
D.失败的原因是内外夹击
19.(2024 秦都区期末)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说:“农民阶级消极方面的狭隘性、保守性、私有性……是这些特性的反映,也决定了太平天国的必然崩溃。”他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曾国藩湘军包围 B.清政府的镇压
C.领导人的腐化 D.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20.(2024 白山二模)太平天国运动中,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的纲领是( )
A.《警世钟》 B.《中华民国约法》
C.《天朝田亩制度》 D.《资政新篇》
二.材料题(共1小题)
21.(2024 灵石县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参加拜上帝会的人越来越多,“阎罗妖”不断逮捕教徒,我们组织了太平军与这帮清妖阎罗们斗争,我们从金田村起义,一路势如破竹,直达南京,天王坐了龙座,南京也叫天京了,成为天国的都城。
(1)依据材料一,指出“我们”在太平天国军事生涯中经历的重大事件。
材料二:按照《天朝田亩制度》所宣布的目标,太平军运动确实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在这场革命中经济竞争被完全消灭;家庭被剥夺了它在经济和社会上的重要作用;国家获得了一种新的合法性和更广泛的权力。然而甚至在最初那些有希望的年代中都有迹象表明,太平军制度不可能在长时期内制止私人财富的积累和特权的膨胀。
——《太平军叛乱》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太平天国是怎样进行“社会革命”的。为什么“太平军制度不可能在长时期内制止私人财富的积累和特权的膨胀”?
材料三:洪仁玕在1859年发表的《资政新篇》中概括地提出了强化中央集权、采用西方技术以使中国经济和交通现代化以及发展与西方列强友好关系的政策。洪仁玕所提出的开设现代银行、颁发专利权、建造铁路和轮船以及发展采矿业等建议表明,他对西方力量所在的若干因素抱着全心全意的、虽然认识很不全面的赞赏态度。这些建议是太平天国经济理论的一个重大转变。
(3)为什么说《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经济理论的一个重大转变”?分析这种转变未能成功的原因。
(4)从材料二到材料三的转变说明了什么?
材料四:终于到这天,天国城破!正所谓:“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
(5)导致这场运动最终失败的原因除材料四中的“煮豆燃萁”之外,还有哪些原因?
新课预习衔接 太平天国运动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2024 江阴市二模)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如果要再现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中国人民英勇抗击外来侵略的场景,我们可以选择的素材是( )
A.林则徐虎门销烟 B.太平军打败“洋枪队”
C.邓世昌黄海激战 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太平军打败“洋枪队”的相关史实,“再现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中国人民英勇抗击外来侵略的场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据所学知识可知,1860年,太平军连克常州、松江等地,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成立了“洋枪队”。由美国人华尔统领。1860年8月,太平军将领李秀成在青浦大败洋枪队,并打伤了洋枪队统领华尔。1862年9月,太平军围攻浙江宁波,在慈溪的战斗中击毙统领华尔,严惩了洋枪队。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在1856——1860年,如果要再现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中国人民英勇抗击外来侵略的场景,我们可以选择的素材是太平军打败“洋枪队”,B项正确;林则徐虎门销烟发生在1839年,排除A项;邓世昌黄海激战发生在1894年,排除C项;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发生在1900——1901年,排除D项。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太平军打败“洋枪队”的相关史实。
2.(2024 东湖区期末)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它坚持斗争14年,转战大半个中国,但最终失败了。导致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事件是( )
A.金田起义 B.永安建制 C.天京事变 D.天京沦陷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太平天国运动,要求考生在掌握识记的基础上进行材料的分析,予以作答。
【解答】通过所学知识可知,导致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事件是天京事变,天京事变发生于1856年的中国清朝后期的太平天国,为太平天国内讧的开始,选择C;
金田起义,是以洪秀全、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冯云山、萧朝贵等,在广西平南县金田村举行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排除A;
晚清时期,在永安城中,太平天国建立起了自己的一整套制度,后世称之为永安建制“永安建制”,排除B;
1864年7月19日,太平天国都城天京失陷,最终太平天国运动走向失败,排除D。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太平天国运动,侧重于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能力和对材料的分析作答能力。
3.(2024 来宾月考)如表是八年级同学课后总结的知识卡片,内容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的( )
1851年,金田起义 1853年,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1853年,北伐西征 1856年,天京事变 1864年,天京陷落
A.爆发原因 B.兴衰过程 C.主要特点 D.深远影响
【分析】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要求考生在掌握识记的基础上进行材料的分析,予以作答。
【解答】根据题干“金田起义、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北伐西征、天京事变、天京陷落”和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运动始于1851年金田起义;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太平天国开始进行北伐和西征;1856年,天京事变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1864年夏,洪秀全病逝。湘军轰塌城墙,冲入城内。守城将士与敌人展开巷战,大部分战死,其余突围。天京的陷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因此,材料反映的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过程,B项正确;根据题干“金田起义、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北伐西征、天京事变、天京陷落”和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原因为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随着剥削的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特点为在反封建的同时承担了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任务,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同时它遭到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灭,这是以往农民战争所不曾遇到的新情况,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根据题干“金田起义、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北伐西征、天京事变、天京陷落”和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为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侧重于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能力和对材料的分析作答能力。
4.(2024 南山区校级期末)《天朝田亩制度》规定:“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但是,迟至1861年,太平天国管辖的吴江地区拥有三四千亩土地的大地主柳兆熏,还能收到租米1300余石。这在当时不是个例。这说明太平天国( )
A.缺乏先进的阶级领导 B.土地私有制毫无触动
C.征收租米以充实财政 D.施政纲领的践行有限
【分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和影响推断出答案。
【解答】根据材料“1861年,太平天国管辖的吴江地区拥有三四千亩土地的大地主柳兆熏,还能收到租米1300余石。这在当时不是个例。”可知,太平天国的纲领《天朝田亩制度》规定,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但是在其管辖之下的地区,大地主处处皆是,说明当时太平天国的施政纲领践行有限,D项正确;材料并未强调农民阶级的领导局限,排除A项;“土地私有制毫无触动”表述错误,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征收租米以充实财政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太平天国运动的考点。考查了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5.(2024 建阳区期中)《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妇女和男子同样分配土地和生活资料;妇女可参与军政事务;设置女官,开科取士;禁止缠足和买卖婚姻;等等。这说明,《天朝田亩制度》注重( )
A.提高妇女地位 B.追求绝对平均
C.缩小贫富差距 D.提高教育水平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太平天国运动、《天朝田亩制度》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根据材料“妇女和男子同样分配土地和生活资料:妇女可参与军政事务:设置女官,开科取士:禁止缠足和买卖婚姻”可知,《天朝田亩制度》追求平等平均的社会生活,注重提高妇女地位。《天朝田亩制度》明确提出了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比较完整的反封建革命纲领。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追求绝对平均,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缩小贫富差距,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提高教育水平,排除D项。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与识记太平天国运动、《天朝田亩制度》的相关史实。
6.(2024 张家港市校级二模)广西地处边陲,贫瘠穷困,又是多民族杂居的地区,清朝统治力量相对薄弱。清政府裁撤的大批壮勇多流入广西,在这里形成了格外庞大的失业者队伍……这里成了各种矛盾的集合点。这些历史现象反映了( )
A.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B.农民的武装起义即将来临
C.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改变
D.义和团运动得到迅速发展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材料反映的是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与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无关,排除A项;
根据材料“广西地处边陲,贫瘠穷困,又是多民族杂居的地区,清朝统治力量相对薄弱。清政府裁撤的大批壮勇多流入广西,在这里形成了格外庞大的失业者队伍……这里成了各种矛盾的集合点。”并结合所学可知,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是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随着剥削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1851年,广西金田起义爆发,B项正确;
材料反映的事件没有改变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排除C项;
材料描述的是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无关,排除D项。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7.(2024 灯塔市期末)有观点认为:“农民战争从来只是一种改朝换代的工具,太平天国仍是旧式农民战争,但已萌发了一些新苗……”,下列与之结论最为相符的是( )
A.《资政新篇》的出台
B.天京事变成为由盛转衰的标志
C.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D.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分析】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题干信息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A.《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运动后期的革命纲领,是当时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与题干“但已萌发了一些新苗”相符,故A正确;
B.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标志,使太平天国运动遭受重大挫折,与题干“但已萌发了一些新苗”不符,故B错误;
C.1853年3月,太平军占领南京,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与题干“但已萌发了一些新苗”不符,故C错误;
D.《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运动时期的革命纲领,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与题干“但已萌发了一些新苗”不符,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以太平天国运动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分析题干信息的能力。
8.(2024 阳西县一模)资产阶级革命派曾评价说:“自咸丰以来,中央集权之势,日益衰落,而地方行政官之权日重,此实与道光以前,为一变局,而为之原因者,则在于太平天国一役。”可见,太平天国运动( )
A.削弱了地方权力 B.改变了社会性质
C.加强了中央集权 D.打击了封建统治
【分析】根据材料,结合太平天国的相关知识推断出答案。
【解答】根据材料“自咸丰以来,中央集权之势,日益衰落,而地方行政官之权日重,此实与道光以前,为一变局,而为之原因者,则在于太平天国一役。”等信息可知,太平天国运动打击了中央集权,也就是打击了封建统治,D正确。太平天国运动使地方权力增强,不是削弱地方权力,A错误。太平天国运动没有改变社会性质,B错误。材料体现了中央集权削弱,C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知识。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
9.(2024 官渡区一模)“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同耕。”下列选项中,与材料直接相关的是( )
A.大泽乡起义 B.李自成起义
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根据题干材料“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同耕。”及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太平天国想通过这个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C项正确;大泽乡起义是秦朝末年农民起义,并未提出过材料中的土地纲领,排除A项;李自成起义是明末农民大起义,提出了“均田免粮”的口号,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义和团运动抗击的是八国联军,并未提出过材料中的土地纲领,排除D项。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史实。
10.(2024 湘潭模拟)太平天国运动中,提出“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理想社会的是( )
A.《资政新篇》 B.《天朝田亩制度》
C.《临时约法》 D.《同盟会章程》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天朝田亩制度》的相关史实。《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实行。
【解答】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太平天国想通过这个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明确提出了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比较完整的反封建革命纲领。但是,《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实行。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史实。
11.(2024 盐都区月考)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根据下面太平天国运动发展示意图,其中①处对应的内容是( )
太平天国运动发展示意图 兴起→发展→全盛→转折①→后期防御失败→失败
A.永安建制 B.定都天京 C.北伐西征 D.天京事变
【分析】本题考查了太平天国运动,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根据材料“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兴起→发展→全盛→转折①→后期防御失败→失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56年天京事变,太平天国领导集团之间发生的一次公开的分裂。使太平军元气大伤,并丧失了乘胜歼灭敌人的有利时机,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题干图片是太平天国运动发展示意图,其中①处应该填写的是天京事变。D项正确;永安建制是在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发展时期,排除A项;定都天京是1853年,同属发展时期,排除B项;北伐西征是定都天京后全盛时期,排除C项。
故选:D。
【点评】本题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2.(2024 本溪二模)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须弥座上刻有10幅汉白玉浮雕,其中为纪念近代中国农民阶级所进行的民族抗争而雕刻的是( )
A.虎门销烟 B.金田起义 C.武昌起义 D.南昌起义
【分析】本题考查金田起义。熟练记忆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金田起义是洪秀全领导发起的,是近代中国农民阶级所进行的民族抗争,B项正确;林则徐主持虎门销烟,林则徐属于地主阶级,排除A项;武昌起义是民族资产阶级运动,排除C项;南昌起义是共产党领导的,排除D项。
故选:B。
【点评】记忆金田起义相关知识,做到融会贯通、灵活应答。
13.(2024 天河区期末)1864年洪仁玕被俘后坚称“我朝祸害之源,即洋人助妖之事……如洋人不助敌军,则吾人断可长久支持。”他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领导集团走向分裂 B.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C.中外势力联合绞杀 D.缺乏先进革命纲领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太平天国运动相关知识点,依据课本知识分析材料要求组织答案。
【解答】根据材料“如洋人不助敌军,则吾人断可长久支持”可知洪仁玕看到了由于清政府与洋人勾结在一起镇压太平天国,造成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因此他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中外敌对势力勾结,C项正确;材料强调“洋人助妖”导致太平天国失败,没有体现领导集团分裂,排除A;材料没有强调农民阶级局限性和缺乏先进革命纲领,排除BD。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等内容。
14.(2024 高港区期末)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主动表示愿意协助清政府消灭太平天国。当时新增的通商口岸包括九江汉口、南京、镇江等地,太平天国主要活动区域与此相当。由此可知,列强主动“助剿”的主要目的在( )
A.划长江流域为势力范围
B.保障在议定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C.帮助清廷镇压农民反抗
D.维护其在通商口岸的经济利益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太平天国运动,重点掌握列强帮助清政府镇压运动的根本目的。
【解答】根据材料“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主动表示愿意协助清政府消灭太平天国。当时新增的通商口岸包括九江汉口、南京、镇江等地,太平天国主要活动区域与此相当”可知,太平天国运动的迅猛发展损害了列强在华侵略权益,导致其主动帮助清政府镇压这场农民起义,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D项正确;划分势力范围是在甲午战争后,排除A项;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是《马关条约》中规定的,列强对该特权可以一体均沾,排除B项;C项并未揭示列强的主要目的,排除C项。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太平天国运动,解题的关键是识读题干材料。
15.(2024 韶关期中)中国最早“提出学习西方,提倡与各国通商,借鉴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主张保护私有财产,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用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等”的是( )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劝世良言》 D.《变法通议》
【分析】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题干信息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A.《天朝田亩制度》是主张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私有制,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
B.据材料中国最早“提出学习西方,提倡与各国通商,借鉴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主张保护私有财产,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用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等”可知,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洪仁玕的《资政新篇》,B项正确;
C.《劝世良言》是洪秀全创办“拜上帝教”的理论依据,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
D.《变法通议》是梁启超强调变法的必要性而著,宣传了变法的主张,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
故选:B。
【点评】本题以太平天国运动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分析题干信息的能力。
16.(2024 天心区期末)某学者指出,“爆发于19世纪中期的这场战争夺去了大约2000万人的生命,包括平民和军人,是当时我国最具破坏性的内战。”材料中“这场战争”的领导人是( )
A.林则徐 B.左宗棠 C.洪秀全 D.冯子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解答】根据题干“爆发于19世纪中期的这场战争……是当时我国最具破坏性的内战”可知,材料中的“这场战争”指的是1851到1864年的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页。这场农民战争的领导人是洪秀全,C项正确;林则徐虎门销烟,排除A项;左宗棠是洋务运动代表人物,在洋务运动期间收复了新疆,排除B项;冯子材是中法战争中取得镇南关大捷的清军将领,排除D项。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经过和意义。
17.(2024 文昌二模)某学者说“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他们从“喜剧”走向“悲剧”的根本原因是( )
A.领导集团的腐败 B.反动势力的镇压
C.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D.革命纲领不切实际
【分析】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识记太平天国运动相关知识。
【解答】根据题干材料“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可知,这反映了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属于“农民造反者”的社会角色,C项正确;腐朽享乐导致内部矛盾尖锐,以致发生内讧,领导者被胜利冲晕头脑,进取心逐渐衰退的表现,但不是根本原因,排除A项;反动势力的镇压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重要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排除B项;提出的《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平均主义,在当时是根本不可能实现,但这是农民阶级局限性的表现,排除D项。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解读材料信息,考查理解分析能力,熟记太平天国运动相关知识。
18.(2024 邹城市一模)有学者认为,太平天国起义的时候,正是资本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时候,列强和封建势力结合在一起,就变成了凶恶的敌人。单纯的农民战争遇到这样的敌人,就不能不失败。该观点旨在说明太平天国( )
A.把反侵略作为革命的侧重点
B.肩负反帝反封双重使命
C.缺乏正确的革命理论的指导
D.失败的原因是内外夹击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太平天国运动肩负的使命。鸦片战争中国失败激化了国内的阶级矛盾,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兴起。
【解答】从材料“正是资本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时候,列强和封建势力结合在一起,就变成了比较顽强的敌人。”可以看出,因为太平天国运动时期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侵略,封建势力与列强勾结,所以太平天国运动肩负起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革命任务,B项符合题意;太平天国运动把反封建作为革命的侧重点,故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太平天国运动缺乏正确的革命理论的指导,排除C项;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源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排除D项。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题干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史实。
19.(2024 秦都区期末)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说:“农民阶级消极方面的狭隘性、保守性、私有性……是这些特性的反映,也决定了太平天国的必然崩溃。”他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曾国藩湘军包围 B.清政府的镇压
C.领导人的腐化 D.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分析】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识记太平天国运动相关知识。
【解答】A.曾国藩湘军包围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一个原因,不是根本原因,排除A项。
B.清政府的镇压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一个原因,不是根本原因,排除B项。
C.领导人的腐化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但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排除C项。
D.依据材料中“农民阶级消极方面的狭隘性、保守性、私有性…是这些特性的反映,也决定了太平天国的必然崩溃”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该学者从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的角度分析了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主观因素,这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D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熟记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20.(2024 白山二模)太平天国运动中,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的纲领是( )
A.《警世钟》 B.《中华民国约法》
C.《天朝田亩制度》 D.《资政新篇》
【分析】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规模宏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解答】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故选:C。
【点评】本题以太平天国运动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二.材料题(共1小题)
21.(2024 灵石县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参加拜上帝会的人越来越多,“阎罗妖”不断逮捕教徒,我们组织了太平军与这帮清妖阎罗们斗争,我们从金田村起义,一路势如破竹,直达南京,天王坐了龙座,南京也叫天京了,成为天国的都城。
(1)依据材料一,指出“我们”在太平天国军事生涯中经历的重大事件。
材料二:按照《天朝田亩制度》所宣布的目标,太平军运动确实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在这场革命中经济竞争被完全消灭;家庭被剥夺了它在经济和社会上的重要作用;国家获得了一种新的合法性和更广泛的权力。然而甚至在最初那些有希望的年代中都有迹象表明,太平军制度不可能在长时期内制止私人财富的积累和特权的膨胀。
——《太平军叛乱》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太平天国是怎样进行“社会革命”的。为什么“太平军制度不可能在长时期内制止私人财富的积累和特权的膨胀”?
材料三:洪仁玕在1859年发表的《资政新篇》中概括地提出了强化中央集权、采用西方技术以使中国经济和交通现代化以及发展与西方列强友好关系的政策。洪仁玕所提出的开设现代银行、颁发专利权、建造铁路和轮船以及发展采矿业等建议表明,他对西方力量所在的若干因素抱着全心全意的、虽然认识很不全面的赞赏态度。这些建议是太平天国经济理论的一个重大转变。
(3)为什么说《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经济理论的一个重大转变”?分析这种转变未能成功的原因。
(4)从材料二到材料三的转变说明了什么?
材料四:终于到这天,天国城破!正所谓:“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
(5)导致这场运动最终失败的原因除材料四中的“煮豆燃萁”之外,还有哪些原因?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及影响的相关史实。
【解答】(1)依据材料一“我们从金田村起义,一路势如破竹,直达南京,天王坐了龙座,南京也叫天京了,成为天国的都城。”可知,“我们”在太平天国军事生涯中经历的重大事件是金田起义、定都天京。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实行国库(圣库)制度,平均分配产品,太平天国是这样进行“社会革命”的。由于小农经济的存在,所以“太平军制度不可能在长时期内制止私人财富的积累和特权的膨胀”。
(3)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可知,由于《资政新篇》仿效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发展近代工业和各项近代事业,所以说《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经济理论的一个重大转变”。据所学知识可知,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战争的紧张环境;得不到广大农民的支持是这种转变未能成功的原因。
(4)从材料二到材料三的转变可知,这说明了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5)导致这场运动最终失败的原因除材料四中的“煮豆燃萁”之外,其他的原因还有: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农民阶级的局限性;统治者日益腐败,脱离民众;战略上的失误等。
故答案为:
(1)重大事件:金田起义、定都天京。
(2)说明: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实行国库(圣库)制度,平均分配产品。原因:小农经济的存在。
(3)转变:仿效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发展近代工业和各项近代事业。原因: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战争的紧张环境;得不到广大农民的支持。
(4)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5)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农民阶级的局限性;统治者日益腐败,脱离民众;战略上的失误等。(答出两点即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史实。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